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874万毕业生的就业大考 | 封面人物
5月10日,武汉,某高校一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到东湖听涛景区合影留念
“目前我们遭遇的主要还 是外生冲击。依据一季度 GDP 下降对失业、退出劳动力市场以及休假未上班等冲击测算,一个 GDP 百分点大概影响到 800 万人的就业。理论上来看,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就业问题也会有所缓解”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本刊记者 陈洋 实习记者 聂阳欣 梅寒
编辑 | 周建平 rwzkjpz@163.com
全文约14392字,细读约需30分钟
“今年有874万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所以就业压力确实比较大。”5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就2020年4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将高校毕业生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并列为就业关注的“重点群体”。相较2019年,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总数增长4.8%,增量和增幅均为2013年以来最大。
会上同时公布了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统计结果: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比3月上升0.1个百分点(5月回落至5.9%);其中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3.8%、5.5%,分别比3月高0.5、0.1个百分点。
有学者注意到,“16-24岁”的失业率数据是近年来首次披露。作为“新手”的高校毕业生要叩开理想职业的大门,将遭遇更加激烈的竞争。
过去十余年,持续走高的毕业生数量让“最难就业季”这一关键词几乎年年被提及,尤其在2009年、2013年和2016年。2016年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创历史新高。2020年,“历史新高”与疫情、经贸形势等多重因素叠加,一个“更加复杂严峻”(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语)的就业季在这个庚子年轰然袭来。
5月24日,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新闻办就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介绍,对今年874万高校毕业生,将实行企业扩招、研究生扩招、基层就业扩岗,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各地应声而动。
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据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NACE)的数据,美国22%的雇主已取消实习岗位。英国学生雇主协会(ISE)的调查显示,在英国,公司已经削减了23%的初级岗位。英国智库Resolution Foundation则预估2020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将下降13%,而最低学历群体的就业率将下降37%。
“就业”居于“六稳”“六保”之首,高校毕业生就业则被视为“稳就业工作重中之重”,这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被辐射向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形势,并将在更长远的时间跨度中荡起涟漪。毕业进行时,就业倒计时,云端和线下的毕业歌交相唱响,这场保卫就业的战役还远未结束。
6月1日上午,2020年夏季武汉市高校毕业生线下招聘活动在江汉大学举行
考研失利者:错过秋招,又误判了春招
埋头备考近一年,在紧凑的生活节奏中,何柒从没想过考研失利后怎么办,更没想到会有疫情发生。
22岁的何柒是北京某一本社科类院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了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她在2019年3月开始复习。暑假起,她步入“寝室—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将智能手机换回九键的“老年机”,杜绝分心。
