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数据资讯

其他

农业大数据时代来了!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试想,假如农场办理人员能随时把握气候改变数据、商场供需数据、农作物生长数据等等,农场办理人员和农技专家足不出户就可观测到农场内的实景和相关数据,精确判别农作物是否该施肥、洒水或打药,不仅能防止因天然要素构成的产值下降,而且可以防止因商场供需失衡给农场带来经济损失。这太高效了!农业大数据对智慧农业的重要性跟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以互联网、多媒体、云核算等为主要的代表的情况下,推动了我国信息开展的进程,而云核算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核算能力的进展。农业大数据时代,不仅可以经过树立归纳的数据渠道,调控农业出产,还可以记载剖析农业栽培养殖进程、农产品流经进程中的动态改变,经过剖析数据,同时结合阅历,拟定一系列调控和办理办法,使农业高效有序开展。农业大数据渠道应用1.农业资源办理:依据GIS和遥感技能,树立农场的数字地图,对农场内出产栽培用地进行科学决策、精细化办理。以全球定位系统(GPS)提供的地理基本信息依据地理信息系统(GIS)树立农场的数字地图。运用遥感(RS)技能感知电子地图中的实地信息(土质、作物),全面把握农业栽培用地的范围,实时了解区域内土壤条件、大气环境等归纳信息并经过对信息的差异性剖析将栽培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办理区域,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实现栽培业农业资源的实时查询、剖析、决策功能。2.农作物出产办理:整合传统统计数据及农业资源办理信息,对农场不同地块的农作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栽培办理。对栽培影响要素差异性较大的不同区域定量获取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要素(如土壤肥力、含水量、苗情、病虫害等)信息,剖析影响区块产值差异的原因,采纳技能上可行、经济上有用的耕作办法,区别对待,按需实施的“精准农业”。3.农作物监测、估产:使用遥感(RS)技能监控农作物长势,依据需要及时采纳有用办法,并依据各种数据的归纳剖析较精确地预估农作物产值及采收信息。
2023年3月15日
其他

数字技术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相信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将成为代表委员们关心热议的“关键词”之一。在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的建设是实现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精细化,保障农产品的品质安全方面,海南朗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抓住时代机遇,增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人才队伍建设,早日实现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大一统,使其深度融合到农业领域,为农业智能化建设提供支撑。“数字农业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了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全球数字化的脚步已势不可挡,新形态数字经济将会是助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导向。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用数字经济赋能现代农业,是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我国的传统农业是以小农经济为主,数字农业依托新型信息技术,可以全方位深入“耕、中、管、收”各个环节,便于农业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从而能够改变以往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速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二是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信息技术科学管理农业生产、储藏运输、流通交易等各个环节,为农业产业链提供一体化决策。三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数字技术融入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可以实现农业精准化生产,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和成本,也可以使农业生产过程更加节能和环保。总体来看,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推动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和规模化,构建完善的农业生产体系,并实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有益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数字乡村的建设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衍生的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是一种遵循以人为本、开放共享、整体协同的治理理念,以数字技术为工具,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等方面进行数字化重塑的建设模式。一号文件提出了数字乡村建设的路径,包括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拓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场景、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部署。2020年以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制定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浙江、河北、江苏、山东、湖南、广东等22个省份相继出台数字乡村发展政策文件。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2022年1月,十部门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对“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发展做出安排,将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行动、数字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乡村网络文化振兴行动等八大行动。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和推进,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和农业农村发展正在快速融合,但由于起步较晚,目前,我国数字乡村发展基础依旧薄弱。一是基层管理数字化应用落后。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稀缺,村民人口基础信息、土地资源基础信息、生产经营基础信息等农业基础信息缺失严重,给基层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对农业农村的普及度和覆盖率仍然偏低,导致数字乡村发展进程相对缓慢。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不足。在数字乡村发展过程中,农业从业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目前大部分农民文化教育水平普遍偏低且农村青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导致从事数字乡村建设人才匮乏。四是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融合度不高。基础的乡村治理工作主要靠人工管理和线下协调,容易造成政务公开不透明、信息不通畅、治理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以数字化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历史起点,未来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的发展潜力无限,必须站在长远和全局的角度做好长远规划。充分认识到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发展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作为我国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手段,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法宝,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来源。在经济发展方面,要加快推动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农业应用先进县市和数字农业龙头企业,争取一批数字农业试点建设项目在各地落地实施,以村镇为单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农业发展典型模式,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经营水平。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充分调动区域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和职业学校等资源优势,以地方数字农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开展数字农业相关研究和项目建设,建立数字农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复合型人才;并且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等培训资源,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信息员、基层农技人员培养力度。在文化交流方面,依靠数字平台开发乡村文化创意产品,打造乡村文化品牌,提高村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保护和传承乡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工艺。在乡村治理方面,利用新媒体功能尝试打造专属微信群和公众号,以便村民可以及时充分地了解政务信息、工程建设信息等,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农业农村发展的讨论话题,构建数字化监督平台,使得信息获取更加公开透明,提高乡村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融合,是增进农村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和数字乡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依旧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以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乡村数字经济,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新成效提供有力支撑。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科技资讯∣面向2050
2023年3月15日
其他

【农业科技】新时代,“智慧农业”怎么搞?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再不了解智慧农业,你就out了!为什么要发展“智慧农业”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近年来我国正在逐步失去人口红利的优势,面临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性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我国有必要发展智慧农业,利用现代技术进行科学化耕作。智慧农业是什么智慧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形成的数字化农业方式。智慧农业是在信息技术和先进装备条件的基础上,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感知、智能控制、智慧管理,追求农业更高资源利用率、更高劳动生产率和更好从业体验感的农业形态。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高级形式。实现生产作业精准化、管理决策自主化、产业提升链式化,促进农业进入生产便捷、管理高效、产业协调的现代农业新时代。智慧农业具有鲜明的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特征。智慧农业按领域划分,会形成诸如智慧种植业、智慧养殖业、智慧加工业等多个生产类型,按应用场景划分会形成智慧农场、智慧温室、智慧加工厂等多个场所类别,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离不开大数据、先进系统、智能装备、数字化基础设施等核心要素。智慧农业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让机器与系统来主动感知信息、定量决策、智能控制、个性化服务,这是一项全新的数字化产业方式。智慧农业主要生产设备介绍智慧农业的三大功能01监控功能系统根据无线网络获取的植物生长环境信息,如监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植物养分含量等参数。其它参数也可以选配,如土壤中的PH值、电导率等等。信息收集、负责接收无线传感汇聚节点发来的数据、存储、显示和数据管理,实现所有基地测试点信息的获取、管理、动态显示和分析处理以直观的图表和曲线的方式显示给用户,并根据以上各类信息的反馈对农业园区进行自动灌溉、自动降温、自动卷模、自动进行液体肥料施肥、自动喷药等自动控制。02监测功能系统在农业园区内实现自动信息检测与控制,通过配备无线传感节点,太阳能供电系统、信息采集和信息路由设备配备无线传感传输系统,每个基点配置无线传感节点,每个无线传感节点可监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植物养分含量等参数。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求提供各种声光报警信息和短信报警信息。03实时图像与视频监控功能农业物联网的基本概念是实现农业上作物与环境、土壤及肥力间的物物相联的关系网络,通过多维信息与多层次处理实现农作物的最佳生长环境调理及施肥管理。但是作为管理农业生产的人员而言,仅仅数值化的物物相联并不能完全营造作物最佳生长条件。视频与图像监控为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更直观的表达方式。比如:哪块地缺水了,在物联网单层数据上看仅仅能看到水分数据偏低。应该灌溉到什么程度也不能死搬硬套地仅仅根据这一个数据来作决策。因为农业生产环境的不均匀性决定了农业信息获取上的先天性弊端,而很难从单纯的技术手段上进行突破。视频监控的引用,直观地反映了农作物生产的实时状态,引入视频图像与图像处理,既可直观反映一些作物的生长长势,也可以侧面反映出作物生长的整体状态及营养水平。可以从整体上给农户提供更加科学的种植决策理论依据。智慧农业的优势在哪?•节约用水。•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科技资讯∣面向2050 年我国现代智慧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编者按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区块链等新技术正在融入并引领农业变革。国际农业经历了机械化、化学化、信息化的串联式发展过程,现在已进入了智慧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阶段。为实现我国农业强而永续、农村美并生态、农民富且体面的乡村全面振兴美好愿景,发展现代智慧生态农业是我国未来30年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等研究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2年第1期发表《面向2050
2023年3月14日
其他

农业现代化,数字农业先行(附现状与趋势)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近年来,北斗导航、5G等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等环节,在一些地方,农业不但改了模样,还变了内涵:物联网、大数据引领“无人化”农业正逐步替代看天浇水,靠经验施肥的传统耕作模式,数字农业将会是农业现代化的更高级阶段。我国“十四五”规划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予以明确。文章简述了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与趋势,当前,能否让数字农业从一些地方的“盆景”变成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风景”,还需加快科研应用转化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通过数字农业把农民、新型经营主体、涉农企业、行业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强的竞争力、更高的生产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助力。数字农业发展的大背景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也是信息化水平突飞猛进,通过物联网照进现实的世纪。信息化与物联网技术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这个机遇当口,任何的迟疑、任何的懈怠、毫厘之间的失之交臂,都可能导致未来在农业产业升级乃至粮食安全博弈中付出代价。从世界各国来看,各个大国都把信息化作为国家的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我国提出要用信息化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推进信息化的重大决策,包括《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化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多份文件文件。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测算,全球数据已经进入了爆炸增长的时期,预测至2025年全球的数据总量为175ZB。相较于2005年全球数据总量152EB,20年间增长逾千倍。其中我国已于2018年起成为数据总量最多的国家,且年均增速近30%。未来,数字经济将逐步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60%,英、德、日等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几乎都超过了50%。而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31.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但占GDP比重为34.8%,距离美国60%的占比相去甚远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政策解读】最新中央一号文件智慧农业相关信息解读!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3月13日
其他

