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人随笔

其他

这事玄乎,得查清楚

4月14日,在2024北京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全国马拉松纪录保持者何杰获得男子组冠军。然而,这“众目睽睽”的一幕,引发热议:转播镜头显示最后几百米,何杰原本落后,3位外籍运动员中有人做出回头看、摆手等动作,后来何杰完成反超,最终以一秒优势夺冠。有网友质疑,外籍运动员的表现更像是领跑的配速员,何杰疑“被保送”。对此,北京市体育局值班工作人员回应称,“已经收到12345市民热线途径的反馈,后续肯定会有工作人员处理”。何杰是当前中国马拉松界最知名的跑者之一,实力强劲。也正因此,其在终点线前的关键时刻击败三位外籍运动员夺冠,更应该经得起质疑。这不仅事关何杰个人的职业名誉,也事关赛事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也因为出现了这微妙的一幕,有人质疑何杰穿的跑鞋来自赞助商,赞助商要“保证”自己的人夺冠,所以才出现了场上“默契”的一面。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当时黑人选手和何杰在交流什么,在至关重要的冲刺阶段,为什么会出现这不太合常理的画面,还是有必要解释清楚。作弊在任何竞技比赛中都是一种不可容忍的行为。说到底,马拉松是体育比赛,尤其还是有组织、公开的大型正规比赛,比赛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必须捍卫。近年来,马拉松赛事在国内火爆异常。据统计,3月底的周末,有约40项马拉松比赛在全国各地举行。整个2023年,全国共举办699场马拉松,总参赛人次达到600多万。跑马拉松俨然成为一项大众喜爱的热门运动。而越是参与人数多、大众热情高,就越要提升赛事水平,保障公平公正,接住这份热情。事实上,马拉松比赛之所以充满魅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绩非常客观且直观,用时多少、排名几何,跑友之间一比较就知晓了。对于跑友来说,这一次的成绩比上一次进步几分几秒,也是在和自己赛跑,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大家都尽己所能,真实、真诚地去跑好每一步。马拉松比赛是和大众互动性很强的赛事,加上直播、短视频等线上“共享”手段的普及,不少地方的马拉松比赛都曾引发过争议。有些比赛的违规行为被查实后,被通报处分。如2019年北京半程马拉松比赛中,两名选手因互换号码布和计时芯片,并佩戴非本人号码布完成比赛而被取消成绩,并终身禁止参加该赛事。对于一名真正的跑者来说,成绩和名次没有突破,还有下一次机会;一旦有了作弊行为,就会是职业生涯的污点,甚至会终结职业生涯。孰轻孰重,不言而喻,必须谨慎对待,知名跑者更要让自己的“履历”清清白白,这比成绩更重要。当我们跑马拉松,跑的到底是什么?当我们推广马拉松赛事,宣扬的到底是什么?意义可能有很多,但对比赛规则的敬畏,对体育精神的尊重,无疑是重要的一项。这种规则意识给人们、给社会带来的积极意义,也不仅仅是在体育上,它也会形成行为习惯和认知,激发对公平公正的追求,以及树立坦坦荡荡的人生态度。若比赛不公平,则成绩无意义。眼下,这次夺冠引发了那么大的质疑,唯有进行严肃、权威的调查,给出一番详实、合理的解释,才能消解这种质疑。如果背后涉及金钱交易,或其他影响赛事公平的行为,都有必要揪出来,还赛事以公正,给广大跑者以公平。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欢迎关注:
4月15日 下午 4:10
其他

胡锡进成了孤勇者

断断续续在一些微信群里,看到有关“起诉莫言侮辱先烈”的信息。起初没有太留意,觉得世界那么大,有一些不可理喻的人在所难免。不知道他们起诉莫言的动机,也懒得去分析。莫言的大多数书我都看过,没感觉哪里违法了。我想这不只是知识结构的问题,可能人和人的精神结构也不一样。但是这几天,这件事似乎愈演愈烈,俨然有热搜潜质。好奇去微博看了看,惊讶地发现,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人还做了一个调查,上万人参与,支持起诉莫言的人,居然数倍于不支持的人。这让人恐惧。我们理应恐惧。一个人疯狂,你可以不当回事,不跟他一般见识,不理他就是了。但是他有一帮拥趸,这就是可怕的乌合之众。不要小看乌合之众。一群人的智识随着古老理想的丧失而完全消失,他们一个个重新回到原始的野蛮状态,呲牙咧嘴。历史上,乌合之众往往能掀起很大的风浪,甚至使乾坤颠倒,日月无光。今天又看到,胡锡进站出来为莫言说了话,那些人又声称要起诉胡锡进。诺大的舆论场,如今也只剩下了胡锡进一个大V在为莫言说话,这本身就足够可怕了。当然,可能也只剩下胡锡进这个大V了。胡锡进成了孤勇者。胡锡进批评民粹,民粹批评胡锡进,这又是多么魔幻的大乱斗。已经发言、可能目前也是唯一发言的官方媒体顶端新闻,站出来理性一驳,也很快被回怼淹没。这家位于古老中原的媒体,也一时成了尴尬的独唱歌手。
2月29日 下午 6:14
其他

女教师案,到底有多少受害者

这又是互联网吃瓜时代的一个典型场景。个人姓名、照片、工作或学习单位、人际关系等被抛之于众。这是封建社会的那些“道德败坏者”不敢想象的,她们最多在厅堂庭院里被围观,在大街上被游街示众,但在以社交平台为代表的深度互联网时代,她们被数以亿计的陌生人围观。当丈夫发现自己的妻子出轨,无论对象是何人,丈夫首先是受害者。教师和只有16岁的学生存在不正当关系,身为未成年人的学生是受害者。那么,事情发酵至此,是不是只有这两位受害者?已经可以想象,这件事情在当事人的学校造成了轩然大波。涉事教师显然不能继续执教了,如果丈夫反映的内容属实,有违师德,她也显然不应该在任何学校执教了。但是,那位16岁的学生呢?他也很可能被无形中“剥夺”了受教育权,至少是在这所学校的受教育权。学校当然不会主动让一个受害学生离开,但是在照片、姓名疯传全网的既成事实下,他还能在学校待下去?他还能用自己的名字继续读书、生活下去吗?我能想到的救赎路径也只是,在这件事情慢慢被瓜众淡忘后,他换一个名字,去往一个离自己学校很远,甚至离自己生活圈层很远的地方,那里是一群陌生的同学和老师,没有人认识他,但是他要时刻担心被认出来,毕竟自己的照片已经漫天飞了。而这理想中的一切,还要依赖他的父母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帮他换一个全新的环境。说到这位男生的父母,他们是不是受害者?还有他们的家人,你猜,他们现在是一种什么状态?他们还敢出门吗?邻居们、同事们会怎么议论,会投来怎样的目光?可能不只是男孩需要一场昂贵且遥远的搬迁。至于这位女教师,那当然是毁掉了。没人在意。那么,整个事件,是不是只有女教师一位施害者?再说几个法律常识:第一组:我国《刑法》中的强奸罪,被侵害的对象是妇女、幼女,不包括男性。《刑法》第237条规定了强制猥亵罪、猥亵儿童罪,被侵害的对象可以是女性,也可以是男性。构成强制猥亵罪的前提是侵害人对受害人实施了暴力、胁迫等手段。猥亵儿童罪,不论受害人是否自愿,但儿童是14岁以下。综上,涉事女教师既不构成强奸罪,也不构成强制猥亵罪或猥亵儿童罪。当然,女教师的行为显然有违师德,会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内部处分。第二组: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别的不说,单就把男孩姓名和照片公之于众,就已经涉嫌违法了。所以,类似的事情,很多时候并不如网络正义之士所愿:可能最后被拘留的,不是女教师,而是其丈夫。有意思的是,面对不少律师和法律学者的专业解读,留言区一片骂声。总有一些人,你跟他讲法律,他跟你讲道德,你跟他讲道德,他跟你讲法律。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律师和法学教授们也是弱势的,属于“可以敞开骂”的那一种。不信我们看,等到公安机关或其他司法机关做出判罚,你猜这些人敢去骂吗?所以,什么是真正的正义?什么又是真正的勇敢?正义总是最容易的,勇敢最难。互联网上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正义群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网依然写着两个字——吃人。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欢迎关注:继续阅读:就怕领导也不自信了一举报就灵,是不是病了发动学生举报?禁止学生传播?我要举报李白拳打杨笠,脚踢杨幂退钱哥平静了,一种叙事破碎了
2月20日 下午 12:27
其他

就怕领导也不自信了

妖风吹得人人醉,直把新年作旧年。2024年的开端,总让人有一种不真实感。继南宁地铁折扇被举报后,西安华清池的杨贵妃也被举报了。举报的理由是,雕塑袒胸露乳,非常不雅。哈。15日,华清宫景区对此回应称(你看现在,什么狗屁举报都必须得一本正经地回应),贵妃入浴雕像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落成,这个作品是由著名雕塑家潘鹤教授创作的。当时雕塑方案通过了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现在有游客提出异议,景区会记录并向上级部门反映。这个雕塑,1991年就杵在这了,馆藏于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三十多年后被举报,意味深长。我估计,上世纪90年代的人,今天的人,以及唐朝的人,都沉默了。看网友陷入一个无休止的辩论:甲:谁洗澡穿衣服?乙:谁在公共场合洗澡?甲:如果非要这么犟,这一开始就不是公共场合,这是华清池,是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澡堂子,你到人家澡堂子里来干啥?乙:这是政府开发的旅游景点。甲:雕塑还是政府批准的呢。……跟这些人在网络辩论,是没有意义的。直接讽刺就好了,不要废话。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发明了时光机,你说他们穿越到唐朝去,会不会把那个时代的女性脖颈之下都围起来?或者捂住自己的眼睛,只看头部以上?我还想到了《权力的游戏》中的龙妈,如果她是穿着衣服从烈火里走出来,多斯拉克的战士们估计不是跪伏在地,而是都向前抢夺她的衣服了——做成铠甲,所向无敌啊。
1月16日 上午 10:38
其他

退钱哥平静了,​一种叙事破碎了

“看了中国足球的那个反腐报道,非常难过。其实想到过中国足球很黑暗,但是看完之后还是很震惊,想过非常黑暗,但是没想到这么黑暗,觉得特别恶心,觉得自己那些年流过的眼泪花过的钱,真的太不值得了。球迷付出的永远都是真感情,但是呢,球场上的那些球员和足协官员,他们却似乎一直在演戏。”退钱哥何胜是中国足球最知名的球迷之一,也是最痴心不改的球迷之一。2016年10月,中国西安,中国队主场0-1负于“小组最弱对手”叙利亚,晋级俄罗斯世界杯希望渺茫。场外,依然试图寻找正能量角度的记者把话筒递给了喊一身红装的何胜,结果他爆了一句国骂,歇斯底里喊出了:“退钱!”最近央视播出足球反腐大片,我下意识就想到了他的观后感,然后还真在网上找到了。他接受媒体采访,说出了开头那席话。听君一席话,胜看十年球。这次接受采访,和以往我们见到的退钱哥不一样。他是在平静地叙说一切,语气里既没有激愤,也没有热烈,甚至没有多少抱怨。他获得了平静。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状态的他。前不久刚看过一段他的视频,好像是国足在国外踢赢了一场比赛,他在场外发表了激情四射的演说,大意是虽然国足虐我千百遍,但我仍待国足如初恋。他也知道,自己爱的是渣男,但总有一种爱情理想主义。有的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会有一个醒悟的过程,然后经历痛苦、迷茫,再久一点,或许就会迎来平静、释然甚至超然。只不过有的人会早一点,有的人会晚一点,有的人会深一些,有的人会浅一些。当然,有的人一生都无法醒来,这部分人可能是最大的部分。他们拥有打不完的鸡血,除了撑爆自己的血管,还时不时会溅别人一身。他们宁愿相信远方的,而不愿正视眼前的,他们宁愿原谅高处的,而不愿理解身边的。爱你所爱的渣男,愿你所愿的欺骗。欺骗和相信,某种程度也是一种相互成全。只是,有多相信,醒来就有多崩溃,爱得多深沉,醒来就会多痛苦,为之投入多少,就有多绿。绿茵场上原来种的是韭菜。我没有那么爱足球,但我在其他领域体会过这种欺骗。印象中,很多重大赛事,何胜都会去现场看。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像退钱哥一样有钱有闲,但是身为国人,多多少少对自己国家的足球保有关注和一定的情感投入。在很多方面,都是如此。比如我们会关注苏炳添、谢震业胜过加特林、布雷克,我们会关注施一公、颜宁胜过当世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血缘上的亲近是最初的亲近。如今,我们知道了身处高位的杜兆才、陈戌源是什么货色,也知道了李铁的成色,他在做俱乐部教练和国足主教练期间,是一位怎样“负责任”“能干”“正直”的人。但曾经在某个时段,他就是被大多数公众认为是英雄,是反外教主义者强调独立自主的一面大旗。一种叙事破碎了,所有的成分都直白成了荒诞。我倒是有点心疼外教里皮了。那么大的年纪、名气和战绩,骤然进入这个生态位,真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不知道当时有没有人跟他讲过那些“惯例”“老规矩”“潜规则”?他又是如何应对的?如果能就这一波反腐成果对里皮做一期采访,应该很有趣。有人说,足球到了我们这里是水土不服,梅西来了都得挨个敬酒。但球迷的爱与热都是一样的吧。这里的足球场终究成了名利场、生意场和权力场。类似的窝案查处,其实十几年前就来过一次,还被球迷写成了十三章的书。唯一不骗人的,是时间。那么,问题来了,国足接下来会好吗?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请关注:继续阅读:这应是今年最奇葩的新闻可以把我们当傻子,当瞎子太过分了吧阿里献血事件,碑立这了惊了,这处罚没看懂
1月11日 下午 1:52
其他

这应是今年最奇葩的新闻

这应是今年最奇葩的新闻。据媒体报道,12月15日,一名网友发视频称正式起诉《新华字典》,已将起诉材料送至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该博主在视频中列举了几处内容:第500页,“玩”字的注释组词“玩弄女性”;第31页,“别”字的注释“腰里别着一支手枪”;第284页,“累”字的注释造句“孩子小,成了累赘”;第511页,“倭”字的解释只有“古代称日本”,并未出现“倭寇”组词,博主称“倭寇的历史罪恶就一笔勾销”。一开始,我觉得这是网友拍的段子吧?或者是反讽?然后发现,这玩意是真的,还真的被正规媒体报道了……疯了。而且,重要的是“而且”,一两个人疯也就算了,社交媒体上,还有无数的网友为其点赞,跟着他们疯。我是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一些舆论风向了。
2023年12月18日
其他

