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高铁,可以连的免费Wifi原来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 导语 随着我们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公司将深耕消费互联网,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而掌上高铁项目正是高铁网与互联网的双网结合,也是消费互联网反哺产业升级,促进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项目。
做好掌上高铁项目也是检验WiFi管家通过能力输出在垂直封闭场景的差异化能力。
项目背景
把WiFi管家既有的能力和公司强大的内容输出到高铁场景,打造垂直封闭场所的差异化WiFi能力。打造铁路互联网服务的开放合作平台,向旅客提供站车一体化、线上线下协同的一站式出行服务。我们希望能从中找到突破口。
我们正在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公司将深耕消费互联网,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而掌上高铁项目正是高铁网与互联网的双网结合,也是消费互联网反哺产业升级,促进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项目。
以下是当时竞标时制作的动画短片,用于展示我们想要实现的愿景
设计挑战
2018上半年通过团队的努力拿下了掌上高铁项目,但投标成功只是整个高铁项目的开始,不仅仅止步于此,接下来需要把产品落地,将项目标书中的愿景实现。作为团队中的设计师,需要完成整个产品0-1框架搭建并交付给正式的国铁的团队,并在后续支持他们的独立开发。在设计中会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和挑战。
多方沟通
项目前期由我们团队负责,之后将会交付给新成立的国铁吉讯公司,这是由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吉利、腾讯三方共同组建的公司。所以项目涉及到利益多方,各方领导层高度关注。在项目过程汇总沟通会更加复杂,每一个公司都有着不同的企业背景,沟通方式上会存在差异。作为中间环节的设计师,需要不断的去磨合和尝试。
场景特殊
作为工具类软件的产品设计团队,我们团队虽然有着丰富的WiFi工具类设计经验,但是面对更加垂直封闭场所的高铁场景,我们却并不熟悉。
哪些是高铁用户?高铁场景下用户会产生哪些行为?以及该场景下用户的需求和痛点是什么?如何去设计高铁场景下的连接和服务?
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时间紧迫
在短短不到2个月的设计时间里,需要完全从0开始设计一款全新的双系统应用;且设计人力有限,我们的设计团队需在满足原WiFi管家产品上去进行高铁项目设计。
并且由于是企业基因导向影响,要求一次性完全做完全部功能,他们看到的是在理想标书的愿景,与以往互联网MVP(最小可行化产品)概念完全不同,在预期内很难实现落地。
拆解分析
由于面临着以上这些设计挑战,在动手设计前,需要明确产品定位,去着手下一步的设计和实现。为此我们针对每个设计难点对症下药,逐个解决。针对存在多方沟通问题我们采取了内部脑暴达成共识,针对特殊复杂的场景采用场景体验和问卷调研的方式找到设计痛点和机会点,针对前期时间紧迫我们采取案头研究、竞品分析来快速熟悉了解市场产品目标。
内部脑暴
组织项目筹备组的三方对产品名称和定位的访谈与脑暴。通过大家脑暴APP名字,从而了解各方对这款APP想要达到的目的,也了解到各方对产品未来的期待和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
案头研究+竞品分析
通过对标书的重新解读、高铁出行用户数据文献研究以及对铁路、出行相关产品的对标分析,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行业需求布局情况,找准产品定位,我们体验了20多个产品,并把他们分成了铁路购票、车载连接、地铁服务三个大类,统计出90多个功能点,转化成了10类主要功能。
了解到当前市面上产品实现的程度,对于优秀的我们可以借鉴参考,对于失败的我们可以吸取教许。由面到点,重建市场边界。找到相似类型的产品,每类产品功能点进行统计。不同产品功能构架和产品定位。从而了解到未来产品SWO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确定产品定位。
场景体验+问卷调研
在项目前期通过手管问卷,快速的了解到目标人群的观点和看法,并在项目开发前的检验阶段,将自己作为用户,快速带入场景,了解用户搭乘高铁行为及痛点,寻找产品机会。我们还在8月份组织了实地调研,实地研究高铁场景,对旅客进行拦访,建立起用户画像旅程。
找准定位
上层已经提出“让服务联网,让出行智慧”的口号,我们再经过前面多种用研方式,逐步明确了我们的用户范围,用户在乘车环境最关注的点,并且也在问卷中了解到了用户对掌上高铁这个名称的接受度与敏感度。我们很快找到并确立了掌上高铁APP的产品定位的三个关键词。
在找到定位之后,我们根据以上的三个关键词,分别从设计策略和品牌策略两个方向入手,完成本项目的完整视觉输出。
设计策略
场景化的设计思路
在与多方达成产品共识后,我们着手开始设计。在设计上我们将高铁场景化的概念由此引入,构建用户在高铁旅途中的理想场景,将APP的功能、信息和样式与高铁行程相结合。通过WiFi作为独占能力的优势,让用户以车厢WiFi连接作为主需求初步切入旅途使用到旅程管理的迁移覆盖。
构架上分为首页,娱乐,发现,我的四个tab。其中首页作为车厢服务的承载点,结合了腾讯视频资源的娱乐页则作为车程服务的承载点。旅程服务的重任则交到了发现页上。我们针对旅客乘车主要需求进行场景化设计和优化,并提供未来功能服务拓展可能性。
根据场景状态改变样式
在高铁场景化的设计中会包含空间,时间和WiFi连接状态三个维度的变化信息,对此我们针对不同状态点去创建不同的行程场景,在视觉上版块焦点随着用户场景的变化而变化,并会根据不同状态用户关系的内容,强调相对应的信息。
品牌策略
设计理念-官方/轻量/速度
前面得出的设计定位“便捷出行”“旅程指引”“途中陪伴”,我们该如何拆解转化成能在品牌设计上运用的关键词呢?