10月,因为复习内容扩展到时政,何柒换回智能机。同学曾把她拉进一些微信群,群里不时发一些选调生考试和宣讲会的信息,她往往只扫一眼就作罢。
考研失利后,何柒没有勇气二战,摆在面前的只有找工作一个选项。2020年3月,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网络双选会拉开帷幕,从3月13日到19日,她在网站上投递了16份简历,岗位包括记者、新媒体编辑、内容运营、经纪助理、营销编辑等等。
“投了这么多,一定会有企业联系,”何柒这么想着,也这么等着,直到4月底听闻一位同学入职了某公关公司,她才开始紧张起来。双选会的网站上,她的简历依然是“未查看”状态。无法再用“疫情导致延后”安慰自己,她不得不开始海投。
何柒这才惊觉处境被动。她错过了被称作招聘黄金期的秋招,又误判了今年春招的形势。
“很多大公司的校招时间已经错过。几家心仪的媒体的校招也都推迟了。我下载了很多求职类APP,但回复的大都是小型创业公司,创业公司风险大,我没有社会经验也看不准;同时,很多大一点的公司都转而要求工作经验,不再招收应届毕业生。”
何柒向师姐打听往年的情况,“去年考研后再找工作其实还好,面试机会挺多的。薪酬方面,刚毕业一般是6-8千元。今年会差一些,我认识的几个找到工作的,转正后也就五六千。”
进入5月中旬,何柒关注的几个求职公众号已经开始推送2021届的实习信息。焦虑的她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校正”,除了下调薪酬预期,那条留京工作、和男友同城的“底线”也有所动摇。
5月27日,何柒终于收获了第一份比较满意的offer,是宁波一家创意公司的微博文案策划,“底薪8000元,还会有项目提成,试用期三个月每月6400元。”但因为这份工作不在北京,何柒打算待学校通知返校后,回京再找找。
6月初,班长曾受学院学生工作处老师委托,私信班上同学统计毕业去向。何柒打听了下:全班一共39人,目前仅有四名“确定就业”,十多个“还在寻找工作”(包括何柒),十多个明确要“考研二战”,五个在准备公务员考试。
班长自己的工作也没完全敲定,需要待学校允许返校(原定6月底)后才能回京面谈。“大家的处境普遍不太好,找到工作的有几个也是临时抱佛脚,有工作就行的那种。”微信对话框里,班长在“哎”字后面打出了一长串省略号。
6月13日,因为投递简历的一些公司要求线下面试,何柒提前返京。但学校暂未开放,她租住在校外的一所短租公寓。
返京时,北京市已进入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16日,北京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提升到二级,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要求,各在京高校从17日起学生停止返校。同日,何柒所在学院在微信群发布通知:“中止原计划的返校安排”,“已经购好车票的同学可以安排退票。”
父母天天催何柒回江西老家,但她还是决定留下,“我还有面试,我真的很想留在北京工作。”
6月28日,何柒获得了一家自媒体工作室的口头offer,入职后作为新晋编辑,她的薪酬为每月7000元,试用期六个月。当日,按照对方的建议,她开始在北京找房。“最开始还是挺失落的,毕竟比起宁波那家待遇要差多了,但既然选择了,就好好做吧。”
4月18日,海南海口,求职者查看招聘信息
985高校应届毕业生:因疫情搁置的招聘
25岁的章宁是北京一所985高校中文系硕士毕业生。不同于何柒,章宁的求职始于2019年秋招,那时她主要瞄准地产和互联网企业。虽然这些企业举办的招聘会规模大,但受专业限制,章宁能投的岗位往往比较边缘。
她在2019年11月拿到某地产上市公司的offer,但因工作地点在上海而放弃。最寄予厚望的是北京某大型粮油食品央企,10月投简历,12月初先后参加小组面试和笔试。按照正常进度,年后就会安排下一轮考核,可章宁实际接到面试通知已是2020年4月。
期待已久的面试持续了不到十分钟,实际交谈也就五六分钟。她能觉察到HR没有详聊的意思。“我精心准备了一个六七千字的策划案,提前放到平台上,对方没有理;发到HR邮箱,没有回;面试时我往这个方向引,HR也不接话;之后给HR发短信,也不回。”
章宁觉得挫败而困惑。她拜托一位在这家央企总部工作的叔叔打听,才得知是企业缩招了。“他告诉我,这个部门没有招聘计划了,HR无心面试,又担心以后有用人需要,就没有明确说。”章宁颇受打击,“受疫情影响,有的企业缩招或者不招也不会对外说,会选择搁置。”
因为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章宁的研究生阶段没有安排针对性的实习。这让她在失去那个央企的工作机会后更加茫然。
春招投递的几份简历,因为工作“吸引力不大、待遇很低”,她没有认真准备,也没有得到后续通知。5月下旬,她转而关注一些之前不曾考虑的行业,比如教育辅导机构、拍卖网站等。“总比一直没有工作强。”
转机终于在6月11日到来。她在某招聘平台上看到北京一家做楼市咨询的创业公司在招聘实习生,便投了简历。因为之前买房以及秋招求职时曾关注楼市报告,章宁在面试环节表现不错,直接拿到了正式员工的offer。从央企、上市公司到创业公司,多少有些落差,但能结束坎坷漫长的求职漂流,章宁已经满足了。
6月1日,武汉,求职者在等待分批入场参加招聘会
留学生:“这份工作是我妈帮我找的”
