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锐出战,“京”生为你,无怨无悔!
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派出330多支医疗队、4.2万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因为同根,他们千里驰援不舍昼夜;因为同乡,我们倍感自豪时刻牵挂。央视新闻推出#我的同乡英雄#系列人物盘点,邀请他们来到聚光灯下,拍一组照片,用图像记录感动。
截至3月15日
北京市医疗队138人驰援湖北
全部进驻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
“京”锐出战
“京”生为你
无怨无悔!
丁新民:把“有事找我”写在头顶的帽子上希望病人和队友看了心里能踏实
进隔离病区之前,
有一年轻护士突然问,
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怎么办?
毕竟穿了隔离衣谁都不认识谁。
我就说,“我是带队的,找我就行”。
为了方便辨认,
便在帽子上写下“有事找我”四个字。
1
郭军:
令我感动的是,
病人也想保护我们,
我们查房时,
不时碰到病人在饮水或咳嗽,
但他们看见医生护士进病室,
立即戴上口罩,
侧着脸跟我们说话。
有一次,我站得离一位病人比较近,
他就说,医生请您站远一点吧,
别让我把您传染上。
1
贾明:
出征武汉的事,瞒了40天
还是没瞒住,
看过父母寄来的家书
被深明大义的他们深深感动
1月27日那天,来不及和家人道别,
便匆匆赶往武汉,
临行前发了一条朋友圈,
17年前,我瞒着年近七旬的父母,
吻别不满三岁的儿子,
踏上抗击SARS的战场;
17年后,我再次瞒着年过八十的父母,
奔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
别叫我天使,因为我没有翅膀。
别称我英雄,因为我也心存畏惧。
没有大道理也没有豪言壮语,
这是职责所在。
1
李艳:
就像在战场上往外拖拽病人一样
一边得小心“新冠”流弹,
自己别中招
一边得跟时间赛跑,救回病人
有位老爷爷得知老伴离世后失声痛哭,
说自己也不想活了,我们也跟着流泪。
他问,老伴走时留下什么话没有?
这给我们在场的人都问愣住了。
我们回道,阿姨说了,她没有撑过来,
但是让您替她好好活着,
让您一定要健康出院。
其实——
我们并没有见到阿姨去世的场景,
只能用善意的谎言来安慰老人。
1
刘小娟:
印象最深的就是
在我和同事无微不至的照顾下
一位91岁的爷爷好起来了
91岁的孙爷爷,
是我和同事的重点照护对象。
有一天,我一进病房,同事高兴地说,
“刘老师,今天爷爷早点吃得真不少!”
而且爷爷还问我“你的伙伴呢?”
我听了又高兴又激动,
高兴的是,爷爷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离出院的日子不远了。
激动的是,我们每个人都穿着
一样的防护服,
每天有那么多护士倒班,
爷爷居然能记住我俩!
1
刘壮:
的确非常辛苦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去抱怨也没有怕感染而临阵退缩的
医疗队里有很多50岁以上的“老兵”,
他们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战役,
经常给我们讲当年的经历、经验,
让我们这些年轻人从中吸取营养,
能够快速进入战斗状态。
有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兵”
带着我们冲锋,
我们干起活儿就很有动力,
而且非常踏实。
1
田蓉:
穿上了白大褂
一悲一喜就全部系于病床之上
有一位患者病情危重,
家属为了鼓励他,写了一张字条:
坚持,配合医生治疗,
一定能痊愈!北京的医生一定行!
这让我深受感动,
看到患者对我们的期待,
也感觉到自己的使命所在。
经过积极救治,
这位患者现已脱离危险。
1
谢忠尧:
我是向医院领导立下军令状的
一定要把大家平平安安带回去
相比起“穿”,
作为“老院感”的我更重视“脱”,
提醒医护人员在脱隔离服时
要小心再小心,
无论是摘一下护目镜,还是解开脚套,
每完成一次操作,都要洗手消毒。
全套装备脱完,要进行十二次手消。
而这只是保护大家的第一道防线。
1
蔡卫敏:
十七年后再请缨
千万别因为我年龄大
把我刷下来呀!
出征武汉,
看到手机里儿子发来一个大哭的表情,
心里咯噔一下,“不好,瞒不住了!”
我只好把自己说得伟大一点儿,
坚强一点儿,让孩子放心。
照顾好自己
盼早日凯旋
更多新闻
监制/李浙 主编/李伟
统筹/关欣
记者/顾小慈 乔全兴
视觉/蒋安琪 孟祥龙
文案/王若璐 杨瑜婷
编辑/杨墨竹 校对/高少卓
©央视新闻
长 按 左 方 二 维 码
关 注 央 视 新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