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的文博会与深圳这座城
作 者丨陈思琦
编 辑丨孙超逸
6月7日,舞剧《咏春》“闪回”深圳。作为B站跨年晚会上最“出圈”的表演,这部深圳原创舞剧完美融合舞蹈与武术,全网播放量超过2亿次。
这次回到深圳,《咏春》1000余张演出票迅速售罄,火爆程度不低于明星演唱会。《咏春》开启全国巡演后,尤其4月7日-9日在国家大剧院连演5场,收获“展现深圳城市特质与精气神”的超高评价。
从《奇迹·笨小孩》、《青春之城》到《熊出没》系列和《流浪地球2》,这些影视作品或是讲述深圳故事、由深圳出品,或是由深圳企业撑起了令人震撼的后期制作。
2023年央视春晚“兔圆圆”、“我不是胖虎”、“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等一批萌趣搞怪的深圳新兴动漫IP也风靡网络,成为线上聊天的必备表情包。
文化市场上的深圳元素“出圈”已不再是新鲜事。
而在近年深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载体不可忽视——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
2004年,首届文博会在深圳举办,强势入选当年“全国十大文化事件”。作为全国唯一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展会,文博会已陪伴深圳走过19个年头,潜移默化地塑造着这座年轻移民城市独特的文化风貌。
(文博会会场。组委会供图)
探路“市场化办展”
“谈及深圳文化产业,主要有两种误区,一是深圳无文化底蕴,皆是外来人;二是深圳人的心思都在赚钱上,不在文化上。”曾有文化观察人士如此总结深圳的文化“短板”。
相较北京、上海、广州等历史名城,深圳的文化积淀相对薄弱。而南山科技园高端写字楼里彻夜长明的灯火,成为深圳“卷都”等称号的最直观佐证。
出乎意料的是,“外来”“搞钱”等标签在深圳获得了另一维度的诠释。文化流动理论认为,文化是流动的观念,流动的人群是文化流动的承载者。
以此延申,年轻的深圳人本就有旺盛的文化需求,更能兼容并蓄,接受多元文化。同样,“仓廪实而知礼节”,发达的经济给文化产业带来更强的消费力,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晚风吹过来,多么地清爽;深圳的夜色,绚丽明亮……”上世纪80年代,改编自日本歌手西城秀树的一首《夜色阑珊》从深圳响彻全国,彼时深圳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已走在时代潮头。
本世纪初,深圳的文化产业有了更明晰的顶层设计。
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立市”的战略目标,提出将文化产业培育成继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业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并确定翌年与文化部等国家部委联合创办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如何办好“中国文化第一展”?深圳决定将展会市场化,让展商“竞争上岗”,让展览指向交易,改变单纯的“展览”性质。
首先,政府通过“竞争性谈判”吸引大批高质量参展单位,让优秀的文化产品拥有更高曝光。同时,撮合交易,让文化企业通过文博会达成交易,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市场化办展”开了政府办展的先河,也让首届文博会强势入选当年“全国十大文化事件”。
(历届文博会主展馆。组委会供图)
2004年11月,由国家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广东省政府主办,深圳市政府承办的首届文博会成功举办,70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合同成交额和意向成交额总计达356.9亿元。
首届文博会结束后,深圳市委常委会会议听取第二届文博会筹备工作汇报,明确组建“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承担历届文博会主展馆的招商招展、展务服务、宣传推广、市场开发等工作,不断深化文博会的市场化运作。
市场化是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志。根据全国工商联《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深圳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而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机遇之城2022》报告中,深圳“宜商环境”排名全国第一,加速了包括文化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集聚。
背靠良好的营商环境,文博会在深圳已成功举办18届,每年汇聚海内外10多万种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近6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第十八届的3402家,连续十三年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组团参展。
同时,文博会犹如一个长镜头,见证其举办地——深圳从2003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35.3亿元、占全市GDP总量4.73%,走到2022年增加值超过2600亿元,翻了将近20倍,占全市GDP达到8%。
截至目前,深圳文化企业数量已超10万家,孕育出阅文、雅昌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万。
深港“强强联合”
“梦想于漆黑里仍然铿锵,仍然大声高唱,仍然期待世界给我鼓掌……”
近日,香港新生代流行乐队Supper Moment携《无尽》《同一》等曲目亮相深圳南山流行音乐节。即使是粤语歌曲,全场跟唱的热度与整齐度不减,挥舞的荧光棒在春茧体育馆汇作蓝色海洋。
时间倒回至上世纪80、90年代,《一生何求》《万水千山总是情》等朗朗上口的港乐已经风靡内地。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的深圳,更是可以直接接收港乐、港剧、“港风穿搭”等香港流行文化的辐射,第一时间捕捉国际流行文化动态。
2008年,第四届文博会首次设立港澳台及国际文化馆,香港以政府组团的形式参与,展览面积1000平方米,是香港历届参展规模最大的一次。同期还举办了“香港日”音乐会、3D立体影片播映等。