陆明和章宁是在去年那家央企的面试环节认识的,两人当时加了微信,方便互通消息。陆明是北京人,2019年从洛杉矶某大学获得市场营销硕士学位后,于8月回国,加入秋招大军。
秋招时,陆明的目标很明确,投的主要是管理咨询类公司,其中有两家把握比较大。一家便是和章宁一同入选的央企,另一家是某国际知名市场咨询机构的北京分公司。可年后随着疫情暴发,陆明久久没能等来两家的消息。
陆明的母亲也托关系去打听了那家央企的情况,得到的回复和章宁一样。那家市场咨询机构也不见动静。如果没有疫情影响,咨询机构的offer他本是十拿九稳的。
年前的群面后,陆明对分配到的岗位不满意,HR给了他一次额外的机会证明自己。陆明把握住了。因为项目作业完成的质量颇高,他被调到心仪的市场战略咨询部门。不过,公司年底事务繁多,原本计划在春节放假前完成的最后一轮“经理面”被推迟到了年后。
没想到这一推便就此错过。“春节过后,我问他们下一步怎么样,他们说等通知吧。之后再无消息。后来我看到就业论坛上有人发帖问这个岗位,回帖的人说‘不招了’。”
突如其来的被动局面让陆明没法再像秋招时一样“目标明确”了。“春招时只要公司规模过得去,岗位符合我专业,我都投了。”算上意向沟通,今年春招陆明投出的岗位“可能过百了”。
“春招本来就是补录,外企、私企的机会会小一点。”陆明有心理准备,但还是低估了今年春招市场的残酷。
“非常明显的是招聘公司和岗位数量急剧下降,招聘网站上的广告也少了很多。线下的宣讲会双选会基本没有,线上双选会感觉跟网申没差别。招聘的流程也变慢了,像我二三月投的简历,有些到5月中才收到回复。因为疫情必须待在家,找不到工作会更焦虑,出去实习也不可能了。”
陆明(左二)每天通勤要花两个多小时 图/本刊记者 梁辰
进入5月,校招大都进入尾声,陆明不得不将搜索范围扩大至社招。这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因为疫情被公司辞退再找工作的人,他们的职业态度、工作能力和经验都会更有优势,而应届生的优势可能就是便宜。”
5月下旬,陆明终于拿到一个还算满意的咨询公司的offer,“我自己只找到一家创意机构的工作,虽然公司口碑不错,但作为职业起点,平台还是太小。现在这份工作是我妈托人帮我找的。就是这么残酷。往年我这个圈子应该是十个人里难得有一两个人现在还没找到工作,今年反过来了。”
5月25日,本刊记者进入一个规模接近200人的名为“2020届留学生offer补救专场”的微信群,该群由国内某求职辅导机构面向英美澳等海外高校留学生组建。留学生遇到的情况各异:有的原本在英国拿到了满意的offer,但因疫情被冻结继而过期,再想回国找难上加难;有的去年秋招拿到了offer,但想到春招还有机会,舍不得以后交违约金就都拒了,没想到发生疫情,到了春招大家都在“拼命”,竞争激烈,工作没落实……
BOSS直聘研究院4月出炉的《2020海归春招求职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海归应届生同比增加72.9%,但截至3月底,相关岗位规模较2019年同期回落19.5%。特别是百人以下小微企业的招聘需求同比回落超过30%。
6月17日,在湖南工商大学专场招聘会上,求职者(上)了解岗位信息
高校:就业工作被提到政治任务的高度
2020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报告显示,在疫情突发事件冲击下,大学生(最高学历为大专及以上)就业市场的供需两端均受到一定影响。需求方面,今年二三月大学生招聘需求人数同比下降21.67%和26.69%;供给方面,2月同比增幅较小,为12.30%,但3月毕业生开始进入春招市场,求职申请人数暴增,同比上涨143.25%。
5月,为全力做好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等六部门和单位共同主办“百日冲刺”行动。从5月到8月中旬,重点组织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其中就包括升学扩招、充实基层专项计划、扩大毕业生参军入伍以及狠抓责任落实等。
胡可就是“百日冲刺”行动细则中提到要“发动”的“全国5万余名毕业班辅导员”之一,分管湖北省某一本院校艺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据胡可介绍,该艺术学院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培训机构、广告公司、环建设计、动画等方向。“相对于知名高校,我们这类普通高校的就业辅导员在引导和监督学生就业上往往要花费更多精力,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一直比较大。”
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方法,“已就业人数”包括的不仅有“签订就业协议人数”和“签订劳动合同就业人数”,还包括“升学人数”“参加国家或地方项目人数”“预征入伍人数”和“灵活就业人数”。
胡可介绍,其所在的艺术系2019届的就业率超过90%,其中以自由职业为代表的“灵活就业”就占了相当一部分。他调研过的同城一所211理工类院校,该校的就业构成也存在类似现象。
