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9 亿大单!深圳新基建规划公布:社会资本占 60%,4 大优势傲视北上广
一座城市要想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建立好清醒的自我认知。
”
作者 | 李帅飞
中国新基建的大潮,一线城市最受瞩目。
上海无疑是政策先行者,早在 5 月 7 日就发布了新基建政策;广州则是先出手(5 月 8 日大规模签约)再出政策(5 月底),北京则是在 6 月 11 日发挥首都地位优势,在政策层面起到了标杆作用——当真是各有千秋。
那么,深圳呢?
从时间上来说,7 月 21 日的确是过于后发;从城市地位上来说,深圳不是直辖市,也不是国家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但从新基建的整体布局上来看,深圳果然是底气十足的大手笔,一点都不输于北上广。
毕竟,深圳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先行区的。
1
野心很大,有四个特别之处
尽管具体文件还没有对外公开发布,但深圳的新基建布局,已经在 7 月 21 日的深圳市新闻发布会新基建专场中得到了大体展现。
整个发布会给人的感觉,两个字:特别。
第一,规划长远,有五年的规划。
从深圳的新基建政策文件来看,深圳市在《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下文简称《实施意见》)中,将本市的新基建布局规划设定为 2020-2025 年,前后长达 5 年时间。
对比来看,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新基建规划都设定为三年,也就是 2020 到 2022 年。
由此,深圳市成为唯一一个将新基建规划设定为 5 年的中国一线城市。
第二,范围明确,在城市框架下重新定义。
以国家层面对新基建内涵和外延的明确定义为基础,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深圳是唯一一个结合自身实际对新基建在自身框架下进行重新定义的城市。
具体来看,深圳新型基础设施的定义为: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有数字驱动、技术迭代、产业赋能等特点,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大类。
第三,野心很大,要实现全球前列。
按照《实施意见》的规定,深圳的新基建发展目标是,在 2025 年实现建设规模和创新水平位居全球前列——其野心可见一斑。
具体来说,深圳希望在 2025 年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智能范在、融合高效、科产协同的城市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为带动信息产业升级提供崭新机遇,并且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第四,项目清晰,社会资本占比 60%。
在深圳市的新基建布局中,比较强调的一点是宁缺毋滥,不 "新瓶装旧酒",不重复建设;不仅如此,深圳市还从项目数量、投资金额、投资属性、项目类型等方面给出了清晰规划。
具体来看,深圳市区两级联动谋划梳理出了首批新基建项目总计 95 个,总投资 4119 亿元,预计本年度可完成投资 1006 亿元。其中:
社会投资项目 34 个,总投资 2447 亿元,投资占比是 60%;
政府投资项目 61 个,总投资 1672 亿元,占比 40%。
其中可以看到,深圳市在新基建层面,非常重视社会资本的参与,其占比高达 60%,这对于深圳市提升其经济活力、资本流动性和民营企业对社会经济贡献的参与度来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
深圳新基建的 "三级火箭"
从目前来看,深圳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三个着力点:
信息基础设施,强调的是超前部署;
融合基础设施,强调的是全面升级;
创新基础设施,强调的是统筹布局。
第一,在信息基础设施层面,深圳志在建设五张通信网络、四类算力设施、三大数字技术设施,形成“泛在连接、高效计算、智能融合”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由此成为全球领先的 5G 之都,"双千兆城市",以及全球智能计算和通用计算高地。
但总体来看,深圳在发布会上重点强调的是 5G。
根据目前最新规划,深圳计划在 8 月底累计建成 5G 基站 4.5 万个,实现全市 5G 网络高质量全覆盖。
另外,在 5G 的应用上,深圳在智慧警务、智慧医疗、智慧码头、5G+工业互联网等场景方面都有应用项目落地,比较典型的包括全国首个 5G 智慧派出所。
从未来五年的规划来看,以 5G 为代表,深圳将建设 5G 网络、卫星通讯、算力设施等信息基础设施 28 个,总投资 2452 亿元。
雷锋网注意到,深圳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资金占比高达 59%,其目的就是在于超前布局。
第二,在全面升级融合基础设施方面,深圳表示要传统的制造、交通、能源和市政这四大领域,加快老基建的转型升级,并且突出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引领作用,打造全国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名城。
毫无疑问,此处的重点,是工业互联网。
在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相关部门就工业互联网的建设进行专门介绍,包括政策引领、生态培育、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比如说,推动华为、腾讯、富士康等成立 "深圳市工业互联网联盟",建立 "深圳市工业互联网专家委员会",支持宝安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互联网)建设等。
