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46896000……

环球网 2019-05-14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你在做什么?



制图:叶旺


一转眼

汶川地震十一年了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中国  汶川

大地震颤,山河破碎

到处是残垣断壁,满眼是生离死别

8.0级地震,近7万人遇难,举国同悲


2008年5月19日,汶川大地震造成的泥石流掩埋了一个村庄。(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摄)


那一刻

如末日降临

周围的一切夷为平地

无数生命在一瞬间戛然而止

悲伤、无助、漫长……


汶川县映秀镇地震后惨状。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2008年5月20日,汶川震区民众快速通过山体滑坡险段。(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2008年5月14日,在汶川地震中受伤的儿童。(中新社记者 邹宪摄)


2008年5月16日,汶川县映秀镇两位居民看着地震后被毁的家园,不禁痛哭失声。(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摄)


2008年5月19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民众为地震遇难者默哀,一位来自四川的男子高举右手为家乡加油。(中新社记者 富田摄)


救援!救援!

活下来,是唯一的愿望

那是一段不管过去多久依然疼痛的记忆

但是,我们依然要铭记


为那些逝去的生命

为危急时刻的生死救援

还有中国人民面对灾难

表现出来的坚毅、勇敢、团结



图片来源:微信公号“我们的天空”


汶川大地震发生13分钟

军队启动应急机制

1小时后,1.6万人开赴灾区

72小时中,先后调集14.6万人投入救援



他们,逆行而上

奔向坍塌的房屋

搜寻生命的迹象



他们,飞跃而下

直降支离破碎的大地

带着争分夺秒的信念



他们,穿梭在废墟间

徒手挖地搬砖

只为寻找生命的迹象



他们,从“死亡航线”挺进震中

每天飞行十三四个小时

却在第64次往返运送受伤人员时

突遇浓雾和强烈气流

永远地留在了那片土地上



他们,用身体搭建人梯

护佑危难中的生命

绝不放弃每一丝希望



他们,不管山路崎岖

争分夺秒

为一个生命而努力攀登



他们,对着不谙世事的孩子

露出了最柔情的微笑

像是告诉他:宝贝,别怕



他们,安抚着受伤的老人

别害怕

我们背你到安全的地方



他们,身影不停穿梭在挤压的瓦砾中

从死神的黑手里

抢回来了生命的奇迹


他们,是灾难中的光芒


那群身穿迷彩的子弟兵离开了

灾区人民在废墟之上重建家园


而当年那些获救的小孩

有的,如今也成为了“他们”



他叫强天林


余震时险些被滚石砸中

一位迷彩叔叔将他推开

离别时,叔叔说:

你要好好读书,才能走出大山


后来,他考上了军校

成为了一名解放军


十年后,他找到了那位已转业的叔叔




他叫程强


送别解放军时

他高举着“长大我当空降兵”的牌子


2013年

他参军入伍

后来还成为了第38任黄继光班班长



他叫蒋雨航


在掩埋125小时后被消防官兵救起

创造了生命奇迹


他说:消防官兵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我希望将更多的爱

传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后来,他实现了愿望

服役于上海消防某部队




她叫余倩

地震后甚至患上了抑郁症


后来,她成为了

解放军某部通信团值勤站下士

军史馆兼职讲解员



他叫黄崟

在灾区安置点受到志愿者照顾


分别时志愿者说:

你成为军人

去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就能找到我


后来,他立志从军

成为了一名排爆战士

也找到了曾经的恩人




地震无情

但没有人放弃希望

无助和绝望是暂时的

所有人都坚持一个信念:

要活下去,要活得更好


2009年1月2日,北川县一名妇女背着儿子接收解放军免费运送来的红砖,准备请人帮助重建家园。(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 摄)


2009年9月2日,汶川映秀小学100多名学生借校开学。(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1年3月20日,羌族男青年董伟与藏族女青年孟洁在汶川映秀新家园举行婚礼。(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摄)


2011年1月28日,震中映秀镇张家坪村村民搬进了新家,再生育家庭抱着双胞胎拍摄合影。(中新社记者 张浪摄 )


2011年4月19日,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汶川县水磨镇开幕。(中新社记者 安源摄)


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

一定有能造出天堂的力量

灾难后的他们更勇敢

重建家园的决心更坚定


2011年5月6日,由澳门政府援建的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第五小学新校区正在施工。(中新社发 李向雨摄)


2011年6月7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都江堰铁路郫县至彭州支线加紧建设。(中新社发 曹宁摄)


2012年11月29日,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映汶高速公路正式通车。(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2年10月30日,四川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灾后重建工作基本完成,欢迎18只大熊猫重返卧龙。(中新社发 衡毅摄)


2013年5月12日,四川省什邡市108个“地震宝宝”齐聚千年古刹罗汉寺,共同度过五周岁生日。(中新社记者 张浪摄)


既然活了下来

就要活出精彩

哪怕是身患残疾

哪怕成为孤儿

他们用行动告诉人们:

生死之外,一切都是小事


2014年8月15日,在地震中失去手臂的女孩雍茜正在色彩名师阿旦的指导下练习绘画。(中新社记者 陈超摄)


2015年9月18日,在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四川游泳队运动员“无腿蛙王”代国宏,在残运会赛场向女友苏思妙求婚成功。(中新社发 钟欣摄)


2018年5月10日,汶川地震幸存者马元江使用机电智能仿真手进行工作。(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8年5月9日,280名当年地震后的孤困儿童相聚在成都“安康家园”,与照顾自己的“安康妈妈”重逢。(中新社记者 张浪摄)


如今的汶川

青山绿水、高楼林立

如今汶川的人们

继续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2018年3月22日,航拍四川德阳绵竹市清平镇,该镇已建成为生态旅游小镇。 (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8年4月,航拍震后重建的映秀镇。(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8年4月,航拍震后重建的映秀镇。(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8年4月,俯瞰北川新县城。(中新社记者 刘忠俊摄)


2018年4月22日,孩子们在汶川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前玩耍。(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摄)


2018年4月30日,汶川青山绿水鲜花盛开,吸引游客观光。 (中新社记者 任海霞摄)


时光穿越灾难

也见证重生

如今的家园已经重建

他们也将不负每一日升起的朝阳!



汶川大地震十一年祭

我们祭奠逝去的同胞

也祝福这重生的家园


视频来源:人民日报(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曲《生生不息》)


祝福汶川!

加油中国!


(封面数字,11年,4015天,96360小时,5781600分钟,346896000秒。)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网”(ID:cns2012)、“央广军事”(ID:cnrjunshi)、人民日报、中国之声 部分图片来源:中新社摄影部出品、中新网图片部整理


往期回顾


长按关注,

您就是环环的衣食父母



觉得不错,就点在看哦~!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