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联×读库:两家老牌读物的掏心窝子话

三联中读 三联生活周刊 2021-11-14
1996年,大洋彼岸的比尔·盖茨发布了一篇名为《内容为王》的文章,试图预言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某种形态。彼时,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瀛海威”还未满周岁,新浪、网易等今日互联网头号玩家要再过一两年才会出现。

就在中国互联网沸腾的前夜,北京净土胡同15号,日后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文化周刊《三联生活周刊》踏上复刊之路。

1995年1月 三联生活周刊(复刊号

2006年,IBM大举进军“元宇宙”(Metaverse),以先行者的姿态高调入场。两年后铩羽而归。这距离上个月Facebook正式更名Meta,元宇宙概念彻底破圈,还要过15年。

IBM的CEO彭明盛(Sam Palmisano)豪赌元宇宙的同一年,一辆石家庄开往北京的大巴车上,36岁的出版人老六(张立宪)正纠结自己未来的方向:是去一家公司当高管,还是做一本自己理想中的「书」?

当时间来到2021年11月,《三联生活周刊》的期均印数逼近历史巅峰,《读库》则平稳渡过了两年前的「搬迁危机」,回归从容。今天,三联携手读库,发起「2022联合征订计划」,期待这两种风靡全国的「家庭读物」携手进驻你的家庭,高质量地滋养你与家人的碎片时间。

▲为庆贺此次联合,
两家“元老”老六、土摩托特带来一段儿相声!

如果你已是三联和读库的老读者,可点击下图▼直接订购~想要进一步了解的朋友,请往下读。


《三联生活周刊》是谁?

一本温暖了国人26年的家庭读物。在机场书店接连关门的今天,三联却几次卖到脱销。

董卿说:“《三联生活周刊》我订了十年。”

作为最受尊敬的周刊品牌之一,它上榜Flipboard红板报「读者最爱」的理由令很多人心生共鸣:

不在新鲜猎奇中弄潮,而在文化沉淀中酿酒,以敏锐姿态号时代脉搏,倡导有品质的生活。


三联关注每个人最关心的问题。

从“如何在认清婚姻的真相后经营好它?”“教育改革下家长该怎么做?”,到“房价还会上涨吗?”“孩子同伴间起了冲突父母要如何处理?”,为你提供看问题的高阶视角,助你做出明智的决策。

三联为你创造一个难得的深度思考空间。

生活充满琐碎,但不必活得琐碎。随三联去牛津、耶鲁、海德堡大学,看看何为好的教育;去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掌握艺术的观看之道。

一位8年的老读者说:

「这本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我精神气质的塑造。我喜欢它的简练和深刻,审慎和优雅。我喜欢它高于时代流俗的复杂性,喜欢它的匠人态度和隐藏在这种态度下的改变世界的野心。」

在公众号后台,每天都会收到新老读者对三联「爱的表白」。

拥有三联,无须再费心为全家人寻找精神食粮,新闻热点、历史、艺术、文学、哲学、书话、思想、理财、消费、旅游、美食、健康、收藏,包罗万象。每周一期,满足大人与孩子的多种需求。

订阅「三联数字刊」后,可通过手机第一时间读到全年52期每周新刊,无需经历等待邮寄收货的心焦。不方便阅读时(如开车、健身、做家务),还可畅听有声版。

更重要的是,你还能读到1995年至今——26年来超过1100期的周刊典藏内容,相当于拥有了一座知识、文化、新闻的富矿。三联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其间有太多精彩供你重温、追忆。

家庭生活中有了三联“声”与“影”的双重参与,大人与孩子皆能从中学习新知、获得熏陶,实现全家人更有质量的成长。

《读库》是谁?

一本连续出版了16年的Mook(介于杂志与书籍之间的“杂志书”)。豆瓣均分8.1,兼具杂志的广博,与书籍的深度,是城市中产喜爱的家庭读物,也是你相逢恨晚的「手边书」。

白岩松说,《读库》“读了你就不会后悔”。

在纸书与出版业被唱衰的年代,《读库》以一种温和低调的方式突围。不曾吆喝,已引得梁文道、陈晓卿、史航等一批文化牛人自发安利;无意营销,却令不少读者从校园时代到成为职场中坚,一订就是十数年。

有一位读龄超过10年的订户说:

读库就是生活汪洋中的救生圈。每次收到最新的一本,就是我浮出水面扶着救生圈喘口气的时间。

像过去买不起书的孩子偶然得了一本连环画,如饥似渴地,要把那300多页一口气读完。


主编老六近乎偏执的“三有三不”原则——“有趣、有料、有种”“不遗余力、不计成本、不留遗憾”“成本没有上限,时间没有下限”,也让《读库》走过十六年,成为出版界的奇迹。

当人们大谈区块链与货币,读库在关心时代里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我在北京派快件》:
「我把自己看作一个时薪三十元的送货机器。」