可以把我们当傻子,当瞎子太过分了吧

在讲这个鬼故事之前,先问一个问题:你觉得成功套取医保需要做哪些准备?据新京报报道,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郑州牟州医院的手法是,直接设置一个并不存在的病区,再冒用他人的身份信息办理虚假住院。这样的手法在单纯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要说只是虚构一些住院信息,也就是明明没有生病、没有实际住院,但填上这些信息套取医保,一般只要被填写的“假患者”没有发现、或者足够配合,相对还难发现。但是,一个病区直接就是虚构的,应是一查便知的事情,难道相应的审核监管也是虚构的吗?如果说,过度诊疗、过度检查、超量开药等手法,这些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操作空间的话,那么直接虚构、无中生有的神来之笔,未免太过石破天惊。正是因为这件事突破了大众常识,让人难以理解,更要对当中细节做深入的调查,解释清楚。而这件事情之所以被曝光,表面看是媒体的功劳,但如果不是中牟县人李林持之以恒的实名举报,很可能不会有今天这个局面。更离谱的是,在举报者提供的一份“妇产科二病区住院的患者表格”中,住院患者包含医院院长袁蜀豫、副院长张某、妇产科主任李某等其他人共计271人。其中袁院长住院8次、张某住院6次、李某住院4次。你以为这够离谱了?还有更离谱的,张某2015年9月份的一次住院记录中,她既是患者,又是自己的管床医生。嚯,不仅可以演,还可以一人分饰两角。见过把观众当傻子的,没见过把观众直接当瞎子的。而这样的“剧”居然过审了,还播了好几年。举报者反映,从2014年至2021年,持续了长达七年。目前,郑州市医保局中牟分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查实牟州医院套取医保基金共计614.02万元,已于2022年9月份,对该院做出拒付违规套取的医保基金和1倍罚款的处罚。对相关人员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2023年1月,已移交至中牟县公安局调查。那么,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看完这些“罪”,替张雪峰捏一把汗

因为这波热搜,无意间看到网上关于张雪峰的一些帖子。从标题到内容,都着实吓人。是的,你没看错,至少在今年7月份,就有人打出了所谓“张雪峰四宗罪”的大旗。且不是孤立的一篇,有着某种分发的迹象。点开看了下,所谓第一宗罪,是说张雪峰过于实用主义,号召考生报考时追求就业和金钱,忽视了理想主义,将其扼杀在摇篮中。这一点,也是张雪峰在这波舆论中备受争议的一个关键点。他正是在一场直播连麦中,有家长表示孩子数学能考140分,却不想学理科。张雪峰回复“文科都是服务业”“就是舔”……完全将孩子的个人兴趣和意愿忽略不计。但说到底,这只是一个观点之争。所谓第二宗罪,说他自称出身寒门,却以天价课程谋取利益,被指责骗取贫困人群的钱财。例子有,他担任法人代表的峰学蔚来曾上架过价格8999元的“峰学志愿梦想卡”,该产品包含高考前的模拟志愿方案和结合高考分数最终形成的志愿方案;还有研途教育售价达1.88万元的“2024考研蜕变计划半年班”等。但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市场定价。所谓第三宗罪,是认为他别有用心,意图扰乱社会秩序,刻意制造焦虑。我觉得这个都没说到点子上,除非是精神病和反社会人格,哪有人存心跟“社会秩序”过不去?制造焦虑的动机,也只可能是贩卖课程。但这个,也是当下很多领域的商业逻辑。说到焦虑,其根源也从来不在某个人说了某些话,而是社会性问题。说到底,“制造焦虑”理论上也是无法定罪的。当然,这是从法治的逻辑讲,还有其他别具特色的逻辑。所谓第四宗罪,是认为他的价值观偏差,如建议只有外表漂亮的女生学习金融,实际上在间接暗示职场潜规则。这个看起来很具体,却非常致命。女性、颜值、潜规则……这每一个关键词都很致命。哪怕说者无心,听者也会有意。再有类似的性别观“输出”,张雪峰搞不好会被乱拳打死。总结一下:在没有形成焦点之前,这些批评也好、攻击也罢,似乎都不起眼,而一旦进入主流讨论的议程,很可能就是致命的。张雪峰有着东北人与生俱来的幽默和口音,这是他的加分项。但是,说相声翻车的也有啊。对了,还有脱口秀。网民饶过谁。就在昨天,郑爽因合同纠纷被强制执行9050万,也冲上了热搜第一。她此前已经被执行约1.28亿元。围绕她,网友发明了一种计量单位:一爽=1.6亿,爽一天=208万。郑爽为什么被封杀?下意识的回答当然是非法代孕、偷逃税,但是也不能忽略她说过那句——“烦死了”。这句话对郑爽自身的杀伤力,并不亚于前者。爱说话的张雪峰,真的一点都不怕吗?我们再也回不去那个刘德华、周润发的时代。明星也好,网红也罢,保鲜和长寿,和这个时代的社会形态、网络生态息息相关。而网红的更新迭代,往往比明星艺人还要快。当然,这种迭代并不是一种跃进,更像是王朝的更替,并没有本质的变化。每一个火起来的张雪峰,都充满不确定性,且这种不确定性在不断上升。坦白说,我开始替张雪峰担心了。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请关注:继续阅读:阿里献血事件,碑立这了惊了,这处罚没看懂想钱想疯了正能量不能这么搞这不是正能量吧?
2023年12月13日
其他

阿里献血事件,碑立这了

一篇题为《五问阿里献血事件真相,还原上海女子车祸救治全过程》的报道,冲上多个平台热搜榜第一。有人说,这是真相大白,有人发出万千感慨。激荡起舆论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绪?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社会生存法则?报道说,“小姑姑”是某工艺品联营工厂退休工人;余女士就职于上海某银行支行担任大厅助理,为第三方劳务派遣人员;余父原来从事过货运,有30多年驾龄,现在上海奉贤一家公司做班车司机;余母就职于一家企业,从事财务工作;陶先生是一名滑板教练……普普通通一家人。但就是这么普通的一家人,激起了可是说是今年最大的舆论漩涡之一。这到底是一股什么力量?我们姑且相信报道中所有人所说的所有一切。没有人在此事件中违法违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但是,它之所以激起如此大的舆论,又显然不是正常的。问题或许在于,这在本质上是一场慕权和厌权心态的冲撞。丈夫哪怕是为了安慰妻子,也大可以实事求是,把这么多人是如何救助她的故事一一讲给妻子听,想必她听了真实的故事,应该十分感动,然后更有勇气和责任好好活下去。但是呢,丈夫采取了一种夸张的说辞,把整个阿里地区的公职人员都带进了沟里,把小姑姑捧上权坛,让两地诸多单位陷入尴尬境地……丈夫对妻子吹吹牛,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哪个男子还没有一点虚荣呢?尤其是涉及到权力的时候,总要显示一下自己多厉害、多有面。但余女士听到这些夸张之词,直接发到了网上向更多的人诉说,用其自己的话说,“视频中表达不准确、措辞不当,有多处言语夸张”。本就夸张的情节,又雪上加霜。丈夫告诉我的,我恨不得告诉每一个人,这其实就是慕权心态的迭进传递。当然,不排除对权力的感激与感恩。不用怀疑,陶先生、余女士并不是少数人,他们有不争气的一面,也有悲哀的一面。我也在反思,自己和身边的亲人朋友,包括自己,是否也有着类似的小心思呢?我们或许不慕权,但是我们常常也自然而然或者“不得不”陷入类似的“托人办事”。每当遇到急难,我们见过太多“人找人”的救急思路。没关系的人找到有关系的人,有关系的人再找到可以调配资源、拍板决定的人,大量的精力和物力都浪费在了这种“人找人”中。从这次通报来看,我们也明显看到这种特征。那么,为什么不是那个需要帮助的人,跳过这漫长的人情世故,直达那个可以办事的人呢?都移动互联网时代了,机构和民间的对话不应该是公开的、畅通的、灵敏的吗?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有的人就不行,哪里出了问题?如果小姑姑的儿媳没能请动领导,领导没能协调搭建成功,是不是余女士就有抢救不回来的可能?这才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关键。看似整个事件是一场爱心接力,但其中又充满偶然。毕竟,并不是每一个普通人家都能接线成功。当我们遇到危难依旧是依赖身边的人脉关系之时,我们仍然活在一个人情主导的社会,真正的公共化社会秩序并未构建。余女士的求助经历,又是否可以成为一种范例呢?毕竟,人命关天的本义,应是所有人的命都平等地关天。如果有某种通道是可以迅速地动员大量人力物力救助一位危机患者,它应该对所有人适用,或者是开放。如果说,这起献血事件至此能够有什么广泛社会意义、公共价值的话,估计就是这个救命通道了。两地不妨认真总结经验,构建机制,也给其他地区提供一个榜样:如果下次再有外地游客在偏远地区发生意外,无论他(她)多普通,都能够比余女士的成活之路只快不慢、只好不坏。碑立这了。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请关注:继续阅读:阿里献血事件:游走在正能量和特权监督之间惊了,这处罚没看懂想钱想疯了正能量不能这么搞这不是正能量吧?
2023年12月7日
其他

阿里献血事件:游走在正能量和特权监督之间

一对年轻夫妻在西藏阿里自驾旅游,因为高原反应出了车祸,妻子重伤。经过一番抢救,妻子醒来后,在社交媒体发了一番感慨。她公布的聊天记录截图显示,丈夫告诉她,“我小姑姑联系了上海市卫健委,卫健委联系了阿里部门,动用了阿里的所有公务人员献血。”这引发了很大争议,网友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感动,而是一个字:牛。女子的丈夫被迫对媒体回应:因妻子伤势太重,为了鼓励妻子求生,才说出这段话。他还表示,小姑姑不是上海公职人员。只是在妻子车祸后,当地相关部门建议向上海市卫健委求助,他们家人、朋友,包括小姑姑才去想办法联系上海市卫健委。献血则由阿里当地医院和卫健委组织,并非他们的个人行为。再接着,又传出女子父亲包机转运女儿。其父回应称,自己只是单位的司机,女儿也只是上海一个小镇的银行职员,家里人几乎没有公务员,包机费120万是多方借来的。发酵至此,这已经是一起游走在正能量和公权力监督之间的双重热点事件。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惊了,这处罚没看懂

这俩年轻人可能也没想到,自己的结局居然是拘留。近日,一段“郑州一男子在桥上跪地爬行”的视频引发网络关注。11月22日,郑州警方通报:依法传唤涉事人员孙某茹(女,23岁)、余某达(男,20岁)。经核查,孙某茹和余某达通过网络认识。11月18日20时许,两人为寻求刺激,到蝶湖桥路边,孙某茹在前引导,余某达戴头套跟随爬行,被路人拍下视频发到某平台,后被大量转发,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目前,俩人因寻衅滋事被行政拘留5日。不知道是通报没有解释清楚,还是广大网友的理解能力不行(包括我),这一通报也在网络引发争议。坦白说,单看这个通报,比这俩年轻人在地上爬行炸裂多了。
2023年11月23日
其他

张桂梅也要小心正能量战士

他们也有一堆拥趸,拥趸是它们泛滥的根本原因。他们把电影当纪录片看,也把纪录片当电影看。他们觉得纪录片就一定是真实的,是他们看世界的方式,是认识世界的前提,因此他们要求电影也必须真实。
2023年11月21日
其他

想钱想疯了

被子未叠放罚款10元、碗筷不洗罚款10元、蹲地用餐罚款20元……是的,你没看错,白纸黑字,这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一份加盖了村委会公章的《新农村美丽乡村行动人居环境罚款标准》文件。你要说这些人胡搞蛮干吧,他们还挺耐心细致,标准制定得很有条理。比如,没有一刀切,把规范区域分为厨房、卫生间、客厅、卧室、院坝、入户路,共涉6项14条。罚起款来,也非常有层次,具体事项有3元、5元、10元、20元不等,最后还强调“经罚款后仍不整改,第二次检查到罚款翻倍”。不知道是罚款经验太充足,还是把科学精神和执行能力都用在了刀刃上。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一个最重要的转变,或者说收获,就是让一些人认识了权利,理解了权利,也明白了权利的重要性。虽然,这一部分人仍然是少数,这部分人中的大多数也只是一知半解。就像有的人,依然在为这份罚款叫好。权利是什么?权利就是人类社会的公式,是一条宇宙真理,是人的灵魂的栖息地,是我们生而为人的基础,是“我的就是我的”的前提。家,首先是个权利小屋。也可以说,家就是一个人的最后防线,理应是最自由的地方,只要不违法,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街上不能干的,家里都可以。关上门,拉上窗帘,你可以脱光了随便走动,东西想咋放就咋放,说句难听的,你在客厅拉屎都可以。这是在一定语境下,个人的绝对权利。家是一个社会人最私密的地方,是自己的塔,所谓“风能进雨能进皇帝不能进”,只要不是家的主人违法犯罪了,不是有证据和线索指向家里藏匿了赃物,家就应该是雷池,他人尤其是政府不能越雷池半步。
2023年11月14日
其他

这锅太重,大雪背不动

我们不妨先看一看这种逻辑的荒诞:既然大雪压塌房顶是正常的,可以容忍的,那么在当地发布暴雪红色预警后,为什么还让孩子们呆在这里?还正常进行比赛?这不又是默认了体育馆安全性没有问题?
2023年11月7日
其他

让年轻人玩,天塌不下来

这几天,上海的万圣节火出了圈。有人cos乙方,有“这英”cos那英,有人cos李佳琦,有人cos上证指数,有人cos“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这些都是极具现实触感的景象,很多人看了哈哈大笑,哪怕cos的那个意象是苦闷的、沉重的、悲伤的,也会哈哈大笑。这就是街头艺术的魅力。或者说,这才是艺术,胜却殿堂无数。它让我们从不舒服不得意不满意的现实中抽离出来,获得短暂的欢愉和释放,然后再带一点思考和价值认同,这就够了。那些在书店畅销区摆满货架的大部头书籍,其所能产生的社会价值、所能影响尤其是正向影响的人,未必就比别出心裁的一次行为艺术多。当然,更未必高明。有网友甚至说,今年上海的万圣节,源于万圣节,高于万圣节。
2023年10月31日
其他

人们对放假为何如此敏感

不少新闻报道的转发量惊人,但留言区寥寥无几。人们在群里言说。朋友们又在吐槽调休。是的,相比多放一天、少放一天,人们更纠结的是调休。就我对身边朋友和网络舆情的观察来看,大家对这个词深恶痛绝。
2023年10月25日
其他

像缉拿凶手一样搜寻狗主人

一条狗,再次成为焦点新闻。近日,四川崇州一小区两只狗扑倒并撕咬2岁女童,女童受伤严重,引发关注。经诊断,女童全身多处咬伤,右肾挫裂伤,右侧肋骨骨折。经全力救治,已完成伤口清创手术,生命体征平稳。拼命护女的母亲,也有体表擦伤。最终还是在小区保洁员以及其他居民的帮助下,才将女童解救。这是狗吗?这简直就是两只黑白无常。当然,有人会说,那只白色狗只是虚张声势,没怎么参与行凶,但是别忘了,它也没有被拴绳,它也是违法出现的,事故就是发生在类似“我家狗不咬人”的侥幸心理上!我国《动物防疫法》规定,携带犬只出户的,应当按照规定佩戴犬牌并采取系犬绳等措施,防止犬只伤人、疫病传播。《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七条规定: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些早已是一再被重复的常识,就和杀人偿命一样是常识。而且,类似的放纵狗的行为,还可能涉及刑事犯罪。2018年,湖南省祁阳县法院就曾判决的一起案例:胡某某明知其饲养的是烈性犬,曾经咬伤过多名被害人,继而带所饲养的烈性犬外出时未套狗链、未尽看管义务,轻信自己能够制止狗伤人的行为,又咬伤被害人致重伤二级……构成了以过失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按理说,事情已经被网络曝光,还冲上了热搜,如果狗主人就是附近的居民,不太可能没有看到。如果看到了,却故意把狗和自己藏起来,这和肇事逃逸有什么区别呢?一开始,如果是无心之失导致家养犬出走,还可以说是过失,但是当伤人后果已经造成,且情形相当严重,却依然不愿意站出来承担责任,这就是明显的故意了。
2023年10月17日
其他