文章分享 | 乡村振兴视域中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探析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发展数字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有效引擎和重要任务。把握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聚焦制度供给、发展程度、数据平台、财政支持、人才资源五大着力点,从加强数字农业法治化建设、探索数字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健全数字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融合财政投入与社会资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研发管理人才等方面推进数字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数字农业是指将现代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以实现对农业客体的数字化控制与管理,具体涵盖农业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联网、物联网、遥感技术等。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为数字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发展数字农业是乡村振兴的有效引擎和重要任务,有助于深入挖掘数字化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全面推动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以高质量发展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一、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新时代数字农业发展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同频共振、同向同行,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1、数字农业加速产业融合发展。第一,创新数字化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定制、创意、认养等农业新业态,推动“云农场”建设,有助于将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结合起来,拓展产业链、完善价值链、丰富利益链。第二,在农业领域加快推进“互联网+社会化服务”,构建农业产品新媒体供销公共服务平台,有助于加速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推动农产品流通电商化。第三,依托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完善多元化农业信息公共服务,有助于促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化解工业产品和消费品进入农村“最后一公里”的难题。2、数字农业提供人才培养契机。一方面,随着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种业等乡村生产经营的数字化改造,特别是5G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前沿性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推广,要求培养能够驾驭数字农业所带来系统性变革的新型职业农民。另一方面,随着数字农业新兴技术研发路线图的确定,农业领域大数据汇总、信息决策分析、个性精准投入、智能回答及推送等技术亟需突破,要求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一批知识结构合理的数字农业技术研发人员。3、数字农业促进文化资源数字化。首先,国家农业农村云平台、大数据平台、政务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有助于构建农业文化遗产网络,挖掘乡村文物数字资源,推进农业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数字化。其次,实施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中心与数字农业试点建设项目,开发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交互融合的集成创新平台,有助于打造乡村文化振兴的互联网平台,推动“三农”题材优秀网络作品创作,丰富乡村振兴的数字文化资源。数字农业夯实生态环境基础。第一,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电子追踪监管模式,借助卫星设备精准监测土地、大气、化肥农药残留等生态因素,有助于保证实现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第二,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实时监测平台和乡村物联网,有助于节约资源、确保水源安全,引领乡村绿色生活方式理念;第三,增强乡村生态保护信息化管理能力,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等监控系统对乡村整体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监测,有助于促进生态修复,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数字农业强化组织保障能力。一方面,贯彻数字化理念,推动党建信息平台建设,有助于强化党领导乡村治理的能力,不断提升基层信息服务的综合化水平、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进而提升乡村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现代化水平。另一方面,以数字技术支持现代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市场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加大线上平台渠道、营销资源、金融信贷、教育培训等政策支持,有助于培育具有大规模和信息化优势的经营主体、服务组织,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的全程可追溯化与虚拟可视化,降低个体农户从事生产的不确定性。二、数字农业发展的着力点1、数字农业发展的制度供给尚需增强。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数字农业”以来,《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相继出台,为新时代数字农业发展设计了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但是,目前关于数字农业的相关法律制度供给仍然不足。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虽有涉及数字农业发展的法律条款,但尚未形成系统法治设计,且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专项法规配套不足,未能完全发挥法治稳定发展预期、激励生产经营主体、保障交易流通的促进作用。2、数字农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有待破解。随着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实施,一些重大数字工程项目相继推行,农业生产经营智能化、管理服务数据化程度不断提高,数字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数字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编制的《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县域农业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相差6.9个百分点;平均发展水平排名前三位的省份高于后三位的省份多达40.3个百分点。鉴于数字经济发展规模由东南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降低的走向,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也相应呈现出来,成为数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痛点。3、数字农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仍需提升。目前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和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乡村治理数字化成效明显,优化了数字农业的信息化发展环境。但是,数字农业发展的信息化程度尚显不足。《报告》显示,我国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为22.5%,尚有712个县(市、区)低于5%,占比26.9%,其中,信息集成度较低,不同机构、系统之间存在着数据交换壁垒,缺少全国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且存在功能单一、重复建设、升级不畅、淘汰率高等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化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4、数字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亟待提升。数字农业要求实现农业发展的全过程数字化转型,即提升生产经营的精准化水平、管理服务的智能化能力和乡村治理的数字化体系,因此,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共计341.4亿元,同比提升65.3%;乡村人均财政投入46.0元,同比提升79.6%。但是,这仍不能充分满足数字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我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只占全国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的1.4%,且共有535个县(市、区)基本没有相关财政投入,占比20.2%;共有841个县(市、区)基本没有相关领域的社会资本投入,占比31.8%。由此可见,要实现数字农业发展质量和规模的突破,尚需提升资金支持力度。5、数字农业发展的人才资源相对短缺。服务数字农业发展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智慧农业创新联盟相继设立,为培养相关人才提供了重要前提。但是,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且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而留守的农民年龄普遍较大,对于信息化、智能化生产技术的接受意愿较低,难以掌握数字理念及生产技能。此外,现行农业教育主要聚焦于传统种植业、畜牧业的人才培养,而数字农业技术研发、管理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特别是缺乏“高精尖”专业领军人才,这极大影响了数字农业发展的后劲。三、数字农业发展的推进路径1、以数字农业法治化建设为引领,完善制度体系。首先,推进数字农业发展法律制度的系统化,形成“基本法律规范+配套法律规范+专项法律规范”的完整制度体系。积极制定服务本地数字农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不断完善地方相关制度体系。其次,推动数字农业领域执法、司法、守法机制建设。由农业农村部牵头组建执法协作机制,以化解因数字农业涉及领域广泛造成的多头执法弊端;增强技术事实查明辅助人员队伍建设,对涉案技术进行论证说明,以化解因数字农业智能化程度较高造成的审判困境;探索数字农业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由乡镇干部、村委成员、村民代表、科技人员等组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相关人员主动守法提供多元选择。2、以数字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带动平衡发展。一方面,综合考虑东、中、西部地区数字农业发展的资金条件、设施基础、产业环境、资源禀赋等要素,有针对性地聚焦各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以县(市、区)为基本生产单元,建设数字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逐渐缩小区域差距,带动数字农业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将数字农业发展融入区域重大战略,统筹发展东北、西部、中部、东部四大板块的数字农业技术,加强区域间数字农业对标建设,推动东部发达地区对其他地区数字农业建设的对口支援和帮扶,不断平衡数字农业生产力的发展。3、以数字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牵引,提高信息化程度。一方面,加快数字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依托现有社会公共云的基础设施,集合农业集体资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运输以及个体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数据信息资源,建设涵盖国家、省、市、县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专有云平台,实现全国数字农业信息资源“一网通”。另一方面,依托国家政府信息化工程,以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种业及其他新业态为依据,不断推进农田、渔港、农业机械化数据的综合管理服务,建设全国数字农业政务信息平台,并打通生产专有云平台和政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数据的实时共享、汇聚治理、决策分析,最终建成贯通数字农业的信息枢纽。4、以财政投入与社会资本耦合为重点,构建资金保障体系。一方面,各级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加大对于获取数字农业高通量信息技术、新型数字农业知识服务技术、数字农业关键装备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的财政支持。同时,实行政产学研攻关协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支持战略性前沿性技术在数字农业领域的超前布局。另一方面,发挥社会资本助力数字农业发展的作用,优化金融服务支持,创新普惠金融模式,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发相关金融产品,为数字农业专用设备的购买和租赁提供资金支持;强化保险功能,在政府和经营主体共同出资的前提下,推行数字农业保险产品,提升数字农业中新业态经营模式的应对风险能力;开展数字农业振兴基金试点,拓展多元融资渠道,设立专项基金为数字农业基础性建设提供稳定资金;发行数字农业专项债券,聚焦数字农业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以更好地满足数字农业全面发展的资金需求。5、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研发管理人才为举措,提供高端人才资源。首先,制定个体专业生产型、经营主体管理型、产业发展带头型等人才培训方案,开展分层、分类常态化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农民的数字化思维,扩展其信息化、智能化专业技能,并规范数字农业从业人员培养选拔和评价使用制度,定期开展职称评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支专家型数字农业从业队伍。其次,依托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工程,建立一批数字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团队,培养各级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工程师;依托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机构、相关企业,打造数字农业交叉学科,培养后备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强化对“三农”干部关于数字农业发展的培训工作,增强其对国家数字农业发展规划的理解和把握,不断加强其数字化素养,进而发挥其数字农业发展中的“关键少数”作用。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科技前沿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聚焦新赛道】当前火爆的“数字农业”,究竟是什么?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数字化是科技赋能农业最有力的体现。”许多朋友或许听说过“数字农业”的概念,但大多也只是一知半解。数字农业究竟是什么?接下来,给大家做个详细介绍!01数字农业是什么?数字农业——1997年由美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士正式提出。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农业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通讯和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等基础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对农业生产中的现象、过程进行模拟,以达到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品和质量的目的。02数字农业的组成数字农业是一个集合概念,它主要包含以下4个部分:01农业物联网农业物联网从本质上讲,是一套数控系统。在一个特定的封闭系统内,以探头、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为基础的物物相联。它根据已经确定的参数和模型,进行自动化调控和操作。由于需要以硬件设备的投资和联网为基础,因此投资额较大,主要用于设施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操作,也用于农产品的加工、仓储和物流管理。02农业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是与农业物联网相对应的概念,它是一个数据系统,在开放系统中收集、鉴别、标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通过参数、模型和算法来组合和优化多维和海量数据,为生产操作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并实现部分自动化控制和操作。因为它是在完全开放的系统中运作,因此主要用于大田农业的生产和农业全产业链的操作和经营。03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建立在农机硬件基础上的执行和操作系统。它主要是以农机的单机硬件为基础,配以探测设备和智能化的控制软件,以实现精准操作,变量控制(包括变量播种、变量施肥、变量喷药等),无人驾驶,以及最佳的工作环境和场景适配。精准农业强调的是(单体)设备和设施操作的精准和智能化控制,是硬件+软件。04智慧农业智慧农业是建立在经验模型基础之上的专家决策系统,其核心是软件系统。智慧农业强调的是智能化的决策系统,配之以多种多样的硬件设施和设备,是系统+硬件。智慧农业的决策模型和系统可以在农业物联网和农业大数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2016年,谷歌旗下Deep
2023年3月11日
其他

数字农业正当时!虚拟现实技术如何在农业领域应用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农业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农业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渗透推动了数字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发展质量。(一)虚拟植物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植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过程。虚拟植物能够精确地反映现实植物的形态结构,极具真实感。利用虚拟植物技术,我们可以在电脑屏幕上设计农作物,然后再进行实际培育或用基因工程技术繁殖出真实的农作物,使农作物新品种具有虚拟植物的理想性状。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3月27-29日 | 2023(第二届)数字农业科技大会, 大会报告嘉宾持续更新中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2023(第二届)数字农业科技大会大会主题数字赋能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组织机构(排名不分先后)主办单位数农网北京农业互联网协会农业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长三角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单位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农林系统工程专委会江苏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支持单位中国畜牧业协会信息分会中国畜牧业协会智能畜牧分会中国电子企业协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会议时间2023年3月27-29日(3月27日报到)会议地点江苏·南京世纪缘湖滨花园酒店(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阳光路3号)会议内容及论文征集范围专题一: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在种植中的应用数字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机遇和挑战;农业大数据与农业精准化;大数据时代下遗传育种选育技术;土壤重金属检测;土壤墒情监测方法;水肥一体化应用,大数据与农产品监测预警;智能化农业技术装备与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地理信息、遥感技术与大数据运用展望;农业智能机器人与农用无人机研究应用;农业自动化信息化创新融合与智能农业装备创新;物联网技术与设施农业智能化管理;农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与精准作业装备研发;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解决方案;大数据在农业全产业链的应用及典型案例分析等。专题二: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后疫情时代下畜禽养殖业生产形势与挑战;AI时代给5G智慧牧场建设带来的机遇;大数据时代下遗传育种选育技术的新机遇;设施福利养殖模式下的畜禽智能环控的新技术与解决方案;饲料资源制约下的畜禽精准营养与饲养;从“人口红利”转向“机器人红利”下养殖作业智能设备与养殖作业机器人的创制思路与进展;“区块链”时代下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解决方案;畜禽养殖与畜产品品质快速检测与生物传感器研制进展;生猪、家禽及水产产业大数据平台构建与AI技术应用现状典型案例分析等。专题三:研究生专场专题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展览展示。与会代表可申请报告,每个报告20分钟。请提前报名申请,同时提交报告摘要和报告人简介。部分报告嘉宾(排名不分先后)日程安排(拟)参会人员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畜牧养殖、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科研院所及相关高校教学单位;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及推广单位;农业信息化研发、数字系统集成及服务企业;畜牧养殖企业、农业经营管理公司、农业园区、农垦、种植基地,农业合作社、大农场主、农业投资运营商、农业品牌服务、现代农业园区管理人员、农业咨询与金融机构、农产品检测认证机构、学生、媒体等行业代表。论文征集要求1、论文要求紧扣本次大会主题,论文写作要求(字数在
2023年3月10日
其他

【农业科技】农业机器人引发全球热潮,或推动“无人农场”兴起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化农业采摘机器人逐渐浮现。2022年3月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建议支持农业机器人创新应用,加快智能制造与农牧产业深度融合。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智慧农业建设发展快速,农业机器人使用得到推广。农业机器人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农业机械装备,是人工智能监测、自动控制、图像识别技术、环境建模算法、感应器、柔性执行等先进技术的集合。农业机器人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变农业生产模式、解决劳动力不足以及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多样化和精准化等方面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已逐渐成为农业工程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机器人成为采摘小助手,智慧农业迎来新升级朝闻道机器人(TAObotics)是国内优秀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和解决方案服务商,特别推出智慧农业采摘机器人系统RS-AGR。以自然果园环境中机器人采摘果蔬为原型,综合运用嵌入式系统、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定位、机械臂规划、视觉识别、传感器与控制器、云计算等技术,依托智能无人车、多轴机器臂、机械夹爪、双目摄像头、激光雷达、深度摄像头、惯导系统、无线网络、智能网关等设备实现果蔬的无人化采摘。智慧农业采摘平台RS-AGR借助自主导航系统,依托
2023年3月9日
其他

2023年中国农食系统十大趋势,引发农业产业链变革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2022年是农业重要的⼀年。中国开始向农业强国建设迈进。党的⼆⼗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2022年中央农村⼯作会议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提出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强调⼈力投入、物力配置、财力保障都要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加快建设意味着农业强国被摆在优先位置,农业发展进程将提速。同时科技、机制创新成为动力,设施、装备升级成为重点,相关领域将成为项目、资⾦、政策实施的着力点。三大领域驱动农业生产变革我们认为数字技术、自动化、合成生物学三大领域交叉融合发展将驱动农业生产变革。数字技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当前全球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热潮中,农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加快,⼈⼯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正在进行深度融合,数字技术⼴泛应用将带给农业生产带来⼀系列变革。相关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我们认为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数字技术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驱动力。自动化:应对老龄化的世界FAO研究显示,农业自动化可以通过增强韧性、提高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提高粮食质量和安全,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认为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面对农业劳动力短缺、老龄化等问题,农业自动化将是减少劳动力需求、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同时随着⼈⼯智能、机器学习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机器⼈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农业有望低成本实现自动化乃至自主化。合成生物学:未来的生产方式2022年,全球⼈⼝突破80亿,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全球⼈⼝将增长至近100亿。世界银行认为要在减排温室气体和保护环境的同时养活预计到2050年将达近100亿的全球⼈⼝
2023年3月9日
其他