根据教育部规定,初次就业率统计时间截点一般为8月31日。“4、5月的就业率一般不会过半,剩下一半的就业率都是在6、7、8三个月完成的,也就是离校就业率,这意味着学生毕业了,我们的就业辅导和数据核查工作还在继续。”
除了主管院系的就业工作,胡可自己也带班。虽然身处疫区震中,但胡可的就业促进工作2月就开始了。“以我们班为例,我会逐一追踪,要求学生每隔半到一个月上报找工作的情况,比如投了多少简历、有多少回复、现在有没有offer、下一步打算怎么办、有什么困难。”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春招时毕业班的学生无法返校,大都分散宅家,相比往年同学间可以互通信息,今年的求职既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主动性,也考验其信息搜集能力。“有的学生在就业机会的捕捉上会差一些,我就会帮他们搜索,有消息就推送到群里,多的话一天可能会有四五条。”
准备得早暂时没能让胡可收获一份满意的答卷。截至5月下旬,据胡可初步统计,班上36名学生,目前已签约的不到6名,准备考研复试的有8名。协议及合同就业率可能20%都不到,这几乎是往年同期一半的水平。出国学生数量也未确定,“往年全院出国的学生一般在10人左右,对学院就业率贡献在3%到5%,今年因为国际疫情蔓延,这部分肯定会受影响。”
各项促就业政策在逐步向基层传达。在胡可看来,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政策落实到一线,对各院校就业的提振效果也参差不齐。
比如研究生扩招。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测算,2019年,考研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按照计划扩招18.9万人计算,扩招比例约为23.5%。
但他不认为今年的研究生扩招政策会给艺术学科的考生带来显著利好,“艺术类的岗位,整个社会的需求量相当有限。相比今年一些理工科学院都是成百成百地扩招,我们专业很难靠扩招一下把就业率拉升个20%。”
2020年2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就介绍,将科学确定分校招生方案,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财政支持情况、高校办学条件等因素,“扩大招生将向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民生急需的领域倾斜。其中,硕士研究生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
根据学院公告,胡可所在院校的某理工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较前一年增加了八成以上,其中仅电子信息一个专业的招生名额就超过了去年各专业招生总数。“扩招多少人是学校直接下拨到学院的。”该院有关负责人许昕告诉本刊记者。
“各个高校今年都把就业工作提到了政治任务的高度。我们学院也专门召开了党政联席会的扩大会议,就是希望全院上下能形成共识,高度重视今年的就业工作。”许昕介绍,今年他们学院在各个渠道收集招聘信息,积极与合作企业沟通,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同时邀请专业的老师和过往考研成功的学生给考研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往年也会有,但今年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更高。”
因为疫情的影响,春季招聘时间延迟,部分企业需求缩减。留给应届生找工作的时间缩短了很多,也没有实习的时间。而对湖北的院校和本地学生来说,这种冲击的程度更大。“可以说,2到4月是就业的黄金期,但那时疫情耽误了就业工作的开展效率。”
从4月开始,学校已经以线上视频形式召开了数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5月下旬,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胡可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明确的就业率数值目标。“去年明确的信号就是不再以就业数据为指标,而是要保证就业质量,也就是‘去水分’。如果延续去年的调子,我觉得只会从就业的基本满足和就业质量的提高角度,鼓励你做得更好,不会说去画个圈框住你。”
但胡可也承认,自上而下的压力“肯定会有”,毕竟就业工作的好坏影响学院的绩效考核。按照“百日冲刺”的要求,今年还会“将毕业生就业纳入对地方政府和高校的督导考核内容”。“我们还是希望努把力在学生离校前达到学校的平均水平,8月中旬争取不低于去年的水平。不然数据太差,在全校都不好看。”
“除了联系合作企业尽量增开招聘专场,学院一些老师自己也开工作室,院里也动员他们帮忙吸纳一部分学生。但今年设计和建筑行业面临的生存压力也很大。有位做环建设计的老师就直接在就业推进会上提出,‘我能生存下去都很不容易了,我都要裁人,还怎么招人?’”
