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深度思考”的思考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姚伟的写字台 Author 姚伟1701

| 导语 很多人都说要“深度思考”,但是几乎没有内容说清楚什么是深度思考以及如何做到深度思考。本文结合个人所学内容以及ToC和ToB的工作经验,尝试对深度思考做一个定义和梳理,希望能对关于深度思考迷茫的人有所帮助。

本文作者:weyao,腾讯wxg行业产品


前言

去年我和朋友兼老师朝珺在北京聊天,他让我分享一下最近关于个人成长最大的三个收获,我说了一堆和工作相关的内容。

他说你的思考太浅了,没有深度思考。

我追问他那到底什么才是深度思考。他说你应该自己去研究,我给你的是结论,给不了你思考过程。

后来年末微信的年会上,小龙也讲了一个点,他说“执行力强”不是一个褒义词,执行力强就意味着思考就少,没有办法做到深度思考。

而我对自己的评价里面,有一个词就是“执行力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特别好奇,他们口中的“深度思考”到底和我理解的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于是我在外部和公司内部找了很多的资源,很遗憾没有找到讲清楚什么是“深度思考”的内容。

于是我结合个人经历和这一年的所学内容,尝试对“深度思考”做个定义和总结,不一定对,只希望能够在所有读者心中种下一颗种子。

研究清楚一个事物或者概念,就需要能给出清晰的定义。

所谓的深度思考即: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构建和完善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

深度思考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决策

关于深度思考的定义,有两个概念需要理解,一是“批判性思维”,二是“多元思维模型”。

这两个概念会在文章里面去做重点介绍,所以文章内容主要分成四部分:

一、批判性思维介绍
二、多元思维模型介绍
三、做不到深度思考的原因总结
四、帮助深度思考的工具简介


一、批判性思维介绍

“批判性思维”这个词,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

但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中缺少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课程且传统介绍“批判性思维”的书太过生涩,所以导致大家对于“批判性思维”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只是了解一个概念。

我在这篇文章中讲讲我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抛砖引玉。

     1、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批判性思维,本质上就是通过一套标准来监控自己的思维,核心目的是为了考察思考的质量。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思考过程的思考。


    2、什么是完整的思考过程

完整的思考过程=论题+论证+结论

完整的思考过程由论题、论证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论题是什么:论题就是我们要讨论的题目

《学会提问》这本书中把论题分为两类:

一是描述性论题,是指针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即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

这类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价值观立场影响。

比如疫苗有没有副作用?

二是规定性论题,即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即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这类问题受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

比如我们应不应该躺平?

不管是在生活和工作中,还是在读文章读书中,论题往往都不是直接点明,需要自己去找。

关于如何在书或者文章中寻找论题,有很多技巧的东西,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关于工作中的论题,我们以一个细分场景举例:

工作中,老板有时候会过来抛一个方案,直接和我们聊细节。

职场新人可能就方案细节就和老板讨论起来,比如方案的落地可行性,方案
落地需要的资源等等。

讨论到最后,老板一般都不会满意,有时候还会觉得你没有听懂他在说什么。

注意,实际上当他们抛出一个问题或者方案的时候,往往真的不是要聊方案。

他们真正想要聊的论题藏在方案背后,需要我们去往背后拔高思考一层,一般有6种可能:

  • 验证战略方向的假设
  • 评估商业模型和业务模式
  • 了解业务模型中各分支模块是怎么搭建的
  • 讨论战术方向的假设
  • 了解执行落地的路径
  • 讨论如何在某些事情上面更好地执行

如果是在小厂,和老板的沟通往往都集中在123层。

验证战略方向假设就是指这个方向能不能做,比如一家做游戏陪玩的公司在考虑游戏行业能不能切入,就需要先验证这个方向到底行不行。

评估商业模型和业务模式是指,到底是切入游戏发行还是游戏研发,还是游戏渠道。

这三种业务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是什么样的,投入产出比可能会如何。

了解业务模型中各分支模式如何搭建,则是指如果做联运业务,需要哪些核心的事儿,分别是什么以及怎么做。

在大厂,大部分岗位则更关注456层。

讨论战术方向的假设是指,比如基于某些细分方向的创新,能不能做成A,能不能做成B,A的终局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不能是C等等。