《我在上海开出租》:
「我熟练地开车前行,像轻轻摇动一艘悠然的船,摆渡着这个城市与我有缘的乘客。」

当人们追求15分钟速听一本名著,读库愿意花150页的篇幅,将文学家与他故乡之间的深刻「纠缠」,慢慢道来。

《莫言和他的高密东北乡》:
「这地方有母亲生你时流出的血,这地方埋葬着你的祖先,这地方是你的『血地』。」

《迟子建和她的冰雪北国》:
「我的文学、我的笔和我的脚,都是有根的。连我走路的声音,都是有根的。」

微博上,随处可见对《读库》滔滔不绝的「自来水安利」。

订阅读库,是全家人定制的一整套充满「仪式感」的精神盛筵。纪实、历史、电影、音乐、美术、社科、经济、宇宙、科技,无所不包。不断为全家人解锁新认知,满足大人与孩子的各式好奇心。

每两个月出版一册,全年7册,每册5-10篇非虚构文章,每篇5000-50000字,用写一本书的力气,记录这个时代的人与事。是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的极致融合。

今天,三联×读库 给你最具性价比之选——

我们携手发起联合征订,为的是给两家读者最低的价格。三联数字刊售价388元/年,《读库》2022全7册+周历售价410元,加上赠品共857元,这次两家发起限时买一得二,只需365元,薅光两家家底。

每天1元钱,就能让全家人收获全年深度新闻资讯、文化思想洞见、海量小众有料的谈资,谁能不说一句“值”!

前500位下单的读者,额外加赠一份三联×读库联合定制的限量礼“流光纸砖”,供你记录每天的随想随感。此纪念礼市面无售,仅500份,赠完即止。 

你也可以将三联数字刊自己留用,《读库》2022全套送给爱书的朋友(是非常独特、体面的礼物),一份价钱,两种用途,谁能不说一句“妙”!

下单后,你将获得:

▼点击下图,立即抢购

特价时间:11月14日-11月16日23:59

怕错过优惠的朋友,可直接点击上图▲拼手速。如你已成功下单,不妨接着往下读,听小编细说说,为什么不能错过三联和读库。

01
三联与读库,
让全家人收获认知提升的快感

三联好在哪?

作家苏童说:看完它,有一种脑后大补的感觉。

对于社会重大事件,它给你一种「站得更高」看问题的维度。

今年8月的郑州暴雨,“当一个人成为洪水中的孤岛”;去年8月的杭州失踪案,“消失的爱人”背后,我们想弄清楚,一个快速利益变现的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冲击?

看些看似横空出世的时代热话题,它为你梳理其前世今生,解读其如何一路走来。

播客的流行,会是“加速社会”的解药吗?从吴亦凡事件说开去,带你深入饭圈、流量、资本与平台建构的残酷游戏。

今年5月起,教育培训行业寒冬宣告来临,让很多“鸡娃”家长无所适从。而早在半年前,三联就专门用一期封面故事讨论了“育儿焦虑”到底该怎么解?“新中产一代”父母内心最深的担忧是什么?

靠勤奋刷题脱颖而出的“小镇做题家”,到了大城市或高校后才发现自己与享有更多资源的同龄人的差距。他们如何实现人生突围?



年龄危机、育儿问题、婚姻经营、资产配置问题……这些当代人真实的内外困境,三联都会郑重地当作一个研究议题去深挖,以几万字的篇幅,帮助读者全面而理性地找到答案。


当然,在这些深度话题之外,“生活圆桌”“个人问题”栏目还为你提供了一个观察他人生活的通道,你会看到《我为什么不离婚》《傻瓜应该多看书吗?》《社牛达人:乞丐》等好文。


【三联数字刊】用户专享的每期“编辑部播客”“影像故事”等,也是全家人充实零碎时间的优质选择。

一年52期,可听、可读,全家人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点击下图,立即抢购

特价时间:11月14日-11月16日23:59

《读库》好在哪?

“对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我知道得很多很多”,任何事情的意义,都源于深入的了解。深挖“小事”,呈现无限细节,是《读库》追求意义的方式。

2021年第四册《母亲的病》一篇,令每个身在异乡的儿女心有戚戚。主编老六在随书附上的信中写道:“这篇文章在审校过程中极具催泪效果,看哭了每个校次的审校老师。”

开篇,作者就讲述了父母病急乱投医,去一百多里外的地方找大仙给母亲治病的事。「母亲的大半生,一直为疾病所苦。头痛、高血压、贫血、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肌肉疼痛等等,不忍细数。」

“他们不会是时代的主人,或者同行者。他们只是时代的承受者,被洪流裹挟其中,上下颠簸,浮生动荡。”

我们还在的时候,你们一年回来一次。若我们去了,你们有时间了就在清明的时候回来上个坟;

如果没有时间,那也没事,在城里找个十字路口,朝着老家的方向烧几张纸,我们也能收到;如果这点时间也没有,那就算了,我和你爹能够理解……


于是作者想到年轻时对父母立下的宏愿,挣钱买房把他们都接到城里,过一种安逸的晚年生活。

「那时候的我还很年轻,以为未来的生活充满无限的可能,对自己,对一家人的生活都充满了计划和期待。尔后东奔西走,辗转南北,至今一事无成。而母亲就在这个过程中悄无声息地老去,被病痛折磨,被抑郁症消耗。」