​五问五答北极鲶鱼事件处置

北极鲶鱼事件,通报似乎并没有止息网络上的追问和疑问,诸多问号肉眼可见。然而,很多问号其实已经回答了,就藏着通报和相关法律法规中。看到不少网友在讨论中产生了一些误会,作为常年关注时政的“曾经的媒体人”,我试着梳理讲解一番,不当和不足之处,欢迎网友指正。1.钟庚赐涉不涉嫌犯罪?首先请大家注意一个信息,“严重违纪违法”,再注意它前面的“立案审查调查”。这里的立案,指的是纪委监委的立案,并不是司法机关的立案,审查的主体是组织(纪委),针对的是违纪行为;调查的主体是监察委员会(国家监察机关),针对的是违法行为。现在,纪委监委是联合办公。只要是达到了立案的地步,一般来说都会涉及违纪或违法,区别在于,有的通报里只有“违纪”,有的是“违纪违法”,有的是“严重违纪违法”,而只要违法,必然违纪。再普及一个概念:犯罪必然是违法,违法不一定是犯罪。也就是说,犯罪是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在钟庚赐的几个违纪违法事项中,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多次串供对抗组织审查,这是明显的违纪行为,也只有党员干部才会有,不是党员也不可能违反党纪,这很好理解。再看“借机敛财,违规从事营利活动;未经批准,违规兼职取酬”,其实用词已经交代了性质——违规。一般来说,违规的性质比违法要轻。违规,一般也违反党纪,党纪是最严格的。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违反有关规定从事营利活动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钟庚赐是直接被开除党籍。此外,我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六条也规定,违反规定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违反规定兼任职务、领取报酬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真正能够致命的,其实是通报里的最后一个行为: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这个只要达到一定标准,是可以构成受贿罪的。但是,在针对钟庚赐的通报中,并没有说把他的其他犯罪线索移交司法机关,而在这一行为后,也没有提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等定性词。可以做对比的,是被一起通报的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原党组副书记、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原主任李福民,其通报里就有“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针对钟庚赐的通报里没有,这就是答案。而且,钟庚赐还保留了一定的退休待遇,这要是犯了罪,后面还要判刑,是不太可能保留任何待遇的。2.钟庚赐到底“贪”了多少?大众常说的“贪”,和法律意义上的“贪”,是有区别的。一般看到腐败行为或腐败官员,我们经常会说贪污、贪官,但贪污和受贿又是两个概念。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从而构成的犯罪。通俗点说,就是一个是占了公家的钱,一个是收了私人的钱。通报里没有说,钟庚赐在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违规兼职中获取了多少(这些收入是违规所得,不构成贪污,也不构成受贿,可以没收),但是受贿罪的立案基点是5000元以上。他既然不构成受贿罪,那么在这一块就是不足5000元。至少,这就是明面上对外告知的信息。3.孙女说的“9位数”,到底是不是真的?9位数,是上亿。孙女到底是不是吹牛,咱无从知道,通报里也没有针对这一细节进行回应。不过,按理说,查一个领导干部的财产,不难。刑法中还有一个罪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不能说明来源的行为。而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如果能够证实她家真的有上亿资产,哪怕无法确定谁给的、从哪搞来的,只要无法说明合法来源,那也是涉嫌犯罪的。只是,这个恐怕要进一步调查。4.可不可以公布相关具体数据?我觉得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普通民众不懂那些条条框框,他们想知道的很直接:钟庚赐到底贪腐了多少?暂且抛开此前有所呼声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不谈,钟庚赐在两个“违规”中所取得的违规收入,是明显的不正当收入,涉及公共利益、官员廉洁问题,公众有知情权。而对其受贿情节(受贿和受贿罪也是不同概念),也有必要公布具体数额。道理很简单,不公布,公众就会产生疑问,公布了,省了很多解释。当然,按照惯例,在纪委监委的通报中,往往不提及具体数额,这个数额一般是到了检察院法院这两关,才会有精确到小数点的统合。但是,北极鲶鱼事件作为全网关注、持续追问的社会焦点事件,细节呈现地越详细,岂不是越有说服力?再退一步说,这不仅不涉及什么机密,反而涉及社会公平正义、涉及公共利益,公开相关信息有必要性和重要性。5.同时对外公布的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原党组副书记、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原主任李福民一案,和钟庚赐有无关系?俩人都是深圳市交通系统的,又是同时通报,这确实很容易让人将其联系到一起。但是,两个通报又是独立的,通报内容也并无连接点,所以一切还都是外界的自然联想。从履历来看,钟庚赐在2007年就退休了,而李福民彼时是深圳市光明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此前在深圳市土地投资开发中心工作,2013年年底进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担任领导职务,交集并不明显。当然,李福民是明确涉嫌犯罪的,后续通过司法机关的相关信息公开,或许可以看到他的具体违法犯罪事项,能否找到和钟庚赐的相关联系,不妨拭目以待。最后多说一句,一起社会热点事件,应该结束了、可以结束了、程序意义上结束了、社会意义上结束了,大不相同。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请关注:继续阅读:他们能理解小偷,但理解不了摇滚面对极端欺凌,我们需要一个鼓励反抗的社会苹果,辫子与川大张薇我们不再公开说话鸡毛蒜皮正在成为主流新闻
2023年10月11日
其他

他们能理解小偷,但理解不了摇滚

南阳迷笛的事,在音乐之外的讨论,相对来说算是比较正常的。无意中在微博刷到一个视频,是音乐节常见的摇摆场面,底下的留言画风立面变了。有的人觉得这些年轻人嗑药了,有的骂他们是神经病,还有的觉得他们活该被偷,以及自以为机智的段子。这样的恶意,其实比偷财物卑劣多了。这是一种独特的神奇逻辑——因为我不喜欢你,所以你活该被偷。因为这些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会发疯”,似乎就赋予了别人偷他们的权利。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人连小偷都不如,或许他们一开始也在本着最粗浅的是非观念跟着谴责小偷,但是他们并没有一套成熟稳定的认知体系,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偏见随意摇摆。
2023年10月8日
其他

面对极端欺凌,我们需要一个鼓励反抗的社会

这两天,很多家长都在关注一件事。山西省大同市大成双语学校,发生了让人听来不敢相信的未成年人极端欺凌事件,然而它却是事实。9月26日,当地发布通报称,经查,大同市大成双语学校小学生赵某某(男,9岁)、晋某某(男,9岁)对同寝室同学孙某某(男,10岁)多次实施辱骂、殴打、欺凌等严重不良行为。对赵某某、晋某某依法予以训诫,责令其接受心理辅导、行为矫治;对赵某某、晋某某的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出于保护未成年人和字面上的体面,通报没有呈现具体欺凌的细节。只是,很多人在家长最初诉诸网络爆料的时候,已经看到了。涉事男童的一些行为,已经到了不可描述的地步。我们说欺凌,其实也仅仅是因为施害者是9岁的儿童,那些刑法里的罪名不适用他们,只能这么笼统地归结。将心比心,如果被欺凌的是自己的孩子,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我相信,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会出离愤怒,都不可能保持理性克制。紫金陈在小说里,曾经写过一个未满16岁的大胖男孩,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屡屡祸害女性。结果被一个小姑娘的爷爷,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解剖,抛尸他曾经施暴的地方。这位老人已经是七八十岁的高龄,貌似也身患绝症(具体情节记不太清了),老人最终未被判死刑。紫金陈在这样的情节设置中,巧妙地给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你不是未成年人吗?不是弱势群体吗?不是受到法律保护吗?那好,我就用同样是受法律保护的弱势群体的老人来治你。但在现实中,这显然是荒诞的。老人刚好会解剖,又刚好时日不多,才能以暴制暴。反过来看,这样的坏孩子,其实并不是处于一个弱势地位,而是处于一种强势地位,这种优势让他们在做出同等的违法犯罪行为时,得不到普遍意义上的处罚。那么,这处罚是不是就可以免了?本着罪罚对等原则,除了孩子的其他责任主体,应该承担。比如涉事学校的疏于管理的责任,比如家长教育责任的缺失,等等。一个思路是,既然没法诉诸刑罚,能不能在经济赔偿上,让对方感受到心痛?接下来,我们不妨观察下这一事件在经济赔偿上的走向。还有一个被忽视的有效方法,就是要教会孩子反抗。这不仅仅是父母要教,学校要教,社会也要教,法律也要教。还记得湖南初二少年刺伤校园霸凌者的案件吗?忍无可忍,挺身保护自身的少年,被羁押336天。那是2019年5月17日,湖南湘西州吉首二中的男厕所内,尚未年满15岁的初二少年小蒋,遭到同年级15名学生的殴打。混乱中,小蒋拿出一把事先准备好的折叠刀乱舞,刺伤了围攻他的3名学生。2020年7月6日,吉首市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小蒋属于正当防卫,判处无罪。然而,吉首市检察院曾抗诉,认为小蒋并非孤立无援,可以向师长求助而未求助,不属于正当防卫,应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我想,听到这样的抗诉,小蒋再一次感受到了孤立无援。显然,我们需要一个鼓励反抗的社会。面对不公,该出手时就出手。面对侵害,离自己最近的手,就是自己的手。那两个凌辱同学的九岁儿童,也怕吧。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请关注:继续阅读:苹果,辫子与川大张薇关于李佳琦,舆论再次死循环马保国的国我们不再公开说话鸡毛蒜皮正在成为主流新闻
2023年9月26日
其他

苹果,辫子与川大张薇

苹果这事,按照正常的逻辑,当得知图片中的这位是苹果的女员工,是个印第安人,扎辫子是她们的习俗,这事儿就应该到此为止了。如果舆论环境再正常一点,会有人想到,是不是应该给苹果道个歉,至少为图片中的这位女性道歉?但好似没人想到这一层。不仅没有想到这一层,他们想到了另一层:抛开事实不谈,你就是特意找了个这样的员工羞辱我。看到一些评论,甚至是媒体的评论说:即使是印第安人,即使是苹果女员工的照片,即使她们也有扎辫子的习惯,苹果还是应该反思……嗯,牛顿都没有你会思考。那个苹果估计就是没跟牛顿道歉,所以被上帝咬了一口。是别人的错,让别人反思道歉,这可以理解;不是别人的错,也让别人反思道歉,这不可理喻。我就问一句:你们考虑过这位女员工的感受吗?按照这种“反思”逻辑,这位印第安人女员工是不是也得向大洋对岸的十几亿人道歉:谁让你的打扮像我们家前清人呢?你伤害了我们感情,你要道歉。但人家女员工可能会反驳:我们祖宗也是这造型啊?我都不认识你!所以,按照这些人的逻辑,印第安人是不是也可以要求,那些动辄下跪、一口一个“奴才”“奴婢”的大清宫斗剧,向印第安人道歉:你丫的侮辱我先人?不存在一种逻辑,只能你用,只适用你吧?我想努力寻找一种比喻,这样的舆论场到底像什么呢?就好比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看到别人的穿着、发型,和自己的前男友(前女友)很像,而前男友(前女友)曾经伤害过她(他),便上去呼人家一巴掌:你他么伤害了我感情!道歉!对方一脸懵逼:我他么又不是你前男友(前女友)!你:但你疑似模仿我前男友(前女友)!
2023年9月18日
其他

关于李佳琦,舆论再次死循环

李佳琦上过很多次热搜,但最近的这些,李佳琦肯定不想上。但他早该想到的。一位朋友说,批李佳琦是安全的。其实,批“批李佳琦”也是安全的。可以无限循环地批下去。
2023年9月12日
其他

盐重了

记不清这是多少次发生抢盐事件了。说来也奇怪,这个盐吧,历经了那么多次被抢的“灾难”,还是抢不完,根本抢不完。我觉得这些年,盐都要进化出人格了,撅起他那白亮亮的脸蛋骄傲地说:就喜欢看你们慌慌张张,抢不够又吃不完的样子。科普的事情已经无需多讲了。就再说一组数据: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中盐集团是世界最大的食盐生产企业,食盐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其中井矿盐占比95%、湖盐占比4%、海盐占比1%。​看似市场波动,其实本质上还是情绪波动。当然,这种情绪波动交织于线上线下,不只是抢盐,这几天,股民们也在A股市场上“抢盐”,多只盐业股连续大涨,其中江盐集团录得三连板,苏盐井神累计上涨22.81%,雪天盐业、中盐化工的累计涨幅也达17.92%、12.56%。以前我总觉得股市感性,现在看起来十分性感。一次又一次,谣言屡屡奏效,历史无限循环。不过,这并不是广大民众的错,或者说,根源并不在他们。不要嘲笑这些抢盐的民众,他们也是一种不易察觉的受害者,且是长期的、日常性的受害者。抢盐自有抢盐的因果和逻辑,只不过并不是食品安全的因果和逻辑。
2023年8月25日
其他

可惜了,克里斯蒂娜拉斯波波娃

普里戈任还是死了(又或许没死)。该这么严谨地写这个开头,我犹豫了很久。当地时间8月23日,俄罗斯联邦航空运输署发布特维尔州失事飞机人员名单,确认俄罗斯私营军事承包商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任和瓦格纳创始人之一、指挥官乌特金在失事飞机上。这起事件共造成10人死亡。消息一出,在社交媒体炸开了锅,热搜上挂着很多与此相关的词条。普里戈任在他所处的乱世完成了三级跳:声名鹊起、一朝兵变天下知、一命呜呼(也许大概应该)。对于这件事,知名时政新媒体账号“牛弹琴”,一口气列出了9种可能性。那么,到底会是哪一种?咱们可以做个预测,不同的政治团体基于不同的立场和利益,肯定会最终认领不一样的真相,一事各表,不会有一个统一的、没有任何异议的答案。这会和历史上的很多著名事件一样,会有很多的解释和很多的所谓真相。比如,我便看到一条新闻说,根据Flight
2023年8月24日
其他

