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20小时之后,武汉的医护救援酒店承压 | 疫情下的旅游业(十一)

黄亚男 环球旅讯 2021-03-30

酒店承担公共义务的边界在哪里?


【环球旅讯】“函给我了。”定位武汉武昌区德嘉即刻家酒店的负责人周磊往“武汉医护酒店救援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和一个捂嘴偷笑的表情。

加入这个群五天后,周磊万万没想到,现在一张医院下发的酒店申请入住公告函成为了这些酒店很难弄到的“定心丸”。

这是一场巨大的后勤战,一切起始于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肺炎。随着武汉封城、市内公共交通停运、机动车禁行等通知的下达,看到大多数医护人员的出行、食宿等生活后勤得不到妥当安置,武汉一大批热心的人涌了出来。“武汉医护酒店救援群”是其中之一。这个群里有很多武汉的酒店业主,在大年三十就开始张罗,将自己酒店空出来,为这些医护人员提供免费住宿。

初步估算,目前支持救援的酒店共316家,可用客房数12229间。据环球旅讯不完全统计,截止到1月29日12点,其中至少已经有5532间由医护人员入住。

 “一开始就二十几家酒店牵头参与,大家承担着风险。就说酒店做好消毒,医护人员做好防护,过渡好头几天。我们想着之后可能有政府或者公益机构接手。结果现在感觉要变成长期行为。”王欢(化名)是群里的带头人之一,任职CRA(临床检查员)。

在她看来,酒店义务提供的这种住宿紧急资源现在似乎不知该“何去何从”。这群酒店商家最起初只是想要在交通停运的情况下帮一些回家难、没有地方睡的医护人员提供住宿,但现在交通限行没有那么严重了,入住酒店的医护人员却越来越多。一些酒店因为没开电梯还遭到了部分医护人员的不理解。

“这让他们很难受。”王欢说。

武汉酒店救援群里的失落情绪越来越浓,酒店每天的房租、水电成本在持续消耗。与此同时酒店还要面临消毒物资、装备不专业的安全风险,以及人手不足、服务工作繁重的压力。而若谈起疫情结束后,对武汉大多数中小酒店来说,那似乎是一场更难熬的经营内耗战。

酒店的卫生环境

王鸿运是天津人,今年过年留在了武汉。这几天来他几乎没睡过好觉。“酒店的电话响个不停,有入住的医护人员一会儿说Wi-Fi坏了,一会儿说下水道堵了,还有就是咨询入住的电话。

王鸿运所在的艾斯凯精致酒店,第一时间参与到武汉医护救援中。艾斯凯精致酒店有30间客房,按理说应该留10间房以避免人群太过聚集,但是现在已经入住了27间房。

眼下酒店员工只有他一个,年前很多人都辞职了。老板家在武汉,但仍然坚持常住酒店,为了让员工更安心。“但老板也不太会做服务,还是得我来。”王鸿运兼任了前台、清洁员、值班经理、店长。这些琐碎之外,最让他头痛的是消毒工作。

他需要每天每隔三小时用84消毒一次酒店公共区域,没专业指导,只能尽量做到让自己心安;而酒店客房的布草、床单由医护人员自己替换。

群里的大多数单体酒店都是这种情况,员工短缺、消毒物资短缺。眼下即便拿着三倍工资也仍然招工难、也不敢随意招工。医护人员入住的酒店毕竟存在着被感染的风险。

王鸿运心态很乐观,“我们当时愿意做这个事,那就已经意识到这种风险了。这些医护人员自己都是拿命拼的,我们只想在尽可能后勤上多帮着他们。”但酒店的消毒、防护用具其实并不充裕。他在服务医护人员的时候,仅仅戴了一个口罩。早先有入住的医护人员送了他两双一次性手套,“我都不怎么舍得用。

消毒是一个大工程。有过医院经验的王欢告诉环球旅讯,一次的消毒包括诸多流程,需专业人士操作。消毒人员需要身着隔离衣、戴口罩、穿隔离鞋,用专业的消毒液和喷雾式仪器喷洒市内,最后还需通风、吹干。有些医院甚至用到紫外线灯消毒、空气消毒器等仪器。但现在大多数酒店都是仅戴着一个口罩,拿着普通消毒水喷洒、冲洗公共区域。

艾斯凯精致酒员工在消毒


头几天,酒店的消毒物资都很紧缺,后面一些酒店业主联系到社会人士捐赠的大批消毒水,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但这些消毒水目前都是由桶装水瓶储存分发运输,这一系列的工作也都由这个酒店救援群自发进行。

比起连锁和品牌,单体酒店仍是弱势群体

1月28日中午,肖雅星在群里紧急召开了一次电话会议,特别向七天连锁的酒店业主取法:你对我们有什么建议吗?

