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6 第一天,来聊聊那个关乎你我的新世界

2016-01-01 张鹏 极客公园


越来越多人已经厌倦了被屌丝经济所裹挟。在「规模之下,性价比之上」的那个全新世界,机会将属于那些有胆、有趣的人。

三天前锤子科技T2发布会上,很多人都记住了罗永浩在大屏幕上打出的那句话——「在通往牛逼的道路上,风景差的让人想要说脏话,但创业者在意的是远方。」

人们能理解老罗的前半句是对自己过去几年创业艰辛的自嘲,但是对后半句却不那么容易体会,因为远方是什么?有什么?老罗没细说。

这一年,在如此残酷的手机行业里,罗永浩的锤子手机虽然不再「天生骄傲」的完全跳出行业定价体系,但也没有滑向性价比的俗套。无论是坚果还是T2,这个团队继续强迫症般的在品质和细节上较劲,然后努力赢得比行业「普遍价格」高出10%,甚至20%以上的「品质溢价」。

这是个有胆的团队。因为在中国敢于要品质溢价实在太难了。

拧巴的屌丝经济

我身边圈子里,对于锤子的看法有些矛盾。绝大多数人对罗永浩做的这件事是比较尊重的,当今在参数党和性价比外,能做出触动人心的东西真的很难得。

当然,也有相当不少人在商业上一直对罗永浩的锤子不看好,因为「品质上的较劲穿不透屌丝用户,想要溢价就会失去屌丝的支持,也就形不成规模。」

在目前中国主流商业思想中,屌丝经济这个名词,已经是一个公理般的东西。这是一个卡尺,任何一个东西过来比一下,符合的则有前途,不符合的就然并卵。因为这背后意味着爆发潜力、规模体量、平台价值、连接能力……总之让资本兴奋,让创业者鸡血的各种名词都是靠「屌丝」赋能的。

有时候想起来很奇幻,似乎中国大多数人对「好」的定义就是「性价比」。可与此同时,我们又在每年根本不考虑性价比的去交「苹果税」,然后集体去海淘那些有品质,但价格甚至更贵的国外产品。

我们很难把这个拧巴的现象简单归结于中国中产阶级的贫弱,实际上,在中国社会环境下获得溢价是个远远比把规模做大还难的事情。要知道,过去10年「屌丝经济」的伟大成就,早就让整个商业界陷入了一种思维惯性。

性价比该是一种骄傲吗

互联网圈子天天讨论的屌丝经济的本质,其实并不全是按照人群和收入水准来定义的,其真正的本质是「在最广泛的人群提炼出最普遍的统一需求,然后用最低成本满足这个需求,去获取海量用户。」

所以,划分「屌丝」的是需求的层次。比如我们刚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代也好,刚开始用智能手机的时候也罢,当时面对各种工具、内容、娱乐应用的匮乏,所有人其实都经历过「屌丝」阶段,各种下载工具、播放器、同步工具、安全软件……那时候解决能零成本解决有无问题对用户就是一切。而对企业来说,过去十年技术和产业发展如此日新月异,就如同新边疆不断在扩展,这时候精耕细作自然远远没有只解决温饱但是抓紧跑马圈地合算。这就是屌丝经济如此流行的根源。

而屌丝经济在硬件行业中的投影就是人气很旺的「性价比」思想。话说「性价比」这个事儿原本没什么可神秘的,其本质是价格和需求预期之间双螺旋。在产业快速发展变化,用户海量流入需求预期没有大的层次分隔的时候,价格当然主导一切,那时候性价比往往就是低价的代名词。

但是,已经不只一个硬件领域的从业者,跟我反思性价比是个短期有催化作用,但是长期有摧毁作用的概念。在技术产品化的初期,「价格便宜量又足」的确是最简单有效的打开市场的方式。最关键是这办法够简单,比如在手机等行业流行的「参数沙文主义」,就是当产品高度同质化时最简单明了让用户觉得「占便宜」的方式。

性价比是个强力兴奋剂,但是副作用极其深远。降维容易升维难,当企业被锁死在搬运工的角色,没有创造力的溢价空间,只是以规模效应搏命奔跑,在产业大势翻转的时候往往会遭遇异常的凶险。更何况当用户基础需求得到满足,需求预期不断提升之后,还只能拿低价说事儿,那就变成是一种守株待兔的懒惰和低能了。

而 2015 年下半年开始,很多迹象显示科技领域的环境在变化,特别是我们最看重的红利——移动互联网的增速,包括智能手机的增速,其实都已平缓到让你无法热血沸腾了。这个时候,屌丝经济和性价比的思维,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下是否还可持续。

