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意味:一场教育与一座桥
就从这时候开始,竹子成了他们共同要去探索和完成的事情,成了他们往后人生的共有肌理。竹子将会带他们走遍村野、山林、城市,会让一些即将消失的东西、一些正在生长的东西、一些此前没有人看见、没有人提起的事情,都变成他们人生中的重要议题。
竹子还意味着什么呢?竹子意味着可能性。
在一篇采访里,易春友说:「竹子是空心的,空心就代表着无穷的可能性。」
易春友和谭雪娇总是能敏锐地洞察到竹子的「奇妙」。当然,这种对竹子的洞察力也许依然来自他们的童年。当易春友的父亲通过用竹子做成的不同器具来撑起一片天时,当谭雪娇的奶奶用竹子编制成小玩具陪自己度过童年时,竹子在他们心中就早已是无所不能的材料了。从竹子身上看到不同的「表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
比如,易春友有一次在香港逛街,看见一个建筑工地的脚手架是用竹子做的。「用竹子做的脚手架出现在一个这么国际化的发达地区,我就觉得,是一种挺好的感觉。」尽管这种「挺好的感觉」没有具体到能让易春友形容出来,却一直启发着他「竹子可以做很多事情」。
后来,易春友和谭雪娇创立的品牌「自然家NatureBamboo」,将式微的鸟笼工艺转化为风格独特的竹灯具,用面临失传的瓷胎竹编工艺设计出竹节杯,都是对这种「可能性」的具体实践。
莲灯
楠竹
清远·沙河鸟笼工艺
竹灯笼
楠竹
清远·沙河鸟笼工艺
镜灯
楠竹
清远·沙河鸟笼工艺
竹节杯
0.45毫米慈竹丝
四川·邛崃瓷胎竹编工艺
在谭雪娇眼里,正因为这种「可能性」,竹子也意味着一种「教育」。
在刚开始决定要去做竹子的器具时,易春友和谭雪娇想着,是去玩玩而已,走进一片竹林、或者去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一个风景区,都很好玩。
不过,随着对竹子的研究、与匠人的接触都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他们常常觉得「竹子在教我做人」。它本身所代表的文化、制作它的过程带给人的感受,都让人获益匪浅。
比如,瓷胎竹编这一传统工艺,就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瓷胎竹编源起清朝,由于制作难度高,制作工序繁多,从选材到备料就有十多个工序,由于要求苛刻,每个环节必须由多年经验的师父手工制作,而且每人各有分工,因此只要其中一个环节出错或者没有无人制作,便很可能使产品无法完成。
它最大的难点在于,竹丝细软得几乎没有骨力,要想让它顺势依胎而上,达到严丝合缝的效果,不仅在施力的尺度拿捏上要有所见地,编织时还要如禅门僧人坐禅时那般心无旁骛,全神贯注于一事,否则很容易行差步错。
每一件瓷胎竹编的编织,都是一次恪守静笃的修行。
他们计划出一本关于竹子的「百科全书」,也许这本书可以超越单纯科普的意义,就像他们从竹子身上学到的也不只是竹子本身知识一样。
小小人风铃
慈竹
四川·邛崃瓷胎竹编工艺
在竹子的教育中,另一样重要的领悟,便是「责任」。如果说,一开始,易春友和谭雪娇是轻轻地把竹子拿起来把玩,看看它能做到什么;那随着把玩的时间越来越长,用它来做到的事情越来越多,竹子的分量也变得越来越沉。
面对着匠人时,他们会感觉到责任。
如今,大多数精于工艺的匠人都已经上了年纪,长期的工作让他们中许多人的眼睛视力都下降得比同龄人厉害,而且做这个工作的收入也越来越难以负担生活支出,特别是疫情以后,许多匠人手里都失去了订单。他们中许多人也打算就此停下来,转行去干点别的。
而年轻人大多数不愿意再从事这方面的职业,他们更希望去大城市涨涨见识,即使有时候在大城市打工的收入,还没有留在家乡做工赚的多,但成为一名工匠,依然被年轻人当成是一份没有前途的、已经过时了的事情。
这意味着竹艺很可能在最近几代人手中慢慢失传。「我们会有一种责任,或者一种压力在身上,这么好的东西,不能没了。」谭雪娇说。
把竹子看作是一种文化时,他们会感觉到责任。和匠人打交道的日子,是一段非常纯粹的日子,「只要保持一种很纯粹的初心,一直把一种事情做好就够了。」这样的社会关系,离不开竹艺这个载体。而竹子本身的风骨也很打动谭雪娇。
提到用竹丝工艺制作出来的竹灯时,谭雪娇说:「从表面看,竹丝产品中已经看不出完整的一根竹子,甚至会怀疑它是否用竹子做成的,但只要亲手触摸了那种天然质感,就能通过指尖所感受到的韧性,体会到竹子内在的力量。」他们始终觉得,这些自古以来就曾经打动过好多代中国人的感受,也值得继续留在当代,去治愈、去启发当代的中国人。
同心花器系列
楠竹
清远·沙河鸟笼工艺
瓷胎竹编茶器
0.45毫米慈竹丝
四川·邛崃瓷胎竹编工艺
但很久以来,似乎一直没有人打算好好地去传递这件事。在他们2014年推出瓷胎竹编的产品之前,易春友打开淘宝,上面相关的产品不超过10个。「而且都是些很土的、没人买的东西。」
幸好,他们没有辜负自己的责任感。
和他们合作的老匠人,生活开始因此得到了改善,钱赚多了,不仅可以应付自己的生活、也能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有的匠人甚至有能力把自己的孙子送出国读书,而同村的人看见这些匠人的生活在变好,他们自己也想加入这件事情中,因此,匠人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这都让易春友和谭雪娇觉得很感动。
