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面对面】敬一丹:青春是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
本期访谈嘉宾
敬一丹
作为著名主持人、记者、学人,与《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东方时空》等栏目相携走过多年,敬一丹成为中国舆论监督史及现代公民成长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原创
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8月19日下午,敬一丹风尘仆仆地赶到苏州,在前往苏州高新区的路上,她眺望着苏州的虎丘塔,不禁感慨万千,遥想当年,自己被分配到苏州实习之余,几乎走遍了苏州各个园林,而这个中国的比萨斜塔作为苏州的地标建筑,在她的印象中记忆深刻。8月20日,敬一丹来到苏州图书馆、凤凰书城与苏州市民和读者进行交流,与青春对话,共同回忆属于那个年代的集体记忆。
【敬一丹与紫牛新闻记者面对面交谈】
01
苏州的面让她情有独钟
身穿宽松的连衣裙,梳着利落短发的敬一丹刚一落座,便向紫牛新闻(微信号:yzwbznxw)记者回忆起了当年她在苏州实习期间的记忆。那时的苏州人民路两旁,种植着许多高大的梧桐树,由于正值深秋,刚下过雨的路面上,飘落着许多梧桐树叶,就像是一块美丽的印花布,这让她这样一个从北方来的女生非常惊讶。苏州是敬一丹到过的第一个南方城市,所以感情特别深。她觉得,苏州这座城市有着不可替代的韵味。在苏州实习时,去过的第一个园林是网师园,当欣赏到网师园灯会时,那种迷离梦幻的感觉令她非常陶醉。
1978年9月,工农兵学员的最后一个学期,敬一丹开始实习了。她被分配到苏州人民广播电台实习。在苏州电台的食堂,敬一丹看到厨师一碗一碗地分别给职工煮面,先是奇怪,后是欢喜!敬一丹激动地说:“我在东北是大锅饭,到学校又是大食堂,粗糙了这么多年,而眼前南方的面,怎么这样贴心啊!”锅里的水沸腾着,一小团面条在水里舒展开来,新鲜而且筋道,碧绿的葱花撒在冒着热气的面汤里,等着的时候,咽着口水,浮想联翩。从此,敬一丹天天排队等着那碗单煮的面,对苏州的面可谓是情有独钟。
【敬一丹讲述那些青葱岁月】
敬一丹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自己从小酷爱吃面条,怎么吃都行,怎么吃都不够。早上晚上,春夏秋冬,独一面条管它荤的素的,总有食欲。敬一丹介绍,她当学生的时候,食堂没有面条。也不是绝对没有,听说病号饭就是面条。于是,她私下里想,自己咋不病一场呢?后来,终于病了,好像是夏天。消化不良之类的,到学校卫生所找医生开药,拿了药,磨蹭着不走,弱弱地说:“能开个病号饭吗?”当她拿到医生开的那张薄薄的小纸片的时候,就开始盼望那病号饭了,那是怎样一碗面啊!敬一丹想象着它的样子,是挂面,还是切面?是热汤的,还是炸酱的?会有鸡蛋吗?我是在食堂吃呢,还是端回宿舍吃?在食堂没凳子,一个凳子也没有,吃得不够享受;回宿舍吃?要是舍友们旁观得馋了咋办?敬一丹到了食堂窗口,递上小纸条,巴望着那碗面。一小会儿,面递出来了,那面,不知煮了多久,搁了多久,温吞吞,黏糊糊,没有西红柿的红,也没有菠菜的绿,更没有鸡蛋的黄,它面目模糊,简直就像一碗剩汤面,甚至是糨糊!没办法,敬一丹站着把那碗面草草地吞了。
02
“末代工农兵学员”带着特殊年代的旧痕迹
敬一丹向紫牛新闻(微信号:yzwbznxw)记者讲述了她作为“末代工农兵学员”的大学经历。作为在中国巨大的时代变迁中长大的一代人,她不仅赶上了“文化大革命”,赶上了“上山下乡”,赶上了“推荐上大学”,而且还赶上了改革开放。时代赋予了她特殊的青春、特殊的使命、特殊的爱情、特殊的命运……
30多年过去,她和同学们的青春浪漫、艰难跋涉、成长历练,都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敬一丹说:“我们的记忆,我们的故事,不仅是我们的。如果我们忘记了,如果我们不留下痕迹,以后的人们怎么知道那些事情曾发生过?连我们的孩子都会模模糊糊将信将疑。”
敬一丹问一个“80后”:“你知道什么是工农兵学员吗?”他满眼迷惑。看他拿起手机,敬一丹猜他要去百度了。他会查到:1966年“文革”开始,高考废止,高校荒芜,从1970年起,基层青年通过推荐上大学,称为“工农兵学员”。那么末代工农兵学员呢?敬一丹告诉这个“80后”,自己就是末代工农兵学员。作为特殊年代的特殊现象,工农兵学员存在了七届,共有94万学员。