虽然毕业在即,但胡可知道“急不来”,“你不能逼着他就业,心理状态这块也需要摸底,对一直找不到工作、有些自我怀疑和否定倾向的学生,也需要多引导,确保不要出安全事故。”在困难而关键的时期,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融入社会的健康态度,对老师们的挑战不亚于提高就业率。
7月2日,《南方人物周刊》再次联系到胡可时,他们正在录入系统阶段,“就业情况(相较5月下旬)尚无太大好转。”
4月25日,南昌航空大学测试与光电工程学院的辅导员程璐处理完一批毕业生“三方”手续,又匆匆赶回办公室给其他毕业生提供就业资讯、就业培训等帮助
参军入伍、西部计划与三支一扶
顾磊是石家庄某一本院校旅游专业分管就业的辅导员。“我们今年一共有379名毕业生,5月中已经在就业系统填报签约信息的只有40人。”不过顾磊澄清,存在部分学生还未上报以及需拿到毕业证才能正式签约的情况。具体到顾磊自己带的营销班,68个毕业生中,截至5月18日已确定工作并上报的学生在24人左右。
“今年就业工作相较往年最大的难点在于,往年如果就业率差,学生春节后返校你可以线下督促,现在只能网上指导,效果远不如在办公室面对面那么有效。”顾磊每个周末会更新自己的备忘录,包括下周可能有哪些学生签约,哪些有面试笔试。这些学生会成为他下周重点追踪的对象。
除了尽力为学生推送各种就业信息,顾磊也会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宣传一些其他就业选择,比如西部计划、参军入伍等。“我们会把这类消息推送到毕业群里,只要有学生来咨询,我就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帮他们做规划。”
林祥是顾磊班上的学生。微信头像里,林祥留着干练的圆寸。23岁的他来自河北廊坊农村。大二时,林祥曾应征入伍一年,被分配到贵州六盘水某消防支队,那时消防支队还归属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做消防战斗员的那年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经历。比如下队第一天就接到了车祸救援的任务,21岁的他需要将遇难者遗体从事故现场抬出;比如两天两夜奋战在高速公路,扑救一辆着火的油罐车……“回学校后,我也得过一些荣誉,但和部队的经历相比不值一提。”
3月9日,武警青海总队执勤支队官兵为新兵示范400米障碍课目演练
一年兵役结束,林祥返校,一学期后报考天津某知名大学的旅游管理硕士,最终因数学单科成绩不佳而落榜。此后,他将视线转向部队文职考试。“我们这个专业今年找工作很费劲,也不稳定。我们宿舍八个人现在(5月20日)找到工作的也就两三个。周围找到工作的同学,工资也就4000元左右,有的干脆就是找个销售岗先应付着。”林祥将军队文职视为自己就业的最佳选项,“一个是稳定、有荣誉感,另一个工资待遇比公务员更好。”
如果部队文职的考试不能通过,林祥会选择争取入伍武警部队。疫情影响下,部队文职和入伍的选拔都推迟了。6月1日,林祥收到了“预征报名数据已通过县武装部初审”的短信通知。次日,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了2020年将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征集结构,提高应届毕业生征集比例。截至7月3日,林祥已完成了征兵体检,正在准备部队文职的报名。
1997年生的美乐是林祥同专业的同学,来自河北衡水。和林祥一样,整个5月,美乐都在等待中度过,不过她等待的是今年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的实施方案。一系列相关的扩招政策给了美乐很大的信心。5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发布的通知称,今年全国计划招聘特岗教师10.5万名,较上一年增加招募规模5000人,同时教师资格证将不作为限制条件。
美乐的室友之前没能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但受益于这项政策,目前也在备考特岗教师。据美乐介绍,室友在去年秋招原本拿到了一家商贸公司的offer,工作地点就在离家很近的石家庄。可年后公司却通知称,受疫情影响,石家庄的网点被取消了,需要她之后去北京上班。室友觉得4000元的工资很难支撑其在北京的生活开销,便推掉了工作,重新加入求职市场,“报考特岗教师,也是多个选择。”
冯峰从2018年开始负责哈尔滨某211院校西部计划项目的招募。按照往年的情况,团省委给该校的名额一般在10到20人之间,名额是依据专项组到各省宣讲后学生的报名情况来确定的。“往年来看,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服务名额相对紧俏,西藏因为高原环境等因素,去的学生会少一些,每年在三四个左右。”
响应政策号召,冯峰今年加强了对该项目的宣传力度。往年通常是在群里集中通知,今年则拓宽了线上宣传渠道,并且要求每个毕业生都回复,确保知悉政策。“今年就业形势不太好,我们也想看看西部计划能帮我们消化多少。”
他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对西部计划热情的高涨。“西部计划招录时间比较晚,往年一般到6月考核时,很多学生已经签工作了。去年报名结束后,我们这边一共就提交了40人,今年刚刚开启报名半个月,我们为意向报名者建的微信群就已接近200人。”冯峰和黑龙江省内其他几所高校该项目的负责人也保持着联系,报名额大幅增加是普遍现象。
在冯峰看来,受疫情影响,今年除了像美乐这样对西部计划情有独钟的申请者,对部分暂时没有找到心仪工作的学生,西部计划也是条不错的出路。“一般都是学校自己考察筛选,不像公务员那么难考。比如有的学生如果想考研二战,就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复习,还能在考研分数线上享受优惠政策。”
报名人数高涨也意味着竞争激烈。“西部计划分全国项目和地方项目,如果国家统一调配的项目不够,还有新疆、新疆兵团和西藏的地方专项。去年我们上报了四十多个学生,最后经选拔真正入选的有12个,其中11个走的国家计划,1个走的是兵团的地方专项。”
据冯峰介绍,西部计划的初衷还是为西部留住一部分人才,所以选拔上会优先考虑那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困难学生,或者原本来自西部贫困地区想要反哺家乡的学生。