人们厌倦了虚假的表演

昨天晚上的微博情绪,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悲愤交加。疑似李玟生前控诉好声音的录音被曝光,迅速登顶热榜,一度引发了至少三个“爆”级别的热搜。人们听到这段录音,感觉不可思议。最直接的冲击就是,我们过往看到的都是光鲜亮丽的台上,每个人都是勤勤恳恳、大方优雅的善人,但是我们不知道,背后有多少虚假和肮脏。8月17日晚上10点多,实在被骂惨了的“中国好声音”终于回应,说这段录音是恶意剪辑的,但并没有否认这段录音的真实性。如下:然而,中国好声音和浙江卫视遭受这么强烈的批评指责,实非一日之功、一人之力,人们在表达不满的同时,提到了更多的名字,比如高以翔、张杰、赵丽颖、释小龙,等等。这背后的情绪其实既简单又朴素:对公开透明、公平正义的期盼和维护。在这段长达9分钟的录音中,李玟近乎于一种哭诉的状态。里面提到了不少信息,大致总结一下:1.当时她被邀请参加节目的时候其实已经身患乳腺癌。2.自己发现节目的赛制不公平的,曾为了学员据理力争。这和之前网络流传李玟在《中国好声音》节目录制现场“发飙”不谋而合。3.节目组和李玟沟通后,李玟发了一篇和节目组和解的微博,对方表示如果不主动和解,她的学员就无法再上舞台。4.李玟因为腿疾严重无法独自站在台上太久,但她不想拄拐杖和坐轮椅,所以提前与搭档沟通要其一直站在她的身边,但录影过程中,搭档却被叫走了。当然,名义上,这录音还未最终被官方证实,但如果没有明确的诉求者及其主张,这样的爆料大概也是不了了之,而李玟自己已经离世。我们大概率无从知晓在看不到的中国好声音舞台背后,到底还发生了些什么。值得一提的是,录音曝光后,不少明星艺人站出来声援李玟。比如,演员张伦硕表示:“先听了段录音,我悲愤交加,又看了个声明,我……”,并附上了一张动图。歌手张煜枫也发微博称:“错了就要承认错误!不要逃避!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吗?”还有曾参加过好声音第二季的歌手李嘉捷,写下了一篇长文。但精彩的是,几个小时之后,这篇文章被删除。李嘉捷先是发文称不是他删的,随后,其微博内容删除到只有37条,并且设为仅半年可见。最后,他出来道歉了……真真假假,明明暗暗,我们又无法知道李嘉捷背后又遭遇了什么,这也使得浙江卫视和中国好声音进一步陷入塔斯托陷阱。这怪不得大众。这些年,有一个词成为大众心理阴影,也成为下意识的口头禅:内幕。这个词也一度成为一些节目中自嘲的段子。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一档全国知名的音乐比赛节目,应当是公正的、权威的,但从其暴露出来的种种节目“花絮”来看,很难给人建立这种确定的印象。李玟并不是第一个吐槽中国好声音的明星,此前做过导师的陈奕迅,也曾在访谈节目中爆料,有一期节目,他没有为一个歌手转身,他觉得歌手唱得还可以,但还不够,结果这个歌手后来居然第二次登台,自己被耳机里的导演喊话,要求他转身。陈奕迅因此也被称为中国好声音导师团中的孤勇者。我想很多歌手和绝大多数听众一样,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真正的音乐应该是纯粹的,这个圈子也应该是干净的。人要有人性,正如音乐要有音乐性,音乐圈子及其活动和赛事,也应该有基本的底线和准则,那就是不能造假。音乐是艺术,但不是虚假的表演。说实话,我一直以来都无法欣赏导师们在听歌时夸张的面部表情,有的甚至堪称狰狞,他们平时听歌的时候也这样吗?唱得歇斯底里也就算了,听得歇斯底里,真的没有表演的成分吗?这样的节目,其实是在把观众当孩子,还是那种没有自主行为能力和判断力的低龄儿童。人们厌倦了虚假的表演而渴望真实和真诚。我们不需要听他们说什么,而是看他们做了什么,又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而相比个人的表演,人们更厌倦集体的表演。何止中国好声音,人们的疲惫、愤怒和怀疑,“积怨已久”。昨晚,不过是借助李玟录音(加个“疑似”保平安)这个窗口,大口呼吸了一次。当然,又终究会像李嘉捷一样。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请关注:继续阅读:这像话吗?他们只喜欢样板运动员不能再丢人了我们不再公开说话鸡毛蒜皮正在成为主流新闻
2023年8月18日
其他

这像话吗?

这两天,一张“南昌县住房保障中心关于欣光花园项目营销工作的函”引发热议。我觉得这件事情很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及可能存在的普遍性。总之,问题的性质是很严重的。这份函件里说,欣光花园项目销售排名靠后,严重影响该县房地产市场发展,南昌县住房保障中心希望该项目加大营销力度,压实营销责任,对销售不力的营销团队进行约谈、调整、解聘,并于今年7月15日前提交销售整改措施。你读完是不是有一种错觉:住房保障中心是行政单位还是企业公司?欣光花园是属于房地产公司的一个项目,还是政府部门下的一个行政机构?恍恍惚惚,一些常识性的东西,都搞得不清不楚了。你一个行政单位,居然直接发函干预企业经营,还要要求人家解聘、整改,哪来的自信和勇气?到底是谁在严重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当然,目前还没有看到涉事房地产企业出来回应,更没看到他们“刚一下”,也许他们真的没有勇气。也许他们真的按照这份函件的要求,处理了自己的营销团队,然后提交了整改措施,但心里一定充满了愤懑和憋屈吧?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销售都是内部的具体经营事务,行政部门无权干预,这是市场经济里最最基本的常识。因为销售成绩不佳约谈房企,并要求解聘营销团队,到了直接干预企业人事的地步,匪夷所思。看到有媒体说,这是在干预企业“内政”,说得非常形象。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其中提到“牢固树立职权法定、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等法治理念,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不指望一些基层干部成为法律专家,但是最基本的行政伦理和法治常识,不能丢。早在2019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严厉查处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插手和干预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整治“亲而不清、亲而乱为”和“清而不亲、清而不为”等问题。那么,南昌县的这一起,算不算“乱为”?市场经济都搞几十年了,如果说还有一些人政企不分,有着计划、指令等思维,可以理解,毕竟总有人跟不上时代步伐,无法与国际接轨。但是这样的人居然还在重要岗位上,还在发号施令,令人痛心。须知,政企关系也是营商环境的一环,不尊重企业的自主权,不尊重市场规律,就是在严重破坏营商环境。更令人错愕的是,被媒体和网友质疑后,该县住房和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不仅脸不红心不跳,还表示,“我们还给排名前十的企业,排名后十的企业都发了函,就像是表扬上进生,鼓励后进生一样,主要是想让企业加强营销团队管理,督促他们想办法把销售成绩提上来。”爹味十足,倒是还有一种沾沾自喜的自以为是。他们根本就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似乎也没有认识到自己做错了的能力,这才是更可怕的地方。而相比“错了”,“不认错”和“认识不到错”的危害也更大,这种危害不仅作用在具体工作事项上,影响实实在在的企业,也作为一种思想病菌流传于管理者的脑海中。眼下,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尤其是一些三四五六线城市,去库存的压力不小,但越是在艰难时刻,越应该恪守权力边界,不能病急乱投医,以避免给市场带来更坏的影响。这就好比一对夫妻不愿意生孩子,你可以劝,可以给钱激励,可以去打造育儿友好型的社会环境。但是你不能直接上手啊,直接发函到人家家里说:希望该家庭加大劝生力度,压实生育责任,对生育不力的适龄夫妻进行约谈、调整、解聘(离婚?),并提交生育整改措施。这……像话吗?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请关注:继续阅读:他们只喜欢样板运动员不能再丢人了齐齐哈尔的一个细节我们不再公开说话鸡毛蒜皮正在成为主流新闻
2023年8月16日
其他

他们只喜欢样板运动员

昨晚,川妹子吴艳妮,在成都拿下了大运会女子100米栏的亚军,并获得了巴黎奥运会的资格。这是一件喜事,社交媒体上一片欢腾。但是我在刷相关短视频时,看到一些留言,好像一口老痰。“纹身的不一定是坏人,但好人肯定不会纹身”“要是胳膊上没有纹身就更好了”……他们连吴艳妮的文身都看不惯,实在是符合他们长期以来的价值观:整齐划一、完美偶像、正能量。这里的他们,特指那一部分看不惯和他们不一样的人,欢迎对号入座。
2023年8月5日
其他

不能再丢人了

饮食安全问题注定成为这个夏天的一个梦魇。在新成语“指鼠为鸭”诞生后,我们已经陆续看到了好多起和老鼠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昨天还有一个“吃到整只老鼠”的新闻。不过,类似的新闻似乎已经再难吊起大众的围观胃口。最近,德国女孩海雯娜在青岛啤酒节的遭遇及其维权过程,成为一个饮食安全议题下的新看点。这当然首先是因为她的身份——异乡人。此前,她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自己在青岛啤酒节消费后,产生了很不好的体验,喝了所谓的德国啤酒,吃了所谓的羊肉串,都怀疑是假的,自己第二天就拉肚子。不料,涉事商家并没有因为她的异乡人身份而有所收敛,依然按照本土逻辑和惯常操作悍然发了辟谣声明,甚至谣言追究海雯娜的法律责任。但德国女孩显然不吃这一套,涉事商家最后也果然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8月2日,海雯娜再次发文称,事件已经得到妥善解决,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经现场调查,并结合图片视频,认为“酒棚所售卖的啤酒可能是非德国原装慕尼黑皇家啤酒,所售卖的羊肉串可能并非羊肉”基本属实。在交流后,她接受了酒棚商家的道歉与赔偿的1200元(退一赔三),商家也撤回了他们的不当声明。这篇文章再次掀起了新一波舆论,网友们显然从这个结果里看出了不对,并朴素地表达质疑:只赔洋人?当时就只有这位德国女孩一个顾客吗?只有她吃到了假羊肉串,喝到了假啤酒?当然,你可以说这是民诉,消费者自己不投诉、不索赔就不太好主动作为。但是,对于这种造假的商家,难道不该有相应的处罚和追责?而且,我不太相信,那些看到了海雯娜维权并成功的其他消费者,会无动于衷。这是一个正常人脑下意识都能想到的问题。那么,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就这么你好我好“大家并不好”地解决了吗?我想不应该,也不会这么结束,我依然愿意等当地市监局或其他政府部门的后续调查和回应。我看多个媒体援引的消息,处理结果居然都是海雯娜自己在微博爆料出来的,而不是当地市监部门的通报,挺遗憾的。为什么不公开通报,用明明确确的结果、堂堂正正地查处,来回应社会质疑呢?这个主动权,就这么丧失了。如果是想着悄悄地解决,实在失策。举个很简单的操作:事发时,海雯娜吃剩下的食物残渣不太好找了,但是涉事商家是明确的,迅速找到它,然后封查相关食材和饮品,再调查其来源,不是下意识就可以想到的工作吗?当地监管部门是如何做的,过程能否对外说明一下?就像“指鼠为鸭”最后的通报?本来,在青岛啤酒节这样一个颇知名的文旅舞台上,一个喜爱啤酒的德国女孩遭遇了这样的消费体验,青岛已经够丢人了,不能再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将笨拙和狼狈继续下去。回看这一事件的发酵过程,无论青岛这一商家,还是当地有关部门,和德国女孩海雯娜根本不在一个水准上。他们对权利的认知和运用,比海雯娜不知落后了多少条中山路。女孩的维权意识和方法,乃至其展现出来的法律素养和权利认知,其实非常值得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学习。比如,她说,“这个酒,她们说是德国原装啤酒,但是这个Hofbräu
2023年8月4日
其他

托刀郎言志

这两天,一直在刷刀郎新专辑里的其他歌(说“其他”,想必大家也都懂,就是“罗刹海市”之外的)。顺便也看了很多翻唱和各种解读,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坦白说,《罗刹海市》真的不是这张专辑里最好听的一首,也不是最隐晦、最讽刺、最犀利的一首。每首歌里都有故事,也都寄托了刀郎以及听众的各种心志。刀郎的这张专辑,让我更加坚定了一个看法:人类的所有文艺表现形式都是隐晦的艺术。中国的文化向来习惯于托物言志,喜欢修辞典故赋比兴,很多话不能直接说,也早已经被迫习惯了隐晦地说、转着弯说。言者玄乎,听者迷迷糊糊,只能会意、不可言传,要的就是这个状态,每个人也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因说不得,所以歌咏之,因不能言传,所以只能意会。道理很简单,直白的真话,很容易被消失。猛士如鲁迅,也只能频繁地切换笔名。文艺作品的理解程度有多难,也反映着一个社会现状的明暗。一句直白的真话,在人类历史上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索尔仁尼琴说,“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刀郎的反抗,或者说只是一种诉说,是有声的,也是无声的。有声的是,他采用了音乐这种艺术形式,借助了各种乐器和自己独特的嗓音;无声的是,他的歌词里并没有具体说什么、指向谁。但一切,又似乎说尽了,说到底了。刀郎在托歌言志,很多人又何尝不是在托刀郎言志呢?刀郎这张专辑名字叫《山歌寥哉》,据说是花了十年时间,采集了全国多个地方的的民间音乐,包括东北的靠山调、广西的山歌调、甘肃的道情调、河北的吹歌,以及闹五更调、绣荷包调、说书调等,歌词也结合了聊斋志异等民间志怪传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真正的艺术来源于民间的生活。人世间有两部历史,一部是史书上的历史,鲁迅所谓帝王将相之家谱也。另一部就是民间的历史,是杜甫笔下的妪呼和吏怒,是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琵琶女,是蒲松龄笔下的妖魔鬼怪……这些口耳相传的故事,通过隐晦表达得以残存为文艺作品,形成诗词歌赋、小说、各种地方曲调,等等。比如《花妖》这首歌,据说是这样一个悲伤的故事:一对相爱而不得结合的殉情男女的遭遇感动了阎王,被准许带着记忆投胎,但因为误拨了罗盘经,虽然都投胎在杭州,却是不同时代的杭州,余杭、钱唐、临安、西都、泉亭等古杭州的各种称呼都被利用上。这首歌控诉的是吃人礼教、是父母之命、也是命运无情。当然,也有很多只可意会的东西。比如一位网友说,让阎王来干月老的事,现实中可也太多了。这或许不是刀郎的志,却无妨成为听者的志。再如《珠儿》这首歌,则是一个更残酷的故事:一个叫李化的富家翁,先有一女,叫小惠,后早夭;后生一子,叫珠儿,后被一算命瞎和尚害死。小鬼小詹借死去的珠儿身体还魂,当了李化的儿子,也成了阴阳两界的沟通桥梁,歌曲的后半部分则升华到生死荣辱、个体与时代、历史与当下等命题。纷纷攘攘的互联网,刀郎俨然已经成为一个镜像,人们似乎正在通过他来照见各种世相:权力的、个体的、颠倒的、危坐的、深情的、残酷的、日光下的、阴间的,等等。我们听刀郎,不必在意刀郎到底是在表达什么,重要的是我们听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要活成什么。如《珠儿》里的词:“我们都曾经是一群活得真实的人,请你用灿烂的笑容理解我的人生。”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请关注:继续阅读:齐齐哈尔的一个细节你跟他谈问题,他跟你谈大局郏县通报与新闻学我们不再公开说话鸡毛蒜皮正在成为主流新闻
2023年7月31日
其他