智慧农业,会是未来乡村振兴发展方向?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加快转型步伐,智慧农业得到有效发展,无人农场、人工智能及智能化养殖取得卓越成效。智慧农业被视为继植物育种和遗传学革命之后出现的又一次新技术革命,它将彻底改变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使农业进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新阶段。目前,我国农业数字经济产值规模约6000亿,2025年预计达到1.26万亿,可见智慧农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01无人农场在华南农业大学无人农场上,整齐划一的无人驾驶机器蓄势待发,2台无人驾驶收割机,1台无人驾驶运粮车正沿着规划好的路径向收获田块行驶。收割机进入田块并收割装满水稻后,将自身的所在位置作为卸粮点并发送信号给运粮车,运粮车精准定位并自动行驶到目标位置,随后顺利接粮并运送至粮仓。启动、到位、收割、粮食转运,一系列无人驾驶动作一气呵成。无人农场先进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大步。在罗锡文团队的不断攻克下,华南农业大学无人农场实现了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产过程实时监控,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没人干”成为农村普遍现状,而无人农场的出现,不仅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难题,更是契合了现阶段农业智能化、数字化新模式,让农民真正做到智慧种田。02人工智能当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人工智能走向田间地头,在农业领域得到大范围覆盖,从土壤检测到种子的选育,再到耕种及生长环境的检测,人工智能贯穿始终,以智能化的技术实现精准管理,提高农业的种植生产效率。在土壤检测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土壤管理信息,实时检测土壤湿度,检测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的土壤健康状况,精准提高农作物灌溉效率,为农作物提供更良好的生长环境。在种子选育方面,经过人工智能技术筛选的种子,无论是基因还是纯度都属于优等范围,通过智能分析种子生长的最佳温度及湿度,从而为种子提供最佳的生长条件,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在病虫防治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能发现肉眼难以识别的病虫,实现对病虫的实时监控和有效控制,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及时止损。03智能化养殖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的一家现代化养鸡场里,小鸡住上了舒适的“地暖屋”。眼下正值寒冬,鸡舍控温成了一大难题,而山东瑞顶禽业的育雏鸡舍里,每排鸡笼下都布满了管道,利用空气能加热,配合自动上料设备,自动风机,对鸡舍进行合理控温,并通过科学地控制饲料、水的摄入量及外部环境,让小鸡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科技化浪潮下,传统人工养殖逐渐与智能化深入结合,饲养场里的自动控温、自动消毒、自动环境控制、自动粪尿收集等,不仅节省了养殖业的人力支出,同时也提升了养殖业的生产效率,推动养殖业规模化发展,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农业的发展也与时俱进,智慧农业也在种植、畜牧等产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高效推动农业产业链的改造升级,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数字农业】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最后5天,最后5席智慧农业八大应用场景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行业资讯、会议直播、研究成果、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推广合作请联系
2023年3月8日
其他

5G向农村延伸、农机装备攻关......首场“部长通道”开启!信息量很大→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了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回应了社会各界的关切金壮龙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2023年3月8日
其他

现代农业必经之路——智慧农业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农业正快速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应用传感技术、智能机器装置、物联网系统、大数据分析及创新商业模式,将有条件从品种选择、生产规划、环境技术、物流金融、农产品销售、售后服务、食品安全、农业旅游等多个方面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统筹,形成一个完整的智慧农业产业生态圈。智慧农业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产业链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效、安全和可控。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智慧农业,发展智慧农业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过程中,智慧农业可以打破信息瓶颈、促进信息流动和分享。智慧农业的技术框架大体包括信息感知、智能决策和决策实施3个方面。信息感知包括通过农业物联网等获得各种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信息,如作物、土壤等环境以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乃至社会的信息;智能决策如同大脑,对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供管理或控制的方案,例如专家系统;决策实施则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包括经营策略、种植方案、环境调控或农机(例如无人机、播种机)的操控。信息感知和决策实施往往依托于硬件设备,智能决策则主要是数据和知识的处理和计算。当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时代背景,对智能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是智慧农业的基础信息感知则是农业数据的源头狭义来说,农业数据是指人之外的农作物自身及环境的生物物理信息。然而,农业生产活动离不开人的活动,生产者自身的经验、消费者构成的市场均会对生产产生影响。因此,广义来说,农业数据还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社会环境、市场动态等社会信息。生物物理信息感知包括空间信息感知和地面信息感知。前者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3S”技术):基于遥感技术可获得种植面积、作物长势、洪涝、病虫害情况及土壤和作物营养等空间信息;基于卫星定位技术可获得装备的精准位置,可用于农业机械的移动定位;地理信息技术则给出了一个直观的管理数据的方式。后者主要是农业物联网所涉及的传感技术,获得如土壤和空气的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风速、土壤盐度等数据。除此之外,还有通过可见光/近红外光谱、近红外光谱速测植物养分、土壤肥力、农产品质量的传感器技术。地面感知还包括在田间设置摄像机或红外监测仪等,用户可远程观测,用于提升种植透明度、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低功耗、低成本、性能稳定的传感器是长期获得可靠数据的关键,也正是目前推广应用农业物联网的瓶颈。社会信息感知包括农产品市场需求、农产品价格、农业政策、种植者经验等方面。当前,在农业市场国际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农业企业、协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对产前种什么效益高、产中何种农资优质优价、产后卖给谁等市场与技术信息有着更迫切的需求,这些信息对我国现代农业特别是规模化农业、订单农业以及地方特色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农产品需求信息是农业市场的灵魂,便捷、准确地捕捉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动向,及时调整生产及销售方向,是感知社会信息的主要目标。基于爬虫技术的自动采集是通过网络感知市场价格的重要方式,可用于每周的农产品价格预测等。而以投入占用产出技术为核心的粮食产量预测模型则考虑多种体现社会信息的农业投入。数据传输基于通信网络,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设备或子系统连接起来,并按照规定的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实现分布式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及系统的综合管理与控制。在技术层面,国内很多科研院所和公司均可实现不同的传输方式,实际应用采用哪种数据传输方式则需根据农田环境、方案需求、成本约束等因素综合确定。农业大数据涵盖农业生产本身和产前、产后以及农产品加工、销售整个链条中所产生的大量数据。目前获取各种农业数据的成本还比较高,缺乏成熟的产品,而且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如何融合生物物理和社会信息,为农户、政府、商家等不同的利益相关方提供相应的信息服务,仍是未来要应对的挑战。智能决策是智慧农业的核心,是数据产生价值的过程,覆盖农业生产从产前规划、产中种植管理及环境控制到产后存储、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产前规划包括需求分析和种植方案推荐;产中种植管理包括环境调控(对于设施农业)、施肥、打药、灌溉等方面的智能决策支持;产后农产品的库存控制、运输车辆调配、流通加工与配送中心的选址等,均需要智能计算方法提供决策支持。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集中在作物生长模拟及各类专家系统方面。作物管理专家系统是专家系统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应用,一般包含一个由权威农业专家的经验、资料、数据与成果构成的知识库,并能利用其知识,模拟农业专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行判断、推理,以求得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结论的智能程序系统。随着农业进入大数据时代,农业智能决策转入以大数据驱动的方式,并且体现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农业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算法和呈现方式需随之迭代。随着数据获取的相对便捷和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过去只能在电脑上离线使用、被诟病为“电子词典”的农业专家系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智能农机和管理软件是信息感知、智能决策后的呈现形式随着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老龄化和数量减少,农业智能装备的应用是必然趋势。农业智能装备包括服务于施肥、打药、灌溉、修剪、采摘、播种、环境调控等各种操作的设备。国外的智能农机装备较为先进,应用较广,主要有智能导航、自动驾驶、变量施肥、变量喷药等功能。随着国家对农业智能装备研发的重视和投入,国内的多个机构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内容包括自动导航、变量施肥、精准喷药、播种、插秧、喷药、除草和收获等。此外,我国的农业航空作业量逐年增加,作业领域逐渐扩大,除对粮食作物、园艺作物、经济作物施药外,还开展了植物生长授粉等作业。农田作业装备精准控制技术是发达国家在大面积机械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的作物生产地域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因此技术和装备的选择不可千篇一律地套用。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精准农机化必须持续地、因地制宜地逐步完善。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类似于工业中数字双胞胎的虚拟农业系统预期会逐渐发展,由于中国的小农经济特征,产销信息不对称是农业发展中的一大瓶颈。有别于传统的以记录为主的农业信息系统,基于智能排产以及农业投入精细计算、虚拟农业管理系统可与目前发展中的农业托管、共享农田等新型经营模式结合,既满足城市居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部分解决农村缺乏技术和销售渠道的问题,同时在农村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带动新一代年轻人从事农业。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数字农业】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最后5天,最后5席智慧农业八大应用场景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行业资讯、会议直播、研究成果、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推广合作请联系
2023年3月7日
其他

科技前沿 | 智慧化农业生产正当时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科技智慧化农业正当时进入十四五以来,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化农业进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农业”发展,多项政策文件中均提出要发展智慧农业及相关技术。“智慧农业”的研究与推广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是国家重要支持方向。传统农业涉及到的新技术很多,如
2023年3月7日
其他

数字农业 | 我国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推进现状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近年来,北斗导航、5G等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等环节,在一些地方,农业不但改了模样,还变了内涵:物联网、大数据引领“无人化”农业正逐步替代看天浇水,靠经验施肥的传统耕作模式,数字农业将会是农业现代化的更高级阶段。我国“十四五”规划首次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安全保障类约束性指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予以明确。文章简述了数字农业农村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与趋势,当前,能否让数字农业从一些地方的“盆景”变成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风景”,还需加快科研应用转化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通过数字农业把农民、新型经营主体、涉农企业、行业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强的竞争力、更高的生产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助力。数字农业发展的大背景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也是信息化水平突飞猛进,通过物联网照进现实的世纪。信息化与物联网技术对于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这个机遇当口,任何的迟疑、任何的懈怠、毫厘之间的失之交臂,都可能导致未来在农业产业升级乃至粮食安全博弈中付出代价。从世界各国来看,各个大国都把信息化作为国家的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我国提出要用信息化整体带动和提升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推进信息化的重大决策,包括《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互联网+」行动计划》《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化发展规划》《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多份文件文件。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测算,全球数据已经进入了爆炸增长的时期,预测至2025年全球的数据总量为175ZB。相较于2005年全球数据总量152EB,20年间增长逾千倍。其中我国已于2018年起成为数据总量最多的国家,且年均增速近30%。未来,数字经济将逐步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美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60%,英、德、日等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几乎都超过了50%。而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31.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但占GDP比重为34.8%,距离美国60%的占比相去甚远
2023年3月6日
其他

智慧农业离我们有多远,智慧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战略对策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3月6日
其他

了解农业大数据,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随着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电商的发展,农业上下游的农资销售、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数据以及与农业关联的土地流转、气象、土壤、水文等数据,均获得大规模积累沉淀,大数据将成为农业决策的“大脑”。1农业大数据有哪些作用01加快作物育种。培育优良作物品种的传统过程不仅耗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而且可能需要10年或更长时间。大数据加快了这个过程。大数据加快了作物育种,遗传学的进步已经导致了生物信息的爆炸式增长:首先是模式生物基因组测序的开始,其次是高通量或自动化实验技术的快速应用。利用更好的工具,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速度将更快,成本也将更低。设施较少、规模较小的实验室也能完成这个过程,数据库共享能够提供更多的数据供实验人员获取和分析。02驱动耕种方法。近年,种植者迅速采用新的精准农业技术。利用GPS和其他技术,生产者可以精确地追踪不同田地的产出,操纵和控制设备,监测田地状况,管理投入品,大幅提高生产率和利润。同时,数据迅速累积,变得数量庞大且错综复杂,只能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数据本身无法创造见解,需要通过分析和咨询服务来帮助农民洞悉数据,以机器学习为核心的软件应用在与数据、设备和人类互动时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和定制化。通过学习,它们能提供以前没有开发过的机遇,帮助我们在农事方面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大数据公司能测试各种各样的基因组、作物投入品以及很多不同的农田、土壤和气候条件。按照数千亩土地的真实环境进行田间试验,为农民提供在特定田地、特定土壤和特定气候条件下优化种植的信息,甚至细化到每一粒种子。03让农业信息透明化。这种透明度能够颠覆价值链,使品牌投入品的定价和表现具有可见性,让下层的种植者能够拥有更多的权力。种植者将能够以非常精准的方式使用更少的化学品,以更精确的方式使用普通投入品的效果,让种植者的投入减少大约30%至40%。新兴的农业科技公司把收集、汇总和分析众多田地的数据作为自己的主业,目标是向农民提供个性化方案,将每块田地的耕种细化到作物个体,使用有关气候和土壤条件、作物以及产出的数据。数据公司利用从农民那里获得的信息来改善他们的模型,提出更好的建议。数据让农户能够不断采用符合自身特定需要的产品,定价策略更加全面完善,能够实现同一领域内更好的性价比。04可实现食物追踪溯源。大数据对食物从田间到餐桌的过程进行追踪,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浪费和提高利润。由于全球供应链的延长,追踪和监督农产品变得越来越重要。大数据正在被用来改善各个环节,比如仓库和零售店的库存水平,以及作为食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食品温度。食品生产商和运输者使用传感器技术、扫描设备和分析工具来监控收集供应链的相关数据。温度和湿度通过带有GPS功能的传感器进行监控,在配送途中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时,警报就会响起。如果发生问题或召回,零售商处的销售点扫描让他们可以采取迅速有效的行动,哪怕产品已经售出。2农业大数据解决了哪些农业生产问题呢?农业产业监测预警充分利用遥感监测、统计上报及渠道采集数据,构建农业产业大数据库,实现共建共享,加强对数据整理、分析建模、预测预警、数据脱敏等信息处理,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的重要农产品和特色优势产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和预警预测分析系统,研判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形势,及时对市场运行风险进行预警。定期发布重要农产品价格信息,增强价格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和这些信息对农民的可及性,从而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决策和市场调控服务。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链生态体系以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统筹共享全产业链大数据资源,打造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如储备土地信息、生产信息、交易信息、经营管理信息等产业链的数据资源,可为土地规模化耕种、精准农业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支撑智慧生产运营通过数据积累和分析实现局部气象预报、病虫害预测、土壤监测等功能,依托农业大数据平台,共同实现农产品安全全程可追溯的功能。激发乡村闲置资源,发展共享休闲农业透过大数据洞悉游客出行路线和消费倾向,对于农户发展乡村旅游选址提供决策支撑,同时也为开发休闲旅游产品提供依据,大数据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大数据平台上的资源整合、交易,将农村闲置资源与市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消费需求之间进行最大化、最优化地重新匹配,将不确定的流动性转化为稳定的连接,间接地缩减了城乡差距问题。-END-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特点、趋势与发展路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个要点要记牢!未来农业10大科技趋势和创新、亮点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行业资讯、会议直播、研究成果、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推广合作请联系
2023年3月4日
其他

