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宁 罗昊琛 2018-05-24

翻开葫芦岛市的地图,可见这座城市的铁路层次鲜明。秦沈、沈山两条干线自东北向西南穿城而过;魏塔线擦过城郊;一条支线则从葫芦岛站引出,向东直奔海滨而去。这条铁路就是葫芦岛支线,原名“锦葫支线”,全长13公里,是中国最早的疏港铁路之一,也是东北兴衰荣辱的见证者之一!

 

因港而生

作为一条疏港铁路,葫芦岛支线的命运和葫芦岛港息息相关。

1908年,东北总督徐世昌指派英国工程师夏尔比·休斯在奉天(今沈阳)沿海进行筑港勘测。1910年10月,葫芦岛港筑港开工。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只建成了120多米的防波大堤和,连山至稻池的5公里多的铁路专用线。1912年,奉天都督张锡銮“呈请改筑港工程为中央筹办”,相当于把工作责任推了出去,工程也随之中断。

1912年的“工商部督办葫芦岛开埠咨文”(图片来自网络)

1917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之二》一书的《实业计划》章节,提及葫芦岛港,认为其“可取营口港而代之”。1920年,张作霖重启建港,但因军阀混战,工程再度中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魔爪伸进中国东北,组织由日本平民组成的“满洲开拓团”,进行所谓的“垦殖”。1928年6月2日,日本公使面见张作霖时提出,愿出兵助力,但条件是在修建铁路和葫芦岛港方面享有特权,被张作霖严词拒绝。两天后,日本制造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炸身亡。

如今的沈阳三洞桥,车来车往,哈大高铁、秦沈客专、沈山沈大普速线在此交汇。图中,红色的纪念碑,即为“皇姑屯事件”发生处(拍摄:罗昊琛)

1929年,张学良视察葫芦岛,拟定了第三次筑港计划。1930年7月2日,举行开工典礼,张学良亲临典礼并撰写了纪念碑。

《申报图画周刊》对葫芦岛筑港开工典礼的相关报道(图片来自网络)

张学良筑港纪念碑,位于葫芦岛西山顶(拍摄:陈宁)

张学良来葫芦岛指挥筑港工程时所下榻之处,是为“张学良别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渤船人)

张学良筑港纪念碑碑文,为后人所刻制(拍摄:陈宁)

“九·一八”事变后,筑港又陷于停顿。1934年,为掠夺东北资源,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复建葫芦岛港及葫芦岛支线,1938年完工。至抗战胜利时,葫芦岛港已可停泊万吨级轮船。

多行不义必自毙,仅仅七年之后,日本战败。中华民国将东北大部分日侨与日军俘虏集中在葫芦岛港进行遣返,总人数达1051047人。侵略者建设的港口,成为了他们被遣返之地。

驶出葫芦岛港的侨民遣返船(图片来自葫芦岛市档案馆)

中国人民在向遣侨告别(图片来自葫芦岛市档案馆)

1946年的葫芦岛港(图片来自葫芦岛市档案馆)

日侨遣返纪念碑(拍摄:陈宁)

1948年底,东北全境解放前,国民党残余部队及军政要员大部从葫芦岛港撤离。新中国成立后,葫芦岛港变成军港,20世纪80年代中期转为军民合用至今。2000年5月17日,葫芦岛港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国家一类口岸。

 

工业支脉

如今的葫芦岛支线,不仅承担着葫芦岛港的货物运输,更连接着沿线的两座国家特大型企业——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即葫芦岛锌厂和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即渤海造船厂。每天有3至6对货车,由葫芦岛站“0调”机车或东风4C、HXN3牵引。

葫芦岛支线自葫芦岛站东南向东引出(拍摄:罗昊琛)

一辆东风4C奔驰在葫芦岛支线上(拍摄:罗昊琛)

葫支线大部分区段并未封闭,所以这种“飙车”的奇特场景并不罕见(拍摄:罗昊琛)

由于货源不多,工务段并未对葫支线过多重视,线路质量很一般,列车限速也多在45公里以下(拍摄:罗昊琛)

牵引货车奔跑的东风4C(拍摄:罗昊琛)

马杖房站站牌(拍摄:罗昊琛)

马杖房站站房,与锦西北站一同被列为葫芦岛市文物保护单位(拍摄:罗昊琛)

马杖房站全貌(拍摄:罗昊琛)

1939年,依托葫芦岛支线,日寇建设“满洲铅矿株式会社葫芦岛冶炼所”,即葫芦岛锌厂的前身。经过近八十年发展,今天的葫芦岛锌厂,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炼锌基地,但也是葫芦岛市区的“排污大户”。

葫芦岛锌厂大门(拍摄:陈宁)

葫芦岛锌厂厂内一角(拍摄:罗昊琛)

厂内的一条小河(拍摄:罗昊琛)

葫芦岛锌厂拥有自己的专用线,自马杖房站引出。自备机车种类很多:2台东风5、1台东风5B、2台东方红5。

0007号东风5B,锌厂自编号“01”;1196号东风5,锌厂自编号“03”(拍摄:罗昊琛)

6003号东风5,1992年由大连厂制造,锌厂自编号“02”。这台车的外形和四方机车车辆厂的东风5有很大区别,更接近大连厂厂内封存的那台1002号东风5(拍摄:罗昊琛)

2308号东方红5 ,锌厂自编号同为“03”; 2305号东方红5,锌厂自编号“04”,已报废(拍摄:罗昊琛)

进马杖房站接车的0007号东风5B(拍摄:罗昊琛)

1196号东风5推送货车进入马杖房站,背景为葫芦岛锌厂(拍摄:罗昊琛)

葫芦岛锌厂厂内,大量的硫酸罐车(拍摄:罗昊琛)

1955年,渤海造船厂筹建,1960年建成投产,成为中国船舶工业的重要基地,它的专用线,从龙港站西咽喉岔出入厂。

龙港站站牌(拍摄:罗昊琛)

龙港站的两代站房,都很有特色(拍摄:罗昊琛)

龙港站全貌,一台三线(拍摄:罗昊琛)

渤船专用线,有两台GKD1型内燃机车,常用的是这台4010号车(拍摄:罗昊琛)

由于企业部分业务高度涉密,国铁机车一般不进龙港站,而由渤船的自备机车直接上国铁葫支线取送车皮,允许运行区段为马杖房站至龙港站。企业内禁止拍照,笔者也只能从船厂的公众号上,找来几张图以飧读者。

通过葫支线11公里标(拍摄:罗昊琛)

厂内有毛泽东塑像(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渤船人)

渤海造船厂全貌(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号渤船人)

 

2018年4月4日于大连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