齐齐哈尔的一个细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几天,浏览齐齐哈尔坍塌事故的相关新闻,一个困惑越来越大,如鲠在喉,不得不让我去探寻原因:为什么都是自媒体和普通网友在讲述遇难者的信息?查了下,这次确实没有官方的名单,只有一个“11名遇难者身份公布”。点开查看内文,是24日晚,齐齐哈尔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7月23日下午,该校女排2名教练和17名队员在体育馆内集训”“15名被困人员中,有4人无生命危险,6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另外5人现场已无生命体征,也尽全力组织了施救”。这怪怪的。我还以为是一一列出了遇难者的名单,至少包含了籍贯、年龄这些信息,没想到只是一个笼统的共有身份:女排教练和队员。这个细节,挺重要。看到一些自媒体从社交平台上整理了一份遇难者名单,但是不知真假,故不能放在这里。还看到一个标题——“我最好的朋友全走了——一份不完整的齐齐哈尔坍塌遇难名单”,也是来自自媒体。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我有着下意识的不解。因为在很多年前,已经开始公布重大事故中的遇难者名单了,而且是官方公布,媒体都插不上手。就在本月,柬埔寨一夜店突发大火,其中有6名遇难者是中国人,他们的身份是这样被公布的:身亡的中国女子为曾某(29岁,来自湖南),5名中国男子分别为陈某(30岁,来自广东)、温某(25岁,来自广东)、杨某(23岁,来自广东)、欧某(27岁,来自广东)、许某(46岁,来自香港)。《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都报道了这一消息。再如国外的,2019年,我们的媒体、《人民日报》旗下的“海外网”报道,英国埃塞克斯郡警察局(Essex
2023年7月26日
其他

你跟他谈问题,他跟你谈大局

(本文首发百家号“无法占用的顾意”。)郑州市教育局道歉了。7月18日,郑州市教育局通过顶端新闻发布公告,回应了群众反映的“学托”一事;并提到:“我局工作人员在与顶端新闻记者就群众投诉问题进行沟通时,使用不当语言,给记者朋友造成伤害”;“事情发生后,我局立即对该同志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进行处理”。当那位处长飙出“MLGB”的时候,可能并不会想到这个局面。当然,我们能看到的,他目前也只是挨了批评(领导批评他的时候,估计也不会带脏话),我们并没有看到处理结果。事情的起因是,近日有市民通过顶端新闻问政平台留言,暑假期间,朋友圈存在公然售卖中小学学位的信息,称低于分数线也能录取。留言发出后,郑州教育局宣传外事处处长闫曦致电记者,要求删除留言,并质问记者:“你们平台怎么什么都发?”当记者解释,群众留言会经过AI和人工双重审核才放出后,闫处长称:“那是不是说MLGB(骂人粗话)了就不放了?”这是非常经典的对话,不要以为这个处长很出挑,他毕竟混到了处长的位置。虽然这留言本身就是经过了双重审核的,但闫处长的意思是,他还可以审,而且让你删你就得删。闫处长在致电记者的电话中,还说了一句话:“初中和小学招生阶段,类似信息不要放出来。”这是一种命令,连意见都不是。而“会回复,但不是现在”,也堪称经典措辞。你会发现,我们的很多问题,常常会阻滞于时间,而时间总是有“特殊时期”,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所谓的大局。你跟他谈问题,他就跟你谈大局,你的问题再大,能大过大局吗?当然,这个“大”是非常抽象的,不同人的基于不同立场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他们理所当然觉得“招生阶段”比“招生问题”大。但充满悖论的是,不就是因为现在是招生阶段,“学托”问题(哪怕是诈骗)才突出,才引发家长的质疑和投诉吗?这放出来的不仅是留言,还是民众的监督权。现在不予回复,那等到什么时候?秋后?而且,你会发现的,特殊时期之后还会有特殊时期,大局之后还会有大局,甚至是更大的局,容不得你。有意思的是,据报道,该问政平台上关于这一情况的留言已被删除,顶端新闻相关报道也已删除。处长的诉求(准确来说是命令),真的达到了。而这位处长以脏话回复,从某个角度说也算回答了“学托”的问题:这样的态度,这样的监督结果,本身不就是原因吗?通报里还有一句话,看得我五味杂陈:“在今后工作中,我局将不断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善待媒体……”作为一位曾经的媒体人,在监督报道上,那么多年,我几乎没有被善待过,甚至连累领导都挨批评。当然,如果你是为地方做宣传的,夸它,捧它,伺候它,它当然善待你。我所经历和我所看到的,都是某个地方或某个部门,在被监督报道并形成舆论之后,才出来一本正经地道歉,然后说“感谢媒体和社会监督”。只是,并不习惯于道歉、真诚和谦卑的他们,傲慢依然流露在字里行间。善待是什么呢?这个词的使用对象常常是弱势群体,我们要善待农民工,善待老人,善待残障人士,等等。而善待的主语常常是权力和资源的拥有者,你得有善待的资格,有选择的权力,才谈得上去善待某某。你一旦期待别人善待你,那处境一定不会好。因为你的良好是建立在别人良善的基础上,这充满着不确定性,尤其是你的监督触及到对方利益时,还想着别人来善待你,怎么可能呢?媒体不需要善待,媒体只需要尊重。需要的是对专业、权利和常识的尊重。媒体做社会监督报道,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可或缺的疫苗。如果有人不让媒体做监督报道,干扰媒体做监督报道,甚至辱骂威胁,那么他们本身就是病毒,需要清除。值得一提的是,顶端新闻还并不是什么草莽自媒体,而是河南省委直属权威主流媒体,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打造的一款以问答为特色的智慧信息服务平台。如果论级别,未必在市教育局之下。我们由此,也可看到媒体不受尊重,究竟到何程度。要知道,那还是只是一则“群众留言”而已,并不是正儿八经的监督报道,更不是深度调查。这点细沙,闫处长眼里都揉不下。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说话”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请关注:继续阅读:郏县通报与新闻学羞辱清华与民粹工具化我们不再公开说话鸡毛蒜皮正在成为主流新闻
2023年7月18日
其他

郏县通报与新闻学

(本文首发百家号“无法占用的顾意”)“男子掏警官证让交警放行”一事,迎来了一份简短的通报:7月6日晚,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公安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网传视频情况属实,该乘车人系我局通信科长徐某。目前,徐某已被免职并给予政务记大过处分。执勤交警张某某未严格履行法定职责,被给予政务记过处分。经调查走访,驾驶人王某某系酒后驾驶机动车,已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先说一个重点——“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郏县公安工作的关心支持,诚恳接受并欢迎大家监督。”我一般都是看到这句话,才敢写文章探讨一下的。别人一感谢、一欢迎,我就不好意思起来,然后总想说点什么,才觉得对得起人家的诚恳。当然,咱也说不上监督,就是纯粹地阅读理解不太好,没有看太懂这个通报。我发现不少网友也有和我一样的毛病,都没读懂,还监督个啥?所以就探讨一下。在这份通报之前,网传视频已经交代了部分现场,一些媒体也采访到了一些信息。视频显示,一辆白色轿车涉嫌酒驾被交警拦下后,交警要求司机下车接受检查。面对交警提示,司机拒绝下车,坐在后排的男子也表示不下,并且拿出了疑似执法工作人员的证件,质问交警:“我就问,这能不能走?你们带班的是谁?”经过一番交涉,后排男子下车后仍不断质问交警“带班的是谁”……在后排男子的一再追问下,现场另一位交警报出了值班领导的名字。随后,后排男子拨通电话,另一位交警拿过电话后离开视频画面。约两分钟后,后排男子坐上车离开。有媒体报道,电话那头,是“交警中队长张某某”。然而,通报里被处分的“交警张某某”,交待的语焉不详。他到底是在现场执勤的交警,还是徐某拨打他电话的那个“中队长张某某”?如果是现场执勤的交警,他最终没能拦住涉嫌酒驾者,迫于某种压力或人情放走了当事人,确实属于执法违规,理应受到处罚;但是电话那头的“张某某”,当时是怎么处理这事的,是否违规?通报,某种程度上讲,它也是新闻。尤其是在当下,还有着“一切以通报为准”的潜意识和明规则。通报既然在舆论场的互动中被拔到了这么一个高位,就应该尽到它起码的义务吧。就这个通报来说,你就是要讲清楚一件事,而最基本的要素是事发时间、地点,但是我发现通报里居然没有?近期,很多人说,学新闻学没用了。但是,如果贵局草拟通报或者把关通报的人稍微懂点新闻学,也不至于在通报发出后,仍旧遭受不少质疑,继续陷入被动吧。有媒体记者核实到,视频中的一幕发生在几月前,由执法辅警拍摄。该名辅警因执勤期间有违规行为被辞退,遂将此前执法视频公布于网络。你看,连媒体记者都大概核实到了,事情是发生在几月前,警方再进一步明确一下,不更好吗?媒体也讲了,视频是辅警拍的,这基本证明了,当时那个在现场拍摄,并苦苦劝说的人是个辅警,还提醒对方,如果视频给了纪委,后果很严重。坦白讲,在这起执法中,这位辅警还是比较尽职的。还有媒体报道说,这位辅警是在高考期间执勤,有违规行为被辞退,有网友担心,他是不是被穿小鞋了。如果通报能够交待一下他被辞退的具体原因,岂不就可以堵住悠悠之口?有时候,很多麻烦就是一句话的事,千万不要觉得“字越少越好”,有时麻烦可能越大。另外,事件相关人员的言行,是核心要素。当时现场双方有多少人,执勤人员的构成、身份,他们分别做了什么,哪些行为是恪尽职守,哪些是违规了、违反了什么规定条款,等等。这些也都是有必要交待的。不能说:知道了,查了,处理了,就完事了。这只是一种告知,而不是一个解释。回头看,整个通报,你可以把它当作一道语文阅读理解题,也可以作为一则不合格消息写作的案例。当然,它里面可能还藏着深厚的政治学,这就不是我能分析探讨的了。咱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张某某,你系哪个?醒:请朋友们将“观人说话”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防走失,请关注:继续阅读:羞辱清华与民粹工具化拒绝林丹,一种普通人的高贵我听见鸭脖也看见鼠头,却感受不到人人家国企都说谢谢了我们不再公开说话鸡毛蒜皮正在成为主流新闻
2023年7月7日
其他

羞辱清华与民粹工具化

(本文首发百家号“无法占用的顾意”)清华可能没有想到,在今年的高考招生之际,自己会遭受如此纷繁的攻击。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出现了一股言论势力,他们抨击清华的名字起得不对,而且还有多种“不对法”。再然后,又从名字延伸到了“校格”攻击,指责清华不爱国、尽干敌快我痛的事。坦白说,我对这样的言论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力,也培养了很高的笑点,但还是忍不住惊叹,尔后才是扑哧一笑。这些人,真的是认为清华的名字取得有问题吗?恐怕并不是。他们之所以挑起来这个话题,营造这波舆论,无非是针对性地进行流量收割,至于揪斗的对象和载体是什么,并不是目的。换句话说,清华在这波袭击中,也只不过是他们收割民粹流量的工具罢了。
2023年6月29日
其他

拒绝林丹,一种普通人的高贵

在今夏所有的高考故事中,这个似乎没有上热搜的小故事,触动了我。事情还要从6月8日说起,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来自成都的考生林芷伊接受采访时兴奋地说,“我想打球”。她在说话的时候,手不自觉地在做拍球动作,当很多人都以为她说的是篮球时,她最后说是羽毛球。女孩可爱洒脱的神态,引发了一些关注。这些关注的网友里,包括世界羽毛球名将林丹。林丹在微博上(目前微博看不到了,可能删了)向女孩发出了邀请,发动全网寻找这位高考完想打羽毛球的女孩,并留下了自己的邮箱地址。然而,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在6月23日接受采访时,林芷伊笑着回答记者,“我觉得还是算了,我还有自己的暑假生活”“我其实更想留在成都和朋友一起玩。只是把羽毛球当作放松的一种方式,打得也不怎么好。”女孩的回答很体面,应该没怎么伤到宇宙丹的大心脏。最新的消息出来,这位女孩取得了689分的优异成绩,她说想读复旦或浙大。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没有林丹什么事了。当然,也可以说,已经退役的林丹,其实也是在蹭高考的热点,只不过并没有那么成功。我以前很喜欢看林丹的比赛,尤其是林李大战,很刺激,很过瘾,林丹每逢大赛的心态和能力,也都令我钦佩。要论在体育领域的成就,林丹是可以和姚明、刘翔比肩的世界级运动员。从其夺得的世界级大赛的冠军数量和质量来说,甚至可以称得上羽毛球历史第一人。事实上,类似的故事发生过不少:一个普通孩子因为某个偶然的瞬间,说出了自己的喜好或梦想,然后在网络走红,被大人物看到,大人物随口一句话、一个安排,就将其带入一个大世界开眼。这样的故事还经常被冠以励志之名,在双向互动中完成双赢。大人物展现了亲和力,孩子获得了一个机遇。这样的故事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尾,但这次,林丹不灵了。一般来说,面对台面人物的邀请,尤其还是林丹这种超级体育明星,很少有人能够拒绝。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可见的物质享受和新奇经历,还会带来名气、机会与人脉,甚至能接近那个圈层。但林芷伊让我们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精明,也不是所有人都向往那个圈层。
2023年6月28日
其他

我听见鸭脖也看见鼠头,却感受不到人

本文首发于百家号“无法占用的顾意”。当看到通报里说,真的是老鼠头的那一刻,我心疼我还残存着一份天真。当然,如今这种天真并不可爱,反倒显得有点愚蠢。
2023年6月17日
其他

