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有什么打算?”“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不想上班,对工作没有热情和动力,态度消极,感觉压力山大;
逃避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对工作中接触的同事、客户等十分冷漠;
工作效率变低,表现变差,难以集中注意力;
总是感觉疲劳、缺乏精力,即使休息后也仍然提不起劲;
身体上和心理上都觉得不适,会腰酸背痛,会焦虑抑郁;
有情绪耗竭的感觉,常常觉得很累很烦,情绪麻木……
仔细想想,
我们在生活中的“吐槽”,
有多少是和工作相关的呢?
吐槽它的重复机械,
吐槽它的繁重压力,
吐槽它对身心的消磨,
吐槽它对休息的剥夺,
吐槽和它相关的人与事,
吐槽它的回报与付出不相匹配……
其实,
几乎没有工作是不委屈的,
倦怠和疲累也很正常,
哪怕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哪怕是那些蜚声中外的作家,
说起工作来,同样愁肠百结,
吐槽之犀利更是不遑多让。
晚上十一点仍在电脑前奋战的人,
凌晨三点爬起来改方案的人,
天没亮就为生计奔波的人,
边哭边吃饭然后继续工作的人……
这些人,你见过他们吗?
或者,你就是他们?
致努力的你
如果工作是如此令人疲累,那你为什么还在努力?
有人说:“因为想去的地方很远,想要的东西很贵,喜欢的人很优秀,父母老去的速度很快,只有不停地努力,才能攒好足够的勇气,跨过人生的每一场冒险。”
有人说:“因为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保老人晚年安康,稚子入得学堂,你我柴米油盐五谷粮。”
你看,这就是工作的某种意义,也是我们哪怕如此疲累也依然努力的原因之一——它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让我们在世界上安身立命。
但它的意义又绝不仅限于此,它还是一个人才华能力的施展,社会价值的体现,以及人生理想的寄托。
它也许让人有些疲累,但它所承载的理想却始终在照耀和驱动着我们,那些为理想奋斗的人,常常也是享受工作的人,既可以享受工作的过程,也可以享受工作的结果,对他们来说,这是双重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成就、满足,哪怕他们都曾有过某些崩溃的瞬间,也从来没有停止努力。
可是,努力归努力,工作归工作,别让它“掏空”你,如果已经明显感到不堪重负的压力和厌倦疲累的情绪,一定要及时调整,正如马特·海格说的:当你感觉忙得没时间休息,就是你最需要找时间休息的时候。
以下是几个缓解职业倦怠的小建议:
一,增加掌控感:控制能控制的,放手不能控制的。可以试着将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分配到可控的部分,在能控制的范围内尽量把它做好。
黄永玉曾说:“人活着的时候,好好工作,很可能白干,没有任何价值,但不要紧,不要把自己的意义看那么大,人这辈子,过日子平平常常就好,有的有意思,有的没意思,不要什么都找意义。”
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但不一味追求完美和所谓意义,如果能多抱一点这样的心态,也许精神和心态上就能少些紧张,多些松弛。
二,试着从其他方面找回在工作中丢失的意义感。比如意义感来自创造,可以尝试一些创造性的活动。
为了不让工作中的情绪填满我们整个人,我们也许需要找到工作之外的另一个焦点,找到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窗口。所以,一个人有点自己的爱好,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学会休息和放松。在选择休息方式时,要分清楚娱乐和真正的放松,可以选择那些在结束后让你感到肌肉松弛或者内心平静的活动。
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是,休息有“储存的休息”和“释放的休息”两种。“储存的休息”通过休息来储存体力和活力,比如睡觉、泡澡;“释放的休息”则通过做喜欢的事情来释放平日累积的郁闷和压力。“储存的休息”不足时身体会坏掉,“释放的休息”不足时精神会崩坏。希望你两者兼顾。
努力的你
请好好休息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文/央视新闻《夜读》
建议部分参考自:KnowYourself
图/视觉中国等
点击【写留言】
分享今日上班感受
央视新闻《夜读》特别荐读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王若璐编辑 | 杨瑜婷©央视新闻
一赞消除 今日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