了解执行落地的路径是指,比如确定做A,依赖的部门有哪些,需要迭代的能力有哪些,我们推进的节奏是什么,如何确保项目在可控范围内等等。

讨论在某些事上更好地执行则很比较简单,就是指能不能优化某些环节和细
节,做得再漂亮点。

这里多说一句:

小厂关注123,是因为需要快速把业务跑起来产生商业收益,执行细节比较粗放没有影响。而大厂的厂情则不同。

123和456的能力项有比较大的区别,所以从小厂社招进大厂的人往往都不太适应,需要时间来磨合,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再说结论,结论就是对论题的呼应。找到了论题,则结论就比较明确了。

结论需要注意一些论证谬误,比如诉诸权威谬误、乱扣帽子谬误等,这里就不再多做介绍。

有一个谬误值得大家关注,叫“虚假的两难选择”也叫“二元谬误”。我个人在职场上犯过多次。

怎么理解:我们很容易在陈述或者思考时给自己设限,告诉自己这个事情的解决方案只能是A或者B,没有意识到或者去想到还有其他解决方案。

这就是典型的不够“深度思考”。有本书叫《第三选择》,介绍得很详细。

再说论证,完整论证=前提+论证+结论,结论包含到了论证里。

没有经过论证的结论只能算是猜测或者想法,没有讨论的意义和价值。

合格的论证必须满足两点:

  • 确认前提是否成立
  • 确认推理是否有效

关于确认前提是否成立:

可以这么理解前提:江苏是中国的一部分,苏州是江苏的一部分,所以苏州是中国的一部分。

如果说江苏不是中国的一部分,那这个前提就不成立。

前提的来源往往来自于常识、知识和特定场景的信息。

所以可以把前提分成两类,一类是显性前提,一类是隐性前提。

显性前提不必赘述,就是会直接点明的前提,就像数学证明题中明确列出来已知条件。

而隐性前提就是没有说出来,但是实际上已经做了判断的前提。

比如我们父母会说,别养狗了,把狗送走吧,你们以后生孩子怎么办?

这里其实就有一个隐性前提:在父母的认知里,孩子比狗重要。

隐性前提也有两种类型,一是我们想当然认为“世界是什么样子”,这个就对应了我们的世界观,

二是我们想当然认为“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就对应了我们的价值观。

找到关键隐性前提,往往是判断论证是否成立的关键。

基于第二点“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除了我们个人从小形成的价值观之外,也会有短期所处环境形成的观念。

比如受身边圈层影响形成的观念,比如受公司企业文化和团队文化形成的观念。

举个工作的例子,作为微信支付的行业产品,我们在和行业商户沟通“不看不付”这个产品的时候。

很多家的反应是“这个产品用户体验很好,但是我们这阶段都在xx大促上,你这个方案先等一等。”

这里的隐性前提就是“商业价值大于用户价值”。

刚开始做ToB业务的时候,我比较天真,这些公司不是一直强调用户价值和用户体验吗?这么好的产品为啥不做啊。

不要看他们平常说什么,而是要看他们平常做什么。

所以,当我们在做ToB层面的沟通时,除了达成表面上的共同愿景和目标之外,还要找到对方没有说出来的隐性前提。

这里不用纠结于黑白对错,而是为了更好地展开工作。

再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丰县的案子看完之后令人气愤不已,我们为什么会生气,是因为我们强烈的道德观念告诉我们这么做不行。这就是隐性前提。

那我们的道德观念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道德观念?100年前有没有这样的道德观念?深入提问下去,就找到了我们价值观形成的背景和原因。

以上是我对“前提”的理解。

当我们去审视自己的思考的时候,思考“思考”背后的隐藏假设,本质上是对自我更深入的洞察。

可以去慢慢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了解构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在意什么。

关于确认推理是否有效:

