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宇宙“最调皮老爸”:想跟我一起上天?没票了!

金台环环 环球人物 2022-07-11


“爸爸,你是不是不爱我们?”

作者:占康 陈佳莉编辑:陈佳莉


6年前首次飞天时,陈冬对当时只有5岁的双胞胎儿子说:这次爸爸出趟远门,你们有时间就看看天空,去找找比较亮的星星,说不定爸爸在那里,跟爸爸打个招呼。


那次陈冬在太空驻留了整一个月。


每到夜深人静时,他都会趴在舷窗上凝望地球,拍下一张张照片——深邃幽黑的太空里,蔚蓝色星球像一颗璀璨珍珠。他幻想,在那里,儿子们说不定也正闪着“星星眼”,望向爸爸所在的地方。


返回地球后,陈冬把微信头像换了,用的就是那些个想念儿子的夜晚,拍下的太空照片。


今年6月准备再飞天之前,孩子们长大了,要求也多了,问陈冬:爸爸,能不能带我们上去?


陈冬的回答充满童趣。他告诉儿子没有票了,并给孩子们留了作业——想想为什么想上太空、上去之后想干什么。


陈冬还开玩笑说:“王亚平回来时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自己到时候就是‘检查作业的爸爸回来了’!”


·2022年5月17日,神舟十四号乘组三人在试验舱内工作。


从“叠豆腐块”做起


除了留作业,此次临行前,陈冬还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


信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能让人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位父亲的言传身教。


陈冬对孩子们说:要学知识,更要学会诚实、勇敢、坚持、善良,学会从很小的事情做起。



“很小的事情”,在陈冬个人成长经历中,是从叠“豆腐块”开始的。


陈冬于1997年以优异的成绩被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录取,成为一名飞行学员。高兴之余,他拍了很多军装照,花了足足1个月的津贴,洗了很多照片寄给家人和师友。


然而,兴奋感还没持续多久,他就接连遭遇现实的“滑铁卢”。


新训时,陈冬的被子没叠好,被班长扔出宿舍。他感到丢人,趁着午休时间,在会议室找到空地,用抹布擦干净,把被子铺在地上练习,用小板凳一遍遍地压平整,终于把被子叠成了“豆腐块”。


彼时,陈冬体形有点虚胖,体能成绩离标准差得远。为了不被淘汰,每次早操他都给自己的腿上绑上沙袋,比别人多跑一圈。晚上熄灯后,自己加练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再爬楼梯练体能,直到筋疲力尽。


“放弃这样的字眼,不在我的字典里。”陈冬说。


就这样,他3个月瘦了10多斤,各项成绩都达到了优秀,还当上了区队长。


两年后,他驾驶飞机飞上了蓝天,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歼击机飞行与指挥专业毕业证书。


·陈冬做飞行员时期的照片。


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天的身影牢牢吸引住陈冬的目光。


那时,陈冬是强击机飞行员,主要在低空飞行。他下决心要参加航天员选拔,心想:“我也要飞得高点、再高点,飞出大气层,去那里看看什么样。


当得知所有航天员都在飞行员中选拔时,他的心跳都加速了:“未来有一天,我是不是也有机会飞向遥远的太空?” 


但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又遇到了问题。


2009年,航天员选拔开始之时,陈冬和部队正在祖国大西北参加演习。当大家得到消息后非常欣喜,结果却被告知,因在外执行任务,他们不参加本次航天员选拔。


“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内心失落的陈冬经历短暂的挣扎后,迅速调整状态投入到演习中,带领战友圆满完成了任务,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心理学上有个法则叫“梦想法则”,就是一个人只要拥有梦想,就会在希望中生活,不断创造出奇迹。


3个月后,陈冬竟然获得一次补招的机会,搭上了航天员选拔的末班车。


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陈冬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老师登报“寻找陈冬”


在给儿子们的信中,陈冬还教育他们要尊师重道。


你们总说老师太严格了,但你们不知道,他们和你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是全身心付出,全心全意希望你们好的人。”陈冬说。


2010年5月,陈冬和刘洋、王亚平等7人,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从那时起,陈冬在北京的航天城里全身心地投入训练,6年时间他仿佛“人间蒸发”般消失在亲友们的视线里。


2012年,陈冬远在河南洛阳的中学时期班主任姚志强,因为十分思念爱徒,在《洛阳晚报》以《姚老师“想念你”》为题登报寻找陈冬。


在报道中,姚志强提到,每当看到神九升空的相关报道,压在心头多年的对自己学生陈冬等人的思念便涌上心头。


他说:“算起来,大概有15年没见了。不知他们现在在哪里,过得好不好?”



