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来了 "秋裤"还会远吗
这几天有多少人跟小编一样
上班时还温暖如春
下班后却被冷风吹的倍儿精神!
二月春风似剪刀
九月秋风是剃刀
9月23日秋分
正式入秋
从这天开始正式进入
“一天冷一点”的节奏!
接下来怕冷的小伙伴
果断得准备秋衣秋裤了
9月23日
4点02分
“秋分”
秋分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所以这一天白天和夜晚一样长,是唯一昼夜等长的一天。秋分过后,就开始白天越来越短,天黑的越来越早了。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昼夜温差也将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真正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身加棉“的日子。
秋分是一年中比较重要的节气之一,是北半球真正意义上进入秋天的开始。此时,湿热之气已经没有了,气候以"燥邪当令",出现肃杀之气。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皮肤干燥等身体变化。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5248rmyr&width=500&height=375&auto=0
秋分
三候
初候雷始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
三候水始涸
秋分,八月中。雷始收声,对应春分的"雷乃发声"。是说雷在阴历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实际上是因为秋分之后秋燥之气渐盛,干燥的空气难以形成雷电,所以雷声便消失了。蛰虫坯户,是讲冬眠的虫子开始储备食物、挖洞穴,准备蛰伏过冬。水始涸,涸是枯竭之意。
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是非常美好宜人的时节。
秋分
习俗
秋祭月
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据考证,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这一天,后由于不一定每年这天都有圆月,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了中秋。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北京祭月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杭州谓祭月为“斋月宫”。广东祭月是祭拜一位木雕的凤冠霞帔月亮神像。
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选择一个“身量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竖放在桌上,失败者虽然多,成功者也不少,竖立起来的蛋儿好不风光。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以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秋牛
秋分节气,还有挨家送秋牛图的习俗。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与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见啥说啥,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
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汤圆多以糯米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制成,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热量之物,有助于补充身体热能,补虚调血、升阳健脾。农民朋友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秋分
养生
(综合新华网、生命时报)
(“新闻大连”整理并编辑)
大家此刻都在看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