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其实 Moto 360 最初并不具有设计感,他们有了创意通宵制作出 3D 原型,表带则来自于 105 年历史的家族企业,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编者注:本文翻译自《Infinity Pool In A Wristwatch》
无疑 Moto 360 是目前最好的一款智能手表,这帮由设计师、工程师、研究员和原型开发者组成的团队,希望这款手腕上的智能设备释放出的计算能力藏匿于优雅的气质中,同时又能经历住时间考验。
Dickon Isaacs 作为这款标志性手表的设计总监讲述了研发设计的幕后故事。
Q:Moto 360 为用户带来怎样体验?
Isaacs:首先 Moto 360 成为了手机的重要配件,不用掏出手机就能在手腕上看到推送消息。
在谈话中掏出手机查看信息是一种「粗鲁」的行为,手表轻贴在皮肤上能明显感受到震动提醒,我们把它称之为「触觉反馈」。
电话提醒通过手表震动传递给穿戴者,轻转手腕,陀螺仪感应出手腕的位移后,自动点亮手表屏幕,你只需一撇就能看到提醒信息。
相较之谷歌眼镜,这是大众最熟悉的使用体验。
Q:智能手表更像科幻电影中的产物,你们是如何推敲出这样的设计?
Isaacs:起初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实用性,希望它能符合人体工学,在时尚层面考虑得并不全面,所以原型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毫无感情的科技产物,甚至和那些蹩脚的智能手表一样。
经过几轮的尝试后,我们发现自己走进了死循环中:太希望将现有科技融入到 Moto 360 中。
如果回到原点,这个还未诞生的产品到底是什么?
它是一款手表,既然如此,圆形设计最接近人们的认知,我们正需要制造出一款用户第一眼就明白的产品。
Q:哪项设计最让你印象深刻?
Isaacs:为了让内容尽可能地被凸显出来,我尝试最大化表盘的显示屏。所以我们将金属包边做得更薄。但屏幕被点亮的瞬间,自己都被延展到屏幕边缘的像素所惊讶。
Q:当你们知道了方向,最终如何做出产品的?
Isaacs:原型最为关键,我们通过 3D 打印机制作了大量的表盘和柔性表带,这样在早期我们就能方便地掌握产品的尺寸和比例。
一旦有了好的创意,我们立马通宵制作出样品,第二天进行调整。
在大量的 3D 原型实践后,我们则开始使用机器切削出不锈钢机身,只有拿到了最接近量产的原型产品才能从视觉和佩戴感上进行评估。
由于手表涉及到了人体工程学,我们甚至需要了解人体手腕骨头的结构,来平衡重量、尺寸和设计的关系。
Q:最大的技术难点在哪?
Isaacs:原型的表盘设计虽然优美,但生产却困难,现有的显示屏被厚边框所包围,显示界面就像一个缩小的窗口。
此外,蓝牙信号传输也是重要问题,无线信号最不喜欢的就是金属机身。
Q:软件层面遇到了什么问题么?
Isaacs:Moto 360 的 UI 设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无论是提醒消息还是天气通知应用都需要全新优化过的界面,其中涉及了图标尺寸,文字尺寸,易读性以及和 Android Wear 的交互细节。
手表提供的 OTA 升级方式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体验设计,其将无感的体验从手机无缝地移植到了手表上。
Q:对于第三方开发者而言,在手表的生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Isaacs:大量的创意来自第三方开发者,我们看到了开发者上传和售卖了自己设计的表盘,我很高兴看到他们说「我们在这款硬件上开发出了自己的软件」。
而我们专注提供更高解析度的屏幕,确保屏幕上每个颜色表现出正确的显示效果。
Q:Moto 360 如何和在其他智能手表中脱颖而出?
Isaacs:我们将 Moto 360 定义为一款现代产品,甚至会让佩戴者感觉到自己走在了科技前沿。
在芝加哥我们找到了一家 105 年历史的皮革厂,这个经历了 5 代人传承的私家企业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表带。
为何 Moto 360 在这批智能手表中脱颖而出?大概是他们将其定义为「传家宝」的理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