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我比年少时更需要一个故乡
最深的秋,往往有最浓的思念。
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总有一群怀乡者,在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对于村庄生活的强烈怀念。偶尔看到一片像是家乡的风景,希望自己走过去,像穿过一扇任意门:推开门,老家的风景与亲人们就在眼前。
这种思念越来越深,似乎在告诉我们,我们正离它越来越远。那个“回不去”的村庄,是我们远方的故乡。今晚,《夜读》邀你同游7位作家笔下的村庄,一起看看这里是否有你故乡的模样。
人到了乡下便像压紧的弹簧骤然放松了似的。
从矮小的窗洞望出去,天是好像大了许多,松喷喷的白云在深蓝色的天幕上轻轻飘着;大地伸展着无边的“夏绿”,好像更加平坦;远处有一簇树,矮矮地蹲在绿野中,却并不显得孤独;反射着太阳光的小河,靠着那些树旁边弯弯地去了。有一座小石桥,桥下泊着一条“赤膊船”。
在乡下,人就觉得“大自然”像老朋友似的嘻开着笑嘴老在你门外徘徊——不,老实是“排闼直入”,蹲在你案头了。
出自《乡村杂景》/茅盾
披上衣服,竟有点迫不及待,悄声静气地靠近窗户,透过玻璃望出去,后屋的前檐上,果然有两只斑鸠。一只站在瓦楞上,另一只围着它转着,一边转着,一边点头,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显然是雄斑鸠在向雌斑鸠求爱,颇为绅士,像西方男子向所爱的女子鞠躬致礼,咕咕咕的叫声类似“我爱你”的表白。
这是我回到乡下老屋的第一个早晨看见的情景。一个始料不及的美妙的早晨。
出自《家有斑鸠》/陈忠实
我们牵挂的亲人与不舍的童年
那地方同时也成了我躲避父亲追打的乐园。不知为何我经常在午饭前让父亲生气,当我看到他举起拳头时,立刻夺门而逃,跑到了我的麦田。躺在麦子之上,忍受着饥饿去想象那些美味无比的包子和饺子。
我一直那么躺着,并且会入梦乡。等我睡一觉醒来时,经常是傍晚了,我就会听到父亲的喊叫,父亲到处在寻找我,他喊叫的声音随着天色逐渐暗淡下来变得越来越焦急。这时候我才偷偷爬出麦田,站在田埂上放声大哭,让父亲听到我和看到我,然后等父亲走到我身旁。
出自《麦田里》/余华
这几年投荒到都市,每值淫雨,听着滞涩枯燥的调子,回念故乡景色,觉得连雨声也变了。人事的变迁,更何待说呢!
出自《故乡的雨》/唐弢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
出自《我心归去》/韩少功
我是从12岁离开故乡的。但有时出来,有时回去,老家还是我固定的窠巢,游子的归宿。中年以后,则在外之日多,居家之日少,且经战乱,行居无定。及至晚年,不管怎样说和如何想,回家去住,是不可能的了。
是的,从我这一辈起,我这一家人,就要流落异乡了。
人对故乡,感情是难以割断的,而且会越来越萦绕在意识的深处,形成不断的梦境。
那里的河流,确已经干了,但风沙还是熟悉的;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灶下做饭人,也早已不在。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破漏不堪;村人故旧,都指点着说:“这一家人,都到外面去了,不再回来了。”
出自《老家》/孙犁
我莫名地流着泪。什么时候,这个村庄的喧闹中,能再加进我的一两句声音,加在那声牛哞的后面,那个敲门声前面,或者那个母亲叫唤孩子的声音中间……
我突然那么渴望听见自己的声音,哪怕极微小的一声。
我知道它早已经不在那里。
出自《留下这个村庄》/刘亮程
文/央视新闻节选
图/视觉中国
作家笔下的村庄
是否撩起了你的思乡情?
或许你在城市长大
没有一个叫农村的家
但我们都一样
在生活中流浪
寻找一个内心的故乡
11月14日至12月19日
每周六
央视新闻“我和我的村庄”直播
将带你走进
云南、四川、江西、安徽、黑龙江
遇见五座美丽小村庄
听听这里的“第一书记”
讲述驻村的挫折与困惑
收获与感动
(详情点此)
首站11月14日开启
我们走进云南省怒江州秋那桶村
↓↓↓
“打卡”这五个村庄
你会发现
在“我和我的村庄”
正沸腾着一幕又一幕
炽热的向往
奋斗的希望
敬请关注
↓↓↓
猜你喜欢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李明远 校对丨高少卓
点“在看”,梦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