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不错请点赞!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国庆假期,央视新闻《夜读》栏目联合《文化十分》栏目共同特别策划推出《国画之美》。愿您因此感知美,欣赏美,传递美。
今日为您介绍的画作是天津博物馆的珍藏《东篱归影图》。
近距离感受《东篱归影图》之美妙↓↓
讲解 | 天津博物馆研究馆员 李凯
《东篱归影图》又名《菊石图》轴、《菊花图》等,是我国明代画家唐寅的代表作之一。
唐寅,即大家熟知的唐伯虎。
【年代】明代
【简介】纸本墨笔
【尺寸】画芯138×55.5厘米,外围297×75.1厘米
【馆藏】天津博物馆藏
笔墨情趣
这幅画中,菊花的叶子和旁边的石头几乎都是用不同浓淡的墨色直接绘制而成,而不是先勾好轮廓线再进行填色。菊花花朵和叶子在概括点染之后勾勒出花瓣形状和叶脉,枝干也仅用浓墨笔直接画出,再无多余的皴染和勾线。
《东篱归影图》局部
自然界的菊花和叶片颜色各异,但这幅菊花图只用水墨而不加任何颜色,所谓“墨分五色”,干、湿、浓、淡的墨色变化依然表现出了类似色彩的感觉。画面虽然简洁,但能感受到菊花秀逸雅洁、瓣瓣生香,自然而富有韵味。
《东篱归影图》局部
画家寥寥数笔,菊花、石头的物像便跃然纸上,这种简洁凝练的画法,叫做“写意”。写意画是相对工笔画而言,属于省略一类的画法,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描绘物像的形态与神韵。
宋元以来,梅、兰、竹、菊、松、石等题材广为流传,其孤傲坚贞的品格成为中国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成为文人画偏爱的题材。
唐寅《梅花图》
在中国绘画史上,明代以前的花鸟画大都采用双钩廓填的工笔画法,精勾细填、层层渲染,将色彩的表现力发挥到极致。
元代水墨画法兴盛,“墨花墨禽”主宰花鸟画,但仍然以工致的画法为主。
到了明代,花鸟画也开始注重笔墨韵味的表达,经过沈周、文征明、唐寅为代表的吴门画家努力,而后发展出“青藤白阳” (徐渭、陈淳)写意花鸟巅峰。
元代王渊《桃竹锦鸡图》(局部)
唐寅《牡丹图》
徐渭《杂花图》(局部)
诗情画意
菊花和石头占据整幅画作的中部、下部,并微微偏左,画作的右上方是唐寅自题七言诗:“彭泽先生懒折腰,葛巾归去意萧萧。东篱多少南山影,挹取荷花入酒瓢。”彭泽先生即东晋诗人陶渊明,一生偏爱菊花,“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田园,留下了著名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唐寅不仅是画家,书法家、诗文也极妙,菊花图上的题诗以比兴手法,言志抒情。
《东篱归影图》上的题诗
元代以前的绘画,画家很少在画面上题诗,到元代,赵孟頫及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文人画家将书法、题诗与绘画相结合,诗、书、画逐渐融为一体,画面生出了新的趣味。
明代沈周、文征明、唐寅等吴门画家继承了元代文人画方式,题诗题款延伸画意、点醒画境。
唐寅《落花诗意图》
东篱归影
《菊石图》是一幅唐寅晚年的作品,他一生中画仕女、画山水,也画桃花、牡丹、芍药,很少画菊花。这幅画中的菊花,与其说在表现东篱先生归隐南山,不如说这是画家本人经历了大喜大悲人生之后的内心,是孤傲狂放表象之下对淡泊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唐寅生于虎年,干支庚寅,所以叫做唐寅;因为是长子,所以字伯虎。
清代方筠《唐六如先生小像》
25岁左右,家人相继去世,唐寅倍受打击。后卷入了科举舞弊案,仕途之路断绝。后半生基本靠卖文卖画为生,出没田园山水之间,流连青楼酒肆之中。晚年的唐寅转向佛教寻求解脱,自号“六如居士”。这源于《金刚经》中一段偈语,也更像这位画家一生的宿命:
曲折坎坷的经历造成了他矛盾的心理,随着人生起伏,思想、处世态度的变化也从作品中反映出来,因而他笔下的绘画题材与吴门其他画家相比,有较强的思想性、风格变化多样。
唐寅《桐阴清梦图》,一般认为是唐寅会试受挫后所绘
百年后文震孟在《姑苏名贤小记》里总结得最好:
“人材第一,风流第一,画品第一。”
中国古代绘画,不仅仅是画,诗歌、书法、印章同样参与构图;画家的文人才情渗透其中,绘画造型、书法线条、诗歌音韵、印章古蕴相映成趣。
《东篱归影图》中菊花、石头笔墨简括,书法潇洒流畅、诗歌音韵和谐;菊花、石头让人想到它们坚贞耐寒的品质,诗歌让人想到陶渊明的品质,回味再三、意味无穷。中国画的美和魅力就在这里。
一个是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唐伯虎,
一个是困厄半生、凄凉郁闷的唐寅——
哪个才是真实的他?
