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蔡徐坤代言 NBA ,我觉得OK

EsquireNewMedia 时尚先生 2019-04-02


蔡徐坤当选 NBA 新春贺岁大使的消息,让 NBA 的球迷们在虎扑上炸开了锅。唾沫横飞,刀光剑影,自说自话的自媒体和粉丝之间,几乎鸡同鸭讲。


虽然蔡徐坤从出道伊始,就表现出了他对篮球的热情;


虽然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也解释说, NBA 的这一选择,是为了吸引更多球迷之外的群体了解和喜欢篮球。


更重要的是,NBA 确实在全球市场都陷入了下滑的危机,拓展球迷群体的压力迅速升高:据美国媒体统计, 2018-2019 NBA 新赛季揭幕战的收视率,相对于去年暴跌 42% (从 490 万观众跌到 280 万);开赛一个月,电视转播商 TNT 的收视率就暴跌 26% , ESPN 收视率下降 6% 。


但很显然,对于忠实的球迷来说, NBA 干什么都可以(变成短距离折返跑比赛也无妨),但找明星当形象大使就是不行!


“ NBA 失去了自己的底线”、“ NBA 侮辱了一批对他们最忠诚的球迷”、“我们拒绝在中国购买NBA的商品”…… NBA 新春宣传片的微博下,骂声一片。




事实上,争议不仅存在于篮球,但凡有认知门槛的娱乐作品,在圈外观众中就会产生争议。


前不久,第 91 届奥斯卡提名名单揭晓,《罗马》《宠儿》以 10 项提名领跑。《黑豹》成为首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超级英雄电影,该片一共获得 7 项提名。


但微博上却是一片叫衰。影迷们认为《黑豹》既无《黑暗骑士》剧情的深刻内涵,也没有《海王》视觉上的恢弘壮观,完全可以算是漫威史上最像《动物世界》的超级英雄了。之所以入围奥斯卡,还不是仗着主演的肤色……



《黑豹》真的不好吗?


事实上,无论哪个英文网站,《黑豹》的评分都遥遥领先于大部分超级英雄电影,即便是被诟病的“哈姆雷特式”复仇的俗套剧情中,也融入了大量的精彩细节,北美的票房更是比《复仇者联盟 3 》足足高了 1 亿美元。



所以,《黑暗骑士》没中而《黑豹》中彩,是真的表示奥斯卡有黑幕吗?


确实有黑幕:近年来奥斯卡进行改革,可入围的最佳电影扩展到了十部。(黑暗骑士那年只有五部,真够黑幕的



如果说奥斯卡还仅仅是评选方和观众的口味差异,那《地球最后的夜晚》就完全是宣发的一场大型失误,导致了灾难性的差评。电影的宣发真不是东西把受众极小的文艺片抱到满脑子通俗思想的大众面前完全学了一套小镇外地人开健身房的套路捞一笔就跑观众骂得再大声又怎么样反正也影响不到兜里的钱毕竟预售 2 亿可比任何一次的文艺片都卖座呢。


跨年的当夜,情侣们手挽手走进电影院,期待着一部浪漫甚至有点狗血的爱情片,以便于在影片结束之后展开一段更高潮的爱情。结果,大部分人在电影院睡了个不那么踏实的觉。


睡醒后,一位容光焕发的朋友跟在我身后评论:“新年夜,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相聚在这个懵逼的电影院,很艺术了。”


豆瓣评分 7.0 ,猫眼评分 2.6 ,文艺青年扎堆的豆瓣尚且下手仁慈,但绝大多数掏钱找“跨年夜接吻”的普通购票者……直接下狠手把电影归到了毕志飞那一档。



于是,心有不甘的普通消费者,就有了这样的论断:




看电影被文艺青年骂也就算了(大不了以后多支持盗版),更惨的是,普通的用户还要被他们每天见面的日用产品阴阳怪气的嘲讽。


吉列近期的一则主题为“ The Best Men Be (男人能做到最好的样子)”的广告,完美的诠释了“花钱买罪受”。


这则广告呼吁男性做个真正有男子气概的人——尊重女性的拒绝,不要轻浮搭讪女性,阻止打架和校园欺凌,推翻性别刻板印象,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反映出良好的价值观,很有教育意义。




该广告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列举一些男性行为失当之处。比如性骚扰女下属👇




歧视女性等等👇




而对于这些行为的解释往往是——男孩子毕竟是男孩子( Boys would be boys )👇




吉列的这则广告社会意义十足,微博上有不少人觉得他们干得不错。



但问题是,吉列的传统业务是理容——更直接点说,剃须刀,这就意味它的主要受众都是男性,也就是广告中 360 度无死角 diss 的那些人。


在国外,这群直接用户被当面削了脸皮,这下不干了。YouTube 上的这条广告视频,被刷出超过 100 万的“不喜欢”。


Excuse me?我们是消费者,不是你的学生!


偏激的用户甚至当天就把自己的剃须刀扔进了马桶: Boys would be boys ,那么针对男孩子们来说,“狗屎产品”就该进马桶(虽然剃须刀会因为被卡住冲不下去还要被捞起来)。


英国著名记者、新闻节目“早安英国”主持人 Piers Morgan 认为这是对“男子气概的羞辱”,也是一种“为了显得政治正确而站队”的行为。


如果这是一则公益广告,这么做可谓社会良心,媒体表率,但其作为一个剃须刀的商业广告,这么做似乎有失考量,就像《地球最后的夜晚》把文艺片当成商业片来营销一样,总是要挨骂的。


虽然说感同身受是个伪命题,但产品方如果完全抛弃与客户共情的机会,而奋不顾身的去教育观众,试图将一些与产品无关的观念强行塞给客户,那就实在有些舍身取义飞蛾扑火了。


奥斯卡提名这种完全利益不相关的事都能被骂上天,更何况是切实烧出去的广告钱呢?



为了刻意的讨好或者说是骗到一些潜在用户,产品方总是不遗余力的去进行“跨界”宣传。的确,没有人喜欢被忽略的感觉,但“跨界”和“出圈”的核心,就在于如何传递跨界双方的共识。


因此,“蔡徐坤成为 NBA 新春贺岁大使”争议的核心,并不在“人选”而在“意图”之上。球迷担忧(或抵制)的核心议题,在于“ NBA 是否在将流量明星与联盟的核心价值划上等号”。


在“达成共识”上,吉列试图教育自己的用户而遭到了反噬;《地球最后的夜晚》的宣发则将“跨界”的价值当作了宣传的主题,导致图文不符,票房进而断崖式下跌;至于奥斯卡,它与好莱坞电影工业的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官方认可,在普通影迷日渐分裂的审美光谱上,自然也更难形成任何形式的和谐。


NBA 并没有抛弃竞技体育的核心价值,没有试图将明星强加到比赛直播中,更没有强迫让蔡徐坤在詹姆斯-哈登身上做假动作造犯规。甚至可以说,蔡徐坤与 NBA 的共识,除了他的商业价值外,是他作为一名球迷的身份。


这项共识,应该是蔡徐坤和所有 NBA 球迷共享的。他只是碰巧长得更好看一些罢了。



文:Pepper / 编辑:Rob / 推送编辑:Vin /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什么人看到什么东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