中国县城普通家庭上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的生活变迁,在书页间无声流动。

另一册的两篇文章《我在北京派快件》《我在上海开出租》,可谓“双峰对峙,两水分流”,可以对照来看。大时代下,小人物自身的悲欢与他们所看见的苦乐人间,读来不禁热泪盈眶。

借派送员与出租司机的眼,我们看到了这世界的千人千面与万种无奈。司机黑桃在文末写道,“还好,世界上有苦难,也有困苦中的欢乐;人们有诸多不便,但也一直都在求取更好的生活。”

《读库》一年7册,分六次寄出。平均下来每两月读一册,没有紧迫感,反倒是多了与纸书一期一会的美妙仪式感。

读库为三联的读者特别加赠:2022限量周历一本、《各种“主义”》一册、读库App会员资格1年。

前500位下单的读者,我们再额外送一份两家特别定制的限量礼“流光纸砖”,供你记录自己流光溢彩的日子。我们只定制了500份,送完即止。

下单后,你将获得:

▼点击下图,立即抢购

特价时间:11月14日-11月16日23:59

02
三联与读库,
他们“务实”的理想主义

有人好奇,三联和读库为什么能让读者多年追随、每期必收?这,当然要归功于这2本读物背后,那些珍贵的码字者、编书人。

在三联——一支坚持“事实至上”的记者队伍,是产出过硬内容的保证。

2018年8月,《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部分同事合影

那些艰难时刻,三联都在。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记者张从志(左)、王珊(右)在武汉。(蔡小川 摄)

▼记者驳静(左)在方舱医院。(黄宇 摄)

▼2020年夏,南方水灾,记者王梓辉在现场。(蔡小川 摄)

在读库——主编老六已成为一个精神符号。《读库》由他创办,由他编辑,由他扛到现在。从36岁到52岁。

两年前的11月,老六五十岁生日的前两天,《读库》在网上向他们的读者发了一封求助信,称因不可抗拒的因素,目前位于北京郊区的库房面临搬迁。这是他们的第六次易址,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且要长途跋涉搬出北京。读库希望可以在搬迁前低价售出一些库存,以筹措资金,腾空库房,把搬迁成本让利给读者。

老六说,求助信发出之后,“《读库》的公众号收到了一千三百多条留言,看得我们同事眼泪汪汪的,我到现在还不敢看,怕动感情太深。”

甚至还有人直接捐款。有个女孩原来在读库工作过,还有个藏族朋友,他们俩不约而同都捐了6666块钱。我没有收。”“还有提出借钱意愿的,罗辑思维的脱不花就直接跟我坦白她有五十万私房钱,可以随时调用。”

“诉苦、抱怨不是一个五十岁的男人该有的追求,把事情一件一件做出来,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就可以了。”“我还算是比较务实的人。如果你问我是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会说这难道不就是理想主义吗?我觉得理想主义者也得把事情做出来,把理想实现了才叫理想主义。

读库18年年会,老六(右)与嘉宾主持窦文涛(左)

三联与读库,信奉这样的“理想主义”。希望喜爱它们的你,也能将自己生活的“此处”当成“远方”,成为珍重当下、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

▼订阅我们,与理想主义者同频

特价时间:11月14日-11月16日23:59


03
一个手机+一本书,
享受纯粹的阅读空间

三联数字刊,可读可听,《三联生活周刊》27年典藏内容一手可握。还能免费读《读书》《爱乐》杂志。谁能不说一句,超值到飞起。

通勤、等车时可看,健身、做家务时可听。将全家人的碎片时间都聚沙成金!

三联每周新刊,第一时间解锁 畅听畅读

《读库》全年7册,分六次收到。等于是每两个月精读一本好书。既有仪式感,也能让你发自内心更享受完成纸质阅读全年KPI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读库的尺寸与装帧仿佛专为“随身携带”而设计。125×185mm,352页,单手可握,轻巧便捷。


内页采用日本书纸,图文阅读达到理想平衡。视觉愉悦感满分。

清爽有格调,是一本带到任何场合阅读都为能为你“加分”的手边书。

三联数字刊售价388元/年,《读库》2022全7册+周历售价410元,加上赠品共857元,这次两家发起联合征订,限时买一得二,只需365元

每天1元钱,就能让全家人收获全年深度新闻资讯、文化思想洞见、对这世界人与事更有见地的体察,实在超值。

前500位下单的读者,额外加赠一份三联×读库联合定制的限量礼“流光纸砖”,供你记录每天的随想随感。此纪念礼市面无售,仅500份,赠完即止。

你也可将三联数字刊自己留用,《读库》2022全套送给爱书的朋友(是非常独特、体面的礼物),一份价钱,两种用途。史无前例的优惠价格,喜欢的朋友千万别错过这次机会。

下单后,你将获得:

▼点击下图,立即抢购

特价时间:11月14日-11月16日23:59

作者:君如

▼点击【阅读原文】,全年最低价 订阅三联×读库!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