农业大数据下的智慧农业发展前景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01农业大数据对智慧农业的重要性试想一下,如果农民能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数据、市场供需数据、农作物生长数据等等,农民朋友和农技专家足不出户就可观测到大田里的实景和相关数据,准确判断农作物是否该施肥、浇水或打药,不仅能避免因自然因素造成的产量下降,而且可以避免因市场供需失衡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各国政府、社会组织、企业都意识到大数据这场旋风所带来的机遇,开始发力推动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跨界应用。大数据时代,不仅可以通过建立综合的数据平台,调控农业生产,还可以记录分析农业种植养殖过程、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通过分析数据,同时结合经验,制定一系列调控和管理措施,使农业高效有序发展。02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研发了涵盖多层面、多领域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构建了很多不同级别、面向不同领域的数据资源,形成了庞大的信息资源财富。但是由于利益等原因,这些数据相互之前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信息缺乏共享,信息资源与业务脱节,这必然导致数据利用率低下、信息冗余散乱。构造虚拟化技术平台,规范数据标准,将在大规模数据中心管理和解决方案交付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推进农业经济的优化,实现可持续的产业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推动智慧农业发展进程,需要全面及时掌握农业的发展动态,这需要依托农业大数据及相关大数据分析处理技术,建设一个农业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玄雀科技研发的天雀云农业四情管理平台03农业大数据的应用领域及解决猜想(一)农业大数据目前主要应用领域农业大数据类别复杂。从领域来看,以农业领域为核心(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养殖业、产品加工业等子行业),逐步拓展到相关上下游产业(饲料、化肥、农药、农机,仓贮、屠宰业,肉类加工业等),并需整合宏观经济背景数据,包括统计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生产数据、气象、灾害数据等;从地域来看,以国内区域数据为核心,借鉴国际农业数据作为有效参考;不仅包括全国层面数据,还应涵盖省市数据,甚至地市级数据,为区域农业发展研究提供基础;从广度来看,不仅包括统计数据,还包括涉农经济主体基本信息、投资信息、股东信息、专利信息、进出口信息、招聘信息、媒体信息、地理空间坐标信息等;从专业性来看,应分步构建农业领域的专业数据资源,进而应逐步有序规划专业的子领域数据资源。(二)农业大数据解决猜想农业资源管理:基于3S技术,建立管理区域电子地图,对管理区域内农业种植用地进行科学决策、精细化管理。1、基于3S技术,建立管理区域电子地图以全球定位系统(GPS)提供的地理基本信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农业用地的电子地图。运用遥感(RS)技术感知电子地图中的实地信息(土质、),全面掌握农业种植用地的范围,实时了解区域内土壤条件、大气环境等综合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差异性分析将种植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管理区域,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2、附加种植业专题数据,充分整合区域信息将包含实地遥感数据的电子地图与种植业相关实验数据相结合,实现种植业农业资源的实时查询、分析、决策功能。农作物生产管理:整合传统统计数据及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对不同管理区域内农作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种植管理。对种植影响因素差异性较大的不同区域定量获取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肥力、含水量、苗情、病虫害等)信息,分析影响区块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耕作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的“处方农业”。1、处方农业针对水稻的品种、叶绿素含量、氮含量等信息的遥感信息抽取示意图2、农作物监测、估产利用遥感(RS)技术监控农作物长势,根据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根据各种数据的综合分析较准确地预估农作物产量。遥感估产系统示意图(颜色越深产量越高)3、病虫害分析利用
2023年3月4日
其他

【数字农业】深度:传统农业与数字化融合之道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具有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强力支撑,所以尽管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程度较低,但农业数字化革新正当进行时,通过数据加持、技术开发,农业全产业链现代化正在加速发展。数字农业是将信息作为农业生产要素,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对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01数字化的概念数字化的概念分为狭义数字化和广义的数字化。狭义的数字化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具体业务、场景的数字化改造,更关注数字技术本身对业务的降本增效作用。广义的数字化,则是利用数字技术,对企业、政府等各类组织的业务模式、运营方式,进行系统化、整体性的变革,更关注数字技术对组织的整个体系的赋能和重塑。数字化侧重产品领域的对象资源形成与调用,是基于信息化技术所提供的支持和能力,让业务和技术真正产生交互,改变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正是基于数字技术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渗透及溢出效应,党中央对数字乡村建设的期望及重视程度越来越高。2019年5月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数字乡村的发展要严格按照乡村振兴20字要求,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信息和知识的溢出效应、数字技术释放的普惠效应,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0年1月发布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对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和规划,未来随着我国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及乡村数字治理体系的不断健全,数字技术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02我国农业数字化发展现状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成为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在大量政策及扶持资金的刺激下,国内数字农业水平快速提升,但对比全球发达国家,在科学化、精准化、降本增效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生产端数字化率低1.“靠天吃饭”现象比较普遍。滴水灌溉、无人机植保等数字化、信息化种植技术应用不够广泛,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2.“三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仍有待提高。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较为粗犷,智能化数字化的灌溉施肥等技术应用不够广泛,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3.生产端管理水平低,未建立生产端数字化体系,应从品种开发、田间管理再到商品化定型各环节输出种植、采摘、加工、追溯、物流等流程标准,通过数字化及全程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搭建“产供销配”一体化的高效供应链服务体系。构建出串联全产业链的“农业产业互联网”,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流通端/销售端数字化率低流通端:从农户到消费者经历层层的批发市场,加价损耗严重,层层周转导致层层加价和损耗。销售端:农产品销售渠道仍以菜市场等线下为主,线上渗透率低农产品等食品支出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比例大,但农产品占网络零售额比例却极低,两相对比,更显农产品线上渗透率低的现状。这一切都应该由农业大脑决定,农业大脑是数字技术在现代农业方面的创新应用。以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为支撑,构建信息发布、交易执行、数据服务等通用中台能力;围绕建、产、供、销、人才、金融服务各领域打造智慧基地、智慧供应、智慧生产、智慧营销、智慧人才和智慧金融业务场景服务。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手段,竖向打通农作物生产各个环节,实现温、光、水、气、肥合理化配置,优化选种、生产管理、采收、加工各环节管理,横向打通生产、物流、销售、金融等环节,指导现代农业生产。03传统农业与数字化的融合之道知识经验的数字化朝着数字化转型发展是世界农业主要发力方向,实现农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解决IT与农业技术的融合问题,而OT成为应用瓶颈环节。OT与IT的融合旨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优化农业业务流程,降低农作物生产过程风险,可以提供更精准的农业种植管理,可以精确把握种植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从而更好地保障农业的生产和效益。推动农业产业的OT体系和IT体系耦合快速发展,在实体创新的基础上,建设以生产网为本质特征的农业产业互联网,实现农业产业OT体系,如自动投料机、自动定位栏、物料传送带等人对物操作运营和财务管理、采购管理、岗位培训等人对人的操作运营,与IT体系,如网络(5G网络、专用网络等)、数据(温湿度数据、行政处罚数据等)和软硬件(风险预警、综合分析等)的高效耦合,产生互联网下半场数字倍增的极值效应。物联,物的广泛连接随着物联网的日益普及,现代农业的数字化连接变得更加广泛、快速。物联网在农业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基于物联网的农业解决方案,通过实时收集并分析现场数据及部署指挥机制的方式,达到提升运营效率、扩大收益、降低损耗的目的。可变速率、精准农业、智能灌溉、智能温室等多种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将推动农业流程改进。物联网科技可用于解决农业领域特有问题,打造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场,实现作物质量和产量双丰收。物联网在农业领域应用范围广泛,基于物联网的农业解决方案,通过实时收集并分析现场数据及部署指挥机制的方式,达到提升运营效率、扩大收益、降低损耗的目的。物联网科技可用于解决农业领域特有问题,打造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场,实现作物质量和产量双丰收。万物互联(IOE)定义为将人,流程,数据和事物结合一起使得网络连接变得更加相关,更有价值。万物互联将信息转化为行动,给企业,个人和国家创造新的功能,并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农业领域有着丰富的连接需求,农业物联网市场潜力巨大,按照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不同应用,划分为如下几类:卫星技术:主要以作物、土壤为对象,利用地物的光谱特性,进行作物长势、作物品质、作物病虫害等方面的监测,其主要应用于农作物产量预估,农业资源调查,农业灾害评估。农业无人机:无人机有着丰富的农业应用,可用于监测作物健康、农业拍照(以促进作物健康生长为目的)、牲畜管理等。无人机可以低成本监视大面积区域,搭载传感器可轻易采集大量数据。土壤监测系统:土壤监测系统协助农场主跟踪并改善土壤质量,防止土壤恶化。系统可对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指标(如土质、持水力、吸收率等)进行监测,降低土壤侵蚀、密化、盐化、酸化、以及受危害土壤质量的有毒物质污染等风险。收成监测:收成监测机制可对影响农业收成的各方面因素进行监测,包括谷物质量流量、水量、收成总量等,监测得到的实时数据可帮助农场主形成决策。该机制有助于缩减成本、提高产量。家畜检测:大型农场主可以利用无线物联网应用程序收集有关牲畜位置、猪脸识别、健康状况的数据。这些信息有助于他们及时识别生病的动物,以便快速分离处理,从而防止疾病传播,这些都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农业大脑:借助传感器及跟踪装置为农场主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数据收集与管理服务。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存储与分析,为复杂决策提供支撑。人的在线化数字世界的关键特性是信息的实时、透明、可追溯。这些特性的应用可以帮助提升交易效率和履约效率,在线化是关键的表现形式。从需求侧看,在线化表现为营销的在线化和交易的在线化。从供给侧看,在线化表现为人员在线、生产在线和管理在线。需求侧1、营销在线营销在线化关键在于基于产品定位进行精准触达。2、交易在线交易在线即用户的交易决策的在线化,用户在线上即可做出交易决策。供给侧在供给侧,数字化的价值在于通过在线化的手段建立高效协同的履约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的履约体系。具体可以分为人员在线、生产在线、管理在线三个层面来看。1、人员在线履约网络内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所以人员在线是在线化的第一要务,特别是对于相对复杂的履约服务网络。人员在线的核心价值在于系统指令的下达、接收、执行和结果反馈,实现网络内各要素之间的高效协同。2、生产在线生产在线,要求从客户进入服务网络开始到服务完成的全闭环流程:生产数据实时、准确、可评价,生产过程可追溯。生产在线是保障生产质量,避免生产事故的关键策略。3、管理在线管理在线,是在人员在线、生产在线的基础上,基于效率、成本和质量等经营指标的管理诉求。管理在线,要求把管理指令通过系统传递给各层的系统作业人员,并制定对应的考核标准,基于考核结果进行对应的管理奖惩机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物联网协助农业生产和供应链各个阶段的数据收集,对农业、加工、物流和营销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与其他行业类似,农业行业通过采用融合技术来追求创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已经在整个行业展示了它们的潜力和用途。人工智能在农业食品行业中有许多使用
2023年3月3日
其他

