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人民的名义》怎么越看越“慢”,编剧承认:注水15集!
国产电视剧存心“慢”死你。
正在热播的《人民的名义》大获成功,可是许多观众表示,每每看到郑西坡与郑胜利这对父子的对话时就忍不住想快进。
另一部热播剧《择天记》,则因为几位鲜肉演员之间没完没了的“尬聊”,以及许多一再重复的镜头,被部分观众吐槽为了注水无所不用其极。
再早一些的大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同样也是许多观众认定的注水剧,不仅许多情感场面累赘拖沓,大量回忆镜头的反复使用,也令许多观众觉得有三生三世那么长。而在许多制片方甚至评论人的眼中,观众对低品质注水剧集的容忍,却是注水剧泛滥的关键原因。
在“观众引发注水剧”的逻辑里,如果观众主动抵制这些注水剧集,让这些注水剧无法得到良好的收视率和点播率,那么为了实现收益最大化,制片方和平台方当然也就不会将裹脚布越裹越长。可是这种说法忘了一个关键点——观众在当下的收视环境中,并不真正拥有选择权。
当市场充斥着各种品质相对较高的注水剧和更多低品质的注水剧时,观众唯一能做的,只能是从矮子里拔将军。这就是为什么尽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充满了注水的剧情,依然成为全民爆款——即使是裹脚布,这也依然是同档期最好的裹脚布。
国内电视台购剧的方式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按集数购买,一旦播出几乎不会砍剧,即使注水戏被猛烈吐槽,也丝毫不会对剧集造成商业损失。《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就表示,剧作原本计划拍摄40来集,为了商业收益考虑最后拍成了55集。《人民的名义》好的地方是,即使“注水”,依然有更多过硬的戏。而国产剧市场的参与者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将市场上的“良币”与“劣币”区分开来,用市场机制和手段帮助观众重建味蕾,让注水剧无地自容。
(本文作者罗晓汀,系国内剧评人)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往期精彩回顾
长按二维码关注,跟着环环闯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