“往年选择都是双向的,今年报名数量明显增多,项目方的可选面会更广,对他们来说是好事。但客观上讲,他们能提供的岗位和接收能力也是有限的。”冯峰曾跟地方宣讲团队通过气,希望今年能多争取一些地方项目名额给学生,项目方的反馈是,“会考虑,但具体的还要等上面的政策。”
随着6月5日《2020-2021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的印发,冯峰渐渐觉察到事情并没有沿着他想的走向发展。“经过校内选拔,我们上报了一个近100人的名单,但最终省项目办给到我们学校的名额特别少,目前省项目办联同地方项目办总共只有六名同学入选。”6月28日,本刊记者再次联系到冯峰时,他表示名额的减少确实让大家有些措手不及,“名额减少的具体原因我们并不了解。只是这个时候落选的学生就很被动了。”
6月下旬,美乐成为学校为数不多的西部计划入选“幸运儿”之一。“6月9日进行了线上笔试,18日我收到了入选通知。”和冯峰所在的学校一样,据美乐向校团委老师了解的情况,今年她所在学校获得的西部计划名额也缩水到九名,“比去年少了一半。”
美乐
“应出尽出,能用尽用”
过去十几年间,不断创新高的毕业生数量几乎让每年的毕业季都被冠以“最难”之名,其中尤以2009、2013和2016年为甚。
2003至2017年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先后八次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其中就包括对毕业生去向的分类比较(调查将就业去向划分为10类:已确定单位、升学国内、出国出境、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其他灵活就业、待就业、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业、其他)。
调查结果反映出经济周期变动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从“已确定单位”这一项看,八年间只有两年的数据是在40%以下,分别是2009年的34.52%和2015年的33.35%(注:2009年是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6.9%,创下1990年以来25年内的新低,到2016年该数据继续走低至6.7%后于次年反弹)。值得注意的是,从“待就业”指标来看,2003年“非典”时期比例最高,为35.71%,其次是2009年的26.40%。
“从待就业数据来看,2003年以来中间虽有小幅波动,但基本是一路下降的,到2017年已下降到9.68%。看起来好像就业率在上升,失业率(待就业率)在下降。但实际上,灵活就业(包括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其他灵活就业三项)的比重在上升,2003年仅有4%,2017年已经超过18%。”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看来,这说明大学生毕业后就业选择更多样化,但也反映了近十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的上升,特别是就业质量的下降。“当然,UP主、自由作者等灵活就业方式确实有一部分是自选择,并代表着一些不错的职业新方向。但光环之外,也得承认有相当部分毕业生是因为找工作困难而被迫进入灵活就业领域。”
虽然2020年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和走向主要还是受外生因素影响,包括疫情的发展(反复)、国际疫情的控制、中美贸易关系等。但“不确定性”背后也存在一定的“确定性”。
曾湘泉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近年来每个季度都会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其在4月发布的《2020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和不规则波动,从2017年四季度至2020年一季度,CIER指数(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的下降过程已持续了十个季度。“很多人指望着疫情过去后会有爆发式反弹。不会有,因为经济本身处于周期性下行,并不只是疫情的影响。”
曾湘泉认为,当下的就业局面相比金融危机时期,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一面。
“有利的地方在于,目前我们遭遇的主要还是外生冲击。依据一季度GDP下降对失业、退出劳动力市场以及休假未上班等冲击测算,一个GDP百分点大概影响到800万人的就业。理论上来看,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就业问题也会有所缓解。”
“但不利的地方除了疫情、经贸形势等不确定性叠加,还在于过去十几年来,政府可使用的各种促就业渠道已经处于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如今能用的手段比较有限。”
曾湘泉将“百日冲刺”的十大专项行动拆解为三方面。“第一是扩大需求,比如增加‘特岗教师’招募规模,开拓科研、社区、医疗等基层岗位;第二是降低劳动参与率,比如硕士研究生扩招,就是降低劳动市场的竞争,把就业压力后延;第三就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比如‘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国聘行动’等等。”
以社区岗位为例,2013、2016年多地政府都曾大规模增加公益性岗位,比如新华社2013年5月的报道就提到,“内蒙古新增一万个公益性岗位帮助高校贫困生就业。”2020年6月9日,成都人社局也宣布拟定向招募“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志愿者871名,招募对象为“国内‘双一流’大学2020届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全市计划招募的志愿者岗位总量将较2019年增长80%以上。
“特殊时期拿出特殊举措。”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实际需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调动更多的就业机会,对政府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曾湘泉认为,这也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的原因。