科技前沿 | 从“看天吃饭”到“看屏种地”,现代农业中的酷炫科技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在我国悠长的农耕文明中涌现出很多描写劳动的诗,这些诗词形成了我们对农业劳作的最初印象,乡村生活和劳作方式总是原始、辛苦又单调。而如今,农业劳作早已经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更新迭代进化成全新模样,“线上浇水”“一键除虫”“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忙”……乘着科技发展的东风,现代农业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酷炫。农业插上科技翅膀从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到机械轰鸣的现代农业,中间离不开科技的更新迭代。智能时代的现代农业将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融为一体,具体来讲,现代农业主要依赖以下关键技术:物联网技术。想要足不出户管理农田,需要能随时掌握农场各项信息做到“心中有数”,而这用到了物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将真实农场中的环境条件与网络相连,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形成大数据,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智能传感器。智慧农场的各项数据来自分布在农场各处的智能传感器。它们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影响作物生长的基本环境参数、作物生长本身的数据信息、环境控制设备的相关参数。智能传感器把采集到的数据处理和汇总并上传到农业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中,形成实时大数据。智慧农机。与传统的农机不同,智能农机装有多种传感器、远程监控和卫星定位设备,可以记录收割机的运行时间、收割量、运动轨迹等数据,通过手机终端,每一台农机的具体位置、作业状态、已作业面积等信息都一目了然,无人化远程操作,春耕秋收都可以交给“机器管家”。“种田”的正确打开方式农作物主要分为耕、种、管、收四步,其中“耕、种、收”三个环节已经可以通过智能农机实现几乎完全的机械化。2021年,极飞公司在新疆棉田搞了个“超级棉田”试验基地,以往3000亩地需要至少20个长工,每天巡田,观察棉花的生长情况、病害、浇水或除草……而现在,这部分工作终于也可以实现线上操作。棉花田地中最费人工的环节之一是浇地,传统管理方式是滴管加上人工控制阀门,在大规模棉田里走一遍,开关阀门,而如今更换为自动阀门,实行远程操控。原来需要人工下地浇水,现在只需点一下iPad上的APP,就可以精准浇地。新疆棉花田用大量的植保无人机喷洒农药,并且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无人机具备识别虫草害的功能。比如一台无人机在棉田上巡逻时发现一个区域光谱不对,就可以在地图上标记位置,然后把高清图像传到云端进行远程诊断,之后再根据病情给植保无人机装上农药,进行定点清除。种田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新型种田的打开方式就是每天起床,先打开电脑或手机看各项数据,看数据指标正常不正常,然后再决定是否需要到现场查看,从“看天吃饭”到“看屏种地”,科技正在实现这一切。让农业拥有更多可能根据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展智慧农业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是今后的农业发展大方向。数字化农业不仅体现在种植过程中的科技含量,更应该体现在“从种到销”全程智能化。未来农业将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实现按需定产;在具体种植过程中采用智慧化分析和管理;通过数字化分拣,根据农产品的大小、重量、外观、品质进行自动分级。最终联合电商平台,建立智能物流园,打通产销链条,实现从种到销的全程智能化。科技服务民生,21世纪的前沿科技人工智能将是农业活动的最好助手。人工智能最擅长的就是取代人类的重复性劳动,而农业是绝佳试验领域。未来的“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人车”的技术将成为推动农业变革最重要的一环。从落后的生产模式到大数据精准的市场导向和机械化作业数字化正在重塑乡村发展的新格局未来,科技论文不仅写在浩瀚太空,更在广袤大地END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面向2050
2023年3月2日
其他

农业采摘机器人发展现状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在农业领域,采摘水果、收割蔬菜听上去很简单,其实这是冗长而无趣的工作,很难激起人们的上班热情。为了降低果园里员工突然辞职的风险,许多人将目光转向农业机器人,以减少对手工劳动的依赖,并提高整体生产率。01采摘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国际上,一些以日本和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采摘机器人,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而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才开始研究果蔬采摘机器人,而且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中国的研究工作具有起步晚,发展慢,投资少的特点。相比于其他国家农业机器人技术的日渐成熟,我国不管在技术的研发还是应用上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市场投资、发展速度和机器人技术差距影响,早期我国农业机器人的发展较为艰难。但随着自动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业机器人的研发范围取得一定进展。同时,在国家经济、科技都获得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国家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如今我国农业机器人已经迎来了良好发展期。02采摘机器人的情况分析采摘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机器人采收是农林业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采收机器人采收对象进行分类,主要类型有苹果采收机器人、草莓采收机器人、番茄采收机器人、黄瓜采收机器人和林业采收机器人等。采摘机器人解决方案组成1.智能化的果实识别和定位:开发智能化的图像处理算法、采用主动光源、采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提高采摘机器人的感知功能。开发新型传感器或按照一定融合策略构造传感器阵列,以弥补单个缺陷,以及提出新的融合方法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反应度以完善探测结果。2.机械本体的优化设计:在满足机器人性能的前提下,针对采摘作业对象的特点,设计简单、紧凑、轻巧、采摘无损高效的机械手,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在果蔬机械采摘过程中,迫切要求农业机器人能实现一些果蔬抓持和操作的稳定性,具有力闭环控制的抓取手或采摘机构将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3.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技术:为了灵活地接近果实,提高其采摘的效率,收获机器人往往存在冗余自由度,这对机器人的轨迹规划、运动控制、避障行走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复杂、更严格的要求。因此,必须研究开发出自适应性强和路径算法最优的智能化机器人。采摘机器人发展的难点目前农林业采收机器人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末端执行器。机器人采收作物的收获率、作物的完整程度以及采收完成后对原植株的损坏程度也是制约农林业采收机器人投入实际生产的重要原因。采收机器人的采收过程需要仿照人工作业,但是机械采摘末端执行器的设计限制了采收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采收的成功率和采收下的作物的完好程度。同时农林业采收机器人的采收要尽量避免采收过程中对农作物植株的损伤,破坏性的采收是不可取的。因此,采收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设计既要考虑到末端执行器在枝叶间运动的灵活性,又要考虑采摘手爪对果蔬进行采收作业时接触力的大小、摘取的方式,以保证果蔬的完好。(2)图像识别技术。目前对于采收作物的图像识别技术已有了较多的研究,但是面对自然环境下生长的农作物,光照、枝叶遮挡和果实熟度等都是采收机器人工作时需要考虑的干扰因素,因此采收机器人对于成熟作物的识别率与识别速度始终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这也导致机器人难以投入实际的农林业生产。采收机器人准确识别成熟作物的速度与精度是提升机器人作业效率的关键。利用高效的算法和先进的传感器,将数据采集设备与视觉系统结合,提高视觉系统对信息的处理速度,同时利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不断提高对成熟果实作物的识别精度将会成为未来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3)导航定位技术。随着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高架栽培、温室栽培等新型栽培方式将逐渐取代传统的露天种植。而采收机器人在垄间的路径规划与障碍规避速度会对采收机器人的作业速度产生极大影响。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等方法提高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将是未来导航定位技术发展的关键。(4)柔性结构。目前,农林业采收机器人基本都是针对特殊作物研究制造的特型机器人,泛用性差。采收机器人的设计和制造不应只满足于单种类的作物,应该提高机器人的泛用性,通过更换末端执行器和控制程序能够完成多种类型的作物收获作业,甚至是将播种、施肥和喷药等多种农林业生产作业集成到一台机器人上。(5)机器人本体设计。目前,农林业采收机器人由于所需的传感器、图像采集设备等仪器以及本体造价等原因导致其成本高昂。因此,对采收机器人结构的简化既能有效降低其生产成本,又能提高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工作灵巧性。同时简化操作能让农林业采收机器人能够更快地在农林业生产中得到普及。03总结目前,大部分果蔬采摘机器人还处于研究阶段,离实用化和商品化还有一定的距离。在采摘机器人的智能化果实识别和定位、机械本体的优化设计、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技术、开放式的控制系统体系结构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随着农业工厂化经营模式的推广和采摘机器人成本的降低,采摘机器人最终会走出实验室,实现商业化应用,推动现代农业向着装备技术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智慧农业】高科技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智慧农业为例【数字农业】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智慧农业八大应用场景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行业资讯、会议直播、研究成果、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推广合作请联系
2023年3月2日
其他

【智慧农业】高科技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智慧农业为例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我们谈到高科技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世界农业的发展生力军和市场制胜的战略利器,因此要想在新时期占领农业发展高地,赶超农业强国,就需要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研究其面临的现状和发展困境,找出相应的对策。在不断的自我检验和“内涵式”发展中,挺胸阔步地走到高科技农业的领先位置。01高科技农业发展的问题1.智慧农业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对水平不高。我国智慧农业起步较晚,尚处于以示范项目引导的成长初期。对比发达国家发展时实力水平,我们仍有较大差距,发展空间很大。2.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区域性差异。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仍是东部强于中部,中部强于西部。由于经济实力的差异,经济较发达省份智慧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远高于西部省份,即使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由于内部经济差异,也存在县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3.智慧农业细分领域众多,行业竞争格局分散(智慧农业的细分领域)我国智慧农业尚处于成长初期,细分领域众多,行业内现有企业大多属于初创阶段,尚未在产业链的各环节上形成成熟的市场,导致我国智慧农业竞争格局分散且不明晰,各企业的市场地位随行就市地动态变化。02应对对策1.完善智慧农业制度体系,加大财政资金的进一步投入。我国智慧农业尚在初级发展阶段,其发展所依据的行政法规、制度体系不完善。国家为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升级,制定和落地一系列政策、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持,让智慧农业的发展有制度规范、政策倾斜和物质基础而且智慧农业的市场进一步打开,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进军。2.引导各地区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通过先行在经济发达地区大力投入并发展农业农村数字化,形成了一批典型示范区域,以此为样板推广到经济较落后地区,从而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农村数字化。在我国的统筹部署下,各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精神,接连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探索符合各自禀赋优势的差异化发展路径。3.提升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水平,明朗市场竞争格局。传统农业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数字化改造进程加快,覆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与产中全周期智能化,加快由消费向生产、加工延伸,智慧农业建设将开启新的局面。基于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覆盖面逐步延伸、面向服务主体种类增多,服务体系更倾向于提供从业务咨询到最终项目落地的全周期综合解决方案。能满足上述客户需求的企业将逐渐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只能提供一种或几种特色产品的小型企业逐步成为大型企业的供应商,市场分工进一步明确。目前,我国包括智慧农业在内的高科技农业的发展还有较大的空间和不足,以上所提的只是部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还有更多的发展建议等待我们发掘,让高科技农业实现在中国的腾飞!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数字农业】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最后5天,最后5席智慧农业八大应用场景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行业资讯、会议直播、研究成果、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推广合作请联系
2023年3月1日
其他

【数字农业】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近些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很多人工智能产品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家中,如扫地机器人、智能保姆等,虽然它们还没有美国大片《终结者》中所描述得那么先进,但从前遥不可及的人工智能概念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却是不争的事实。当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最古老的产业农业相遇,AI+农业一定能激荡出前所未有的变革。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最后5天,最后5席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2023年,企业们开始摩拳擦掌地向经济的发展“狂飙”了起来,特别是那些准备走出国门,闯出一番事业的企业家们。璞跃出海特训营很荣幸能在这段时间内得到众多项目的报名与关注,这也印证了出海已不再只属于电商、SaaS和互联网企业,而是吸引来越来越多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家群体,他们带着巨大的热情准备将产业拓展到海外。在即将到来的璞跃特训营中,我们邀请了出海所需的不同领域的权威导师和专家,根据目前报名企业的种类、需求以及面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大家介绍出海的各项重点并为大家解决遇到的问题。特训营导师在强悍的专项辅导老师阵容以外,我们还特别邀请了30余位国际资源背景深厚的导师,在专项辅导后,根据营员所在企业的出海需求及重点海外目标市场,为营员组织额外的一对一辅导以及国际合作伙伴对接,帮助大家克服出海的种种难关,进行初步海外资源及合作伙伴对接。👇
2023年2月28日
其他

