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命如露如电,我们选择“有序”“有情”

吉吉 央视新闻 2020-02-03

疫情当前,如何告诉孩子,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呢?一位央视新闻的网友对自己五岁的女儿说,一只小老鼠生气咬了一位叔叔,结果他生病了,这位叔叔怕传染给大家,就告知所有人要佩戴口罩。一位老师通过一封信对自己的学生说,无穷的远方与近火、无数的人们与怪兽,“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央视新闻新媒体特别策划《疫情之下的生活切面》第五期,带来了这封信。



《生命如露如电,
我们选择“有序”“有情”》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高二班主任、语文老师王喆


亲爱的同学们:

这注定是我们一生中难忘的春节假期。举国上下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紧团结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疫情地图上的每一个地名、每一个数字,都牵动我们的心绪。屏幕上的真相与谣言,心中的无助与恐慌,泥沙俱下而来。书本上的知识、试卷上的习题,似乎都不能回答此刻的困惑。

我们刚刚读过鲁迅先生的《呐喊》。我想,“呐喊”过后,直面“彷徨”,才会找到出路。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写过的几个作文题:“人生的自由”“青年精神”“说‘安’”“快与慢”“诗与生活”。我突然觉得,此刻我们更有必要重新检视这几个命题,因为他们都指向,面对突如其来的灾祸与困厄,我们如何在这个变动不息的世界上,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我想起朱光潜先生的“三此”主义:此身此时此地

“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面对变化无常的生命(不管是感染肺炎离世的国人,还是遇难的篮球运动员科比),东汉末年、魏晋诗人笔下的生命意识一下子让我们有了真切的感受。纵使“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此身、此时、此地”是我们紧紧能握住的水中流沙。

 生命如露如电,我们仍然可以坚定地选择“有序”和“有情”。安心居家的日子里,请每日向老师报平安,有学习疑问也要有计划地请教各科老师;我们终于有机会像小时候一样可以和父母黏在一起,玩累了手机游戏,也要勇敢去拥抱逐渐老去的父母,一起看《囧妈》吧,或者再来一部李安的“父亲三部曲”、陆庆屹的《四个春天》、是枝裕和的《比海更深》;我们也可以学做饭、做家务(毕竟,30岁的我还是被父母嫌弃不会打扫卫生啊);我们还可以看看电视,保持对疫情的关注,也保有对诗意的向往,白岩松主持的《新闻1+1》、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也不能忘记,疫情凶猛之时我们之所以能够衣食无忧,离不开默默坚守岗位、保障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卫工人、快递小哥、超市收银员,等等。同时,我们也看到新闻中有人在发国难财、有人在辱骂同胞、有人在制造谣言,这一件件小事,不再是试卷上确凿无误的答案,它考验我们直面人性中阳光与阴影并存的真相。

我还是想起鲁迅先生的话,希望我们陷身舆论漩涡时,“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无穷的远方与近火、无数的人们与怪兽,“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当战胜病魔、阳光普照时,我们一定要检视这场战役的伤痕。“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希望不久的将来,在祖国的各行各业,能看到你们的良知与专业。

可爱的同学们,我们都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与情绪,关心他人、国家与世界。

诸君多保重,努力加餐饭!

我们开学见。 

                                                                                  2020年1月28日


图/王羲之书法作品“平安帖”



文中配图均由王喆提供 特此致谢



故事征集还在继续
你的感受 我们关心
↓↓↓

你还好吗?无论你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想要聆听更多关于你的战“疫”心情,尤其是来自武汉或武汉周边的你

参与方式:长按下方二维码,在新闻联播公号后台直接回复即可。

内容格式:【你在哪个城市+你或身边的人正在经历的战“疫”故事+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

注意事项:请务必保证内容的真实性,不造谣不传谣,因为,这也是战“疫”的一部分。



《央视新闻特别策划:疫情之下的生活切面》


监制/李浙  
编辑/王若璐  校对/高少卓
©央视新



 愿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