另一个挑战也在于95后毕业生对于就业刺激政策的接受度。“今年事业单位扩招的人员主要分布在基层教育和医疗领域,落后地区相关人才的缺口还很大。但无法忽视的是,年轻人对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为保证政策落实效果,国家可能还需要针对性地加大政策弹性和刺激力度。”
5月11日,浙江湖州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企业招聘专场,企业代表用直播的方式与观众互动
企业社会责任与自身发展
政策之外,要拓宽就业渠道、保障和促进就业,企业在执行层面要挑起担子,责无旁贷。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对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的调查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民营企业一直是吸纳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单位;国有企业则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去向,特别是在2003年非典时期、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以及经济发展缓慢的2013年,国有企业都承担着吸纳毕业生就业最主要的任务,三分之一左右的毕业生进入了国有企业。
而根据今年4月发布的《2020年大学生就业力报告》,受调查的2020届毕业生期望就业的企业类型前两名依次为“国有企业”(36%)和民营企业(25.1%)。
扩大企业吸纳规模势在必行。3月2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明确了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五大举措,其中首条就提到,“对中小微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国有企业要连续两年扩大招聘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并且不得随意毁约,不得将在本单位实习的期限作为招聘入职的前提条件。”
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化”)为例,这家在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位列第二的央企在3月23日就宣布,根据国资委党委实施国资央企“抗疫稳岗扩就业”专项行动的部署,中国石化将追加3500名高校毕业生引进专项计划。据媒体报道,这是中国石化首次在一年内两次组织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年度引进计划超过1万人,是2019年的2.3倍。
“从就业群里每天发布的招聘信息,能明显感觉到央企新增就业岗位的发布频率较往年三四月更密集。”冯峰所在的这家院校以理工科为主,尤其以土木类见长。而艺术系辅导员胡可也发现,与往年签约的雇主构成相反,今年疫情暴发后,该院成功签约的学生里,来自国企央企的offer稍多于民企。“包括‘24365国聘行动’联合专场招聘等,对就业需求的满足有很大助力。”
大型工程建设国企中交二航局今年同样响应了中央“六保”“六稳”号召,结合企业规模和发展情况制定了扩招方案。中交二航局党委委员、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周文兵向本刊记者介绍,扩招方案主要用于云南怒江州定点扶贫就业帮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以及大专院校技能人员招聘。
以4月上旬启动的怒江州“送岗上门”就业帮扶工作为例,截至6月初,该项行动已解决120名怒江籍人员的就业问题,其中就包括12名来自土木工程、安全工程、机械工程、测量工程等工程及工程辅助类专业的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将被分配到二航局国内项目部的现场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工程测量等岗位。此外,疫情发生后,二航局也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在西藏片区增加了20名藏籍毕业生的引进计划。
周文兵同时表示,企业的人才招聘计划主要是公司结合企业规模及业务发展实际需要制定的,受疫情影响不大。
政府各项促就业政策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财政支持情况等。而对企业来说,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业务发展是制定扩招计划最主要的参考因素。
6月10日,江西南昌大学校园内,学子们一起欢呼,拍毕业照留念
疫情催生了大量线上消费需求,其中在线教育市场就迎来了发展新机遇。“AI在线教育第一股”流利说参加了5月央视新闻和BOSS直聘联合推出的“职”为你来大型校园招聘直播公益行动。流利说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公司有算法、技术、教研、运营、产品、设计、职能等七类岗位参与招聘公益行动,其中既有根据原招聘计划的补录,也有一些新增岗位,比如武汉运营中心的助教老师、运营专员等岗位。
“总体来看,根据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在技术、产品、教研、算法、设计以及职能岗位,我们新增和补招计划共计200人左右。从春季校招的招聘数据来看,在更短时间内,我们热门岗位收到的简历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增长了50%以上。按照2019年的计划,秋招的招聘量原本会是春招的两倍,而目前春秋季校招录用占比已基本持平。”