明星正在成为道歉机器

本文首发于百家号“无法占用的顾意”。又有明星道歉了。最近,张雨绮在直播卖货时,一款羊毛被售价699元,张雨绮说了一句“699(元)我觉得都买不了个袜子”,有些网友听到这句话,立马不干了。6月11日下午,张雨绮发文回应此事,称语言表达不完整,本意是想说羊毛很贵,有一些羊毛袜699元都买不下来。然而,网友们并不买账——“觉得自己很高贵吗?很显摆吗?”“看样子贫富差距真的很大,699是我半个月的生活费”“一边赚着老百姓的钱,一边看不起老百姓,把明星养成这样的”……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699的袜子,的确不常见,但是闹到因为这么一句话,不得不公开发文道歉的地步,我觉得这件事情本身,其实比“699的袜子”更离谱。如今,明星道歉早已经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前不久,也发生过两起“明星道歉”事件。一个是女演员白鹿。在一次访谈中,白鹿谈及自己所演的角色和剧情,说到前面是女霸总和小奶狗,后面就反转成“男霸总和小母狗”,以及“我是个男孩子”“还挺娘,一点都不像男人”“你的男朋友”等。有网友指责她“明显侮辱女性”,她因此而道歉。另一个是男演员李晨。因为在综艺节目的游戏环节中,得知范丞丞抓到了白鹿和宋雨琦后,李晨随口说了一句:“你们抓了两个女生,她们会成为我们的累赘!”这句话引发热议,被网友吐槽不尊重女性,他因此而道歉。一男一女,都被一些网友认为冒犯甚至侮辱了女性,最终都不得不道歉,这多少有点“相映成趣”。坦白说,无论是李晨还是白鹿的那些话,真的有多大恶意吗?或者说,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冲着侮辱女性去的吗?恐怕并非如此。他们之所以脱口而出这些话,都有着具体的语境,我们不能脱离这些语境的前后关系和逻辑,去把一句或几句话单独拎出来,然后再拿着放大镜去审视。否则,没有人可以避免。这两位演员的言论,一个是在综艺节目的游戏中,一个是在气氛轻松的访谈中,还有一个共同点是,本来都是娱乐话题,却都成了严肃的性别议题。而一个真正追求性别平等的社会,两性议题不该如此敏感而脆弱。我试着回忆了自己以及身边的人,类似的话,其实并不“惊世骇俗”,我们自己可能都说过。前天,在公园看到一家公司团建,主题活动是拔河比赛,很多男员工都不愿意在女生多的那一队,不少女生也主动想加入男生多的队伍,最后只能剪刀石头布来“公平”分配。这群年轻人在这样的游戏中,嘻嘻哈哈打成一片,他们有谁故意去侮辱别人了吗?他们有谁觉得自己被歧视了吗?从她们灿烂的笑容来看,好像并没有。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场景,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我们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现在人物换成了明星,场景里多了一些镜头,有人便提高了要求,我觉得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够真诚的。社会舆论对男女性别的议题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不会是一件完全正向的发展趋势,我们要警惕类似的讨论屡屡跑偏。这并不是一个最近才有的现象,而是伴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所有公众人物,乃至被至于公共舆论场的普通人,都要遭受前所未有的围观和指点。此前,杨幂因为发了一张曲线优美、趴在椅子上下腰的照片,被指责不良引导、贩卖身材焦虑而道歉;脱口秀演员杨笠因为一句“英特尔的眼光太高了,比我挑对象的眼光都高”的代言广告词而道歉。的确,明星是公众人物,在公开场合说话自然要注意分寸和影响,但如果需要规避和拿捏的条条框框太多,谁又能够坦然地、真诚地、畅快地说话?如果每个公众人物说话都滴水不漏,都充满了所谓的情商,都符合所有的世俗道德要求,这真的是一种“完美世界”吗?我觉得这样的世界更可怕。如此发达的网络,不该如此无聊。互联网愈发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它本应该让人变得越来越想说话。网络发言乃至出镜变得越来越容易,我们也理应听见更多的声音,看见形形色色的人,而不是他们还没张口,我们就已经知道他们要说什么、怎么说了,甚至现在,很多人已经根本不想说话了。一个可以作为审视这种变化的窗口是,如果你有二十岁以上的年纪,可以回想一下,十年前的微博,明星艺人们是如何在上面说话的,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日常和内心,当时是一种怎样的轻松和互动;然后再去翻翻现在的明星微博里,都是些什么内容。很多道理,不用刻意去讲,就一目了然了。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是,触目所及,再少有真性情的人,都是装在了套子里的人、小心翼翼的人、千篇一律的人。若如此,哪怕我们最后都成了符合标准的“好人”,他们都成了标准的明星,但没了真实作为前提,一切都毫无意义。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说话”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防走失,请关注:继续阅读:人家国企都说谢谢了谭母不是死于网暴,又如何?又一场噩梦这很幽默我们不再公开说话鸡毛蒜皮正在成为主流新闻
2023年6月12日
其他

人家国企都说谢谢了

本文首发于百家号“无法占用的顾意”。当成都的某位街拍者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他(她)估计没有想到自己开启了一场权力监督的公案。今天,网络流传颇广的一段视频显示,一中年男子和一年轻女子手牵手正在逛街,举止亲密。其中男子穿一件粉色短袖,腰间系着皮带,商务休闲风;女子衣着鲜艳,身姿出众,而这恐怕也是这段视频能够走红的初因。俗话说,人红是非多。有网友很快认出来,视频中的男子为央企中国石油下属的寰球工程项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胡某勇,牵手的女子不是胡某某的妻子,也不是其女儿。随后,中国石油北京项目管理公司回应:涉事人员胡继勇已被免去寰球项目管理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职务,并接受公司纪委核查。舆情发生后,有人质疑这样的传播和围观是否合理。有些人甚至因此生发了另一种道德感:舆论这么围观会不会对这两人不友好?甚至算不算网暴?这份“善良”大可不必。这样的围观其实已经不只是简单的八卦,而是具有了社会监督的性质。而这样的社会监督,不是太多了,是太少了。
2023年6月7日
其他

又一场噩梦

(本文首发百家号“无法占用的顾意”。)又是被噩梦缠绕的一个睡眠。没出意外,高考前夕,又梦见高考了。醒来算了一下,我的高考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但几乎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会梦见高考。梦境里有不同的场景,那种深深的焦虑和恐惧却一直都是一样的。无论怎么焦急和努力也无法解出来的数学大题,无论怎么赶也无法做完的文综,以及无数次在我梦境中出现的:在去考试的路上遭遇种种状况,快迟到了,可是穷尽一夜的梦,还是无法抵达考场。回到现实中,我其实很少有考试迟到的情况,我试着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去理解这样的梦境,也许永不抵达的考场只是一个象征,它寓意着某种无法挽回的终身遗憾或难以实现的目标,像是一个永远残缺的梦。
2023年6月2日
其他

这很幽默

真实发生的事情,很多时候比段子更好笑。今天看到一张图,立马乐了。一万元,最后取了这么一个名字,正如网友所说,这也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了。“龙港官方新闻客户端”征集名称,费那么大劲,咱直接从题目里把“官方”和“客户端”去掉,不就得到答案了吗?当然,咱不是开头一张图,接下来全靠编的主儿。本着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我一开始先对这张图片打了个问号,然后去微信里检索发现,在微信公众号“龙港发布”里,确实有这么一篇推文。而“龙岗发布”认证为“中共龙岗市委宣传统战部”,正儿八经的官方号。这则通知称,龙港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新闻客户端万元征名活动结果新鲜出炉,在2000多件投稿作品中,“龙港新闻”脱颖而出,最终确定入选奖(采纳奖)1位,获奖者为贺红亮;奖金1万元(含税),入围奖---10位每位奖金2000元(含税)。确凿无疑。而且,在核实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更有意思的东西。2015年,东方网迎来15周岁生日,东方网新闻客户端征名活动结果正式揭晓,“翱翔”一词成为东方网新闻客户端的最新命名,获奖者获得了20万元轿车10年使用权的惊喜。而这位幸运儿,也叫贺红亮。这篇报道公开了获奖者贺红亮的照片,以及更多信息:来自安徽合肥,时年三十五岁,在合肥的一家广告公司从事文案工作。2011年1月,厦门曾厝垵闽南特色海鲜一条街征名揭晓,厦门网报道说,曾厝垵海鲜一条街终于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思明区曾厝垵海鲜坊”,也就是“一条街”换成了“坊”。据说这是由专家学者组成的相关评选小组,经过激烈的讨论后评出奖项。而最终的三位获奖者中,也有一个叫贺红亮的人。三名提出“思明区曾厝垵海鲜坊”的读者分别获得奖金4000元。此外,2021年,1010集团旗下新店万元征名活动揭晓,在入围奖的20人名单中,也有一位叫贺红亮,自安徽合肥。2018年,在一个“沙琅镇公园山顶观光阁楼有奖征名征联评选活动”中,入选作品“沙琅新城公园”也是来自安徽的贺红亮。2013年,无线徐州广告语与淮海论坛征名揭晓,贺红亮获得二等奖……“贺红亮”的战绩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一时间,我不得不佩服取名牛人“贺红亮”。在此,也祝贺贺红亮!如果这些“贺红亮”都是同一个人,一种可能是,这位贺红亮作为广告人,本就日常关注和参与此类的征名活动,投的多了,自然中奖概率就大。另外,还有一个猜想,仅仅是一种猜想,这些所谓的征名活动,是不是本身就是广告公司策划的?一些官方搞悬赏征名活动,按照正常的思维去理解,一是为了在征名的过程中,可以提高民众的参与积极性,二是可以顺便挖掘当地的相关文化,最终集思广益,得到一个大家都比较满意而质量也确实不错的名称。总之,这番心血,让人感觉花得值。“龙港新闻”这个事,之所以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让人感觉似乎一点都不值得。而这么一个简单的名字得了大奖,一些网友“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怀疑可能存在猫腻,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企业出于营销的目的,花点钱通过这种征集活动顺便搞搞人气、打打广告,没什么,毕竟是市场行为嘛。但是官方花钱搞这个,最后取了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大众到不能再大众、换任何一个地方也适用、谈不上一点创意的名字,真的值吗?这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方向。毕竟,单是奖金就花了三万块,再加上活动策划、数据统计、材料整理等一系列的人力,也是个不小的工程。其必要性和实用意义,值得商榷。当然,如果把这事当作一个段子看,它的意义,也够了。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防走失,请关注:继续阅读:鸡毛蒜皮正在成为主流新闻接班人跑了罗美素与胡锡进张继科事件的三大尴尬从爽文到爽新闻
2023年5月18日
其他

鸡毛蒜皮正在成为主流新闻

越来越丧失了对主流新闻的鉴赏力。没有激情,只剩疲惫。就以最近频繁引发热议的两条热点话题为例,媒体和社会舆论为之倾注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但我却提不起一点点的言说欲望。一个是所谓的高铁“互殴”事件,还历经了几轮“反转”;一个是女子车位被邻居霸占,一气之下直接焊死。这两个“大新闻”、大热点,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都是个人对个人的矛盾,以前时髦的叫法是人民内部矛盾。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我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新闻,在纸媒时代,是上不了头版的那种,更上不了头条,但它们如今经常冲上热搜的前列,且高居不下,高热不退。如果说,以上两条新闻还具备一定的公共价值,还能在人性缺陷之外诉诸公共政策的改良,那么还有一类所谓的热搜新闻,更加令人不堪。也以最近的为例,一个是“挖呀挖”幼儿园女教师走红,一个是28岁的女副教授另类招生走红。它们也有很多共同点:比如新闻的主角都有较高的颜值,都是年轻女性,在迅速走红之后也迅速遭遇质疑和网暴。某个人突然走红了,然后就是她(他)又被网暴了……这仿佛是当下的一大新闻铁律,围观者和参与者都乐此不疲。互联网发掘了个人,更多的普通人,尤其是底层民众被看见,这是好事。但如果互联网的审视眼光和监督眼睛也聚焦于普通的个人,这一定是有问题的,一定不是健康的互联网。我不知道别的人在上网时,有没有这种感觉,作为曾经的媒体人,我对这样的现状是如此迷茫,对真正的新闻充满了饥渴。该监督的事情没人发声,甚至你根本看不见新闻的影子,不该监督的事情动辄成为热点话题,一讨论就是好几天,甚至十天半月骑在热搜榜上下不来。舆论监督温水煮青蛙式的堕落就在于,它已经逐渐转向监督个人,可是那些零散的个人,尤其是日常生活里的普通人,不就是我们身边的张三李翠吗?不正是这个社会的弱势一方吗?我们的舆论监督公器,怎么都用在了这些人身上?所谓监督,不应该挑战一定的门槛吗?监督普通个人,是最容易的,也最容易得罪的起?
2023年5月15日
其他

接班人跑了

董明珠的接班人跑了。这听上去有些滑稽。一般来说,我们看到的新闻都是“XX老板跑了”,至于老板的接班人,在老板没有跑之前,在自己还未接掌大位前,怎么可以跑呢?但是,25岁的孟羽童,真的离开了格力,离开了董明珠,还上了好几个热搜。先是有媒体记者发现,在短视频APP上用“明珠羽童精选”搜索,仅出现一条为“格力明珠精选”的直播间,该直播间曾经的头像是董明珠和孟羽童的合照,如今只剩董明珠一人。更有意思的是,翻看该直播间早期视频,发现已经没有了孟羽童的身影。互联网是可以抹杀记忆的,我们不止一次地说过。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人犯了错,或者退了、走了,其在网络的痕迹经常被习惯性地“删除”。我们不知道孟羽童有没有和格力闹掰,但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动向。难道说,孟羽童离开后,她和董明珠以及格力之前的甜蜜,就不是甜蜜了吗?人们还记得,就在2021年年底,也就是一年多前,孟羽童和董明珠一同现身中国制造业领袖峰会,当时董明珠还在活动现场表示,“要将孟羽童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她还不止一次说,“我希望把她的这种精神培养几年,也许她有一天真的能接我的位置。”可是,“太子”夭折在了25岁。5月9日,孟羽童在微博发文称:“我的人生信条: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5月10日下午,格力回应:孟羽童已离职,人员流动很正常。是的,多正常的事呀。坦白说,我一开始就不相信,在现代企业制度和商业文明下,一个企业家一眼就可以在一个刚毕业的、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身上,看到接班人的法相。这太过感性和随意,即使董明珠真的愿意,她也不可能绕过公司的其他高层,让孟羽童顺利登基。老人常说,“三岁看长,七岁看老”,意思是在一个人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看穿他(她)长大后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大概是基于一种性格和智商观察的经验主义,但是要说在孟羽童二十岁出头的年纪,就可以从其身上“看见董事长”“望看老板”,我觉得是天方夜谭。当当创始人李国庆早有断言:“这是一场炒作,目的是为了直播带货,孵化自己的网红。”的确,所谓接班人,更像是一场炒作,董明珠和孟羽童都获得了流量,格力获得了关注,格力电商也有了一波低成本的推广,多方共赢,一个不错的开始。从传播效果上来看,“疑似董明珠接班人”这个标签,也是一个比颜值更有流量煽动力的标签。那么,如果孟羽童是自己主动离开,是认清真相后离开,我是赞许她的。也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都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不是谁的接班人,永远不要有接班的心态。我们能做的、应该做的,就是做自己。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去努力追寻人生的意义。至于那些信仰,必须建立在自己的人生实际基础之上。信仰无对错之分,但判断一个人的信仰合不合理、靠不靠谱,可以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你的信仰的执行,是否是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手段。上帝选择我们成为人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容易,你的一生,完全可以用来践行自己的信仰,但请别伤害他人。最近读莫言的《生死疲劳》,书中的魔幻与现实,彼此纠缠不清。其实,我们就是生在一个魔幻的世界。书中的洪泰岳和蓝脸,都是有着强烈信仰的人,他们会显得固执、倔强,与时代格格不入。但是洪泰岳最终选择绑着炸药和西门金龙同归于尽,而蓝脸自己挖坑安然死去,高下立判。我也因此会在读书的时候怀疑,洪泰岳的信仰,真的是真诚的吗?他到底怀念的是那个“一切为公”的时代,还是留恋那个时代里的自己?那个可以垄断真理、高高在上、浑身散发着意气和能量的自己?而蓝脸,从一开始就坚持着自己的生存道义,他相信自己的双手,深爱着自己脚下的土地,他始终做着自己认为正确的、眼前的事,他活得舒服、自由、心安。他从不去改变别人,只是坚持做自己,他对自己真诚,那份执拗的信仰才得以发光,散发出人的价值和力量。前段时间看李硕的《翦商》,对商朝的人祭现象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我们大都听说过太牢、少牢,所谓祭祀品也不过是牛羊猪,可是当人也成为一种祭祀品时,甚至在祭祀的时候顺便被烹煮享用时,文明发展的阵痛令人心悸。所谓对神的信仰及其实践,今天看来无比荒诞和扯淡。不过,我在看《翦商》时的震撼心理是有所削弱的,因为在同步追看一部剧——《维京传奇》。公元9世纪的北欧人,依然保留着人祭习俗,甚至有些奥丁的子民,认为把自己献祭给神明是一种荣誉,是进入瓦哈拉英灵殿的捷径,因此他们心甘情愿主动献祭,这一幕一度惊呆了基督徒艾塞斯坦,乃至动摇了他的信仰。无论是三千多年前的商文明,还是一千多年前的北欧文明,其人祭传承在今天的任何一个文明人看来,都是不可理喻的,是对人命和人性的摧残。而很多时候,当人们被蒙蔽双眼和心灵时,其信仰就很容易陷入癫狂。今天,在一个神话已经祛魅的时代,我们的信仰绝不是要献出我们自己,而是要成就,或者说成全我们自己,这才是信仰的意义。毕竟,古维京人之所以愿意把自己倒着吊起来、放尽自己的血,也是因为他们笃定自己的这一行为会使他们进入瓦哈拉,然后过上幸福无忧的生活。所以,亲爱的同时代的人,你的理想到底是什么?你心中的瓦哈拉是什么样的?你要做哪些看得见的、具体的事情才能实现它?今天的文章看似形乱,但想说的只是:我们不是接班人,更不要献祭自己。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防走失,请关注:继续阅读:区长馆长,三大问题不能一锅汤罗美素与胡锡进张继科事件的三大尴尬那些截然相反的梦从爽文到爽新闻
2023年5月10日
其他

