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连版家庭中医养生指南来了!

新闻大连 2024-05-11

 眼部不适   经常便秘   入睡困难 

……

如果你也有这些症状

不妨看看

大连市卫生健康委

组织市中医药学会编制的

 大连市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指南 

(2024版) 

↓↓↓

为了提高大连市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家庭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大连市中医药学会向广大市民推荐10项家庭中医药适宜技术。这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涉及穴位按摩、中药热熨、茶饮、揪痧等,力求通过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中医方法对多种常见疾病起到治疗或预防作用。


按揉太阳穴轮刮眼眶缓解视疲劳


【适应症】

该技术可缓解视疲劳、眼部干涩、酸胀等症,具有明目润睛、养血柔肝的功效。


【操作方法】

双目微合,先用双手大拇指的指腹按揉双侧太阳穴四圈,其余手指自然放松弯曲,力度以稍感酸胀为度。然后,大拇指不动,用双手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内侧,稍加用力轮刮上下眼眶。轮刮眼眶过程中可以分别刺激上眼眶部位的攒竹穴、鱼腰穴和丝竹空穴,以及下眼眶的承泣穴和四白穴。


【示意图】


【注意事项】

按摩时保持手部清洁。



科普小常识


1.太阳穴:头部侧面,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简便取穴:正坐或仰卧、仰靠,头部侧面处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即为太阳穴。

2.攒竹穴: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简便取穴:正坐或仰卧位。皱眉,可见眉毛内侧端有一隆起处即为此穴。

3.鱼腰穴:瞳孔直上,眉毛中。简便取穴:正坐或仰卧位,直视前方。从瞳孔直上眉毛中,即为本穴。

4.丝竹空穴:面部眉梢后凹陷处。简便取穴:采用坐位或站位,丝竹空穴位于面部,眉毛外侧缘眉梢下陷点。

5.承泣穴: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简便取穴:食指和中指伸直并拢,中指贴于鼻侧,食指指尖位于下眼眶边缘处即是。

6.四白穴:瞳孔直下,眶下孔凹陷处。简便取穴:食指和中指伸直并拢,中指指腹贴两侧鼻翼,食指指尖所按凹陷处即是。


推拿、耳穴压豆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肥胖


【适应症】

适用于3-18岁儿童和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具有控制食欲、促进代谢的功效。


【操作方法】

1.推拿: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按摩腹部,以局部发热为度,操作时注意腕关节放松,手掌轻贴于腹部,动作轻快灵活,推拿过程中不带动皮下组织,操作持续5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关元、气海、天枢、中脘、足三里诸穴,每穴2分钟左右,共持续10分钟。以微胀感为度,隔日1次。

2.耳穴压豆:取王不留行籽贴于饥点、渴点、内分泌为主的耳穴上,粘贴后用食指指腹按压所贴穴位,每个穴位每次按压2-3分钟,每日按压5-6次。每隔5天贴压1次,两耳交替。


【注意事项】

应同时配合运动及合理饮食。


【示意图】

1.推拿:


2.耳穴压豆:



科普小常识


1.青少年单纯性肥胖:是指青少年排除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及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肥胖,主要是因多食少动、能量的摄入超过消耗转为脂肪储存于体内,导致BMI(体重指数)超出正常范围的慢性疾病。

BMI(体重指数)=体重(kg) /[身高(m)]²

2.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简便取穴:仰卧,将一手的食、中、无名、小指四指并拢,掌心向下平放,食指紧靠脐下,小指缘与腹中线的交点,即肚脐中央向下4横指处。

3.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简便取穴:在下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中央向下2横指处即是气海穴。

4.天枢穴:位于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简便取穴:从肚脐中旁开3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5.中脘穴:位于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简便取穴:胸骨上端至肚脐连线的中点处。

6.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简便取穴: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即是。

7.饥点耳穴:位于耳朵靠脸的一侧,突起处下方的凹陷部位。

8.渴点耳穴:位于耳屏外侧面,耳屏上结节与耳屏根部之中点连线的中点处。

9.内分泌耳穴: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


按压攒竹穴止呃逆


【适应症】

适用于功能性呃逆,具有降逆止呃的功效。


【操作方法】

呃逆时,以双手拇指或食指指腹点按攒竹穴,力度由轻到重,点按同时做深呼吸,持续1-2分钟,一般呃逆可止。


【注意事项】

如症状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


【示意图】     

                                                                     



科普小常识


1.呃逆:是不自主的膈肌痉挛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俗称“打嗝”。多发生于进食或饮水过快或过多以及大笑、饮酒或姿势体位改变时。

2.攒竹穴: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简便取穴:正坐或仰卧位。皱眉,可见眉毛内侧端有一隆起处即为此穴。


蜜煎导方治疗便秘


【适应症】

“蜜煎导方”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适用于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操作方法】

以蜂蜜一勺,放入无油锅中,小火煎熬,不断搅拌至焦糖色,质粘稠,熄火继续搅拌至成团。趁热用手把蜂蜜捏成头尖尾粗的蜂蜜栓,如拇指末节大小,冷却至质坚硬,可放置冰箱冷藏保存备用。便秘时,取1枚置入肛中,待有便意后,随大便排出。


