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黄习是一名孤独症(又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也是贵阳首家大龄自闭症托养机构的创始人。成立这个机构,是因为她比很多孤独症孩子的家长更早明白,她的女儿需要终身照顾和帮助。她希望在自己的机构里,大龄自闭症人士能够生活自理,有机会融入社区,甚至得到一些工作机会,有尊严地活着。在采访中,她用了整整4个小时,向我们讲述了她创办机构的不易:出身底层,家庭条件不好,亏损,其他自闭症家庭的贫困,工作人员流失,学员习惯改善的艰难……而最近一个几乎将她击垮的事情是,前年,她在年近50岁时,终于购买了人生第一套房,恒大的。刚交完首付,恒大暴雷了。听到最后,我们突然意识到,带给她重重艰难的机构和学员,和她家人的爱一样,成了她坚持下去的理由。以下是黄习的讲述:
实习记者 | 石震方编辑 | 王海燕一
我在贵阳办大龄孤独症托养机构快7年了,一直亏损,亏了几十万,但我和孩子她爸一直都是乐观心态,以前没有对什么事情失望过,但为什么事情偏偏落在我们的头上?
我办孤独症托养机构要从我女儿说起,我女儿是2005年出生的,3个月时诊断出先天性白内障,6个月时做了人工晶体植入手术。3岁时,又诊断出孤独症和精神发育迟滞。当时,孤独症的概念在国内还没有普及,所以,贵州这边的医生是不了解孤独症的,更别说如何去治疗了。
一开始,我是自己在网上查到的,孤独症需要终身干预,还查到了贵阳当地有干预机构,就带孩子去了。我那时以为,干预就是治疗,可以痊愈,跟孩子爸爸决定,砸锅卖铁,也要治好我女儿。孩子爸爸是卡车司机,当时一个月收入2000元,但干预一个月,费用接近3000元,常常是亲戚接济我们的生活。一直干预到2010年,机构有专家来讲座。我问专家道:需要多少钱,才能把我的孩子治好?我记得当时专家顿了一下,告诉我:这位妈妈,很多事情,你应该朝前看,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但你说砸锅卖铁,也要走上医治孩子的路。我不赞成这样做,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希望孩子痊愈,但是目前来说,根本就没法达到这个效果。那一刻,我有点明白“终身干预”的意思了,就是这孩子一辈子都需要帮助。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不过我和她爸爸终于还是把心态转变过来。她爸爸说,他去努力工作,我安心带女儿做干预。2010年亚残运会在广州举行,开幕式上有个合唱演出,演出成员全是孤独症孩子的妈妈。当时我发现,一些孤独症孩子已经很大了,还跟在妈妈身边。我就问这些妈妈:出门这么远,为什么要带着孩子?有位妈妈跟我说,因为孩子大了,情绪问题、行为问题比较严重,无处可去,只能带在身边。我突然意识到,我女儿以后如果没有地方接收,也跟他们一样同样离不开父母。
图源:慧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官网
那次在广州,我还参观了国内最早的公益组织之一,服务成年智力障碍人士的机构慧灵,慧灵总部就在广州。到广州慧灵,我发现,学员就生活在社区里,而不是像精神病人一样被关起来。这让我非常受触动。因为当时的贵州,还没有针对大龄孤独症人士服务的机构,孤独症孩子14岁从小龄机构毕业后,除了留在家,一般只能去托养机构或精神病院被关起来。我也是家长,我当然不希望我的女儿流落街头当乞丐,或者被关在某个地方。《我的影子在奔跑》剧照
回到贵州后,我有了一点意识,想学习如何开办和运营一个类似的机构。当时我女儿在贵阳南明区爱心家园儿童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中心(以下简称“爱心家园”)训练,这家机构成立于2003年,是贵州省首个民政批准成立的针对孤独症、智力障碍等儿童开展特殊教育康复训练的专业机构。爱心家园的校长赵新玲很支持,给了我很多机会去到慧灵在全国各地的服务中心,甚至到台湾和日本学习参观。打开视野后,我渐渐明白,对孩子的规划,越早越好,而且一定要清晰,比如她12岁要完成什么,16岁要完成什么,等等。在我和机构的共同干预下,我女儿5岁时,可以叫我妈妈了,也会主动跟我提要求。后来,我把她送去了两所普通小学进行融合教育,不过在那里,其他孩子会歧视她,校方也怕承担责任,就把我们劝退了。最后我带她去了特殊学校,她在这里更有集体感了,也更自信了。与此同时,她也继续在爱心家园做小龄干预。《喜禾》剧照
