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 “照搬”,Supreme 可能都进不了前三
2020 05 13
WWW.KIDULTY.COM
# Daniel Johnston # Artist
# Streetwear
Text /Jerwyn
( 封面来源:Widewall)
提及潮流与艺术,我们是绕不开 Supreme 的,尤其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他们推向大众的涂鸦艺术,几乎从未被潮流文化剥离出去过,也从未因 “过时” 而被淘汰,反而至今都紧紧缠绕着潮流向前走的步伐,加深了潮流在文化中的印记。
Supreme x Daniel Johnston
(图片来源:Supreme)
近期,Supreme 将于去年九月逝世的传奇艺术家、音乐人 Daniel Johnston 的涂鸦作品搬上了最新一个系列。这样的致敬系列确实让无数粉丝们热泪盈眶,和 Wacko Maria 在几个月前出的巴斯奎特系列一样令人激动。
我们可以看到 Supreme x Daniel Johnston 的系列就是完全将画作复制在衣服上。
(图片来源:Supreme)
不过擦干眼泪平复心情之后我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多数 Streetwear 品牌与艺术家们的合作好像并无任何设计可言,基于将原作 “照搬” 的单品们如此 “简单粗暴” ,真的有意义吗?
「从时装说起」
首先我们要知道何为 “照搬”。
和潮流品牌有些不同,时装品牌更偏向于世界级大师们的作品进行 “再制”,所以我们对于每年都会在无数 T 台上看到以艺术为灵感的系列已经见怪不怪,这样的灵感类 “照搬” 也算是设计师与艺术家们思想的碰撞了。
以艺术作品为灵感的时装设计数不胜数
(图片来源:ARTY)
从西班牙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Dalí 和时装设计师 Elsa Schiaparelli 联手打造的 “超大龙虾裙” 开始,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就进入了文化意识的养成,更代表了一个开启全新大胆时装设计时代的信号。
Dali 与 Elsa Schiaparelli 合作的 “龙虾裙”
(图片来源:Google)
于是从那开始,时装界的 “大师系列” 就一发不可收拾:Yves Saint Laurent 以荷兰抽象派画家 Piet Mondrian 作品为基础设计的裙子也给整个时装界带来了一次全新的感官盛宴,已故的艺术家们被设计师们一个个的搬上了 T 台正中心。
Yves Saint Laurent 以荷兰抽象派画家 Piet Mondrian 作品为基础设计的裙子
(图片来源:Yves Saint Laurent)
「波普艺术的照搬就不是照搬了吗?」
就在大家马上会对此类设计感到疲倦之时,波普艺术家 Andy Warhol 和 Versace 的联手为时装界带来了生机。其实自波普艺术在 50 年代出现以来,它就一直与 “时尚” 并驾齐驱。
(图片来源:Versace)
Richard Hamilton 作为波普艺术的先驱者之一,曾将波普艺术描述为 “流行,短暂,可扩展,低成本,批量生产,年轻,机智,性感,领先,迷人,大生意”。
(图片来源:insider)
因为 “波普艺术与精英主义价值观和自我反思的表现主义运动” 背道而驰,它让艺术接受了平凡的生活的洗礼,并使艺术与新一代消费者之间建立了稳固的联系。
(图片来源:MOSCHINO)
于是这样的特征与消费主义化吸引了潮流界,从 Hirst、Jeff Koons、草间弥生、Keith Haring 到如今的村上隆、Banksy、KAWS 和 Daniel Arsham 等等等等艺术家都与潮流品牌有着无法分割的合作关系。
村上隆 x Vans
(图片来源:Google)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时代,艺术家担当设计师的角色并直接与著名的时装品牌合作就是维持这种关系的绝佳办法。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村上隆,他与众多品牌和个人设计师合作的产品数不胜数,从与 Vans 在巴黎时装周上展出的联名鞋到与 LV 当时的创意总监 Marc Jacobs 合作的系列,都能够清晰的看到艺术家们迫不及待推销自己的影子。
「“原画照搬” 与 “LOGO 叠加” 」
商业化的艺术形式逐渐成为潮流的组成部分,将众多在时装的强压下 “苟且偷生” 的设计师们彻底解放出来,也让更多本身可能存在着寸步难行境况的艺术家们重见天日。
Gucci “照搬” Helen Downie 的艺术作品
(图片来源:Google)
但是,如果说艺术与时装设计之间如此又商业又互相牵制的关系,变为趋于稳定的常态化是合理的,因为至少艺术作品只是灵感之一,重新设计与融合才是重中之重。那么回过头来看潮流与艺术的结合,那就仅仅只剩下 “结合” 了。
(图片来源:Adidas)
但是,这种图案的印刷照搬,真的有必要吗?
当代艺术在持续不断变化,艺术家们与品牌所产生的合作似乎并不像早期那样充满生机,更别提时装类的再创作。随着当代艺术逐渐将短暂性和文化的易逝性作为一种审美元素,在如今消费主义和商品时代永无止境的交易中,将这样的共同点变为了妥协的借口。
LV 联名艺术家 Jeff Koons 推出的名画系列
(图片来源:Google)
但是很多人认为,这是让大众离看似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艺术减少隔阂的必经之路。比如 Uniqlo 的 Crossing Lines 就可以算是使现代艺术更加 “民主” 了一点,只是将艺术品更换了载体的存在并不需要被大家议论纷纷。
然而很多评论家们认为快速时尚元素的充斥由于制作服装所涉及的剥削而掩盖了原始艺术品的创造力,因此宣称这种主张似乎过于掩耳盗铃了。
Wacko Maria x Basquiat
(图片来源:Google)
就算换一个思路,将这视为品牌情怀的体现,也不足以支撑它们和博物馆以及艺术家们周边几乎没有差别的设计,再加上一贯的高价和限量发售模式,更是让无数粉丝寒心。
品牌们扪心自问自问,这样的行为和 LOGO 叠加是否一样都是投机取巧的不用心行为呢?
这样的 “照搬” 似乎破坏了艺术的完整性,也让时尚失去了艺术性,更令 “潮流” 面临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难题。这个本身是在大环境下涅槃重生的标识,不能因为沉迷于 “drop” 带来的快感,也将消费者在这样的形式下逐渐失去本该宣扬的审美自主性和对于艺术的认知性。
除去单品的联名,艺术展联名也逐渐成为趋势。
(图片来源:INSTAGRAM)
所以,在如此环境下耗尽了全部都应当拥有的创造性之后,潮流品牌还能再抓住些什么呢,可能仅剩潦草带过的品牌 LOGO 而已了。
那么对于你们来说,潮流与艺术的结合系列最近乎于完美的都有哪些?
〈 滑动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和吴亦凡脚一样大,是每个 Sneakerhead 的噩梦
疫情下的线上营销,谁才是 “真·戏精”?
假的 Supreme 倒了,真的 Supreme 可能要来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