在前期我们在实地调研中还对旅客进行了情绪图调研,我们筛选出八张与高铁出行相关的图片让用户选择并作出关键词解释,由此可以从中了解用户对掌上高铁的期待与印象,希望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关键点来开拓掌上高铁品牌设计的思路。
通过情绪图得出的若干个关键词,我们拿来和设计定位相结合,从中找到相似点,再进行一轮发散总结,得出品牌设计策略的三个关键词。并在其基础上,延伸出多个辅助词来帮助品牌设计的实施。
LOGO设计-WiFi+高铁
经过前期头脑风暴与问卷调研,根据得出的关键词进行第一次设计初稿,将概念具体化,然后在团队内进行初稿评比筛选。关键词具象之后直观的变成了高铁app的元素,我们能更加直观的看到每个元素所能给人带来的的印象,为了更加精确的定位高铁app,我们对元素进行了精简。紧接开始草图、初稿的阶段。
进过多轮的尝试,最终确定了掌上高铁APP的设计方案。
掌上高铁AppLogo的设计思路来源于WiFi图标与高速行驶的高铁,经过巧妙的延展结合,组成了现在三层色高速列车的图案。Logo的确定成为了后续设计APP风格与整体品牌感知的风向标。
视觉表现-不断提炼视觉基因
在确定LOGO方案之后,如何能快速运用覆盖到品牌的其他方向,我们提取了其中的设计特征,在图标、插画、界面中呈现出来,使整个APP的视觉风格达到更进一步的统一。我们把速度感与官方感进行进一步的提升。
颜色-蓝色代表中国铁路
为了突出中国铁路的官方感、与互联网技术的科技感,我们选用了蓝色作为整个APP的主色调,与蓝灰色与黄色搭配成整个APP的品牌标准色。
图标-提炼LOGO基因
图标上,大胆采用非方正行结构,每个图标都有10°的水平倾斜,左上角导圆角设计,使每个图标都能充满速度感,且在tab上的四个图标都增加了微动画效果,进一步加深掌上高铁品牌的整体印象。
插画-场景化/代入感/故事性
插画上采用了isometric风格的插画形式,平行透视、场景渐变与浮空样式是掌上高铁APP插画的专有特点,模块化的设计方便日后在不同场景下的批量产出。
整体展示
WiFi状态-根据场景改变样式
由于首页需要承载WiFi状态和行程状态两种类别的信息,且WiFi状态又属于弱主动型操作,在这里区分了有WiFi、没WiFi、已连上WiFi和风险WiFi四种类型,其中需要用户操作的时候,除了加强按钮的引导,也会在背景纹理上做微动画,进一步提升用户对此功能的感知程度。
行程卡片-场景拟物化设计
在模块化的前提下,行程卡片根据不同的行程状态设计了相应的卡片样式,在这里轻质感的仿车票设计能让用户集中视觉注意力,减少用户的认知界面成本。
城市精选-突出在途感场景
发现页作为承载掌上高铁APP旅程服务的版块,在这里我们把高铁行程和沿岸城市信息两大内容打通,融合成城市精选的全新概念,在这里用户可以根据行程地点的情况搜索出周边有用有趣的信息内容。
添加行程-多场景匹配多添加方式
掌上高铁APP目前有三种手动添加行程的方式(站站添加、车次添加、扫码添加),这里我们做了一次信息呈现的关注度调整,把用户最关心的信息做了强调提示,减轻了用户在添加行程过程中的成本。
站内导航-将旅客、高铁和车站衔接
根据用户导航检索习惯,提供四种导航方式,一种分享方式。一键智能导航,将旅程出战,进站等常用的行为作为更具有智能化的路径导航的选择方式,通过基于车站人流和车票类型,帮助用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抵达上车点。
我的-激励用户操作闭环
通过我的页面,将行程管理和WiFi连接的操作形成闭环,将流量作为积分奖励,让乘客快速熟悉产品功能,引导行程添加操作。并且也为后期会员以及流量购买等商业化功能作为铺垫。
项目总结