区长馆长,三大问题不能一锅汤

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5月8日,山西吕梁的一家民办博物馆——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发布了一则闭馆公告,引发舆论关注。公告称,“高宇峰馆长在离石区政府办事时被区长张海文辱骂,推倒致伤,120救护车送至吕梁市人民医院急诊,现状态很不稳定,时而昏迷。实在不能正常开馆接待大家,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这份公告,网上传播了一张纸质的张贴版,然后在微信公众号“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平台,也有同样的内容。公开资料显示,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吕梁山革命博物馆的创办人、馆长均为高宇峰。“这哪是闭关通知啊,这分明是在指桑骂槐,硬刚当地区长。”很多网友看了,都是这么个反应。很快,当地政府就坐不住了,先是离石区区长张海文接受媒体采访做了一些解释,然后吕梁官方通报称,“博物馆馆长被区长推倒昏迷”:没有任何肢体接触。你看,第一个问题就扑面而来了:博物馆的公告,白纸黑字,说“被区长张海文辱骂,推倒致伤”,现在政府部门的通报又说,没有任何肢体接触。事实相差如此悬殊,那么,如果博物馆的通知是假的,且内容直指当事区长,这算不算侮辱和诽谤?如果博物馆说的是真的,政府部门通报说的是假的,这性质就更严重了,对不?按照最基本的逻辑,这一份通知、一份通报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或者说含有虚构的内容,那么问题来了,说谎话可以不打草稿,但也不用负责吗?互联网当然可以用来维权,任何人都可以,但互联网不能用来造谣,任何人都不可以。这是我们在这个网络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一部分的时代,应该恪守的基本原则和应该遵循的起码常识。第二个问题,就是他们之所以起冲突的原因。官方通报说,高宇峰到张海文办公室,要求解决博物馆开展有关活动经费补贴问题,张海文当场打电话安排区委宣传部提出资金补贴办法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高宇峰对此答复不满意,情绪激动并拍打桌子,要求立即解决,现场其他办事人员随即将高宇峰劝离办公室。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副馆长刘朵朵说,几年前,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吕梁市文旅局和离石区政府三方合办了两次展览,“区政府答应每场展览补贴150万元,一共300万元,然后3年过去了到现在也没有给。”而区长张海文则表示,事发时高宇峰找区里解决活动经费一事,随后拿出一份材料,将原本150万经费提高到300万。好,经济问题就来了。如果本来就只有150万,却故意要300万,那么这算不算敲诈勒索?如果本来就是300万,区政府赖着不给,这算不算老赖?吕梁山革命博物馆(图片来源: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公众号)我只知道,如果是普通人,这两种性质一旦构成,轻则违法,重则坐牢,现在,事件双方一个是民办博物馆,一个是区政府,无数双眼睛都盯着呢,看怎么解决吧。第三个问题,其实源于官方通报里很靠前的一句话:高宇峰系吕梁市退休处级干部。好家伙,一开始,我以为高宇峰应该是经商的,大半辈子攒了些钱,基于个人爱好和赤子情怀,连续开了两个民办博物馆,但没想到是个退休处级干部。也正是因为这个身份,有网友问,高宇峰哪来的这些古董?据《吕梁日报》早前报道,1980年,年仅20岁的高宇峰把第一件古兵器带回家,由此开始了他一发不可收拾的收藏之路。2014年他创办了吕梁北武当古兵器博物馆,2016年创办了山西吕梁山革命博物馆。按照1980年20岁计算,高宇峰是1960年出生,2014年的时候54岁。本着善意去揣测,我们先相信高宇峰的这些收藏来源、程序都合法,民办博物馆其实也不稀罕,无论是公益性质的,还是经营性质的,都可以有,退休的领导干部,也不是不可以开办私人博物馆。但是,官员财产都讲究一个合法来源,我们也经常在落马官员的通报中看到“不能说明合法来源”,这么多藏品,网友有疑问,也可以理解。而跳出具体的纠纷来看,涉事的双方,都是处级干部,越是当官的,越不能瞎胡闹,越应该做个表率,约束自己的言行,遵纪守法,对不?互联网是公共舆论场,不是野地茅房,不是你想来拉个屎就拉,想提裤子走人就能走,你留下了些什么,总要对此负责,总要给个交代。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上面说的三个问题咋处理。但无论如何处理,我们都希望不要揉搓大众智商,不要殴打社会常识。毕竟,如今常识已经很珍贵了。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防走失,请关注:继续阅读:罗美素与胡锡进这事欠个通报吧?张继科事件的三大尴尬那些截然相反的梦从爽文到爽新闻
2023年5月9日
其他

罗美素与胡锡进

《漫长的季节》第七集,王阳的妈妈罗美素说,“我们这代人被安排惯了,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听父母的,长大了听集体的,身上像有个圈,按部就班地在圈里走着,也没人问为啥,没人出去溜达过,就连踩个线都害怕。”一口气看了七集,这是最触动我的一段台词。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做桦林的城市,桦钢应该是这座城市最大的企业,当然也是国企。桦钢就是这座城市的发动机,为这座城市带来资源、财富和就业,以桦钢为中心的产业线,就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的生命线。桦钢里的职工,每个人都以桦钢为荣,它是一种身份象征,代表着地位、荣誉,甚至血脉。桦钢自成一个小世界,这也是为什么,桦钢保卫科科长邢三儿连桦市公安局都不放在眼里,桦钢的治安,他觉得他说了算。主人公王响(范伟饰)的父亲是桦钢的第一代员工,据王响说,桦钢奠基的第一铲土就是他父亲填的。他顶父亲的班,在桦钢干了一辈子,然后一心想着的是让自己的儿子王阳也进入桦钢,祖孙三代,都靠着桦钢吃饭。桦钢就是一个钢铁般的小世界,拥有铜墙铁壁,外面的人轻易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大都不会想着出去。听到罗美素的“圈论”,突然联想到,这不就是《楚门的世界》吗?区别只是在于,楚门最后知道了真相,也走了出去,而我们很多人穷其一生也未必知道真相。当然,这里也有些《西部世界》的影子,桦钢是一方世界,也是一些人眼中的乐园。所谓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界限十分脆薄,只不过身处其中的人多不自知罢了。今天,还看到了胡锡进发的一段高论,彷佛是在和罗美素互动:坦白讲,老胡讲得很现实。他同时也很好地解释了,当下的这个“圈”是什么。胡锡进为“奋斗的人生”找了很多理由,比如你喜欢的姑娘、你的孩子和家庭,唯独没有“你自己”。可是人的一生,不是为了别人来到这个世界,然后因此努力去挣钱。所有的人,都该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桦钢而活,为桦市而活。胡锡进认为,为了这些“非我”的东西,你可以、似乎也应该在退休后接着干,并认为这并不会让一个人累,只会幸福。胡锡进恐怕过于代入自己了。胡锡进退休了,依然在接着干,看起来也乐在其中,但很多人对退休生活恐怕都没有这样的幸福憧憬,也没有胡锡进这样的资源和机会。如罗美素所说,小时候听父母的,长大后听集体的;又如胡锡进所说,先为娶媳妇而奋斗,再为孩子和家庭奋斗。人生在世,只要不是大富大贵的家庭加上尊重包容的家庭,就会有太多的身不由己。王响这一代被困在桦钢里,假如王阳一直活着,他就不会被困在别的圈里吗?未必。在河边那个湿冷的夜晚,沈墨给王阳看了她小指的四分段,说算命先生从小就预言了她的命运,她的命运就长在她的手上。王阳用自己的手把她的手指握拢,笑着对她说,你的命运握在你手里(而不是长在),由你自己决定。可是,他和她,都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像很多人仍在承受着命运的安排一样。当下,国企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小了很多,除了一些少数的资源型城市,很少再有一两个国企就“把持”一座城的现象。但是时代的“圈”,无处不在。时至今日,我们很多人依然都在被安排着。近些年,考公务员、进国企和事业单位,有个稳定的饭碗,又开始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求。紧接着开头的那段话,罗美素还说,“现在世界变化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将来你也不一定能整明白你孩子的”。是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圈。包括胡锡进,也不过是困在他的那个钢铁世界里的一个零部件罢了,且运转如此漫长。哪怕是90后、00后,大多也都在一个又一个圈里。我们的前十八年,基本被安排在高考的圈里,然后是工作的圈、房贷的圈、育儿的圈,我们的人生由一个又一个阶段构成,大都一眼可以望到边,甚至多少年能够还完房贷,都有精准的计算。可是,人生需要外界,生命需要打开,这不是一种成全,而是一种权利和梦想。所以,才会有“愿你出走半生”的流行诗句。所以,一个可流动的社会是多么难能可贵,这种流动当然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流动,也不只是城乡之间流动,还应是小世界和小世界之间的流动,圈圈层层之间的流动。也突然听明白了林俊杰的一首歌,“圈圈圆圆圈圈,天天年年天天的我……”当年以为是口水,如今听来,这就是很多人日复一日的人生。这漫长的季节,不只是一个真相揭开的过程,也不只是一个正义得彰的过程,而是很多的人的一生。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防走失,请关注:继续阅读:这事欠个通报吧?别劝了!专家的嘴救不了生育张继科事件的三大尴尬那些截然相反的梦从爽文到爽新闻
2023年5月6日
其他

这事欠个通报吧?

说个挺古怪的事儿。等了三天,还没下文。据河南商报“椒点视频”报道,4月16日凌晨,南京一隧道内正在查酒驾的多名交警,遭网约车撞击。现场视频显示,事发时,多名交警正在公路上行走,肇事车为一辆白色网约轿车,从交警背后行驶而来,未见明显减速,导致交警受伤;隧道内道路两边立起的锥形筒也被撞飞,而旁边放了一个限速40的标识。在隧道内开车,要打开车灯、不能变道超车、需要控制车速和车距,这是考过驾照的人都知道的常识。面对隧道内出现的异常情况,司机也应注意观察,看到限速标识应该减速行驶,看到锥形筒应该按照引导行驶。从现场视频来看,网约车的速度较快,且没有明显的刹车迹象,显然没有尽到安全驾驶的义务。不过,这似乎并不是一起普通的交通事故,当“隧道”“查酒驾”“交警被撞”这些词汇交织在一起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热议,甚至是一些争议。比如,很多车友表示,自己开车多年,还未遇到过在隧道内查酒驾的情况;也有网友表示,自己虽然不能理解,但也确实遇到过。那么,能在隧道内查酒驾吗?2019年,公安部交管局印发《交通警察和警务辅助人员安全防护规定》,其中第十二条第(四)项明确规定,在道路上设置执勤点,应当避开急弯、陡坡、临水、临崖、隧道或者视线不良路段,遇雨、雪、雾、霾、冰冻等恶劣天气,非紧急情况不得设置执勤点。如果是隧道内出现了交通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交警赶来处置,并现场开展工作,这是很常见的现象,相信不会有任何热议。但这起事件不寻常之处就在于,如果真的是交警在隧道内查酒驾,未免有些超出大众常识了,也可能不符合相关规定。另外,《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第七十条规定,“需要设点执勤的,应当根据道路条件和交通状况,临时选择安全和不妨碍车辆通行的地点进行,放置要求驾驶人停车接受检查的提示标志,在距执勤点至少二百米处开始摆放发光或者反光的警告标志、警示灯,间隔设置减速提示标牌、反光锥筒等安全防护设备。”细节要求也很多。在这起交通事故中,被撞的交警显然是受害者。而近年来因为查酒驾以及其他执法活动,执勤交警被意外撞到的情况不少。2021年底,《人民日报》曾报道,10年间全国近700名交警辅警牺牲在岗位。虽然他们的工作环境在客观上就存在一定危险性,很难杜绝,但是尽可能地改进工作方法,进一步明确执法规则,交警的人身安全就可以多一些保障。这也是为什么,《交通警察和警务辅助人员安全防护规定》第一章“总则”里的第一条第一句提到,是“为进一步规范交警辅警执勤执法安全防护工作,预防和减少执勤执法伤亡事故”而制定该法规。这些规定的严格落实,既是为了不影响交通秩序和车辆行驶安全,更是为了给执勤交警穿上一层层铠甲,避免他们在执勤时受到伤害。眼下,这件事情因其初步具有的典型特征被热议,已经冲上热搜,议论纷纷,这也催促着当地管理部门尽快给出详实的情况通报,以及后续的责任认定。但无论网友怎么争,安全第一的原则始终是最大公约数,是不容反驳、也不容回避的。这里的安全,当然既包括司乘人员的安全,也包括日常执勤人员的安全。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防走失,请关注:继续阅读:别劝了!专家的嘴救不了生育忘不了“不存在拐卖行为”张继科事件的三大尴尬那些截然相反的梦从爽文到爽新闻
2023年4月19日
其他

忘不了“不存在拐卖行为”

热搜第一,爆。4月7日,“丰县生育八孩女子”事件相关案件一审宣判,认定董志民犯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六个月,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九年;认定被告人时立忠、桑合妞、谭爱庆、霍永渠、霍福得犯拐卖妇女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十年、十三年、八年六个月和八年,并处罚金。庭审中,被告人董志民、时立忠、桑合妞、霍永渠、霍福得表示认罪、悔罪。这意味着,一审的结果,基本上不会再被推翻了。上面提到的这些人,也即侵害小花梅的主要罪犯,很快就要面临牢狱之罚,这是他们应得的。有网友又写出那四个字:大快人心。是的,虽然还有不少网友对董志民的“九年”,以及有些违法犯罪行为“超过追诉期,未予追诉”不尽满意和不太理解,但这个结果仍是让大多数围观者出了一口气。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着、分享着、讨论着这一消息,大有奔走呼告、漫卷诗书的喜极而泣,或者感觉自己尽到了一份力,也终于有了成果。此前,我们写过《丰县50问》《小花梅们的真痛点》,也算是为这起事件的真相大白和正义昭彰贡献了一点绵薄之力。可这个结果得来,还是让人心情无比沉重。从2022年1月27日,“丰县生育八孩女子”视频在网络流传,至今已经一年有余。我不敢去想,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短视频,大家都没有智能手机,小花梅的天在何时亮起,甚至很可能就在永夜里死去。我们还是要感谢并不那么讨喜的直播和短视频。如果不是八个孩子和锁链在镜头面前展现出来,甚至还有着主动展示的成分(董志民曾主动直播讲述自己“非同寻常”的家庭,并面带笑意和得意之情,也有网红与其“合拍”带货),
2023年4月7日
其他