【注意事项】

纳肛后应静卧10-30分钟,以待便意。


【禁忌症】

肛门、直肠、结肠术后患者、蜂蜜过敏者、急腹症及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禁用。


红糖姜枣茶祛寒除湿


【适应症】

该茶饮适用于风寒感冒、痛经、以及脾胃虚寒的吐泻等症,具有祛风散寒、温经止痛、温胃止呕的功效。


【用法用量】

大枣10g掰开、生姜5g切片,加入适量红糖,加水500ml,熬煮15-20分钟后即可饮用。


【注意事项】

风热感冒、阴虚火旺、湿热内盛的患者不宜饮用,糖尿病患者慎用。



科普小常识


1.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风寒感冒多见于冬春季节。

2.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可见: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风热感冒多见于夏秋季。


耳部按摩缓解失眠伴焦虑抑郁状态


【适应症】

适用于入睡难或多梦易醒、早醒者,伴或不伴有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胸闷心悸、头晕、疲乏无力等症。具有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的功效。


【操作方法】

洗净双手并搓热,掌心滴2-3滴精油或乳液,先将中指、食指蘸取少许精油或乳液,两指夹住外耳廓上下搓揉大概30秒;然后手掌心交替搓揉耳朵正面及背面各30秒,双侧可同时进行,重复10-15次。


【禁忌症】

耳廓皮肤有外伤破损、出血,或有湿疹、冻疮者。


玉米须山楂陈皮茶健脾利湿


【适应症】

本茶饮适用于痰湿体质表现为体形肥胖、困倦乏力、腹胀痰多等症;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也有一定疗效,具有理气宽中,健脾消食,利湿活瘀的功效。


【用法用量】

干玉米须5g,山楂10g,陈皮5g,加1000ml水煮10-15分钟,滤取药液代茶饮用。


【注意事项】

如使用鲜玉米须,可适当加量。


【禁忌症】

孕妇及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粗盐热熨散寒止痛


【适应症】

《本草纲目》中载:盐有“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吐一切时气风热,痰饮关格诸病”之功。该技术适用于各种寒湿疼痛,如热熨腹部,可以治疗虚寒腹痛、胃痛、痛经等;热熨四肢关节以及腰背部位,则能缓解局部疼痛。具有散寒祛湿止痛的功效。


【操作方法】

粗盐适量,爆炒加热后,装入布袋,袋口扎紧,熨敷身体各疼痛部位。也可将布袋置入微波炉加热,反复使用。


【注意事项】

盐袋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皮肤烫伤。


【禁忌症】

局部皮肤破损、或红肿热痛、或有皮疹不宜使用;皮肤感觉异常、神志不清,以及糖尿病患者慎用;月经量多者不宜热熨下腹。


廉泉穴揪痧缓解咽喉疼痛


【适应症】

适用于咽喉肿痛,具有清热利咽止痛的功效。


【操作方法】

将中指及食指弯曲成钩状,蘸水后,夹扯廉泉穴部位皮肤向前揪,再急速放开还原,重复至出痧为止。


【示意图】


【注意事项】

揪痧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紫红色血痕(痧),且稍有疼痛,数日后会逐渐消散。


【禁忌症】

局部皮肤破损、或有肿物包块,以及出血性疾病禁用。



科普小常识


廉泉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简便取穴:正坐仰靠,在喉结上方凹陷处。


小儿捏脊、摩腹手法强身保健


【适应症】

该法适用于3-18岁儿童和青少年日常强身保健。具有调整脏腑、经络、气血,防治疾病的功能。


【操作方法】

1.捏脊:患儿俯卧位,暴露背部,操作者位于患儿左侧,首先将滑石粉均匀涂于患儿背部脊中部位,沿背部由上而下轻轻推摩。然后双手拇指抵住腰骶部长强穴附近脊柱两侧皮肤,食指指腹与拇指相对合力将皮肤捏起,作翻转和捻捏递送动作,方向自尾骶部由下向上推捏至大椎,为1遍,如此3遍,在捏第4遍起每捏三下提一下,即“捏三提一”,以加强刺激,如此3遍,共6遍。

2.摩腹: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实施摩法,以局部发热为度,实施者腕关节放松,手掌轻贴于腹部,动作轻快灵活,推拿过程中不带动皮下组织,操作持续5分钟。以上手法,每日1次,以上午为佳。


【注意事项】

发热、皮肤破溃时不宜应用该手法。


【示意图】

1.捏脊:      


2.摩腹:


【参与专家】
李吉彦(大连市中医医院           主任中医师)
李    杭(大连市中医医院           主任中医师)
封    硕(大连市中医医院           主任中医师)
矫承媛(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主任中医师)
卞    菊(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
王冬梅(大连市旅顺口区中医医院   主任中医师)
赵    耀(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任中医师)
刘崇俊(大连市中医医院           主任中药师)
沈    会(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主任中医师)
刘涌涛(大连市金州区中医医院     主任中医师)
陈志刚(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任中医师)
周正国(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任中医师)
都    群(大连市中医医院           主任中医师)
许益强(大连市中医医院           主任中医师)
【主要执笔】
李杭、矫承媛、卞菊、王冬梅、赵耀、王璐宇


新闻大连(微信号:dltv8811)编辑制作

资料: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编辑:沐沐

美编:海健

校对:华铮

主编:吕彬

监制:穆军 高忠华


有料·有用·有温度  闻大连 












▶ 大连支持住房“以旧换新”

▶ 5月起这项住院门槛费取消▶ 发现“飙车炸街”可举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