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央视新闻 2023-06-04

把生活视作单一轨道的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生活有着一套明确的固有路线图,上面罗列着每个人,必须随着时间推移而打卡的“任务清单”。或慢或迟,都会陷入自责和焦虑。


当说起“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比起马不停蹄地赶路,更需要停下来,观察内心真实的节奏与需求。




路很长,别慌张



年龄不是桎梏

我的感受是,看淡社会文化中所谓“婚龄、大龄、事业黄金龄”的概念,当下自己实际的需求才是关键。挣脱了年龄焦虑的桎梏,一个人做起事来,反而更放得开,更有推动力。


@逗咂啃西瓜



找到真正的兴趣

相比进入自己不擅长的轨道,每走一步都要焦虑下一步要怎么走,像个被动的陀螺不停地打转。偶尔落后,还会有逃不脱的负罪感。我更想选择一条自己感兴趣,哪怕人迹稀少的路径,朝花夕拾,默默耕耘,同样能收获好天气,看到好风景。


@正在努力的LU




建立自主性

以前,我的选择源于获得证明的渴望,那是符合他人期待、世俗意义上的“小成就”,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往往为了达成,耗尽了燃料,却并没有收获真实的快乐。现在想,人还是要建立自主性,有自己的意识,走自己的路,不是为了满足谁,也不是为了跟谁比较。


@高古先生



找到适配的赛道

念书的时候,一直被推着走。所有的作业我都按要求完成、复习,但绩点一直不理想。我越是在意成绩和排名,受挫感就越强烈。后来和专业课的老师谈了一次,他的意思让我不要把成绩当包袱,读点好书,学点安身立命的真本事,在别的赛道也可以成为强者。想明白这点,就不那么和自己的短板较劲了,我不是不能发光,只是还没找到适配的方向。


@摸鱼事务所




调整内心秩序

工作一段时间后,跳出了曾经的轨道,拿出大块时间,去完成了一次深度旅游,感受不同的生活。这在忙于竞争的同行眼里,有点奢侈了,甚至显得是“无用的假期”,还不如拿来深造。但只有我知道,这段放松的经历,对重新调整内心秩序很重要。离开了轨道内机械的重复,反而越发清晰,什么样的状态更具活力,什么样的日子更有想象力。


@Kwan



我有我的人生解法

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一份什么样的工作,买一个什么位置的房子……过来人总是用自信、积极、不容置疑的口吻,向我描述着一种标准模板的人生。他们好像忽略了我对“只此一次”的人生有自己的解法,可能和他们期待的完全相反,可能不那么符合流程,却是我真正想要去体验的人生。


@阿寤




放弃盲目地追赶

有人是强者,有人是勇者,而我觉得自己是平淡无奇的人,没有什么才华与天赋,也没有强悍的意志力去执行令别人“哇噻”的目标。于是索性放弃追赶,回到老家,过上了一种看上去有些寡淡却缺少压力的生活。还没有想好接下来的规划,边走边看边摸索吧,不羡花开早,静待花开好。


@Alex




生活可以不止某个结果

到了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家人放心,自己省心。但随大流的选择,会扼杀独特创造的可能性。也许当下,选的路不是最好的,以后会吃苦,会懊悔,可重要的是,这一段旅程,是独有的。就算彩虹的尽头没有期待的美好,也没关系,生活可以不止某个结果。


@经年



活出喜欢的样子

“如果努力得不到他人的认可,为什么还要努力?”

“为了自己没有遗憾。”


有些事,可能在特定的时空下,只有那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是永远。要抓住闪现的时刻。没有人“应该”活成什么样子,但所有人都应该,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咔哇!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图|视觉中国



长大后,我们都会有意或无意地接受外部的定义,接受外部的同化。慢慢地,人就进入了一种任何时候,都要先给外部一个交代,然后才能关注自我内心的状态。


可能会有人,所有的步调,都完美地踏在期待上。但更多时候,我们是那个会掉队,会落后,会在人生大事上不赶趟的普通人。当你遇到这种情况,请给自己时间和理解,生活不是单行道,调转一个方向,说不定能收获新的视野。

你最近对人生有哪些领悟?等你分享!

📮投稿邮箱:yedu_cctv@126.com

制片人丨王兴栋  主编丨王若璐编辑丨李津婵  校对丨高少卓©央视新闻


 点赞,静候你的花期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