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太珍贵了!近100张照片,重现100年间中山青年的青春!值得收藏!

中山青年 中山青年 2021-11-17



100年前的5月4日

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中国的青年们走上街头

高举“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火炬

唤醒了民族的觉醒

一个全新的时代开始了



一百年间,沧海桑田

社会飞速发展

那中山的青年们

在这100年里又是怎么过的呢?

是否也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1925年前的中山

还不叫“中山”,叫“香山”

那时候还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

也没有拥挤的街道和人群

五四风雷 激荡百年

今天,我们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在中山这片热土上

也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


百年中山青年的“工作日常

 1919年以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反清革命和民主革命期间,大批香山籍爱国爱乡华侨回到家乡响应和支持革命,第一波中山归侨热潮由此开始

清末 华侨在驶往檀香山的船上


 1919年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时社会上大部分的青年以外出田间锄田劳作和挑着扁担沿街吆喝为生。

村民在田间劳作

香山街头的云吞摊档

同期,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发起和踊跃投资公路建设,并得到了中山政府大力支持和家乡人民的积极参与。

▲30年代 规划兴建中的岐关路及青年公路设计师们


 1949年左右(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俱兴。那个时代的青年,面对新形势,信奉“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他们长期扎根基层,自带一种特殊年代的实干精神和勤勉态度。

▲中山县民众公社新平乡青年突击队队员热火朝天地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1955年 中山县第一农业生产合作社青年社员在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指导下,用显微镜观察水稻的病虫害的图片

▲1961年 中山县石岐镇青年应征入伍

1968年,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近群众。中山青年也积极响应,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自己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古镇镇古一大队知青在田头学习会上留影

▲中山县的林场知青合影

▲1968年 中山石岐部分知青在长虹大队

▲中山知青下乡


 1978年左右(改革开放时期):中山籍华侨及港澳同胞在改革开放伊始便回乡投资兴办企业,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捐资逾百亿元,为中山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

▲中山无线电总厂的青年


 2000年前后 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山青年的工作日常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92年 中山电台记者用大哥大直播慈善万人行

▲92年 中山青年们争相阅读《中山报》复刊号

▲98年 中山青年在网吧

▲中山青年举办互联网论坛

1999年,粤中船厂正式结束她在岐江河边的使命,工人下岗后每月领取300多元的补贴,随后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开始再就业的生活。

▲99年 中山市失业救济证



百年中山青年的“家居变迁”

 1919年左右 :中山的老建筑可不止骑楼,这是一座由大大小小的河流连接起来的城市,一家几代都挤在沿河岸的老房子里一起生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水上居民的木棚屋


▲九曲河沿岸老房子


建设中的孙文西路


1949年左右(建国初期)当时家中拥有“三转一响”的可以说是「大户人家」了(ps:三转一响指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

▲本地居民家中的环境


 1978年左右(改革开放时期)那时,中山农村家居生活已经很洋气,彩色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组合音响、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电话机等也较普遍。

▲村子里的小巷子

▲场景还原:上世纪8、90年代的小榄民居


 2000年前后 :那时,小孩儿们跟在大人身后看了一个又一个新楼盘,住进了新建的商品房。他们开始发现,中山原来有那么多地方,那么多条路,城区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大。



百年中山青年的“交通出行”

 1919年左右:中山还是摆渡船的天下,船夫晃晃荡荡地在城市中穿行,也算是见证了整座城市的繁盛兴衰。

   ▲民国时期 隆都码头


 1949年左右(建国初期):解放后自有小汽车还很少见,客运车深得青年喜欢,家用自行车也算是稀有的“宠物”~

▲踩着自行车的男青年

▲男女青年们正笑容灿烂地在行走石岐至南朗之间的汽车前合照


1978年左右(改革开放时期):80年代左右的中国还是自行车大国,大部分人代步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

▲1979 下基车站的青年


 2000年前后 :街上随处可见广州五羊、本田HONDA摩托车,家庭条件相对富裕的也都开上了自用小轿车。



百年中山青年的“时尚潮流”

 1919年左右 西方文化逐渐走进街头,你会看到旧时女子着偏襟大衫,也能看到着改良西装的男子。

▲民国初期某女子照片

▲民国初期某男子照片


1949年左右(建国初期):由孙中山先生带起的“中山装”新装潮流风靡大街小巷,尤其受到学生的喜爱,后来也被外国人称为是中国的“国服”。

中山县中学学生着中山装


▲某家庭着泳装时的合影


1978年以后(80年代):改革开放后,大家的服装逐渐告别单一的“蓝、灰、黑”色调,开始与世界接轨,样式、色彩都变得丰富起来。


 2000年左右 :受港台剧和日韩剧的影响,时尚休闲的概念也大范围兴起,青年人的服装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青年着lee牛仔外套和牛仔裤

▲宽大的街头风也深受喜爱


百年中山青年的“求学之路

 1919年左右当年国内教育事业也是刚起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十分重视教育产业,并特别提出要加强女子教育和师范教育,这让更多的孩子和青年有了接触知识的机会。