从投资金额来看,深圳市计划在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等融合基础设施 25 个,总投资 651 亿元。
第三,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深圳市选择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政策助力点,在具体实施中更加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
深圳市表示,预计到 2025 年,有不少于 5 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投入使用。
目前,深圳市已经围绕具备比较优势的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首批布局了鹏城实验室石壁龙园区一期建设、鹏城云脑Ⅱ拓展型项目、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升级换代工程、深圳湾实验室、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第三代半导体基础设施、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平台、国际科技信息中心等重大创新基础设施。
从投资数额来看,深圳市计划在集成电路、8K 超高清、生物医药等创新基础设施 42 个,总投资 1016 亿元。
总体来看,优先布局信息基础设施,提供的是数字时代 "硬核" 环境;全面升级融合基础设施,推动的是数字时代的 "融合" 创新;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提供的是数字时代的技术 "底座"。
三者各有其效用,都不可或缺。
3
深圳的底气在哪里?
从目前来看,中国的新基建,已经从中央决策走向城市政策。
从整体来看,深圳的新基建目标不可谓不宏大,但同时也并不空泛,而是在后发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上发挥了深圳的优势。
那么,相对于其他城市,深圳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第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自然是深圳在新基建领域的底子好。
就目前情况来看,深圳的 5G 部署已经走向全面,而且即将在 8 月将实现 5G 网络全市覆盖;宽带普及和光纤入户建设处于国际先行梯队,固定宽带人口普及率 51.5%,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达 94.2%。另外,深圳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也保持国内领先。
第二,深圳具有全球最完备、响应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可率先形成“新基建” 系统解决方案。
深圳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长期以来占到全国的 1/6 以上,依托完备的产业链配套,本地企业如腾讯、比亚迪等已在“新基建”多个领域建立领先优势。
基于这个优势,深圳在新基建系统解决方案方面,不仅可以率先完成自身任务,还能够服务全国的新基建布局。
第三,深圳的科技创新企业多,助力大。
目前,深圳的民营经济领军企业多,创新能力强,目前,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呈现出颇具特色的“四个 90%”,即 90% 以上研发机构在企业,90% 以上研发人员在企业,90% 以上研发资金源于企业,90% 以上专利发明出自企业。
当然,在依靠企业研发的基础之上,深圳也在建设综合型国家科学中心,对于深圳的原始创新能力来说,是一个重大助力。
第四,深圳可以参与新基建的民营经济发达。
这一点与第三点一脉相承,但从资本层面来说,更加符合新基建的大趋势。目前深圳民营经济商事主体占比超过 95%,7 家世界 500 强企业中有 6 家是民营企业,另外,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数量连续 13 年居全国首位,其中 90% 以上均为民营企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资本结构,也有利于深圳在新基建中大力引入社会资本——目前计划的占比是 60%,令人瞩目。
雷锋网认为,一座城市要想扮演好自己在国家新基建发展中的角色,需要建立好足够清醒的自我认知,也需要实事求是地结合自己的实际发展情况,尤其是要发挥自身优势。
基于这个观点,深圳的新基建规划,显得底气十足,功力深厚,将自身优势最大化,充分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风范。
与上海、广州、北京等其他中国一线城市相比,深圳的新基建布局也是毫不逊色,可以说是四足鼎立。
值得一提的是,在 7 月 21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表示,深圳作为一座以 “科技” 和 “创新” 著称的城市,必须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率先发力,走在全国前列——即使它在计划公布的时间上,已经晚于对手一两个月。
所以,用后发先至来形容深圳的新基建野心,再恰当不过了。
本文参考内容:
http://www.sz.gov.cn/cn/xxgk/xwfyr/wqhg/20200721/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