【农业科技】设施农业:科技赋能,大有可为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各式各样的设施农业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在设施农业的帮助下,不畏寒暑,各色蔬菜、水果和花卉丰富着人们的餐桌和生活。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向设施农业要食物”。近日由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组织召开的“大食物观”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友军提出:“当前我国设施农业大而不强,生产水平不高,亟待提质增效。”设施农业目前存在哪些亟待补齐的短板?又有怎样的潜力尚待挖掘?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设施农业为蔬菜保供作出重大贡献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智慧农业八大应用场景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谈及农业,大家往往想到的是种植业,其实农业(Agriculture)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种植业只是狭义的农业,广义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智慧农业的八大应用场景,这里是就广义的农业来谈的。01智能化温室智能化温室,通常简称连栋温室或者现代温室。它是设施农业中的高级类型,拥有综合环境控制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直接调节室内温、光、水、肥、气等诸多因素,可以实现全年高产、稳步精细蔬菜、花卉,经济效益好。02植保无人机植保无人机不仅仅打农药,而且有数据收集、监测等作用。植保无人机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主要是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智慧农业喷洒药剂作业。无人机植保作业与传统植保作业相比,具有精准作业、高效环保、智能化、操作简单等特点,为农户节省大型机械和大量人力的成本。03水肥一体化沙土栽培系统该系统是采用水肥一体化和土培系统结合的方式,控制整个肥料和养分。04工厂化育苗工厂化育苗是以先进的育苗设施和设备装备种苗生产车间,将现代生物技术,环境调控技术,施肥灌溉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贯穿种苗生产过程,以现代化、企业化的模式组织种苗生产和经营,从而实现种苗的规模化生产。05LED生态种植柜该项目LED灯、水培技术的结合体。目前,该系列产品支持50多类蔬菜栽培。同时,客户运营可通过酒店、高档餐厅、大型超市、品牌生鲜门店以及线上等多渠道进行蔬菜分销,另外由于基地型LED生态种植柜(基地型植物工厂)兼具观赏性,也可以用于亲子教育。06智能配肥机各类依托测土配方施肥的“互联网+终端智能配肥”模式正在全国掀起一场颠覆性的肥业革命。有专家预测,几年后,“终端智能配肥”将取代现有肥料生产及经营模式,与发达国家同步。“互联网+智能配肥”的最大优势在于通过测土实现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农民投入,顺应了化肥“零增长”的国家大势。07智能孵化机鸡蛋被放进(孵化机)之后,机器会自动控温、自动控湿、自动翻蛋、自动控风,21天后,小鸡便陆续出壳。有人算了一笔账,用智能孵化机,既可以提高孵化率和鸡苗合格率,又可以节省人力成本。以前通过人工来孵化,一套设备至少需要一个人长时间盯着鸡蛋,整个孵化间至少需要32个人,而与现在的2人相比,节约了不少人力成本。08智能养殖场网易丁磊养猪的事情想必大家都知晓,当时曾多次登上热搜,成为互联网圈及社会热点事件。丁磊搞互联网的要养猪肯定也是会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他的养猪场堪称是智能养猪场。其实,对于一般养殖户来说没有那么强互联网运营能力,监控系统、大数据系统、自动化系统、物联网系统才是他们最需要的。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面向2050
2023年2月27日
其他

AI如何革新现代农业?从智能化农业到生产效率提升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农业一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如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现代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降低环境污染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行业正迎来一次新的变革,智能化农业应用的推广已经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在现代农业中应用,以及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一、AI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智能化农业随着传感器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已经变得越来越智能化。智能化农业通过采集大量数据,分析作物生长状况、土壤湿度、气象变化等各种因素,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和智能化的管理方案,从而最大化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智能化农业主要应用的技术包括物联网、机器学习、云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等,其中物联网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机器学习可以根据历史数据预测作物的生长状态和病虫害情况,云计算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管理手段,自然语言处理可以帮助农民进行智能化决策和管理。农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是指一种自动化的农业生产设备,能够代替人类进行种植、喷洒农药、收割等一系列农业操作。这些机器人可以在农田中进行定位、运动、测量和作业,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农业机器人的技术核心是视觉识别、运动控制和自主导航,它们可以通过视觉系统对作物进行识别和分类,利用运动控制系统完成各种作业任务,同时自主导航系统可以自动规划最佳路径,提高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指在特定作物上对作物的特殊需求进行定制化管理,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一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正是借助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力量。通过精准农业,农民可以根据作物的实际需求,给予恰当的灌溉、施肥、喷药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精准农业所需的技术主要包括无人机、传感器、云计算、机器学习等。无人机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高分辨率的空中图像,以便实现作物的生长监测和病虫害预测。传感器可以采集作物和土壤的实时数据,以便帮助农民做出最佳决策。云计算可以为农业提供更高效的管理和决策支持。机器学习则可以根据大量历史数据,对作物的生长状态和病虫害进行预测和诊断,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作物。二、AI在现代农业中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智能化农业、农业机器人和精准农业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农作物,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农民可以更好地了解作物的需求和状况,以便更好地管理作物。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农业机器人的应用,可以代替人类进行种植、喷洒农药、收割等一系列农业操作,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精准农业的应用,可以针对性地给作物进行灌溉、施肥、喷药等,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三、AI在现代农业中的挑战技术成本高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如数据存储、传感器、机器学习等。这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可能会限制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村地区缺乏基础设施和专业人才目前,农村地区普遍缺乏高速网络、数据中心和专业人才等基础设施和资源,这使得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缺乏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相关的IT人才,也限制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和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改变现代农业的方式和效率,为农民带来了更好的管理手段和更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虽然目前在应用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更多的科技投入、技术培训和政策支持来解决。相信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业生产将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环保化,从而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挑战。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5G+智慧农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从农业大数据下视角,审视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数字化,最大的难题不在技术,而是人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行业资讯、会议直播、研究成果、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推广合作请联系
2023年2月25日
其他

面向2050 年我国现代智慧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2月25日
其他

5G+智慧农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从农业大数据下视角,审视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2月24日
其他

【乡村振兴】中国实践: 有机农业背后的生态文明转型与乡村振兴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原院长温铁军教授发表在《车河模式与灵丘实践——全域有机农业的中国方案》(第八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会议文集)的文章。在中国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做重大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切不可把有机农业狭义地理解为一种不同于化学化农业的生产模式,而要提高为一种大众广泛参与的社会运动。因此,我们主张有机农业的从业者、特别是企业,不能只关注生产和销售,而要自觉地融入“社会化”,这样才能在这个国家的生态化转型中积极参与到与生态化有关的社会活动之中。众所周知,有机农业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被认为是一种相对资本主义大规模农业造成严重“负外部性”代价而兴起的社会运动;在中国事实上也应该是社会运动,只不过在现象层次上针对的是产业化农业的质量安全问题,却不得不在本质上受制于产业资本主导的制度体系那些标准化和制式化的约束。这个各界广泛参与的社会实践虽然很丰富、很国际化,但也应运而生着很多直接影响着有机运动走势的部门化观点,很多参与有机农业的单位和个人仍然时不时地被那些工业化时代流行的指标体系和审核方式困扰着,越是按照这些工业化时代内生性的指标体系去做一产领域的农业生产,越是亏损得欲哭无泪……01消防指南我们且不去参与坚持停滞在工业化时代的那些技术专家们关于有机标准的争议,不妨先从“有机农业”概念说起。胡跃高教授长期从事有机农业的研究与实践,从胡老师新书里所提出的资料看,一方面,如果从西方人在1972年组建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成立算起,47年时间有机农业已扩展到了世界170多个国家与地区。有些人觉得有机农业是个有特定标准的、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农业模式,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必须符合西方提出的标准,也因此就有了官方、社会组织、企业等三类不同机构的、需要按年收费才能做出的所谓“有机认证”。此外,还伴随着很多研究者们据以获取科研经费的“科学成果”。如果仅从这个视角出发来看有机农业,其发展态势确实不容乐观。胡老师书中资料指出,2013年世界有机农业总面积为4300万公顷,约占世界农用地面积的1%。其中非洲占0.1%,亚洲占0.2%,欧洲占2.4%,南美占1.1%,北美占0.7%,澳洲占4.1%。比较而言,澳洲、欧洲发展稍好,其余各洲发展基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数字化,最大的难题不在技术,而是人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数字化转型,是场马拉松工程。数字化转型,一直是很多企业家探讨时热衷的词语。“数治企业与韧性成长”调研发现,在中国4700多家上市公司当中,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增长的企业有700多家,称之为高韧性企业,通过进一步对其中57家进行分析,总结出来一个共同的特征: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企业高韧性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但相比探讨层面的火热,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的企业仍是少数。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如何搭建数字化队伍?成为了企业转型中的一个个路障。01数字化转型,是马拉松工程我们现在处于全面移动互联的时代,移动互联网重新定义世界,万物相连,人人相连,思想相连,数据相连。一方面,中国有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全球最大的网购群体、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的群体,以及全球最发达的消费互联网,催生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互联网巨头。我们有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全球领先的数字化营销、最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最大的大数据以及最活跃的区块链应用、最多的区块链风险投资等等,形成了一个创新生态。而另一方面,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其实是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数字经济在工业增加值的占比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比德国差不多低了一半,这就是我们未来的机会。我们工业互联网和全球最大的消费互联网叠加化学反应会产生什么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原院长毛基业教授分析(毛基业:数字化转型最根本是“人”的转型),将五年前与现在作比较,会有三大趋势:第一,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已毋庸置疑。今天所有人都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很多企业家都认为如果不转型,五年之后可能就不再有机会了。但是,数字化转型也是马拉松工程,像西门子这样的公司持续转型已经有二十年了。第二,每个行业都出现了一些行业标杆,或多或少地成功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存在无人区了。今天我们看物美、美的、伽蓝这些企业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创新,每个行业都有了行业标杆。第三,每个行业都有了数字化转型的赋能者,包括阿里、腾讯、华为等互联网或高科技企业,利用自有的云计算进行数字化转型,给其他的产业赋能。美的、海尔、三一重工、友达等传统企业自身转型获得成功后,也对外输出数字化能力,给更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土壤。我们进一步看一下实际转型的现状。在麦肯锡的全球调研中发现,800家企业中,70%以上的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但是其中的71%仍然停留在试点阶段,都在做0到1的探索。85%的企业试点停留的时间超过一年以上,迟迟不能实现规模化推广,没有真正产生价值,也说明了它的难度。02数字化转型,需要关注这4个层面最新的一份研究显示,传统的商业转型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帮助企业获得一定增长,但是新技术的采用给企业带来的商业新增价值更加明显,这两个价值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缺口,叫禁锢价值缺口。这是一种被隐藏的,不为人知的新的价值和力量。数字化转型能把潜藏在每一个企业中的能量激发出来,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金蝶集团董事会主席、CEO徐少春认为,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往往需要在这4个层面进行转型:1、运营转型首先是运营转型,以客户为中心,端到端的重构。运营转型的核心就是原来用的ERP要向EBC转变。ERP过去以计划为核心,把企业的资源进行重新计划管理,进行定单和生产的平衡,但是现在这些观念其实已经过时了。华为CEO任正非常讲,我们要多打粮食,增强土地肥力。什么叫增强土地肥力?就是企业的运营管理要更加简单化、反应要更加快速化。我们在给华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大兵团作战的能力非常强,其背后原因就是运营的数字化。运营数字化的核心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过去是以ERP为核心,现在和未来将以EBC为核心;过去是业务驱动,未来我们更强调数据驱动;过去是信息化,禁锢价值没有激发出来,未来我们要把这个禁锢价值缺口弥补,要把隐藏的力量和能量激发出来,这是运营转型的根本。2、产品和服务转型然后是产品和服务的转型,产品要智能化,制造要服务化等,这个转型将会带给你更高的价值。产品与服务转型的一个目标就是以客户成功为目标:过去我们强调要产品化,未来其实是服务化;过去我们强调功能化,未来其实是场景化,就是怎样让客户在你为他提供服务的场景体验更好;过去我们强调个性化,未来是智能化。3、战略与模式转型微软10年前股票跌至历史最低,市值不到5000亿。2014年微软聘请了印度人萨提亚·纳德拉作CEO,开始全面转型,倡导“移动为先”和“云为先”,构建开放的商业生态,为任何人在任何设备上提供跨平台的软件服务。纳德拉写了一本书叫《刷新》,很多人都看过,讲述了微软这样的巨型企业也在进行战略和商业模式的转型。过去我们买他的Office等软件,都是要买到本地,现在只需要订阅,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我们看到微软在新CEO上任后,6年时间重回巅峰。微软的转型,也让我们看到商业模式的改变是多么不易。我们看到很多中国企业,包括深圳的企业也正在进行商业模式的转型,而数字化在里面扮演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战略和商业模式的转型,过去我们强调价值链,其实未来强调的是价值网络,已经不只是一个产业链,而是产业的价值网络;过去是强调产品的买断,未来其实是服务的订阅;过去我们和客户的关系是买卖关系,未来是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过去是资源的占有,未来是数字的共生,连接比占有更重要。4、文化转型每一个企业要数字化转型,其实最重要的是突破文化的瓶颈,文化转型、打破束缚才是关键。从2014年5月4日起,我每年都在“砸”。2014年把笔记本电脑砸了,凭一部手机移动办公。2014年8月8日,我把服务器砸了,变革传统ERP,这种砸很大程度上是表达转型的不易。推动一个转型是多么不容易,阻力在哪里?第一,个别关键岗位不愿意改变。因为这些人是企业中的资深干部,他们在企业中拥有了许多权力和既得利益,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舒适,他们既害怕失去,也担心带来新的麻烦,本质上这是一种懦弱和保守、是“小我”的表现,是自身的境界格局不够,仁爱、智慧、胸怀和能量不足。对待这类干部,既要有菩萨心肠,也要有霹雳手段。帮助他们放下小我,成就大我,顺应变革,在挑战中成长。若仁至义尽、实在不行,让他们离开,在更艰难的现实社会中接收淬炼。第二,阻力在我们企业家本身。过去我们很大程度上是以自我为中心,现在和未来要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真正把客户放在自己的心里。所以说数字化转型最大的难点就是文化转型,但是如果我们拥有这四颗心,我觉得这个难点就可以迎刃而解。(1)保持一颗求知心。数字化转型既是一个变革,也是一个机遇,是一次新的成长,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投身到变革当中,而不是去抵制。拥抱变化、主动学习新的东西,这样人才会进步,所以我们要保持一颗求知心。(2)保持一颗敬畏心。要适应公司业务转型的战略,每一个企业的员工,特别是管理者,应该遵循这样的目标,严格按照这样的目标去推进,如果不这样做就阻碍了公司的进步和发展。(3),保持一颗真诚心。我们在变革过程中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也会遇到很多实际困难,我们每一个参与者都要实事求是,保持一颗真诚心,真诚地反映问题,真诚地处理问题。(4)保持一颗自信心。虽然有挑战和困难,但是要相信我们的心智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挑战就是机遇,困难就是成长,我们要保持这样一种必胜的信念。03数字化转型的关键5步腾讯集团高级管理顾问杨国安在考察过多家科技公司、实体企业后,总结出数字化转型的“五环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有效落地。第一步,战略共识。杨国安再三强调:“所有数字化转型中取得进展的企业,一定不是为数字化而数字化。”不要跟风口,一定要想清楚行业现在的痛点是什么,未被满足的需求是什么,或者旧的模式的问题是什么。杨国安解释:“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一定和自己行业的关键因素有关。比如零售业,必须要有流量,有好品牌,产品要够硬够创新,这是行业的基本功,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比如医疗健康行业,必须精准诊断和提前干预,不管是已病或者未病,也要做好这些事情。再比如线上教育行业,最重要的是教育内容是否合理,如何确保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成果。“数字化本身不神奇,核心还是要懂业务,数字化不过是让业务插上翅膀。像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这些技术,都不是独家秘方,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业务痛点,才能实现竞争力的差异化。”比如,在疫情环境下,一心堂药店零售的大规模发展靠兼并重组,不断打破原来根据地,通过数字化运营创新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所以企业转型的第一步,一定是想清楚为什么要做数字化,这些战略思考,不能老板一个人在想,一定要和高管团队一起达成共识。第二步,结合战略,找到切入点。一旦有了战略共识,接下来要找到转型的切入点。切入点如果选错了,搞了半天数字化,花了大量力气,但是看不到投资回报,会很难继续坚持下去。所以切入点,一定要切到痛点。杨国安再三指出:“这个东西,不是找外面的IT大拿给你决定,一定是CEO结合业务的需要来决定。”比如,对于零售业来说,最关心的是销售渠道,也就是打通线上线下的店铺,通过实时销售数据反馈对供应链进行敏捷生产。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百瑞源线下门店不得不关停,因此决定加速线上化转型,搭建起会员数据中台,将线上与线下会员系统打通。有了数据中台,总部能分析客户更为详尽的偏好,从而调整产品,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一线销售人员也能快速响应新的销售策略。对单个门店来说,有了“数据大脑”,即便门店内没有客人,也能通过线上渠道,触达到潜在客群。“线上线下数字化,对门店有很大作用。”在数据指引下,门店的销售模式也有调整。销售人员早上开门营业后,先分析经营数据,线上发布促销内容,唤醒老顾客,再服务好到店流量。第三步,数字能力。想清楚业务的切入点后,要思考采用什么科技来实现这些需求。有些企业可以自己组建技术团队,有些企业可以借助外面的平台,可以根据自己的企业规模来决定。这里要认清的是,数字化科技和工具,是为了帮助我们实现竞争力和差异化的工具。第四步,组织匹配。为了实现业务升级,企业需要合适的人才,也就是桥梁型人才。懂业务的人和懂科技的人结合在一起,对于很多传统行业都能创造出很多新想法和新能量,这些能量是巨大的。除了补充稀缺人才,对于转型企业还有一个问题是“老臣子”,也就是在现有模式中业绩贡献大的人。如何让他们不抗拒,甚至主动拥抱数字化?如何让公司的思维模式、决策模式跟上转型,也是对组织能力的重要挑战。因为很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都是卡在人的意愿上,而不是卡在AI技术层面。这是所有人在转型过程中的共同挑战。第五步,变革领导力。如何处理转型中面对的这么多挑战,这就要看管理者的决心了。杨国安着重强调:有一个关键的思路:很多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时候,过度关注科技,却忽略了人跟组织的艺术。它往上推到深水区的时候,发现最大的挑战、最大的瓶颈还是人、还是组织的问题,而不是技术的问题。技术用钱买得到,但要处理人的问题,就要看高管的决心了。很多企业家在复盘这个过程时都会说:“当时的决策应该更加坚决一点。”这就是变革时期的领导力,面对困难时,能不能投这么多资金和经历,愿意承受这个风险和压力,考验的是CEO跟高管团队对转型的决心。04结语面对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有人选择视而不见,也有人选择积极拥抱。最终,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不同的结局。俞敏洪曾谈到,数字化的机会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企业内部数字化的发展和管理,以及它的业务模式的数字化。比如通过一些数字化软件工具,提升内部的工作效率,更有效地抓住商机。第二个方面是,寻找外部数字化的发展给我们所带来的机会。东方甄选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新东方将自身知识丰富、能说会道的老师,与直播带货这种数字化模式结合起来。所以俞敏洪也坦言:“新东方的这一路发展,尤其是这次东方甄选的火爆,实际上是新东方迎合了外部世界的数字化的发展浪潮。”来源:笔记侠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智慧农业】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战略对策【农业科技】“数字农业”:乡村振兴的加速器!重磅!最新中央一号文件智慧农业相关信息解读!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行业资讯、会议直播、研究成果、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推广合作请联系
2023年2月23日
其他