▲孙中山先生于公立小学堂前合影留念

▲香山县第一高等小学堂毕业证书


 1949年左右(建国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西方对中国实行了全面封锁,中国只能向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和进修生,那时候青年出国留学的政策是“严格选拔,宁少勿滥”,从1950-1965年,16年间派出的留学人员总数只有1.6万多人,平均每年约1000余人。

▲中山县私立周崧小学欢送克明、霭云、粹公三先生出国留念

▲1949年 大鳌溪学校第一届毕业生留影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时期):从图片中不难看出,当时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状态均有了飞跃发展。

▲小榄永康小学学生在校门口合影

(该校由香港乡亲 / 中山荣誉市民麦克贞捐资兴建)


▲80年代 中山市侨中正门

1986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在当时中山市政府、中山大学及海外华侨的鼎力支持下,当年10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山与中山大学共建“中山大学孙文学院”,著名学者、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担任第一任院长。中山人终于圆了自己办大学的梦想!这所当年中山人心目中的最高学府,当时只设立英语系、工商管理系和中文系三个专科专业,招收中山本地青年学生。

▲孙文学院首届毕业生



2000年左右: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中山的高等教育迈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中山市与电子科技大学的合作办学模式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接下来的5-6年间广东药学院中山校区、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山校区次第成立。

▲94年 中山第一所民办学校中港英文学校创立

(该校由香港乡亲蔡国赞投资创立)


▲2002年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挂牌


出生在80、90甚至00年代的你

是否知道现在的传统习俗

在这100年间是如何传承发展的?



百年中山青年的“婚庆仪式

1919年左右: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文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但“一夫多妻”的旧俗依然存在。

▲某男子及其十三个妻子


 1949年左右(建国初期):当时照相并不容易,留影还是全家一起的大合照,受西方文化影响,西式婚纱和礼服开始逐渐盛行。

▲中山青年在教堂举办婚礼

▲1947年中山青年结婚留影

▲1955年 结婚证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时期):七十年代至80年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婚家电从“三转一响”到被“三大件”(指: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所替代,年轻人们在家中摆上几桌酒席,鸡鸭鱼肉猛吃一番,再开好酒大喝一顿,这样的婚礼已不罕见。

▲70年代末-80年代婚纱照/结婚证


 2000年左右: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的婚礼讲究排场的习俗并未改变,过去的自行车队、摩托车队迎亲也都换成了豪华轿车。从前,亲朋友好友中酒量大、能言善辩、幽默风趣的人,被选为婚礼总管,如今,也已被专职司仪所替代。


▲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婚纱照


百年中山青年的“风俗习惯”

 1919年左右:那时的传统节日是整条村的大事,这里面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礼仪形式。风俗和仪式早已深深地内化为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民国年间 九曲河口举行端午节赛龙舟


 1949年左右:我们可以清晰地从照片中体验到那个年代青年人生活的历史文化图景。

▲1934年10月 小榄李族族人参加菊花大会

▲石岐金花庙四月八“浴佛节”转龙会会景之生花亭及女顶马

▲石岐金花庙四月八“浴佛节”转龙会会景之女子挑花篮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时期):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这十年是全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十年,大家对春节的庆祝方式也愈发丰富起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全国人民一起看春晚。

▲1983年 央视举办了第一届春晚


而对于中山人来说,春节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莫过于是至今已连续举办32年的中山慈善万人行了。自1988年举办首届以来,慈善万人行逐步成为这座博爱名城的新民俗、新文化、新传统,更因博爱、和谐的价值追求而成为中山最具特色的城市精神品牌和中山人民最骄傲的城市名片。

▲1988年 首届中山慈善万人行(88敬老万人行)活动现场


 2000年左右:19年前,自己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怎么一起过春节的,你还记得吗?

迎·春

▲90年代的中山春节,逛花市的习惯如今依旧保留着



时间很快来到2019

100年间,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三观价值

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我们正在生活着的中山

这座城市几乎每天都有所不同

每一件曾经熟悉的事物都在悄然改变

每一个年代的青春也都不可复制



然而 这座城市和这里的青年

也有着他们的不变

不变的是

古朴与淳厚的街巷

穿越千年的风雨,初心依旧

不变的是

无处不在的创新因子

涌动着青春与活力,不负韶华

不变的是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

共同创造美好家园的态度



这座伟人故里现在已是

珠江西岸文化走廊重点地域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级

五四精神也将不断激励中山青年

在新时代的逐梦征程上继续昂首奋进!



更多推荐

中山这些青年文明号放大招了!

优秀!中山多名青年荣获全国、全省荣誉称号!

100年了,“五四”关我们什么事?    

刚刚!习近平这样深情寄语青年

100年,致敬青春



资料来源:中山市档案局官网、中山档案方志公众号、网络综合

本文由微青年工作室整理撰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山青年

编辑:M


中山青年,奋发向上!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