掌上高铁项目是WiFi管家一次全新的探索和尝试,在初接触垂直封闭场景后,我们总结出了一些避坑指南:
调研分析-通过竞品分析确定收拢需求并通过实际调研去测试验证需求
· 在项目前期可以通过竞品分析与产品合作确定需求,将把产品功能迅速收拢实施。项目初期,在团队对所涉及的领域不熟悉情况下,设计帮助产品对相关竞品功能点拆解,分类并统计出功能点和关键页面。通过横向的版本维度和纵向的界面维度的对比,了解市面上当前各类产品的常用功能,反向推到出设计目的和用户需求。
· 在开发前期通过实际调研对设计方案进行测试评估。通过用户体验地图的构建,去构建乘车前中后阶段体验地图,挖掘到用户在各个阶段的痛点和机会点。通过信息需求的统计分析,了解旅客不通阶段需要的信息需求,为行程界面做参考。通过可用性/满意度测试,了解用户对一设计的界面图标的视觉样式,功能满意度,使用的流程等进行测试,提出调整意见和优化方向。通过询问用户对规划功能点的看法,对规划功能需求确认,为需求落地提供参考。
设计方法-场景化的设计,产品融入高铁旅途
· 当面对像高铁这样复杂场景进行设计时,通过针对高铁的场景化设计帮助设计师找到用户与场景之间内在联系,探索新的功能及交互方式。通过用户整体的乘车流程去了提取其中的关键场景,去理解用户在此时需求和预期意图,分析每个场景中的用户的行为,情绪,触点。然后对比真实场景和模拟场景推到出其痛点和机会点。最后通过衡量标准对设计机会点进行衡量判断以及优化。
沟通合作-toG和多方的沟通方法小结
· toG沟通需认清楚在理想与现实的分界线,通过主界面不同版本的尝试进行去积极推进,将需求落地。
· toG沟通需设计师的自驱力,对时间节点和节奏的提前把控,可在需快速的落地时,将阶段性的大目标转化为颗粒度更细致的需求。
· 多方沟通需对需求的把控力和说服力,不同行业的沟通,将设计目的和理念在方案陈述时去明确表达。在交流时需从双方的位置都进行考虑,将表达的内容更加清楚明白。
· 在多角色跨公司异地协同工作的情况下,如何快速直观的进行沟通勾兑成为最大的问题,我们需要使用高效的产品设计协作平台(如:蓝湖、石墨),这样能大大节省设计开发及还原的时间。
时间规划-多线程合作,快速定位尝试,及时反馈优化,让项目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设计上线
·通过多线程合作并有效时间规划。项目上线时间定在10月份国庆,并需预留开发时间,为保证时间进度,由此倒推出设计时间并不多。在设计人力不足情况下为满足短期内能够快上线需要,设计和产品更加密切的合作,去快速落地项目。采用了多线程合作的方式,将功能进行拆解,制作项目甘特图,根据需求难度去分配产品设计合作时间,保证每个产品都可以和设计在短期内逐一去有效的沟通和确认需求。
·快速定位尝试让需要快速的落地并及时反馈问题和设计优化。我们省去了需要时间较长的用户调研,而是通过竞品的参考和前期分析推测出用户需求,在管家平台发放问卷在一周的时间内快速验证。
此外由于产品对应负责自己模块的功能,产品与产品之间不熟悉,设计作为中间环节,定期同步进展邮件给到筹备组,去汇报项目设计完成度,让产品之间了解到其他模块进度,并设计组内评审以及快速CE从设计和用户角度去优化交互和视觉方案。
上线至今,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短短两个月时间掌上高铁APP累计用户突破100W,iOS和各大安卓市场持续保持五星好评,APP整体质量也受到了来自中国铁路、腾讯、吉利的认可。
相信在2019年春运的大潮中,在回家的路途上大家已经感受到掌上高铁APP带给大家的方便与乐趣。
感谢所有参与此项目及给予建议的你们,谢谢:)
项目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