【农业科技】“数字农业”: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时为了补足我国三农问题的短板,也是为了充分释放农业发展的活力、推动农业的现代化。乡村振兴背景下,实施“数字农业”,是农业面向现代科技的主要体现,也能够实现农业发展的信息化与标准化,从而作用于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的背景,对我国“数字农业”发展中的趋势与实践策略进行分析。关键词:乡村振兴;“数字农业”;趋势;实践策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是明显的短板,影响着整个全面建设的总体质量,国家也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规划,如打造“数字农业”,推动农业数字化的转型。从根本上来说,数字农业的打造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关键步骤。01“数字农业”概述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也逐渐与农业进行结合,而数字农业就是信息化时代中农业领域的重要实践。从本质上来说,数字农业只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框架,我国学术界对此还未形成具有统一性的界定,在数字农业的认识上,多数学者从信息农业、互联网+农业等角度进行探讨。在整合国内学者对数字农业认识的基础上,数字农业就是传统农业与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一种融合,从而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提升农业本身的盈利能力和服务能力,更是农业转型的主要路径。数字农业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促进整个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当前数字农业的发展来看,主要涉及到应用层、技术层与基础层三个方面,其中基础层就是指数字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如相应的硬件设施等;技术层就是指支持数字农业发展的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建模技术等;应用层主要是依托物联网等体系与农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来实现农业发展的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高效化。数字农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促进农业本身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升,还能够作用于农业的管理,通过农业信息资源的联动,为各个农业主体的管理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02我国“数字农业”发展中的趋势(一)农业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将逐步成为现实我国在对数字农业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的设备中,为农闲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外部设备基础,并且就当前来看,我国已经逐步搭建起了农业的数字化体系,能够实现数字遥控灌溉、数字遥控农药喷洒等功能,推动了农业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的探索。除此之外,我国传统的养殖业企业也开始了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升级探索,在此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养殖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范式,通过发挥互联网企业的智能技术优势,结合养殖发展需求,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了精准养殖数据分析,并围绕分析结果进行饲料的智能投放,不仅节俭了人力成本,同时还提高了养殖作业的效率。(二)农产品流通电商化发展将更加迅猛数字农业不仅体现在农业的生产过程,同时也体现在农产品的销售与运输上,当前,电商与农业的配套合作体系,推动了农产品流通电商化的进程。从整个数字农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农产品的电商化不会单纯的局限在产品的网络销售与配送,而是会通过整个服务体系与链条的数字化,推动农业服务体系与服务范围的拓展。如,未来农业发展过程中会以电商为核心,健全仓储、包装、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体系,将传统的分散式农产品销售进行数字化结合,通过统一种(养)植、统一销售、统一配送与服务等方式,促进农产品的服务升级。并且,在农产品电商化的过程中,也会以地域为核心逐渐形成农产品的品牌化与定制化,推动农业新业态的形成,如特色农产品服务+农业生态游等,以此来进一步盘活农业的活力。03我国“数字农业”实践策略分析(一)依托全域地理信息系统全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农业发展中的可视化与数据化,推动农业的智能生产与智能监管,满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数字化转型需求。通过构建农业的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将农业资源、农业产业、农业产品等进行集成,通过数据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具体来说,各个基层政府应用通过现代地理信息技术与遥感技术,对管辖范围内的空间数据进行整理,以农业为主体,将种植、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纳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并按照各乡镇、各村农业特色,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标签化制定,使整个信息系统更加立体化和全面化。(二)推动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创新数字农业的实践也需要关键技术的支撑,这也是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保障。从数字农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技术,通过关键技术的支持,来实现农业信息的数字化,推动数字农业的有效实践。通过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探索,搭建数字农业的基础设施和外部控制设施,将农业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纳入到集成控制中,推动数字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以此来提升数字农业的创新力与服务力。(三)发掘数字技术促农效能发挥数字技术的作用,能够提升农业发展的效能,也能够提升农业创新探索的能力。各地政府也要围绕数字技术的应用,对相应的服务平台进行搭建,通过服务平台为农业主体数字技术的应用提供引导。围绕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知识进行整理与传递,为农业主体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并通过服务平台对数字农业发展过程中各个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搭建起农业发展的高效化、透明化、灵活化与数字化的管理体系。(四)搭建农村电子商务体系从整个数字农业的实施来看,电子商务渠道是整个农产品营销的关键环节,也是農业变现的有效方式。因此,各个地方应当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结合数字技术,进行电商体系的搭建。根据我国数据公布,截止到2019年年底,我国拥有4310个淘宝村,涉及到全国25省市,淘宝村的发展带动了农业的盈利能力,也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体系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也吸引了大量本土人才回村创业,为整个数字农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人才支撑,这也为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在数字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基层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的搭建,优化农村地区网络与道路的基础设施,围绕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加大农村电商服务站、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以及农村电商服务平台的建设速度,并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保障与财政支持,提高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效率。同时,各个地方政府也要围绕“后电商时期”的特色,引导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农业产业主体进行积极创新与学习,对“短视频直播”“社交新零售”等电子商务领域的新内容进行学习与探索,优化发挥出电子商务对农村、农业与农民的带动作用,盘活农村地区创新发展的活力。04结语通过数字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探索三农问题解决的路径,同时也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农村地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治理振兴等目标,从而盘活农村地区的发展活力,提升农村人口的收入水平。在数字农业探索的过程中,关键在于把握数字技术本身,结合地方农业特色以及市场需求,进行农业数字化、科技化的发展,健全农业的产业链,发挥农业在数字化基础上的转型效应,打造出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与便捷农业。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重磅!最新中央一号文件智慧农业相关信息解读!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农业科技迈出坚实步伐农业大数据下的智慧农业发展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行业资讯、会议直播、研究成果、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推广合作请联系
2023年2月22日
其他