这份责任亦时常包裹着温暖在其中,比如在疫情期间,就算生意不景气,大家都过得有点压抑,相识多年的匠人尤伟师傅依旧会时常挂念易春友和谭雪娇,逢年过节,都给他们寄来家里做的麻辣香肠。一年又一年,他们像老友一样惦记彼此。
多款产品推出以后,市场看见了他们,也看见了竹制品的魅力。现在再去淘宝搜索竹编产品,会看见很多人在卖类似的东西。这其中虽然又存在许多产品都被「山寨」的问题,但易春友觉得在更宏观的文化存续面前,这某程度上依然是个好事,「至少我们让大家认知到了竹艺品,对吧。」
要去探寻这样一条没什么人走过的路,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易春友说:「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困难。」
刚开始的时候没钱,也没有资源,甚至也没有人信任,即使是家人,也觉得他们是不可能做成这件事的。有的只有一腔热情,以及一张招商银行信用卡。他们需要继续去做其他事情,来养着自己的这份热情。
后来发展起来,拥有一个二十人左右的团队,又遇到了团队管理上的苦难。易春友和谭雪娇都是设计师出身,都对管理没有经验,第一次当管理者,无法留住人、无法找到更好的人、无法给员工提供清晰的职业前景,对他们来说,刚开始的团队管理,可以用「痛苦」来形容。
来到现在,碰上疫情三年,也非常地艰难,市场萎缩、渠道商倒闭、有了想法却无法付诸行动、客源流失严重,一件件事情就像是连环炸起的雷。而他们的产品又不是生活的刚需,当经济不景气时,它必然会排在人们消费序列的后面。因此,直到现在,他们仍然处于漫长的恢复期中。
但无论什么艰难,也都可以用一个问题来抵消 ——
到了现在,竹子还会意味着什么呢?
几年前,易春友和谭雪娇创作了一个叫做《泉·涌》的艺术装置,他们为这个装置写了一段动人的文案,作为他们当时与竹同行14年后的感悟:
「像流水,像泉涌奔放,流淌,律动,竹似乎有了声音,一种内在力量的流动。我们在高山,在溪水边,渴望从灵感之泉得到汲取。当我们的意识清澈又自然,大地又恢复了生机。」
竹艺术装置《泉.涌》
地点:广州太古汇方所书店
尺寸:长约70米
又过了几年,现在,易春友和谭雪娇想要停下来,也想好好思考,和竹子打交道20年后,竹子对自己而言,还会意味着什么。他们不再潜心研发产品,转而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经营自己的生活、以及创作更能表达他们自身的作品上。
与竹子共存半生,竹子已经和他们的命运完全交融,因此,对竹子的思考也和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同步。任何事情都不能一味直往前走的,有时候需要停下脚步,问一句未来该怎样?这既是问生活,也问手中的青竹。
易春友把这个阶段的思考和停留,称为一次「重新出发」。
鼓灯
楠竹
清远·沙河鸟笼工艺
UFO小飞碟灯
楠竹
清远·沙河鸟笼工艺
承果篮
楠竹
清远·沙河鸟笼工艺
最后,易春友分享了两个小故事。
一个故事来自他的朋友。朋友是一家外贸公司的高管,过往一直保持比较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了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和规矩,也习惯了当一个更严肃、更强势的人。
转变从朋友收到了他们的花器开始。朋友因为这个花器,开始学习花艺,因此得以在自己原有的生活之外,获得一个更轻松、柔软一点的空间。
如今,朋友已经成为了一个在圈内小有名气的花艺师,朋友常说,谢谢他们为自己打开了这扇门。
另一个故事来自一名上海的客户。她是易春友和谭雪娇的常客,后来,客户的女儿也非常喜欢他们的产品,在新家装修时用了很多他们的灯具;再后来,客户发来照片,是她女儿的女儿,提着一个竹灯笼,这个灯笼同样来自「自然家NatureBamboo」。关于竹子的爱好,承载在他们的产品里,传递到三代人的世界中。
细长的竹子又回归到一座桥的形态。这一次,它串联起的,是一个家庭里的共同回忆,成为了某种跨越代际的语言。
「我们从事这个行业其实是很感性的,这些时刻的满足感,可能比金钱,要更重要一些。」易春友说。
豆豆小夜灯
0.45毫米慈竹丝
四川·邛崃瓷胎竹编工艺
ELLE津梁工作室原创IP
文|卢回
采编|孟一
策划|ovelar
海报设计|So Creative Studio
运营|Tiffany、卢俊
微信设计|Mika Zhang
图片由 易春友、谭雪娇 提供
《民艺永续》是ELLE津梁工作室内容IP之一,我们携手左靖工作室共同设立专栏叙事,通过民艺新美学、民艺新产业、民艺新可续三个板块,持续性地观察、记录国内民艺产业涌现的新生力量,摸索手艺背后的造物观念及精神遗产在当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启发“民艺”重回当代生活现场的可能。
点击阅读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