品质溢价是新的机会

互联网进入发展平台期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变化,当没有那么多可以利用蛮荒跑马圈地的空间了,屌丝经济的土壤也就立即大幅度缩减。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机会的缩减,而是原本依托屌丝经济思想的规模化扩张思路需要面临转化。实际上,一个对品质溢价越来越友善的时代正在到来。

比如在电子商务领域,京东每年持续的增长背后,隐藏着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虽然京东的价格与天猫相比有时候甚至要高出 5%-10%,但是用户因为次日送达的快捷和简单统一的服务,正在越来越接受这个「品质溢价」。

或者你问问自己身边的城市年轻人,有多少人已经开始在 Steam、PS、Xbox 等平台买正版游戏,那数字一定会让你吃惊,虽然这些游戏在网上都能搜到盗版,但是正版平台的便捷和联网互动的便利,还是让很多人成了付费用户。

而在电子消费产品这一端,拥有芯片技术,并且建立了非主打性价比产品线的华为,用几年时间正在手机市场的综合份额上逐赶超小米,并且形成与小米不同的稳固用户群。并且这种份额超越与华为自有芯片技术优势的叠加,其形成的正循环有很深远的意义。

很多迹象都显示,今天已经走过了「温饱阶段」的用户其实开始有了更多层次的需求,这种需求会集中体现在品质,风格,审美等「非参数性能」。这些需求会更细化,或许不再是可以动辄以数亿用户划分,但是这会让我们有机会解除性价比的魔咒——让品质溢价和品牌溢价不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想,这应该也是罗永浩们要抵达的那个「远方」。

有胆,有趣的事儿和有理有面儿的钱

当今中国,规模和性价比的确是主流,否则 BAT 也不会那么难以撼动。但中国不会一直是个屌丝的国度。如何跟上用户成长的速度而不是守株待兔?这个话题不是仅仅是个方法论问题,也是个价值观问题。

我曾经与无人机领域如日中天的 DJI 大疆的创始人汪滔讨论过,为什么无人机领域的企业要保持足够高的利润率而不是走互联网思维拼性价比。

汪滔这位80后新生代企业家说他相信依靠技术和品质赢得品牌和获得更高利润率,然后再运用这个能力投入到技术和品质中形成正循环,才是最有意义的方式,这虽然更难更有挑战,但创造的价值也会更合理和更有成就感。

你可以感受到汪滔强烈不认同举着性价比旗号背后的懒惰和鸡贼,因为性价比的本质就是一种「占便宜」的心态。企业这样天天教导用户「贪便宜」,只往人性最阴暗的地方趴,会把自己也越做越狭隘,把产业越做越小。如果中国社会只有性价比这样的消费文化,而企业也没能力拉着用户去接受和共同创造更美好的东西,中国企业之于世界又有什么意义?

汪滔的观点代表了新生代企业群体的另一种商业思维,这种与中国社会短缺经济孕育的屌丝经济不同;与上一代企业家顺势而为,借势而上的生存智慧也很不一样。

这群人骨子里就是想做些有胆有趣的事情。他们今天可能还是少数派,对这个商业世界的理解也不一定如其他「老炮」那么透骨。但是他们没有屌丝经济的思维惯性,他们的节奏其实与正在走来的新世界非常合拍。

新世界的转换是需要过程的,这群人会经历磨难,但依旧值得看好。了不起的生意都是能看清世界与人性的人做出来的,不过那些看到世界「能」成为什么样,并能去推动其发生的家伙,其实会更有潜力。

希望在「远方」的新世界,这些跳出屌丝经济和性价比魔咒的少数派会担当重要的力量。因为归根结底,我们每个人都会进步,需求都会发展,我们不会希望永远被看作被随意驱动的屌丝;不会只把「占便宜」当作幸福;我们会愿意为我们认可的品牌「充值信仰」,也为自己认可的品质付出合理的溢价,让这些企业继续作出更好的技术和产品,并继续让我们找到认同。他们的成功背后,其实也是我们的进步,是我们对美好和幸福的向往。

对了,如果你有机会来 1 月 15 日开始的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听听,在那些国内外过去几年最活跃,最有潜力的「另一派」科技力量中,你就会找到很多这样在思考和产品上超越了屌丝经济的人。在他们身上,你会看到一个正在走来的新世界。

这个新世界里,在规模之下和性价比之上,在技术信仰和品质的追求中,机会恰恰属于那些少数派,那些真正有胆、有趣的人。

头图来自海洛创意


本文为极客公园原创

转载联系 jianghaoke@geekpark.net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