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疏影,三十以后

悦涵 三联生活周刊 2021-01-13




一个很符合主流长相的美女,像校花,也演过校花,但她最近一个比较让人记得住的角色,是一个有点草根的、辛苦的、很大众的柜姐。


美貌与普通


她走进来,因为穿了很高的高跟鞋,所以比周围人都高出一截,明星感立刻出来了。她扫视了一眼,不带笑容的。只这么一眼,便会很容易让人得出一种高冷的印象。但就像《傲慢与偏见》里综合的那个观点,第一印象往往不可靠,偏见又比无知更可怕。
江疏影演绎生涯目前为止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角色是阮莞、江莱、王漫妮。三个角色,三种层次,她认为代表了自己从自卑到自信的过程。

也许是无意识的叠加,她塑造的角色,隐隐含着一种美貌与普通的挣扎。一开始,是校花,在《致青春》里,阮莞这个角色完美展示了那种学生时代的高光女孩,在校园里的惊艳和受瞩目。

后来,2014年的《一仆二主》,她饰演一个女白领顾菁菁,让人觉得,校花毕了业,在大城市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好像也就是那个样子。她开始恨嫁了,希冀有一个男人能拯救自己于平庸的生活。

再到最近的《三十而已》,仿佛仍是那个女孩,她依然没有嫁掉,依然是靠自己又觉得现在的生活不够好,还是有一点做梦的,但因为年龄更大了,所以这种梦开始显得心酸。这个还是长相姣好的女孩,她在现实面前开始“精致穷”,开始自费升舱,企及的仍旧是一个超脱现实的梦。


王漫妮这个角色在播出后,对她的评论褒贬不一。饮水泵、职场艰辛等很多细节,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但有些人仍对这个角色的矛盾性、现实性,产生了不同看法。
江疏影整体是采用一种“收”的方式,去演王漫妮,把自己放得更低。“很多大情感戏,你可以演得放,也可以演得收,我更喜欢收,但也许观众,会更喜欢演员把情感外放出来。王漫妮这个角色,虽然爽感不深,但她很真实。”

在王漫妮身上,江疏影着重找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她找得很深,一直找到她的少年时代。和很多人预想的不一样,她小时候并不是那种让人仰望的女孩。她说自己各方面都很普通,也并非优等生。大学考进上海戏剧学院,虽然是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去,但那只意味“老师比较想要你,觉得你是一张白纸,可以塑造”。进大学后,一上来就是模拟考试。她发现周围同学都是有基础的。要么有舞蹈基础,或以前学过表演、戏剧、戏曲,而她跳舞不会,唱歌不会,普通话也不好,也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在表演上特别有灵性的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她一直不自信。那时,老师的一句提点,同学一句正常的问候,都会让她“害怕”。

她一直都是被别人“推”着去干一些事。考表演系是被同学怂恿,《致青春》是副导演找到她,让她去试镜。直到近些年,她才觉得应该更主动去争取,主动跟导演、制片人表达自己想演某个角色的欲望。
演员演一个角色,就像从自己身上剥下一层。江疏影谈到曾经的角色,就像谈到自己曾经的一层壳,语气悠远。我在采访过程中觉得,演员是不是都是一种共情能力很强的个体。当她说到之前的角色江莱,分析她这个人物对哥哥的报复心理,其实来源于内心对于哥哥爱的需索。随便说几句,往情绪走了一下,她眼眶就有点淡淡含泪的样子。

拍《好先生》的过程中她出现了疲劳期,突然觉得找不到那个角色。孙红雷趁她不注意,把她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录下来,然后跟她说:“看,你这样的状态多好,多自信,把这种状态带到戏里面,江莱就是那个样子。”


焦虑与自洽

现在,她已经是不再需要同组搭档拍视频鼓励的演员了,也不再是大学那个觉得自己不如同学优秀的女孩。如今她觉得“更强的角色反而会更接近我本人”。对于今后角色的考量,江疏影说不会再接那么活蹦乱跳的角色,但也不排斥重新演绎江莱、阮莞这类型。她觉得自己对这一类型的人物,有了新的思考。

体现女性力量,并不一定要那种特别强势的性格或表演方式。它不用靠特别对立、矛盾的关系去吸引眼球。女性力量也可以表现为温柔、包容。我现在希望演一些复杂人格、简单故事线的作品,把人物往深挖掘,而非纯靠情节去推动。角色的人生选择,还有一些散的情绪,包括迷茫、焦虑、脆弱,这些都可以体现为力量,或追逐力量的一个过程。”

今年,由《三十而已》《乘风破浪的姐姐》掀起一股“姐学”风潮。作为电视剧的女主角,江疏影认为年龄给予女性的底气,在于自洽。“年轻的时候,人很容易爱恨分明——这个人我不喜欢,那个人我才喜欢。但现在,我能接受各种不同的人,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一样。由此,你就会有更多朋友,而不是更多敌人。”


虽然也会因年龄限制错过一些角色,但她并不认为30+女演员就是失去优势,有了岁月的经历,她们对角色或文本的理解会更有深度。“演员就像一个容器,需要去不断打磨”。

她的另一部作品,《我在北京等你》中的盛夏,是一个一开始很有棱角,后来变得圆滑,最后又回归自我的一个角色。江疏影觉得女性的成长,似乎也是这么一个阶段。刚开始你是你本身的样子,之后环境迫使你改变,但改变到一定程度,当你适应了,或拥有主动权后,你又可以渐渐放手,回归原来的自己。她觉得自己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慢慢放手、回归自然的过程。“三十岁以后的焦虑并不可怕,关键是你要怎样处理你的焦虑”。

《三十而已》之后,找到她的本子更多,她也更加清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三联生活周刊:《三十而已》播出后,有些人对你的演技做出了点评,对此你怎么看?

江疏影:我会选择性地去吸收。有些评价你一看就是对方自己代入,他是不喜欢那个角色,所以开始批评演员。但有些评价我觉得还是挺客观的,我自己也会去思考。其实,演员和角色之间一直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演员在创造角色的时候,因为每个的人生轨迹不一样,可能我对这个人物的认知是这样的,但别人对她的认知又是不同。这时就要考虑怎样把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观众的认知勾连起来,下一部剧我觉得会更有经验。演戏还是一门非常遗憾的艺术。有时演一场戏,两三条,可能也没有更多时间给你演下去了,但有可能我自己还是不满意。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现在不再介意重复以前演过的同类型角色?
江疏影:有一个因素我以前没有考虑到,但现在觉得也很重要:观众对演员的既定认识。站在观众的角度去了解他们对你的认知是什么,在那个基础上,再根据个人情况综合选择角色,是不是会更好?
三联生活周刊:现在一些有孩子的角色你是不是不太考虑?
江疏影:说实话目前没有这种角色来找我,只有类似姐弟恋的。但我不排斥演妈妈的角色。我之前其实有作过一次回应,但有些人可能曲解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如果说能有这样的体验再去演妈妈的角色会更好,但也不是说我没有体验过我就不能演。
三联生活周刊:你想对社会上普通的30+女性,说些什么?
江疏影:其实成功很简单,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复杂。很多人是因为选择相对多,自己又给自己去找很多不坚持、不努力的理由,所以放弃,没有成功。我演绎生涯中也有很多碰壁的时刻,但我没想过放弃。只能一根筋一直往前走,就这样一路下来走到今天。三十岁以后,女性的确会被赋予更多独立的意义,这时就尽情享受这种自己奋斗好久才得来的独立吧。



    大家都在看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封面图,一键下单

「不焦虑方法论」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周刊书店,购买更多好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