1976年入学的敬一丹属于最后一届。1977年恢复高考后,敬一丹才意识到,76级与77级的区别,不是届的区别,而是代的区别。就是这样巧,敬一丹入学、毕业都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向后看,末代工农兵学员与往届工农兵学员不同;向前看,与77级、78级更不同。“末代”这个词,有着多层次的味道,它带着特殊年代的旧痕迹,也有新时代的些微征兆;“末代”,意味着一种终结,也留下了绵长的回味。不管怎样,这是一段历史。
03
在小兴安岭林区广播站度过4年走进大学
从1972年到1976年,敬一丹在小兴安岭的清河林区度过了知青时代。那四年的经历影响了她的一生,冬天里的小白桦,春天里的红松苗,夏天里的林间雨,秋天里的榛子棵,那林间四季,成了敬一丹知青时代记忆的背景。敬一丹的知青时光大部分是在林区的广播站度过的。敬一丹回忆说:“当时的广播站小小的,话简崭新崭新的,是上海无线电厂生产的,底座是浅蓝色,话筒上包着红绸子。每天清晨,晨雾里,我起身去广播站。打开扩音机的低压开关,先预热,半小时后,再开高压。开始曲当然是《东方红》。
【早期工作时的敬一丹】
那时家家户户都有小喇叭,声音渐渐升起,持续,渐稳,话筒打开:新胜林场广播站,现在开始广播——”敬一丹很享受这样的感觉,在这小小广播站,她是广播员、记者、编辑、技术员、站长,采编播彻底合一,干得认真而充实。山林里的职工家属、大人孩子,都是听着广播过日子的,那时没有电视,广播一响,就是林海雪原唯一的动静了。
1976年,敬一丹21岁,这也是她知青生活的第四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件,一次次震惊之后,敬一丹感到说不清的迷茫,不知道大山之外正发生着什么,那时,她还没有意识到,巨大的变化就在眼前。
1977年元旦过后,敬一丹脱去东北林区的劳动布工作服,换上妈妈给她的黑色外套,登上有着神圣色彩的17次列车,来到了北京,走进了北京广播学院。上了大学,敬一丹当了班里的支部书记。本来就习惯自我克制和自我约束的她,变得更克制更约束了。
【从事记者工作的敬一丹】
那时候的敬一丹,穿着蓝色的衣服,梳着短发,是最简单的式样。走在校园里目不斜视,艺术专业的一个男生,一遇到她,便会唱起歌剧《刘胡兰》。敬一丹觉得也许这就是自己在同学眼中的模样。“上课的时光,真的是珍贵时光。”敬一丹的大学时光只有两年。那时的学制都缩短了,敬一丹读的是文科播音专业,学制则更短,两年时间又有学军、学农,上课的时间就更少了。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持续七年的工农兵学员招生成为历史。而1976年入学的那一届,也就成为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敬一丹表示,这批工农兵学员处于历史变革、时代变迁、新旧交替的交汇处,在这巨大的历史洪流之中不忘初心,留下了独特的痕迹,真实而生动。
04
正视自己,正视时代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生命中的华彩乐章。作为著名主持人、记者、学人,敬一丹与《焦点访谈》、《感动中国》、《经济半小时》、《一丹话题》、《东方时空》等栏目相携走过多年,让敬一丹成为中国舆论监督史及现代公民成长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在央视工作时的敬一丹】
她连续15年主持《感动中国》,主持《焦点访谈》长达20年时间,影响持久,深入人心,其真诚、朴素、知性的主持风格让她赢得各年龄层观众的喜爱。敬一丹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焦点访谈》属于能够给人带来痛感的栏目,痛感可以让人警觉。
敬一丹于2015年曾写作《我遇到你》,讲述自己的职业生涯;随后又与一批50后作者共同创作了《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而《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就如《我遇到你》的“前传”般,讲述了她职业生涯之前的大学生活记忆。在这两本书中,敬一丹通过自己的视角、同学群体的视角,折射出50多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从文革浩劫到文化复苏,再到改革开放,再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记者、主持人、学人的敬一丹,正视自己,正视时代,她的经历,不仅是个人的,更关联着一个国家、时代的发展轨迹。