《半生潦倒 未点秋香》
作者/周冉(节选)
风流才子唐寅自明代至今一直是被文人墨客,说书艺人戏说演绎的对象,到了近代,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一次次被搬上银幕,邵氏陈思思版的《三笑》和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都堪称经典。
唐寅《黄茅渚小景图卷》
卷进考场舞弊案断送政治前程
唐寅,字伯虎,明成化六年(1470年)出生于苏州,其父唐广德靠做小生意糊口。少年唐寅过目成诵,可“每夜尽一卷”,数岁即能为科举文字。14岁时,唐寅拜著名画家周东村为师,画艺日趋精湛。几年后,唐寅的山水、人物、仕女、花鸟画都已经出类拔萃。16岁参加秀才考试,高中第一,可谓少年得志。《明史》曰,少年伯虎,恃才傲物,纵酒张扬,人称孺子狂童。
不料25岁那年,唐寅父母先后病故,妻儿离世,不久又得知妹妹在婆家自杀的消息。至亲之人,一个个离去,使他变得消极悲观,终日与友人借酒消愁。后来还是听从了好友祝枝山的劝告,闭门一年苦读。29岁,唐寅乡试高中解元,春风得意,次年赴京会试。
唐寅《秋风纨扇图》
正当唐寅“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之时,他结识了江阴巨富徐经,与之结为莫逆之交。徐大公子大把金钱掷向主考官程敏政的家人,甚至弄来了会试的考题,唐寅当了作弊的帮凶,一份样板稿写得激荡千古。皇榜一放,徐公子自然考卷做得上等,但还没有享受金榜题名的喜庆,不久就为人告发,二人双双锒铛入狱。
经过一年多的审讯,虽然最终没有判定唐寅是舞弊案主犯,但干系是摆脱不掉的,他被除掉“士”籍。
唐寅《沛台实景图》
隐居桃花坞且将诗酒醉花前
眼看科举已经全然无望,唐寅不得不回归故里,开始以卖文卖画为生。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建成桃花坞,自称桃花坞主,那首著名的《桃花庵歌》便是此时所作,诗中云“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字里行间透漏出一份安逸泰然的生活态度,他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晚年唐寅生计日益艰难,不得不靠卖书卖画来维持最低限度的衣食之需。但由于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他那赖以足岁的“笔砚生涯”几乎难以为继,常常陷入断炊绝粮、“三日无烟”的窘境。
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初二,唐寅走完了他54年的凄苦人生,他几起几落的人生道路戛然而止,最后还念叨“年老年少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
清代叶衍兰《唐寅》
史上著名绯闻唐伯虎点秋香
唐寅先后有过三个妻子。19岁时娶徐氏为妻,两人感情深厚,在他25岁时去世,对他打击很大。后来又娶了一位,却在他涉嫌考场作弊案被抓后,离他而去。36岁时,唐寅娶了患难中的红颜知己沈九娘,从此筑桃花坞生活,一直到去世。一生不得志的唐寅并无那么多的风流韵事,而“点秋香”的故事又是打哪来的呢?
唐寅《空山长啸图》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笔记体小说中。明代小说家王同轨在他的《耳谈》中叙述了另一个苏州才子陈元超与唐伯虎点秋香一模一样的故事。故事到了明末冯梦龙手上,就变成了《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缘》。
而在戏曲中的唐寅故事,最早有明末孟称舜的杂剧《花前一笑》,后来又从“一笑”发展到“三笑”,出现了王百谷的《三笑缘》弹词、卓人月的《唐伯虎千金花舫缘》杂剧。乾隆、嘉庆以后,苏州评弹又将这一故事广为传播。到了清朝末年,民间流传弹词唱本《九美图》,开始有了唐寅娶9个美娇妻的说法。唐寅一生潦倒颠沛,诸事不顺,凭他的贫寒景况,连温饱都成问题,怎么可能妻妾成群。
唐寅 《嫦娥执桂图》
明代确实有一个叫秋香的女子,但与唐寅没有任何感情瓜葛。秋香本名林奴儿,字金兰,号秋香。她琴、棋、诗、画样样精通,当时被誉为“吴中女才子”,颇有点名气。不过她并非是大户人家的婢女,而是当时南都金陵风月场中的名妓。秋香早年被迫堕入青楼,后从良嫁人。明代《画史》中记载:“秋香学画于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笔最清润。”
据考证,秋香生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她虽与唐寅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比唐寅足足大20岁。唐伯虎点秋香只不过是后人把一些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附会到他们身上罢了。
图/《菊石图》轴由天津博物馆提供
其余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点击「写留言」
分享感悟
猜你喜欢
本期监制/唐怡 陈杰 主编/李伟 石岩 马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