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尊重那盘辣炒蛤蜊,它替我们试过毒
地球是一个奇迹
将国家地理中文网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
研发辣炒蛤蜊这道菜的人,或许不知道蛤蜊早在几百年前就在为人类服务了。除了被当成食物外,我们真的了解蛤蜊吗?
蛤蜊(Clam),双壳纲帘蛤目蛤蜊科软体动物,又名吹潮、沙蛤、沙蜊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水域。它是世界最长寿的软体动物。
2006年,一群英国科学家在冰岛海域开展气候研究,在捕捞的200只北极圆蛤(Shell valves)中,他们发现了一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但细数后发现,这只蛤蜊的生长轮高达405轮——像树木一样,蛤蜊壳上也有一圈“年轮”,每过一年,就长一圈。
但不幸的是,这200只蛤蜊在船上被冷冻,带回实验室后均已死亡。科学家推测,这只“最长寿”蛤蜊出生时正是中国明朝,命名“明”(Ming)。
2013年,英国科学家使用碳-14年代测定法再次评估“明”的年龄,结果显示它的真实年龄在507岁,比之前多了一个世纪。
科学家在冰岛发现了世界最长寿蛤蜊,但却意外“杀死”了它。|BANGOR UNIVERSITY
“明”出生那年,达·芬奇正在创作《蒙娜丽莎》,天花病毒正侵袭欧洲,直到伊丽莎白一世即位,“明”才52岁。
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博士德琳·梅特(Madelyn Mette)在研究这些蛤蜊,她解释说:“一旦它们达到一定年龄,它们体型相差不大,肉眼无法分清它们是100年,还是300年。”
据《经济学人》报道,位于波兰首都华沙的胖凯西(Gruba Kaska)水泵系统,其主要负责人是8只蛤蜊。它们的任务是监测整个华沙的饮用水质量。
这个系统简单利落。波兰波兹南(Poznan)亚当密坎凯维奇大学(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多梅克(Piotr Domek)解释,由于蛤蜊对水质要求极高,当这种软体动物碰到重金属、杀虫剂或其他污染物时,它们会关上外壳,停止进食。
多梅克和他的同事从河里或水库搜集蛤蜊,在它们的壳上贴上一个线圈和一块磁铁。电脑通过侦测磁场变化来记录它们壳的闭合。
由蛤蜊完成的水质警报装置。|The Economist
“如果发生恐怖攻击、生态灾难或者其他供水污染,蛤蜊就会关上壳。”多梅克表示,随着蛤蜊壳的关闭,全市的供水会自动切断。他认为这些蛤蜊是救命英雄。“如果被污染的水直接进入我们的水龙头,我们会中毒。”
现波兰有50座自来水厂 使用蛤蜊监测水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也使用蛤蜊作为生物监测技术。
这8只蛤蜊是华沙的水质监测员,它们会定期轮换工作,退休的蛤蜊会被重新放生到水里。如果水质出现问题,它们可能面临生命危险。|The Economist
蛤蜊,还是海洋气候的记录者。
随着“明”被科学家发现,针对它的研究不止于寿命和净化。北极圆蛤很容易就能长到一百岁,而它们的生长轮就像树木年轮一样,记录着气候变化。
“有许多方法可以绘制陆地气候的变化表,但在海洋里,我们能获得的数据十分有限。北极圆蛤由于自带长寿属性,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填补这一空白,给我们提供非常准确的海洋气候变化数据。”科研人员接受采访时说。
提到蛤蜊,全球各地最先想到的还是吃——蛤蜊粉丝煲、蛤蜊炖蛋、辣炒蛤蜊、蛤蜊海鲜面......据统计,我国蛤蜊年产量421.8万吨,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的黄、渤海沿岸,是不折不扣的“蛤蜊大国”。
蛤蜊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只需2年就可以性成熟。在山东沿海地区,蛤蜊的繁殖期为6-8月。一般稚贝到1年贝,生长最快,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放缓。1年贝最大可长到2.5厘米,2年一般可长到3厘米以上。
即使人类把它当成“头号”海鲜,蛤蜊还在默默繁殖为地球打工,所以,请记住你吃掉的那盘蛤蜊吧。
点点👇,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