05
青春是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
“树不高,花不美,结的果实却异常坚硬”
“趁我们还没有忘记,写下来吧,留给孩子。”敬一丹对紫牛新闻(微信号:yzwbznxw)记者说,“自己一直想写本关于那个特殊年代的青春回忆录。那是一个艰难的时代,物资匮乏,环境恶劣,那个时代的青年人远离家乡,在边疆在异乡吃苦受难,经历各种波折,可是却充满乐观向上的励志色彩,承上启下的豁达态度,让人感到青春的强大力量。”敬一丹和同学们初心不忘,心怀梦想,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用麻袋装知识”,如饥似渴,争分夺秒地吸收精神养料。走出校园后,他们在专业领域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和成就。不论在电台、电视台,还是在学校、报社,经过多年的努力、坚持、进取,他们成了社会的中坚力量。可以说,他们经历了懵懂,经历了苦难,经历了激情,经历了渴望,经历了彷徨,经历了幸运,经历了喜悦,经历了成熟,他们是那个年代艰难而极其幸运的一代人。就像北京广播学院的那片核桃林那般:“核桃树真的算不上高大挺拔,开的花也算不上美丽,结的果实却异常坚硬。”
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
充满着求知和努力的志向;
青春,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与年龄无关。
也许青春终将散场,
但美好的记忆永存心中。
自嘲自己“年方六十”的敬一丹,向紫牛新闻记者诉说了一代人难忘的青春,表达了与今天的年轻人沟通的诚挚愿望,所以非常愿意与年轻人面对面接触沟通,与青春对话。
✎快问快答
问:您从央视退休后的生活有哪些安排?
敬一丹:这段时间主要是忙于写书,目前共出了两本书,每天过得忙碌又充实。另外,还担任中国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主任的工作。
问:您对于新媒体的发展有何看法?
敬一丹:新媒体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形成了一种颠覆的态势,在我职业生涯的最后几年与它正面相对,新媒体上那么多的声音,使得很多年轻人选择扑向新媒体,传统媒体受到严重挑战,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和媒体的未来,然而最职业的媒体人还是在传统媒体。
问:对于《焦点访谈》这个栏目,您觉得现在的关注度如何?
敬一丹:通常80后的人会说“我是看着您主持的《焦点访谈》长大的。”90后的人会说“我的爸爸妈妈非常喜欢你的节目。”00后的孩子会说“爷爷奶奶爱看这个节目。”10后的孩子当中许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焦点访谈》了。
问:没有能够参加高考,有没有后悔过?
敬一丹:我自己特别羡慕现在的孩子,在高考的时候能够有很多种选择,而我们那时候处在缺少选择的年代,能够推荐上大学完全是一种幸运。
问:为何会选择将“末代工农兵学员”这段历史记忆公开发表?
敬一丹:媒体人的本分就是记录和传播,把即将淡忘的故事记录下来,给孩子们看看,很有意义,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问:接下来会有何计划?
敬一丹:我的第二个青春刚刚开始,所以生活还有很多种可能。退休后,记录和回忆占用了很多时间,即便如此,我还是会展望明天,希望将来能够和年轻人在一起,从年轻人身上获得启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紫牛新闻专属爆料平台,
长按二维码,
一经采用有奖哦!
精彩回顾:
【紫牛故事】意大利赛车场上,我国国歌为南京12岁少年奏响,他剑指5年后的F1
【紫牛观察】玩无人机最好先看这儿!中国游客巴黎“乱飞”,最高罚59万监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