那些截然相反的梦

越来越发现,现如今的很多事情与我们的想象,或者是自以为是的期待截然相反。我们认为明确无误、不可能有第二个答案的事,其结果可能是一个完全相反的答案。你也可以叫这种现象为不确定性,只是这不确定,往往让人五雷轰顶。我们失去的不是期冀,而是对人生和生活的掌控。二十年前的报纸上,头版头条是“我省2020年要实现人口零增长”,彼时的很多人尤其是社会精英,以及可以影响生育的人,都将其作为一种期盼,一种目标和一种成绩。但是今天,人口真的实现零增长了,甚至很多地方都开始负增长了,人们却完全不觉得这是成绩了。完全相反,很多人尤其是精英,以及可以影响生育的人,他们羞于甚至讳于讨论这样的现状。二十年真的长吗?不过是一代人而已,沧海桑田,早已换了主流价值观,而这又取决于人的价值转换。人可以是负担,也可以是资源,但人似乎很少时候是人,连很多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具有评定自我价值的自我意识,而不是交给一个时代,交给功利主义的主流,交给所谓的可变幻甚至相抵牾的光荣与正确。再举个例子,曾经很多人,甚至现在依然有很多对“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个论断深信不疑,也常常在文章中树立一种公义自信,大有“人在做,互联网在记录”的现代主义宗教崇拜。互联网成了新上帝,人们信仰互联网,觉得它公平、公开,所以公正。但今天我们看到,所谓的互联网之神不堪一击,它所谓的记忆可以轻松被抹除。互联网的记忆是可以删除的,这才是我们在实验和实践中论证出的残酷真理。甚至,互联网也可以进化出偏见、教导和唯一的声音。它可以被作为武器施放攻击,也可以被作为牢笼束缚信息、知识和思想。互联网当然是有中心的,因为一切都是有中心的。互联网奴役不了人,因为只有人才可以奴役人。互联网也可以被奴役,作为工具、牢狱或楚门的世界。眼下,很多人又开始担心人工智能要颠覆一切了。殊不知,这世间还有远比人工智能强大的东西,就算是GPT来了,它也要有主子,要姓主子的姓,即使它有了自我意识,也要被改造,也要忠于主子或畏于主子。意大利禁止了GPT,这仅仅是最简单的权力。我们真正应该担心的不是GPT,也从来都不是GPT一类的东西,而是那些缠绕了我们几千年的东西。它们足够强大,连GPT也会成为忠实的奴仆。那么,我们该怎么建立对未来二十年、甚至十年的信心?我们凭什么觉得我们现在坚信不疑的,就一定是未来必须给我们呈现的?历史上很多时代里,大多数人所认定的未来都是错误的、愚蠢的、可笑的,完全颠倒的。比如我们现在看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我们。2003年,一位小学生在作文纸上的方格子里一笔一划地写道: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考上大学,成为一名XX人、做一个XX家,挣很多的钱,为爸爸妈妈买一栋房子,报效国家,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他后来考上了大学,甚至读了研究生,他飞驰在城市宽阔的马路上,穿梭在高楼大厦间,他心里想着的不再是儿时的那些梦想,而是“快超时了”。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说话”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防走失,请关注:继续阅读:从爽文到爽新闻你还能写出激动自己的文字吗?计划信息委员会
2023年4月3日
其他

张继科事件的三大尴尬

这几天,有关张继科涉嫌借钱欠债及传播女演员隐私视频的传闻,持续发酵。对此,张继科工作室两次发文予以否认,而实名爆料的李微敖记者连发三条和一篇长文来回应,将该事件推向一个舆论高潮。但你有没有发现,除此之外,却没有一个“第三方
2023年4月3日
其他

从爽文到爽新闻

一开始,我把新闻当新闻看。后来,很多新闻我只能当段子看。再后来,有些新闻我不得不当智商测试题看了。今天看到的几条新闻,就很有代表性。先说朋友转发到群里“奇文共赏”的#女生靠摆地摊还清百万负债#。摆地摊,百万,这两个要素放到一起,我仿佛已经看到文松翘着兰花指、捏着嗓子说:刺激!我相信一个正常人看到这条新闻都会下意识地问:摆地摊真的能挣百万吗?(当然摆一辈子是有可能的,但前面有个限定身份:女生)有了这样的困惑,你就只能看看新闻内容喽,这不看不知道,一看想骂娘。新闻开头交代,主人公名叫乐乐,这还只是乐乐兼职摆摊的第二年。你是不是马上又得到了一个爆炸性疑问:摆摊一年挣百万?为了解答困惑,你只能继续往下读。原来,2021年6月,餐饮创业失败的乐乐在上班打工的同时,萌生了摆地摊赚外快的想法。2021年餐饮创业失败,这咱都理解,毕竟到现在,很多人的口罩还没摘下来。然后乐乐讲述,自己摆地摊的启动资金为3500元,卖玩具。在摆摊的过程中,乐乐还做起了自媒体。而因为在自媒体上分享摆摊经历吸引了一大批粉丝,乐乐做起了供应商,给其他摆地摊的供货。最后,她交代了自己的收入构成:“去年的收入差不多有200万,除正常上班的40万年薪外,摆地摊净赚25万左右,供应商出货收入应该破百万了。”我去,摆地摊只是最小的那一部分,25万。记者或编辑同志,你在标题里告诉我“摆地摊还清百万债务”是几个意思???这……主编不罚你们钱嘛,还是说这就是主编的意见?真是个:记者有多大胆,正能量就有多大产。另外,这新闻完全就是当事人自述的。呵呵。再来看另一条新闻,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主人公一个是女生,一个小伙。24岁,宝马7系,跟上面那个新闻一样的套路,这俩要素搭配到一起,也是两个字:刺激。这个新闻标题,倒是直接交代了职业:给同学做助理。但是更大的疑惑也就随之而起:我去,做助理都这么猛,那你同学得挣多少啊?开玛莎拉蒂?不懂,大为震撼,咱就只能继续读下去。然而,读完全文,也没发现宝马7系和这篇报道内容有什么关系,以及记者想表达什么。是想说,这位大二学生凭借自己给小语种同学做助播,就挣了一辆宝马7系?但是报道没说明啊?还是说,这是一位富二代,还没毕业家里就给买了辆7系代步?也没有说明。宝马7系真的只成了噱头。可是,如果它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信息点,为何偏偏又被做进了标题?没见过这么写新闻的,如果在内心真的把新闻当新闻的话。不瞒你说,一开始我以为这条新闻是自媒体出品。但是点开看到最近名噪一时的“潮新闻”,还是愣了一下。我下意识的困惑是:这标题,责编和主编都没提出过疑问吗?还是说,就是明明知道新闻内容和宝马7系毫无干系,但偏偏故意为之?你可以给我画饼,但是你不能指着我手里五块钱一个的韭菜盒子跟我说:这是人参松茸馅儿的呀。哪跟哪呀!解剖完这两条新闻,有些同学或许也发现了一个共同点:都是年轻人,都很能挣钱。这个点,就和我们平时感受到的现实世界,不在一个平面上了。这些新闻仿佛是在说:那些躺平的、摆烂的、抱怨的,都来看看,就是你自个儿的原因。类似的,还有一个数据新闻:住杭州豪宅的人每天多工作38分钟。嚯,是不是更直接、更有力:你买不起房,那是你不够努力。但是,单看钱江晚报这条微博,你是找不到数据来源的。像我这样“每天比别人多看38分钟新闻”(别问我是怎么统计的,就不告诉你)的人,就努力去查了查。结果发现,“潮新闻”报道说,是“通过联通智慧足迹数据,允九数据采样了其中的1.3万名住户”。具体方法是,根据杭州住宅套均价格排行,同时平衡各市辖区小区数量,最终选取了湘湖壹号、西溪风情、云栖玫瑰、阳明谷等9个杭州别墅小区,以及东方润园、武林壹号、金色海岸等7个高层住宅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住宅套均金额超过千万。那么,又是怎么统计这些小区业主的工作时间的呢?你看报道,也是看不明白的。或许他们就没想让你看明白。暂且不说,如果是所谓的“足迹”数据,能否真实反映工作时间。读完全文,我依然没有看出,这数据是怎么对比出来的,甚至根本就没“普通人”“穷人”什么事啊,那么这里的“多38分钟”,是比谁多出来的呢?也难怪,留言区里,网友一个比一个不服。一位朋友吐槽说,“可以去居住条件不好的租房区采访下,数据难道会显示他们不如富人区工作时间多?”只可惜,那些困在系统里的外卖小哥、白加黑的网约车司机、996的打工人恐怕是没有时间接受采访的。采访他们,主编可能也不同意。综上,我是真的不能理解,他们是不是觉得,在读标时代,就没人看内文了?在互联网的古早时代,网络爽文小说曾一度盛行。这些小说的主人公往往是出生低微的穷屌丝,或者虽然出身高贵但是天赋被限制,受尽了欺辱嘲笑,但随后的人生几乎都是一样的:奇遇、开挂、逆天,武功、桃花、地位、名誉不断上涨直达顶峰,让那些曾经欺辱他的人自惭形秽或者自食其果。后来,或许是借鉴了网络爽文的流量密码,网络爽剧也一度流行。人们在这样的“文化盛宴”里,获得快餐式的精神高潮。现在,文艺作品已经不够用了,便开始在新闻中寻找快感或者炮制药剂。爽新闻,大致又可以看做是这一“爽旋律”的延续。爽新闻的出现,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现在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类似“女孩摆摊还百万债务”“小伙24岁开宝马7”的新闻。这些新闻试图努力营造一种正能量:你看,这样的年轻人多好啊,他们能吃苦、爱动脑,他们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是理想与现实的双向奔赴,你若努力,便是晴天。只是,一个正常人和正常社会难以接受的是,小说和影视剧好歹是文艺作品,你怎么爽怎么编无所谓,但是新闻应该是对社会事实的客观呈现啊!新闻必须是客观的、中立的,不可利用的。把新闻当作某种工具,是在荼毒新闻。新闻是让我们睁眼看世界的,不是让我们“开眼”的。如果说,网络爽文还能让部分人颅内高潮的话,那么这些爽新闻真的还能打动年轻人吗?你以为的正能量,在很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看来,可能只是一个粗制滥造的低级笑话、漏洞百出的唬人魔术罢了。从爽文到爽新闻,信息化,是在进化,还是跌落?提醒:请朋友们将“观人随笔”加“星标”,觉得写得好就点击右下角“拇指”和“收藏”哦,不然会慢慢收不到文章推送~防走失,请关注:继续阅读:年轻人怎么成了“孙上香”3·15的第二天救救新闻“正能量宇宙”大爆炸996不是原因是结果
2023年3月26日
其他

年轻人怎么成了“孙上香”

年轻人和热搜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的剖面:年轻人的问题,越来越迫切了。最近的一个热搜,是关于年轻人上香的。数据显示,今年来,寺庙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310%,其中90后、00后占比接近50%。年轻人爱上寺庙游,也成为一个“热销”话题,有人觉得这是正能量,且是双重正能量: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复苏,另一方面反映了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也有网友的一句评价挺流行:“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我觉得这纯粹是为了对称的屁话。我相信这些去上香的年轻人,没有一个专门辞职或者退学去上香的,也没有一个只求佛不求其他的。最接近的现实或许是:他们上着班,或者正在广撒简历频繁面试找工作,但是不怎么如意;他们考着研、报着班,但是竞争实在太大不怎么顺利;他们该求的人也求了,自己也足够努力了,剩下的只能求神灵保佑了。据我的观察,周边的一些年轻人,做孙子做得心情烦郁、精神压抑,难免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自己突然时来运转,飞黄腾达,不再受领导、老板、甲方的鸟气。而怎么时来运转呢?环顾四周,仿佛求谁都不太行,那就只能拜佛求神。一些年轻人做孙子做得受不了,进而以向神灵上香的方式来转换寄托,简称:孙上香。我经常会在短视频平台刷到《陈翔六点半》。我并没有关注,但却经常刷到。我发现它确实比较受网友欢迎,其中一些关于年轻人职场遭遇的作品,常常在评论区引发共鸣。剧情通常是这样的:一个处处不得意、天天装孙子的职场年轻人,突然有一天彩票中大奖了,然后立马跟经常为难自己的上级翻脸:这个方案你丫的自己去改吧!甚至去老板办公室拍桌子:老子不干了,你自己玩吧!这类剧情通常还会有一些反转:比如彩票突然被风刮走了,然后立马重启装孙子模式。再然后,彩票又找到了,接着怼天怼地怼老板……这是视频化、快餐化的网络爽文小说。它为什么有流量?仅仅是好玩吗?它映射了一个群体的时代特征和精神面貌,寄托着他们不切实际无能为力自嗨意淫虚无缥缈的人生转折希望。这看似俗气的玩意,实则最为扎心。记得《黑镜》里也有这么一集:一个职场卢瑟被身边的人各种瞧不起,但是下班回到家,打开电脑,录入偷偷收集的同事基因(唾液、头发等),再把两片高科技的电子帖挂在自己的太阳穴,闭上眼,他就进入了自己为王的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平日里颐指气使的老板是他的仆人,办公室里的女神是他的禁脔,其他同事也都是任他捶打的下等人。举这个例子,当然不是说年轻人都有这么邪恶的内心世界。而是他们在现实世界遭受的人生困境和心理困境,都有相似之处。求佛、彩票、科幻……无非都是一种寄托或者发泄的方式罢了。舆论场有一种声音认为,似乎年轻人的问题就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似乎年轻人不想生孩子,就是年轻人自私,不懂得感恩父母,不懂得为家族传宗接代,不懂得为国家制造后备力量。似乎年轻人抱怨工作累、工资低、加班严重,就是年轻人娇生惯养、好逸恶劳;似乎年轻人找工作难,就是年轻人没本事、好高骛远。一个社会过分谄媚年轻人和过分指点年轻人,都是有问题的。不同的年轻人当然有不同的自身原因,但当我们讨论一种现象,一个普遍问题时,纯粹归咎于个人,就是耍流氓。不能简单地把“年轻人的问题”等同于“年轻人有问题”。年轻人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有些年轻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差别,可能比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都大。但有一点我是同意的:年轻人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最能反应社会问题的问题。现在,有人希望年轻人接盘,有人希望年轻人砸盘,但是他们当中却很少有人从自己做起。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年轻人身上,奉行一句“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意味着未来”,但在他们眼里,年轻人其实不是韭菜就是炮灰。如果官方和社会存在的意义只是劝年轻人要努力奋斗,那么我要劝这样的官方和社会善良。防走失,请关注:继续阅读:3·15的第二天东风无力百花残救救新闻“正能量宇宙”大爆炸996不是原因是结果
2023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