【智慧农业】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战略对策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2月22日
其他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农业科技迈出坚实步伐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2月1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部分中提出,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产业需求导向,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前沿技术突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迈入世界第一方阵,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的一步。”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说。粮食生产再夺丰收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2年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大豆和油料扩种超出预期。这与我国将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密不可分。“2009年,我国启动实施了12年周期的‘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主要内容是以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为主,兼顾大豆,按照粮食生产核心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后备区和其他地区等四类地区,进行统筹规划,共选定了800个县(市),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品种、注重调出能力、兼顾区域平衡的原则,确定分区、分品种增产任务。”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告诉记者。行动实施效果显著。“12年中,我国粮食总产量,从2008年刚刚超过1万亿斤,到2020年达到了1.34万亿斤,连续越过了3个千亿斤的坎儿。实践证明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全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刘录祥说。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单产继续保持在每公顷5.8吨的水平,其中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增产贡献率为29%,大豆贡献率为17%。“目前,我国以种业攻关、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改良为核心的科技支撑粮食增产体系已经形成,相应的科研平台和协同开发机制稳步推进,将保障粮食科技水平持续进步,为产能增长全局性突破创造条件。粮食产能再上千亿斤台阶总体依然乐观,科技、机制和模式的作用将愈来愈凸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说。科技创新进程加快“去年农业科技创新亮点突出,重大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我们启动了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核心种源、新品种培育、底盘技术、丘陵农机等领域都取得了阶段性突破。部分原创科技成果领跑世界,其中,自主培育的‘华西牛’通过国家审定,白羽肉鸡自主新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15%,核心种源‘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曾衍德说。近年来,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聚焦农业科技的要害短板,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农业科技重大成果不断涌现。我国育成并推广水稻“宁香粳9号”、小麦“鲁原502”、玉米“京农科728”等一批优质粮食作物新品种,自主培育出京红、京粉系列蛋鸡品种、京海黄鸡、华农温氏一号猪等一批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畜禽新品种,畜禽水产品种良种化、国产化比重逐年提升。创制一大批关键高效装备,采棉机整机产品和采棉头等核心部件实现技术突破,科技支撑筑牢“国家粮仓”迈出坚实步伐。“科技和装备支撑有力,现代农业建设持续推进。2022年种业振兴深入推进,基本完成农业种质资源面上普查,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2万份,采集制作畜禽种质资源33万份和水产种质资源7.8万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序推进,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启动实施。耕地保护加力推进,全年1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如期实现10亿亩累计建设目标。农机装备创制实现突破,24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油菜移栽机等短板机具成功量产,粮食机收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曾衍德说。来源:科技日报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农业大数据下的智慧农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清单”来了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农业科技迈出坚实步伐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行业资讯、会议直播、研究成果、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推广合作请联系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重磅!最新中央一号文件智慧农业相关信息解读!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2月21日
其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清单”来了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农业大数据下的智慧农业发展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2月20日
其他

乡村振兴的15个切入点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2月18日
其他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农业科技迈出坚实步伐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2月13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部分中提出,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产业需求导向,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前沿技术突破。“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迈入世界第一方阵,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的一步。”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说。粮食生产再夺丰收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2年粮食生产再夺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增产7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大豆和油料扩种超出预期。这与我国将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密不可分。“2009年,我国启动实施了12年周期的‘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主要内容是以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作物为主,兼顾大豆,按照粮食生产核心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后备区和其他地区等四类地区,进行统筹规划,共选定了800个县(市),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品种、注重调出能力、兼顾区域平衡的原则,确定分区、分品种增产任务。”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录祥告诉记者。行动实施效果显著。“12年中,我国粮食总产量,从2008年刚刚超过1万亿斤,到2020年达到了1.34万亿斤,连续越过了3个千亿斤的坎儿。实践证明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全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刘录祥说。2022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单产继续保持在每公顷5.8吨的水平,其中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增产贡献率为29%,大豆贡献率为17%。“目前,我国以种业攻关、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壤改良为核心的科技支撑粮食增产体系已经形成,相应的科研平台和协同开发机制稳步推进,将保障粮食科技水平持续进步,为产能增长全局性突破创造条件。粮食产能再上千亿斤台阶总体依然乐观,科技、机制和模式的作用将愈来愈凸显。”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钟钰说。科技创新进程加快“去年农业科技创新亮点突出,重大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我们启动了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核心种源、新品种培育、底盘技术、丘陵农机等领域都取得了阶段性突破。部分原创科技成果领跑世界,其中,自主培育的‘华西牛’通过国家审定,白羽肉鸡自主新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15%,核心种源‘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曾衍德说。近年来,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聚焦农业科技的要害短板,勠力同心、砥砺奋进,农业科技重大成果不断涌现。我国育成并推广水稻“宁香粳9号”、小麦“鲁原502”、玉米“京农科728”等一批优质粮食作物新品种,自主培育出京红、京粉系列蛋鸡品种、京海黄鸡、华农温氏一号猪等一批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畜禽新品种,畜禽水产品种良种化、国产化比重逐年提升。创制一大批关键高效装备,采棉机整机产品和采棉头等核心部件实现技术突破,科技支撑筑牢“国家粮仓”迈出坚实步伐。“科技和装备支撑有力,现代农业建设持续推进。2022年种业振兴深入推进,基本完成农业种质资源面上普查,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12万份,采集制作畜禽种质资源33万份和水产种质资源7.8万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序推进,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启动实施。耕地保护加力推进,全年1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如期实现10亿亩累计建设目标。农机装备创制实现突破,240马力无级变速拖拉机、油菜移栽机等短板机具成功量产,粮食机收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曾衍德说。内容来源:科技日报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数字农业如何冲关?互联网在乡村振兴中的三大作为发展向好!2022中国智慧养殖行业全景速览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行业资讯、会议直播、研究成果、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推广合作请联系
2023年2月18日
其他

互联网在乡村振兴中的三大作为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第一,消费升级。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于2021年1月21日正式发布。文件提到全面促进农村消费,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点,推动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要。这些政策引导的方向正是各大平台努力的方向,比如菜鸟网络这几年的渠道下沉战略、苏宁物流开放战略和线上线下协同战略、美团社区团购的城乡和消费对接等等。第二,产业赋能。这两年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认识到要将乡村振兴当作产业化、常态化、规模化的工作来看待。例如,阿里数字乡村赋能蠡县,打造蠡县麻山药产业。通过平台、流量、技术赋能,助推全产业链整体结构优化升级,助力蠡县麻山药产品向高附加值转化升级。第三,人才培育。互联网平台早已经认识到人才培育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快手发起了“乡村振兴官”项目,针对全国乡村的广大基层政务人员提供培训,让“短视频+直播”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农具”;苏宁的中华特色馆也将全面铺开电商人才培训计划,下沉至乡村,手把手带训乡村青年;腾讯为村专家下乡,开展系列培训工作,为各地乡村干部和村集体电商平台负责人提供了学习、成长机会。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发展向好!2022中国智慧养殖行业全景速览“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重点、模式中国数字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破局靠这4点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行业资讯、会议直播、研究成果、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推广合作请联系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数字农业如何冲关?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2月17日
其他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重点、模式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生态资源搭建独立成熟的单一或多种复合农业模块的经营方式,充分利用地大物博的优势,既根植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优质改善,又跨区域调配资源,形成更广义空间上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那么生态循环农业的的发展重点是什么?这5点值得关注!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发展向好!2022中国智慧养殖行业全景速览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本公众号产业链:智慧养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智慧养殖是采用射频识别电子标签、智能移动终端、大数据平台等诸多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融为一体用于养殖业的最新模式。智慧养殖主要运用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其中人工智能是智慧养殖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是畜牧数据智能化分析的重要手段,物联网技术为智慧畜牧业提供了数据基础。智慧养殖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畜禽的生理疾病信息的智能监测预警,如体重、体温、采食量、咳嗽等信息的自动测量;二是对畜禽的行为的智能监测,如分娩、发情等行为的智能识别;三是精准饲喂设施、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等。从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可以分为自动投喂机、摄像头、传感器等硬件服务商及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软件服务商,下游则为各生猪、牛、水产等养殖企业。发展环境:智慧养殖助力养殖行业降本增效,政策大力支持发展01养殖业养殖模式不断成熟养殖业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农业主导产业之一。2021年中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8.68万亿元,占生产总值的7.6%。2022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3.06万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4%。近年来,中国居民水平不断提高,猪肉、牛肉、羊肉等肉类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但目前人均消费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未来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国肉类消费量将朝着发达国家靠拢,养殖业规模也有望进一步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养殖业已从以前的农户散养模式转变为规模化、集团化的养殖场模式,随着大型养殖集团迅速发展、集团运营模式成熟,智慧养殖成为养殖业的必然趋势。2021年中国猪年底头数为44922.42万头,羊年底只数31969.32万头,牛期末数量为9817.25万头,为畜牧业中养殖规模较大的品种,也为智慧养殖主要应用场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水产养殖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水产品总量多年位居全球首位。自2014年中国水产品产量突破6000万吨后,已连续8年保持在6000万吨以上,2021年中国水产品产量为6463.67万吨,较2020年减少了85.35万吨。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领着生产信息滞后、劳动生产效率偏低、经济效益放缓等问题,为了解决传统水产养殖所存在的问题,智慧水产养殖模式应运而生。02智慧养殖助力行业降本增效近年来,由于饲料原料价格上升及人工成本的增加,导致养殖业养殖成本不断增长,甚至许多养殖企业处于亏损状态,降本成为了企业们的“共同选择”。相较于传统养殖,智慧养殖有效地节省了人力,减少了饲料浪费,符合养殖企业降本需求,同时还能够实现更科学、规范的管理和养殖,大大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助力企业提质增效。以牧原股份智能养猪场为例,采用数字化智能养猪系统后,有效的降低劳动力、水电等生产成本,商品猪平均每头可降低25元,商品猪出栏率从85%提高到90%;料肉比由2.6:1提高到2.5:1。03政策明确表示将发展智慧养殖业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之一近年来,中国智慧养殖政策顶层设计加速完善,形成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技术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的完整政策体系,我国政府为推动智慧养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养殖业生产经营融合发展发布了《“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明确表示将发展智慧养殖业作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之一,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建设数字化平台,推动生产、流通、屠宰等环节信息互联互通。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智慧养殖建设将加速推进。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智慧养殖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行业现状:行业发展向好,规模高速扩张01行业发展向好,规模高速扩张在政策的支持下,截至2021年底,已建设1个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中心、1个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分中心(奶牛)、33个国家数字畜牧业创新应用基地(其中支持内蒙古自治区1个),创新中心与应用基地的建设可为智慧养殖的发展开展前沿性技术的研发,开展相关技术产品集成应用、熟化、示范推广等。2017年起,农业部开始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元投入、多方协同的原则,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截至2021年底,累计支持畜牧领域各类项目33个,均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带动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实现。全国共有106家单位获2021年度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其中生产型示范单位54个,新认定6家畜牧业企业为生产型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这些企业走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前列。智慧养殖作为智慧农业组成之一,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2021年市场规模为98亿元左右,未来在政策鼓励及技术不断创新下,中国智慧养殖建设不断加速,将有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将新兴技术运用到养殖中,预计到2026年行业市场规模将达477亿元。02行业融资热度较高,多家企业获多轮融资行业竞争者主要有睿畜科技、科创信达、科大讯飞等企业,行业广阔的发展空间让资本对行业内企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行业融资热度较高,已有丰顿科技、睿畜科技等多家企业进行了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线性资本、高瓴创投、正邦投资等企业。发展趋势:精准饲喂技术发展前景广阔,畜禽专用芯片将成研发重点01精准饲喂技术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受市场波动加剧、疫情防控以及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价格不断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养殖企业盈利之路困难重重,降低饲料支出成为企业降本重要手段之一。精准饲喂技术不仅可减少饲料的浪费,还可动态满足牲畜不同阶段营养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在牧原股份智能养猪场中,使用智能饲喂系统后可增加利润24.89元/头。此外,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将促进其快速发展,在2022年6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中将推广精准饲喂技术,提高畜禽单产水平和饲料报酬作为重点任务之一。精准饲喂技术需结合营养知识与养殖技术,前期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但经济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02低维护成本、易操作的身份标识技术将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我国畜禽身份标识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追求更快、更便捷的获取到畜禽的身份信息,已有研究者开始探索微型植入式RFID芯片,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但目前,微型植入式RFID芯片在养殖业中的应用仍存在着维护成本高、操作复杂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因此,以植入式RFID芯片、畜牧专用处理器等研发为核心,研发更为廉价、操作更方便的新一代智能化个体身份标识技术将是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欢迎大家扫码添加好友加入“农业大数据交流群”近期文章推荐中国数字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破局靠这4点干货速览!全球未来农业科技技术十大趋势,科技改变农业全球未来农业科技技术十大趋势:数智化转型已成必然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行业资讯、会议直播、研究成果、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推广合作请联系
2023年2月16日
其他

干货速览!全球未来农业科技技术十大趋势,科技改变农业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2月15日
其他

中国数字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破局靠这4点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2月15日
其他

乡村振兴 | 乡村振兴须坚守六条底线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2月14日
其他

全球未来农业科技技术十大趋势:数智化转型已成必然

邮箱:agbigdata@caas.cn(电话:010-82106275)声明:文章图文均来源于网络,转载出于传播更多行业资讯之目的,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涉及侵权,请留言联系我方删除。责任编辑:黄
2023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