陈冬后来形容那段日子,说:“这是一段长跑,又是一段短跑,你不仅需要耐力,还需要爆发力。


他仿佛被拉回了高强度的学生时代,重新坐回课堂,拾起课本,吸收天文、航天技术、空间惯性坐标等多类陌生学科知识。


不仅如此,超重耐力适应性训练更为折磨人,要求过载达到人体自重的8倍,持续时间为40秒。


陈冬回忆道:“每次训练都会觉得这8个G压在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上,甚至感觉脏器都临时‘位移’,透不过气来,眼泪也会不受控制地甩出去。


为了提高对超重的耐受力,晚上回到家,陈冬就躺在床上,拿重物压在身上,再练习呼吸和动作。


·2021年9月1日,陈冬正在进行飞船模拟器训练。


狭小环境心理适应性训练也是极大考验——乘组3人被关在仅有数平方米的狭小密闭环境中,并被“剥夺睡眠”72小时,其间还要在电脑上做密密麻麻的测试题。


陈冬和组员一直在和瞌睡作斗争,在第三天的凌晨四五点钟,大家轮流唱歌、讲笑话,终于熬了过去。


通过训练,陈冬的身心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当他的名字出现在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时,姚志强热泪盈眶,激动地说:“中学时代,我当了他6年的班主任,他当了我6年的班长,今天他成为飞向太空的航天英雄,我真的很为他自豪。



“不称职”爸爸

和“不孝”儿子


2009年陈冬面试航天员时,面试官杨利伟曾问过他一个问题,想要成为航天员,要面对很大的风险,要付出很多,你很有可能会照顾不了自己的家庭,你还会坚持吗?


陈冬毫不犹豫回答:我想成为航天员大队的一员,成为中国飞得最高的人。为实现梦想,我甘愿为之付出。


这种付出,有时甚至是直面生死的巨大挑战。


2016年,陈冬初上太空,感到新奇和兴奋,但很快,“空间运动病”接踵而来。失重使血液涌向头部,他头晕脑涨,甚至眼睛都有点外突,在指令长景海鹏的帮助下,才慢慢适应了失重感。


·2016年10月, 陈冬(右)和景海鹏在执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

飞船返航前几天,两人突然遭遇话音通信中断故障。


“开始我呼叫飞控中心,没有反应,我还以为不在通信区。隔一会再呼叫,还没有反应。”陈冬说,“我们在摄像头前写下‘无线电通信故障’,让地面科技人员看到。在与地面联手排障的3小时里,我们在镜头前非常镇定,还在手册空白页上写了‘我们很好,请你们放心’。”


收听不到地面指挥调度的声音,航天员在太空中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景海鹏回忆道:“最坏的打算,就是我们可能回不去了。”


这安静得让人可怕的3小时让陈冬记忆深刻。


后来,通过天地协作,通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6年11月18日13时59分,飞船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安全着陆。“经过飞翔和烈焰,我们再次回到了祖国的大地,心里无比踏实。”陈冬说。



在给孩子们的信中,陈冬说:爸爸妈妈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们的人。


从事了航天事业后,陈冬所有的精力、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训练和学习上,很少有时间陪家人。


有了双胞胎儿子后儿子见到爸爸的机会也是屈指可数。


有一次父子间视频通话,儿子哭着问陈冬:“爸爸,你是不是不爱我们?”


还有一次,陈冬在休息日出差去给别的小朋友上课,普及航天知识,儿子反问他:你到底是我们的爸爸,还是小朋友们的爸爸?


听到这些,陈冬心里十分愧疚。


在儿子们面前,他是一个“不太称职”的爸爸,在自己的爸爸面前,他又是一个4年没回家的“不孝”儿子。


65日上午,当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运载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电视屏幕前,陈冬的爸爸陈树林松了一口气。


·2022年6月5日,陈冬(前)、刘洋、蔡旭哲出征。


“直播里看到他们状态很好,很自然、很平稳。三个人都挺好的。”陈树林上次见到陈冬还是2018年。儿子第二次飞天,他心里不像前一次那样紧张了。


“陈冬说要检查孩子们的作业,他说完后孩子们不理他,他自己都笑了。”一旁陈冬的妈妈黄焱说,他们也要检查陈冬的作业,“陈冬上天也是一个‘作业’,是党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我们相信他能完成。”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苏   睿


(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加微信“HQRW2H”了解细则。欢迎大家提供新闻线索,可发至邮箱tougao@hqrw.com.cn。)



点击上图购买本期杂志


备注“环粉”即可加入环环大家庭


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010-65363483、65363115

QQ: 3144809109

邮箱:3144809109@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