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谴责 | 古寺墙壁变“许愿墙”、百年校钟遭涂鸦……北大文物竟遭如此破坏!

2017-09-01 央视新闻

本文来源:中新网、北京晚报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校内文物日冕和二校门被刻字事件,引发社会关注。然而,近日又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大学校内文物同样未能幸免:未名湖的鱼被捞、慈济寺现许愿墙、古钟被涂鸦刻字……

大学校园内的文物为何接连遭遇“毒手”,未来如何保护?对此,有专家建议,北大清华对校内文物加强管理的同时,要多立标识牌,对游客进行教育。而那些散落的文物,不妨集中起来保护。

未名湖畔常有人捞鱼

北大未名湖是北大的标志景观,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多名北大在校学生反映,他们时常会看到有人在未名湖周围捞鱼。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硕士 刘元(化名):

今年春天的时候,有成群的锦鲤在小桥下摆尾巴,就是未名湖石碑旁,游客合影最多的地方。我亲眼看到大人带着孩子,拿着小网兜在捞鱼。

刘元表示,他当时找来了巡逻的保安,制止了捞鱼行为。

而对于在未名湖捞鱼的现象,学生们说已经见惯不怪,“平时这种捞鱼的事,保卫处管得很少,除非有人举报,才会来制止。”

文物成“上北大”的许愿墙

未名湖南岸的慈济寺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如今,它竟成了考试许愿墙。学生们说,“以前,慈济寺里面的墙壁上密密麻麻的都是字。写满了‘我要考上北大’,偶尔还能看到‘我要上清华’。”

2013年,慈济寺被迫进行重新粉刷,覆盖掉了这些涂鸦,还加装了护栏。旁边立有“保护文物,禁止入内”的牌子。但记者走访时发现,依然有大人孩子钻进护栏,在里面跑来跑去。新刷的石灰墙上又添了新的刻字——“龙××必上北大”,庙门上还可见“我是北大副校长”、“北大等我”……

古钟内壁遭密密麻麻涂鸦

在距离慈济寺不远处,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文物——钟亭。六角的小亭子里悬挂着一枚大铜钟,钟身雕刻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海和从海面喷薄而出的旭日。

记者走访发现,虽然铜钟外部完好无损,但钟的里面布满了黑色、白色字迹,还夹杂着许多不规则的刻画图形。每年暑期过后,钟里面的涂鸦都会增加。

北京大学学生 何鲜:

重重叠叠的,乱七八糟的,特别心疼。在钟里面刻字的大多都是游客。保安会制止,但是每年人很多,管不过来。

北大保卫处称,今年暑假,北大每天接收的游客最高时超8000人,远远超过校园的承载量。

专家:设立文物标识牌 散落文物集中保护

北京大学近年也采取诸多措施保护校内文物。北大校园内,大部分文物旁都加装了护栏和监控摄像头。同时,北大学生在2013年成立了“北京大学燕园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该协会目前正对校内的30多处文物建立标识牌,并在标识牌上贴出二维码,链接到有介绍说明文字的网站。

北京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王岗表示,对于校内文物的管理,北大校方应该在文物旁边都立上说明标识,说清楚这个文物的来龙去脉和价值。这样更多游客就会有意识地、主动地去保护校园里的文物,这对游客也是一种教育。

目前,北大内部还有海晏堂流水槽、半月诗碑等散落文物。特别是乾隆时期遗留下来的半月诗碑破坏严重,且有不少刻字,急需妥善的保护。对此,王岗表示,这些散落的文物不是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文物,建议把它们集中起来,设立一个文物园,既便于保护,也便于介绍。 “分散保护对校方来说难度是很大的,如果移动对文物价值没有损害,就应该把他们移动到一起,并立好说明标识。

更多新闻


监制/唐怡  主编/张天宇

编辑/史萌

©央视新



保护文物 人人有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