时任香港贸发局服务业拓展总监徐耀霖表示,不少内地企业使用香港的创意服务为产品增值,借助“香港设计”为内地产品打开国际市场的道路。CEPA实施以后,影视娱乐领域也有很广阔的合作空间,将有更多“合拍片”推出市场。
此后的文博会舞台上,“港风”成为常客。2015年“见·识香港”、2016年“声、色、味·香港”、2017年“香港·生活创意·衣食住行”,香港馆曾连续3年获文博会颁发“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示奖”。
深圳是中国首个获“设计之都”称号的城市,香港是享誉全球的时尚之都、创意之都,文化产业领域的常态化交流与合作可谓“强强联合”。
除文博会外,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港设计双年展、深港澳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使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持续提升。
从2008年的港澳台及国际文化馆,到2015年首设“丝绸之路馆”,后升级为“一带一路·国际馆”,文博会成为深圳逐步扩大“国际朋友圈”、促进文化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抓手。
数据显示,深圳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每年约占全国的1/6。如高端文化装备领域,大疆无人机占据全球超80%的市场份额,影石Insta360在全球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也超过40%。
而在游戏领域,根据Sensor Tower《2023年4月全球热门移动游戏收入TOP10》,腾讯《王者荣耀》在全球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吸金2.13亿美元,蝉联全球手游畅销榜冠军;腾讯《PUBG Mobile》(合并《和平精英》收入)以1.54亿美元的收入位列榜单第2名。
文博会来到第十九届,将有超50个国家和地区、超300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全面超过疫情前的最好水平。组委会还组织邀请了100个国家和地区2万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展,文博会国际文化贸易功能将更加凸显。
文化+科技=?
今年以来,ChatGPT等AIGC问世在全球文化艺术界引起不小的震荡。尤其ChatGPT4支持图片的输入和分析,支持更加复杂的指令,显得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坊间“AI是否会取代艺术家”等讨论不绝于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王京生指出,现代文化生产已经在相当程度上依赖科技的开发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运用,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现代文化生产的质量和水平。
从这一维度解释,与其说技术进步“取代”艺术家,更大可能是让科技为内容创作赋能,提高创作的质量与效率。
深圳作为传统认知里的文化“后发城市”,此时却有了技术“先发优势”。数据显示,深圳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有超过2.3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家,密度全国第一。
依托强劲的智能制造实力,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4K/8K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应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不断提升,深圳由此率先探索出“文化+科技”的全新发展模式。
例如,近日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原创舞剧《深AI你》充分利用了机器人、裸眼3D、高科技屏幕等科技元素,探讨人与AI的情感共生;年初爆火的《流浪地球2》则由深企优艾智合提供机器人AGV底盘、由XUC鲸柠科技负责宇航员机动装置 MMU、无人机干扰枪、550 系列电脑等特殊道具制作。
“大家看到电影里好多道具场景,包括我们的机械装置,都产自于深圳。就是因为深圳的智造能力提供了保障,才有可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多极具震撼力的画面。”《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在一次路演活动上表示。
文化与科技的相辅相成,在近几年的文博会舞台上尤为集大成。2020年,第十六届文博会首次在“云端”举办,打造出集展示、交易、交流、互动于一体的网上展会新平台,开启了文博会数字化元年,5天共吸引1416万人次访问。
(2020年“云上文博会”。组委会供图)
而在去年12月的第十八届文博会上,华为首款智能观影眼镜HUAWEI Vision Glass亮相现场,可实现等效4米远的虚拟空间中投射出画面清晰、色彩生动的120英寸巨幕;在前海展区,元宇宙社交APP“比邻星球”的虚拟人“灵灵”与现场观众实时互动交谈,露营、飞盘等时下流行的虚拟场景吸引了不少目光。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指出,文化的强大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若失去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就丧失了发展的原动力。
换言之,“文化+科技”的发展路径,应始终以“文化”为基础和底气。
将于6月7日正式开幕的第十九届文博会,首次推出了数字门票“醒狮小水滴”。设计上,“醒狮小水滴”融合粤剧脸谱、醒狮舞蹈鞋、潮汕剪纸等传统文化元素;功能上,区块链技术为每张数字门票生成唯一的身份标识,实现文化的数字化溯源、转化、创作、观赏、流转、应用以及核销,具有加盖时间戳、可追溯、无法篡改、安全便捷、绿色环保等特点。
“醒狮小水滴”为“文化+科技”提供了一个巧妙的样本,也为历经十九载的文博会开辟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醒狮小水滴”数字门票。组委会供图)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谭雅涵
21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