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阿里系创业人“团灭”?淘宝城2.5公里外是创业“坟场”
2014年末总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口号下,前阿里员工离职潮,让投资方的热钱云集于此。 诞生的土壤在环境精美程度丝毫不输阿里西溪园区的梦想小镇上,甚至提供免费办公场地给创业团队。 创业者通过评选可以高概率获得国家扶持政策的20万梦想基金,并有底息贷款的护驾。 地理区位优势,开启了与老东家间方便之门。
胆色,在2014-2015年的离职员工,在做法上偏保守的核心是期权套现,且赶上资本市场的风口。尽管,2007年阿里巴巴香港上市时,也有部分员工套现创业的情况出现,但当时没有大众创业的热潮,更没有2014年上市套现时的离职潮出现。或许这些这一波老阿里人眼中不安于现状的狠角色在当时存在着冒险的色彩,譬如放弃了价值数千万元的期权,但如今这些冒险者中不乏蘑菇街的陈琪,铜板街的何俊,虾米网王皓,有赞白鸦,以及正在赴美上市的挖财李治国,这些人的成功是因为放弃了部分利益换取几年的创业窗口。 动机,工号20000号的员工大多在2009年后入职的,当时企业已经起势,吸引了大量的毕业生和来自传统企业的高管,当年入职人中多多少少带有着镀金和其他想法的因素,他们更是今天2014-2015年套现后离职的第二波阿里系创业人的主力,即今天梦想小镇的主角。 企业文化的熏陶,阿里企业文化师承通用电气GE,杰克韦尔奇的2-7-1被阿里巴巴引入到管理中。10%无能的人要被第一步淘汰掉,而20%有能力但出挑的人会被慢慢消灭,余下70%都是听话的螺丝钉,但前期淘汰率那么高的代价换回的是团队的杀气极重。与之截然不同的是腾讯和网易的企业文化,淘汰率相对低,离职率也没有阿里那么高,企业增长速度没有阿里那么迅猛,但前者缺乏的是后者更强的包容性。当阿里创业人的公司继承这样的企业文化后,他们挂在嘴里的阿里味成了HR强势或管理上强势到听不进不同意见的延续。 产品思路,腾讯产品思路之所以被称道是在于其一个产品覆盖6~8亿用户,因此在内部可以8个团队同时赛马,覆盖用户所有的需求的前提是产品杀伤力足够直接心灵,且不受到KPI的约束,因此其内部是一个松散且偏灵感的产品团队。但阿里系创业者的产品是用KPI保证充足的产品数量,但质量上还是有差距的,但弥补差距的方式并不是用产品征服用户,而是选用50%产品+50%人力的组合,如同上活动需要当面跟小二沟通一样,且在用户沟通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在大平台或许可以维持这样的体量,但创业公司只能靠烧VC的钱。
做好尽职调查,大型投资机构可以试图与官方达成尽职调查合作协议,或寻找第三方专业机构,细节可精确到其上一级汇报人,年终reveal情况,所在部门任职时间,业务线等。 重视员工在职时间,大厂级别与在职时间可优先倾向在职时间更长的。 创始人其过往负责业务是否与其创业项目本身存在交集,如有业务交集可精确到其过往业务参与程度,是否参与过战略级风暴会议,甚至可以直击深度执行细节:预算情况,直接汇报人,团队成员各司职责,所属团队成员打分参照依据,横向部门沟通情况,执行时间线,如何设置甘特图节点等方向,严防大厂过水蟹。
上班时间不要看这些
#老板会抓#
那下班时间看呢?
#血槽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