为了调动更多中小民营企业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在人社部“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的政策指导下,各地也出台了具体的补贴措施。比如南京4月出台的政策是,对录用符合认定条件高校毕业生的企业,3年内可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每人每年7800元的税费依次减免优惠;而成都5月推出的激励政策则规定,民营企业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稳定就业满12个月后按4000元每人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岗位补贴,另给予不超过12个月的社保单位缴费部分全额补贴。
在武汉某芯片设计公司运营负责人贺凡看来,政府对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相关补贴政策更多是一种“补充”。“促进作用也许有,但从金额上看,力度不会特别大。企业更多还是会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来决策。如果我需要去增加平台人才储备,不给补贴,也会招;如果企业本身就面临困难,不裁员就不错了,还要让它扩招,就不大可能。”
2月以来,政府也出台过一系列帮扶措施支持本地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但在贺凡看来,具备很强可操作性且能迅速兑现的政策不是特别多。“比如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纾困专项贷款、为中小微企业纾困开辟绿色通道等,据我了解,实操过程中还是卡得很严。那些原本就有些订单或信用储备的企业,会更容易拿到这些钱,而对一些拿不到钱就会挂掉的企业,可能就面临很多困难。同时,部分银行的审批流程没有简化或缩短,如果从申请到放款的时间周期过长,就有可能出现企业拿到钱却已经倒闭的现象。”贺凡认为,在促就业的各项举措方面,方便、可操作也是企业会考虑的因素。
贺凡所在的公司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员工目前已超过100人,已经招募了八名2020届应届毕业生和三名考研二战失败的学生。“目前行业局势对我们来说是危机并存,公司还在成长期,今年还在储备人才的阶段。如果没有疫情,规模可能会更大一些。”据贺凡从公司HR处了解到的信息,“很多一类院校热门专业的学生,今年也很难找到研发岗,往往只能找到匹配程度较低的工作岗位,热门岗位可能存在招录比例50:1甚至100:1的情况。”
僧多粥少,择优录取成为必然。某求职网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985、211学生包括一些一本院校的会好一些,对一些二三本以及专科院校的同学可能就不是特别友好。扩招和降低标准是两码事。”她以接触到的某国有银行管培生项目招募为例,“放出来的招聘要求是研究生学历,校招也会面向一些一本院校,但私下HR会跟我们说,今年的招聘会更偏向于985的研究生。一些普通院校的学生会觉得有希望,但实际上内部筛查时已经过滤掉了,除非表现特别优异。”
人福医药集团党委副书记孔娜强调,企业的招聘计划不会仅依据就业形势来制定,还需依据企业本身和行业市场的变化。“如果说整体人才招募是一盘棋,我们更希望人才梯队是有序地在企业内流动。”
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 孔娜
在孔娜看来,“进人对企业是综合成本的考量。”“社会责任感更多是体现在对人才的责任感,作为职业考虑,宁可持续做,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现在的大学生有自己的职业诉求,不可能单纯把他们丢到岗位上,而是需要有人带他们,同时也不可能给他们一个很低的薪酬。引进一个人,就要对一个人负责,我们是寻求一个长期的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
事实上,政府并非单纯主张“扩大企业吸纳规模”。除就业补贴外,一季度以来,政府还提出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要为企业“供氧”“输血”。
据孔娜介绍,湖北省有关部门从2月底3月初就开始牵头帮助企业延揽人才,多次来企业调研,并针对完善人才的发现、培养和激励机制,以及重点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专题的协商和研讨。“政府高度重视,并且已经在做相应的政策输出。近期我们也在申请省里和国家层面的各项人才津贴及职称申报,这些对我们民营企业引进和留住优秀人才都是有帮助的,不仅仅是钱。”
这些政策往年也会有,但无论在名额分配还是评审速度上,孔娜都能感受到今年的支持力度更大。“政府没有给我们下指标、派任务,反而是理解企业的难处,帮企业解决问题、为企业赋能,给政策、给平台。”
据孔娜介绍,去年集团校招时,武汉地区硕士毕业生入职的平均薪酬大概在7000元左右,而今年参考经济形势变化,进入求职市场的2021届的毕业生,可能需要做好适当调低薪酬预期的准备。
据第三方数据服务商“友盟+”的数据,2020年5月求职APP月活跃用户创下2019年以来的新高。
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0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5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60万人,同比少增137万人。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比4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然而,全国20-24岁大专及以上人员(主要为新毕业大学生)调查失业率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上升1.7、3.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随着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失业率可能继续上升。”
(文中何柒、章宁、陆明、胡可、许昕、顾磊、林祥、美乐、冯峰、贺凡均为化名)
中国人物类媒体的领导者
提供有格调、有智力的人物读本
记录我们的命运 · 为历史留存一份底稿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