推理有两种形式:演绎法和归纳法

演绎法:

即从已知的条件和定律通过逻辑推演得到新的定律的方法,我们高中的数学证明题就全是用的演绎法。

通过演绎法得到的结论是完整严密的,推理有效。

归纳法:

即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比如亚洲的天鹅是白色的,欧洲的天鹅是白色的,那归纳为世界上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归纳法的结论不完整严密,比如上面的天鹅比方,可能存在黑天鹅的情况。

这两种推理的定义很好理解,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则比较复杂,往往会出现多种推理方法混合在一起的情况。

比如我们在工作中要测算某种功能对商户的影响,手里掌握了部分真实数据,也有部分置信度低的数据。

往往就会通过演绎法+归纳法得到一个不太严密的结论。这个结论虽然不严密,但是已经足够支撑辅助决策。

    3、批判性思维中的两个陷阱

批判性思维中有两个常见的陷阱,需要警惕,一个是“概念”,一个是“形容词”。

怎么理解概念:

我们在行业聊“不看不付”的项目方案的时候,涉及到评估方案的潜在收益。
方案的关键评估中有一环,就是某个功能下的付费会员留存率。

我当时和两家商户沟通的时候,发现两边的算出得出来的收益差别很大。从行业经验来看,两家的模式和体量的差异不应该像差别这么多。

后来针对他们两家的计算才找到问题,核心原因在于两家对于“留存率”这个概念的定义完全不一样。
也就是说两家对于“留存率”的计算口径差异很大。

A说的“留存”和B说的“留存”完全是两回事。

所以批判性思维就要求在论题、论证和结论中始终保持关键概念的内涵前后一致.

打个比方,“概念”就像一个压缩到极致的文件。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景下的解压能力都不一样,解压缩出来的信息含量就都不一样。

第二个是“形容词”:

我刚开始做ToB业务的时候,商户A和我说,你们这个转化很差,商户B也和我说,你们这个转化很差。

我一下子就被唬住了,哎呀,完了,有问题,咋办。

但是去深入沟通时会发现,这个“差”该怎么定义?

绝对值是多少,横向对比其他产品,纵向对比过去的迭代是什么样的,其实都没有说清楚。

深入下去定义这个“差”时才发现,原来在参考系一致的情况下,我们的转化是很不错的。

再比如我们生活中,我以前某件事做得不好的时候会反思,哎呀,这件事我做得有问题,思考不深了,下次思考深一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其实就是思维懈怠,什么叫“深一点”,如何定义“深一点”,怎么做到“思考深一点”,都没有想清楚。

以上,深度思考中的第一个概念“批判性思维”就讲完了。接着讲第二个概念“多元思维模型”


二、多元思维模型

    1、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

多元思维模型:思维模型本质上来说就是批量解决问题的套路,多元则意味着不止1个思维模型,是很多个,很多种。

多元思维模型核心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决策。

关于多元思维模型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查理·芒格提出来,

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
你需要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然而,我这种特殊的方法似乎很少得到认可,甚至对那些非常有才能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人们要是觉得一件事情“太难”,往往就会放弃去做它。——查理·芒格

我们用批判性思维来学习、思考、沉淀下来的可复用的经验就是思维模型,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直接复用,而不需要再去走一遍完整的思考流程。

其实我们平常虽然没有意识到思维模型这个概念,但是一直在使用。

比如产品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分析思路都是习惯从产品视角拆解问题。商人遇到问题,则从商业角度来思考问题等等。

这里可能会有疑问,说“思维模型”不就是“方法论”吗?

