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

其他

那个“开直播机的老头”又火了!他说,下辈子还干农机!——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

那个“开直播机的老头”又火了!他说,下辈子还干农机!——记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罗锡文院士罗锡文,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是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从事农业工程科研、推广和教学50年,在农业机械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和农业工程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项。曾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农业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60周年杰出人物;获中华农业科教奖、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业工程杰出贡献奖、中国农机工业功勋奖章、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GR)National/Regional
其他

归国游子,光耀稻穗——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

归国游子,光耀稻穗——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耀光刘耀光,华南农业大学一级岗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一级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植物育性发育的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研究。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杂种不育与亲和性、光温敏不育性等遗传系统的基因克隆和分子作用机理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成果。发现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都是由线粒体基因与细胞核基因互作所控制,阐明了线粒体不育基因的起源进化和分子作用机制;揭示了复合座位多基因互作控制植物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的遗传机理,并创建了杂种亲和的新技术;开发了TAIL-PCR、大片段和多基因载体系统、高效多基因编辑系统等多项新生物技术成果,培育出首个功能性水稻种质“紫晶米”和“赤晶米”。这些成果为作物杂交育种和生物育种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在Nat
其他

记华南生物防治之父蒲蛰龙院士

华南农业大学灿烂星辰之蒲蛰龙蒲蛰龙(1912—199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杰出的昆虫学家、中国害虫生物防治奠基人。他先后在中山大学农学院、华南农学院、中山大学生物系、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历任广东省农业试验场场长,中国科学院中南昆虫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副校长、顾问,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国际有害动植物生物防治组织东南亚分部理事,中国昆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中国昆虫学会荣誉理事,第二、三届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第四届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1964年起连续五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获明尼苏达大学授予该校最高荣誉奖“优秀成就奖”(首位中国籍学者)。同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荣获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广东省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从优秀学子到治虫救星蒲蛰龙,广东省钦州县(今属广西)人,祖籍四川,出生于云南。在昆虫领域,蒲蛰龙学识渊博,成就斐然。因儿时经历,蒲蛰龙自小便对中国农村的贫穷及农业生产落后的现状耳濡目染,因此立志要为中国农业的改造和发展,为农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想法促使他在大学时选择了农学院的昆虫学科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1931年,蒲蛰龙如愿考入国立中山大学农学系。大学期间,蒲蛰龙针对广东各地松林大面积为松毛虫所害的实际情况,亲自到林区找松毛虫喂养。尽管实验设备简陋,他还是细心地观察松毛虫的形态结构、生活规律和生命过程,探寻防治松毛虫的有效方法。1935年,他从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时,论文《松毛虫形态、解剖、组织及生活史的研究》成为广东乃至全国首篇较全面论述和防治松毛虫的理论依据方面的重要文献。因此,蒲蛰龙获得了中山大学农学院颁发的“毕业论文奖”和“优秀成绩奖”,这在当年的农学院是难得的殊荣。同年,他考入燕京大学研究院生物学部,1937年回中山大学任教。1946年获美国国务院奖学金,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兼做科学研究工作,1949年获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放弃国外舒适优越的生活,毅然携夫人利翠英教授归国,之后倾毕生所学为祖国的昆虫生物防治科教事业奋斗终生。1972年蒲蛰龙和利翠英在研究平腹小蜂繁蜂箱蒲蛰龙是虫害的救星,亦是农民的益友。“以虫治虫”促进生态平衡的绿色发展理念是蒲蛰龙开展昆虫生物防治研究的初心也是他研究的强项,但是他在“以菌治虫”这个领域也颇有建树。早在20世纪40年代,蒲蛰龙就开始关注微生物治虫,为深入利用微生物防治害虫的研究,他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带领年轻教师进行了对昆虫类立克次氏体及昆虫疾病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为弄清昆虫病毒的超微结构,他废寝忘食地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研究,并利用昆虫病毒进行了大量田间试验,该项研究为昆虫病理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蒲蛰龙开始研究和利用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并首次发现蓖麻蚕卵可作为繁殖赤眼蜂的优良寄主。1958年蒲蛰龙率先在广东顺德县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赤眼蜂站,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这项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称赞,被誉为“中国独创”。这项研究与试验的成功也使得蒲蛰龙成为中国将“以虫治虫”从实验室推广应用到大田生产中的第一人。此后,他在“以虫治虫”的领域又相继取得了各种显著的成就。在兼任中国科学院中南昆虫研究所所长期间,蒲蛰龙组织和指导该所研究人员开展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的研究,并在从化等广州市郊区推广应用。同时,他还在湘西黔阳地区做柞蚕放养等科学实验,并对危害粮、棉、蔬菜的斜纹夜蛾的核多角体病毒开展系统研究。针对吹绵蚧对木麻黄防风林的危害,他从苏联引进澳洲瓢虫和孟氏隐唇瓢虫以防治吹绵蚧,起到了“一劳永逸”的良效。除此之外,蒲蛰龙对我国一千多年前“以虫治虫”的方法加以总结和改良,利用黄猄蚁很好地防治了柑橘害虫,解决了许多农业生产出现的实际问题,切实为农民排忧解难。蒲蛰龙在实验室研究昆虫1962年蒲蛰龙创立中山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70年代,已是花甲之年的他还去四会大沙开展水稻害虫生物综合防治研究。他亲自下田调查,访问农户,不辞劳苦为农业干部、农民技术员讲课。1978年创建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80年代初,身为广东省防治松突圆蚧技术顾问组副组长的蒲蛰龙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引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的策略,引进花角蚜小蜂,控制了当时被称为“森林大火”的松突圆蚧的危害。经过近30年的深入研究,1985年蒲蛰龙主持的“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水稻害虫综合防治”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5年他建立了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蒲蛰龙教授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发掘而取得重大成果,他的一系列成就使得生物防治害虫的理论及实际应用有了质的飞跃,不仅节省了喷施农药的开支,确保农田丰收,还有效降低了农药残留,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绿色生态的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

昆虫研究事业的“灯塔工程师” ——记著名昆虫毒理学家赵善欢院士

黄圆圆责任编辑陈源华南农业大学校史文化宣讲团出品我们尊重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并标明出处
其他

林鸿宣:衷情水稻研究的中科院院士

林鸿宣(1960—),海南文昌人。1983年获华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和1994年分别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林鸿宣长期从事水稻重要复杂性状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他在水稻产量性状以及抗逆性状的遗传机理与功能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他发现了多个控制水稻产量性状和抗逆性状的重要新基因,并深入阐明它们的功能与作用机理,加深了对作物性状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的认识,为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为作物分子育种提供多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基因。2007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林鸿宣海南学子
其他

儒林耕寸土,正气锡文章 ——记罗锡文院士

、蒋旻悦、郑冰薇、杨斐然策划:校史研究项目小组责任编辑:陈源感谢臧英教授、廖娟博士以及汪沛老师为本文提供宝贵资料!我们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请长按二维码关注华南农业大学校史文化宣讲团出品
其他

故人驾鹤西辞去,百年余晖照乾坤

校史文化宣讲团陈宇婷、李筱姗、谢莹微信编辑:校史文化宣讲团宋莹莹、武璀璀、利诗莹责任编辑:陈源我们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请长按二维码关注华南农业大学校史文化宣讲团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