相比单体酒店,在疫情应急上,连锁品牌的优势又显现出来了。物资储备上,有酒店集团作为后盾,像口罩、体温计等常规用品的渠道有更多采购资源,而且在这种民间支援的活动组织上也更有流程规划先。就比如医院的入住申请/告知函、部分被政府征用的连锁酒店会直接得到政府的“征用告知函”。

大多数酒店在发觉救援资源分配不均后开始想办法,而向医院求得一张入住函则是保障自身利益的举措之一,虽然有些酒店并不明确这张函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电话会议过程中,酒店的经营成本也屡屡被提及,这是最迫切的问题之一。

原本在大年三十和年初一已经闭店歇业的武汉怡尚花园酒店,业主周清慧加入武汉医护支援队列后又开始免费开门接待。周清慧向环球旅讯细细地算了一笔账:酒店一共有99间房,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空调,3个晚上接待了50多位医护人员,大概用去了130个间夜;接待医护人员一天的成本是6500元。

“而如果不出现这样的疫情的话,我们平常每天的入住率在80%左右,原来刨除成本,每天的净收入大概在5000-7000元之间。”周清慧表示。

在和环球旅讯聊天的过程中,周清慧又接到了武汉江南脑科医院的紧急入住需求,一共8位医护人员,需要准备至少4个标间。

“先让她们住吧,但迫于经营和防护压力,我们目前的条件不足以长期免费进行服务,能撑多久还不确定。给说明一下,等后期的通知,我们也要活下去。”周清慧这样回复入住需求,也这样回复环球旅讯,“我还很担心现在酒店服务人员的感染风险,前期所有的防护用品都是我们自己采购的,为防止交叉感染只让医护人员自带被单被套,这也是经营成本。现在前台没有防护服,只剩下40个口罩了。一旦员工被感染了,都是我这样的小酒店所承受不起的。

一边说着话,周清慧一边关注着武汉医护救援群里的信息。群上有人说有一种带防护帽的“雨衣”可以勉强当防护服,周清慧立即回复说:“我要3套。

水电和物业的压力在缓慢显现。王鸿运提到,27间房运转下来,房租水电加起来日耗3000元,“因为中央空调不允许开,有的医务人员自带小太阳过来取暖,这个就比较耗电。

租金、水电是参加的300家酒店每日的必耗成本。小部分酒店的物业/房东对于此事很理解,向酒店表示免租金,但也有部分物业担心被传染,并不配合,甚至还有业主接到了房东的起诉,要求赔偿。

有些酒店反映,部分医护人员入住酒店不是因为离家太远,而是担心把疫情传染给家人。一些医护人员入住后挑剔酒店不开电梯,但是酒店总共就3层。这种事无疑让酒店人感到委屈。

“比如说家里真的有好几个孩子或者上班交通不便、夜班之类的,我们能帮还是帮。但现在按理说应该缓解了,机动车辆限行也不是很严重,外地救援队也有来交接的。为什么入住的医护人员数量还会上涨呢?”王欢说。

“医护人员到底是急需还是不急需的,这个我们也判断不了。现在只能像七天这样,我们要求医护人员去医院开证明函,告诉我们医院有多少人需要入住,想让我们提供多少间,然后我们提供相应的房间数。”这是周磊需要公告函的一个原因。

医护人员送给德嘉酒店的消毒水、口罩

酒店人的情绪是难言的。早些时候集体做援助,所有人都理解医护人员的辛苦,“他们是真的冲在一线,那时候能看到大家都很憔悴。”部分医护人员也会给集中入住的酒店一些防护物资。但酒店越多,入住的人越多,现实的难题和阻力越来越明显。

王欢认为,现在应该是单体酒店撤出来,一些更大力量的机构上场的时候了。譬如连锁酒店、院方、政府机构这类更强大的力量应该相互牵头,他们往往有着更强的资源调动能力。她提到,已经有一些医院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定点的住宿地点。在这种时候,酒店业主似乎不该再被消耗下去了。

疫情终会过去,不过酒店业难免内耗严重

王鸿运此前就职于连锁酒店,他认识的武汉酒店人都不怎么好过,疫情带来的损失最少要到四月份才能平复。

“大多数业主都不是全资投入的,很多人都是一边开店一边还贷款,每个月都在还钱。可能到第四年、五年钱回本了,但是又要开始翻新。”王鸿运感叹太难了。现在又遇上疫情,这几个月很多酒店业主的内耗会非常大。

周磊的德嘉即刻家酒店也面临着危机,年前德嘉即刻家酒店到月份的所有订单都被取消,直接损失额达到十万元。

“这种事情我们只是开个头,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一些问题。现在遇到的这些压力,其实我们可能之前做的时候也会知道会有,但是不能是说有问题就不搞了。”周磊是个实诚人。

肖雅星仍然忙着对接各自社会渠道,为酒店筹备消毒水、防护服装备等物资,为酒店谋取实际的权益。好消息是,除了社会人士的贡献,现在已经有大公司的公益资金对接尝试对接“武汉酒店医护支援群”,希望能够给到他们后盾更强大的帮助。

只是前路未卜,路上还有风霜。1月29日凌晨,原是大年初五迎财神的时刻,一封“告司机朋友书”流出,“武汉123救援车队”在成立的第五天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1月29日之后,暂停接单。

短短五天的时间里,武汉123救援车队冒着感染风险接送了近千人次医护人员、运送了百余趟物资。但困于防护服和口罩等自身保护资源的不足,这次救援活动只能按下暂停键。


年后的生存危机已经足够让人忧心忡忡,目前消耗的水电物资重压和感染风险下,也没有酒店业主退出。这些热心的酒店人的统一答复是:我们先把这个坎一起跨过去。



酒店扫描下方二维码可登记物资需求



扫描以下二维码了解详细物资需求: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查看已经报名的武汉酒店: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喜欢今天的文章,点个[在看],分享给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