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评论|摸底之后 如何让留守儿童不再成为社会之殇

2016-03-30 央视评论员 央视新闻


新闻背景


        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将从即日起至7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


留守儿童 痛在哪里?

 

三部委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这是手段,不是目的。摸清全国留守儿童的“底”,是为了照顾好他们,更是为了加快减少这一群体的数量。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中国发展进程中一种阶段性的“痛”。对这种痛感,大众不会逐渐麻木不仁,而只会随着人们愈发重视精神追求,变得越来越痛。约6000万留守儿童,数以亿计的父母家人,此刻仍在每时每刻地体会着这种痛。

 

留守儿童问题,常引发一些恶性事件,击穿社会道德底线;也在日常的艰难岁月里,危及着太多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一个正奔向全面小康、还要继续奔向现代化的国家,必须动员最大的社会力量,来减痛、除痛。




三部委的这次摸底动作,不是孤立的,而是为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摸底之后,多种努力得齐头并进。用形象方式概括,就是这9个字:

 

带得走——让进城打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十三五”时,多次强调要让“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56.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39%,二者之间17个百分点的差距,对应着将近3亿人,属于进了城镇工作、却得不到均等化公共服务的人群。其中相对一部分,正是留守儿童的父母们。


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就要先解决父母的问题。“农民工市民化”是破解留守儿童难题的重要方法。

 

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已有相当多的打工父母,具备了把孩子接到身边来的客观条件。其中,核心就是孩子在父母打工地的受教育条件。更深度的“市民化”,则是逐步给予这些家庭户籍,或通过居住证制度等“稳住”他们在打工地长期落脚的预期。当然,从全国看,仍有很多城镇还不具备足够的财政能力,来迅速完成以上使命。

 


△ 2016年02月29日,江西吉安镇黄岗村留守老人带着孩子坐在一起玩耍。在江西遂川县山区乡镇大多数贫困家庭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家里就只剩下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


回得来——让外出的父母能回到孩子身边来务工

 

与前一种努力相反,近年来全国还在努力做另一件事:让父母们回家去。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现1亿人的“就近城镇化”。“十三五”城镇化布局、产业布局等,都体现了两种变化:更均衡地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近两三年来很多曾经的劳务输出地,出现了打工者回流的趋势。“爸爸妈妈回来了”,已有一些留守儿童,用这种方式,去掉了“留守”的帽子。

 

1亿人的“就近城镇化”如果能在“十三五”时期实现,目前约6000万的留守儿童总数,有望因此下降1/3左右。

 


△河南汤阴县几名留守儿童正在田间玩耍


呆得好——让留守在家乡的孩子过得安全过得好

 

无论是“带得走”还是“回得来”,都正在发生,但也都是一个逐步、长期、循序渐进的努力过程,懈怠不得,也着急不得。于是,第三个努力,就成为眼前最现实要办妥的事:把留守在家乡的孩子们实实在在地照顾好。

 

6000万留守儿童,目前普遍缺乏最基本的亲情抚慰,缺少有效教育,缺少心理疏导,经常遭遇意外伤害。贵州毕节等地发生的一系列惨剧,一再刺激公众神经,凸显了留守儿童群体面对的普遍问题。

 

要让孩子们呆得住、呆得好,“十三五”时期内,关键就看“四个坚持”做得到位不到位——坚持家庭尽责,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全民关爱,坚持标本兼治。大家既共担责任,又划分清楚责任;既靠人财物力的投入,又靠精神情感的投入;既有制度性的、规范化的努力,又有点对点的细致入微之关爱。如此,“呆得好”才能实现。

 

文|央视特约评论员 杨禹



猜你喜欢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唐怡  主编/陈洁

编辑/王元 文雅 王烁 王瑶 文凡

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