我理解“思维模型”和“方法论”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方法论”是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而“思维模型”则更像是解决全局此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方法论”是“思维模型”的子集。

    2、思维模型的四个层次:


图片来源:《好好思考》

经验技巧层:这一层最浅显,适用边界也最窄,往往是从小样本中总结。比如“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

方法流程层:这一层是从大样本经验中总结的流程。比如SWOT分析,商业模式画布等等。

我们平常总结的内容往往都落在这一层。适用边界也往往局限于行业或者某个大场景。

学科原理层:这一层是科学方法验证后的原理,比如数学、社会心理学(当然目前也有人说社会心理学不够科学)、博弈论等。

这一层的适用边界更大,可以跨行业跨场景。

查理芒格说,如果我们能把自己总结的思维模型最终都溯源到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上,就会对思维模型有更深刻的认知,他称之为全归因治学法。

哲学视角层:这一层是基于科学之上的哲学思辨,比如熵增思维、演化思维等。这一层的适用边界最大,可以跨越时间。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就很容易理解任正非讲熵增,俞军会强调产品经理要理解“交易”,要多读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的书了。

这些内容本身不是核心,而是这背后的思维模型值得去学习和复用。

    3、如何构建多元思维模型:

上文提到的“批判性思维”是构建多元思维模型的核心,除此之外,则是在工作中和读书中获取经验,来完善已有的思维模型和构建新的思维模型。

关于工作和读书中的构建方法就不再赘述了。推荐阅读成甲老师的《好好思考》。

举个构建思维模型的例子,到微信支付之前,我在某小厂负责To C业务的产品和运营,那个时候我们说服开发或者设计师做某件事的逻辑,无非就几种:

  • 这个事儿对项目收益有很大帮助,优先级P0;
  • 这个事儿对你有帮助,你的成长、晋升、绩效需要;
  • 这个事儿大老板拍的,你老板也同意做了,优先级P0;

这三板斧下去,基本没遇到过什么阻碍。我一度觉得职场沟通很简单,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是到了微信支付,在To B场景下,我们要去说服商户做某件事的时候,这三招显得非常捉襟见肘,甚至可以说几乎不适用。

期间我一度对自己的沟通能力产生质疑,后来通过批判性思维、读书和实践,构建了一套“说服”的思维模型0.1版本:




三、做不到深度思考的原因总结

以上,我们给“深度思考”下了定义,明白了什么是“深度思考”,再去看做不到的原因,就比较清晰了:

    1、缺少批判性思维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里缺少系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而是以服从和执行为主。

如何提升批判性思维,别无他法,找几本好书和课程,反复练习提升,最朴素也最难。
   
     2、没有总结出思维模型

有了批判性思维,还需要刻意去总结搜集思维模型出来,固化成自己的思考套路,而不是每次面对新的问题的时候再去想一遍。

还是那句话,我们总结这么多,就是为了方便自己更高效做出决策。
   
     3、总结思维模型,但是慢慢就遗忘了

除了去思考和记录,还需要不断地去使用和迭代,这也才能记住并且融会贯通。

就好像我们看书和课程的时候,一定要让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产生关联,否则就是一时爽,很难记住。
    
    4、没有阅历

对于农夫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是“皇帝用的也是金锄头”.

有批判性思维但是没有阅历就是“皇帝不一定用金锄头”,但是他用不用,用什么,我们不知道。

批判性思维只能帮助建立完善思维模型,并不能产生增量的知识。

而增加阅历的方法,除了不断去做尝试和探索,剩下就只有读书和谈话了。

    5、没有好的工具帮助自己整理和思考

和3的问题类似,传统的笔记记录方法和工具难以满足整理和思考的诉求。

像我过去使用的是印象笔记,差不多有几万条笔记了,但是每次整理和使用起来都压力巨大,后面就慢慢变成了只记不用,失去了工具本身的意义。


四、帮助思考的工具

推荐一本书《卡片笔记写作法》和少楠的flomo,flomo就是从这本书得到的灵感,演化而来的笔记产品。

这俩的核心理念就是思考大于记录,让笔记和记忆之间产生关联。这里就不再过多介绍了,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体验。

这是一张我的截图。




以上,算是把“深度思考”做了一个总结,也是对过去1年的一个总结,希望能对所有读者有帮助。



# 腾讯技术直播 #

扫码预约,get开播提醒

往期回顾:
  产品干货: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实践 
如何高效学习(错过就后悔版)
开放世界游戏的环境叙事实践
  如何从0-1搭建一款用户满意的产品 

点个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