2013年,我女儿已经8岁了,我开始起念头,想把大龄孤独症服务做起来。因为我知道,孩子从小龄机构干预后,有一些能力上的改善;有些能力未达到时,她没有办法和普通同龄孩子一样进入普校,如果天天待在家,是会退步的。我之前家访过一个孩子,从爱心家园小龄部毕业后回家,晚上不睡觉,不停地扔东西、撞墙,大喊大叫,妈妈全职在家陪着,精神也崩溃了。其实这也可以理解,一个普通人,三个月不出门,情绪控制和社交能力也会倒退。这样的崩溃,我也经历过。有一次我女儿出不了门,在家不睡觉,哭了三天三夜。我一个人在边上陪着,那种心情,没有经历过的人,没法理解。但这样的孩子,你真要带她出去,一个人也很难完成,因为一不注意,她就挣脱跑了,你根本就跟不上。家长既害怕别人嘲笑,又害怕孩子闯祸,只能在家画地为牢。《我和托马斯》剧照
做大龄机构的话,我能参考的就是慧灵,做社区家庭,在普通民居里租赁一套房为一个家庭,配备相应的家庭辅导员和助理,家庭里有不超过6名学员,不是提供保姆式的照料,而是能给予到陪伴、培训和锻炼,让他们自理自立。我当时做了测算,如果每个孩子每月服务费3500元,我起码要做3个社区家庭,一个家庭6个孩子,也就是总共18个孩子加入,才能维持正常运营。我家经济条件不好,这样一测算,我就比较担心,没有做。到了2014年,爱心家园校长赵新玲找我谈,说这事必须有人做,既然我学了这么多,愿不愿意来起这个头?我讲了我的测算和难处,赵新玲和一些家长都和我说,大家都有刚需,还告诉我,只要出面,钱的事可以一起想办法。这句话给了我定心丸,我就开始做了。2015年9月1号,我们开始试营业。当时我们想注册贵州慧灵,但递交申请资料到贵州省民政厅10个月都没注册下来,所以一开始,我们是以爱心家园大龄部的名义运营的。后来我们找到贵阳市民政局,终于在2016年11月成功注册贵阳慧灵,成为贵阳市第一家专为16—59岁孤独症人士服务的机构。
图源:慧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官网
刚开始运营时,只有一个孩子报名,也只有我一个工作人员。第二个月,又有一个孩子报名,于是另一位男性家长也加入了。到了第四个月,有三个孩子了,我们就从社区招了一个高中文化程度的家庭辅导员,先送到慧灵总部学习,然后开始介入。
机构注册成功时,已经有10个孩子了,3个家庭托养,1个日间照料活动中心。日间照料就是早上来下午走,一个月交几百元。2017年,因为机构注册成功,我们申请到一笔10万元的政府财政补助,加上又有5个孩子报名了日间照料,我们就开始招收办公室人员,短暂实现了收支持平。但2018年,没了政府补助,我们就无法持平了。我们的社区家庭托养肯定是要收费的,毕竟孩子一年四季都在我这里,需要成本,但出得起钱的家庭却又少。日间照料中心里,有的家庭里有两个残疾人,你说能收他们的钱吗?有些是单亲家庭和困难户,你说能收他们的钱吗?前期工作人员也不稳定,一开始,我总想招社工专业的大学生,觉得对孩子更有帮助。我就不断去学校招,不断培养,结果不停走掉。我这个人不会被困难压倒,所以我再接再厉,又去招聘。如此反复,粗略算起来失败了上百次吧。后来我终于发现,日间照料的老师,反而是社会经验丰富的普通人,比如家庭妇女,更合适。所以我们现在既有专业的社工、特教老师,也有社会经验丰富的普通工作人员。到了2020年,我们的队伍和体系终于趋于稳定。主要是有个比较重要的事,就是贵阳市开展民生工程,要解决十大民生事件,其中一件是建立残疾人日间照料中心,贵阳慧灵成为一个示范点。从2020年5月1日到2021年7月9日,有30多个孩子选择到我们这里,家庭不用出钱,政府每人补助服务费1100元,直接给予到机构。此外,政府还有一次性补助了15万,作为机构建设费用。难的不光是机构管理,还有孩子们的各种问题。我们的目标是,能力好的实现庇护性就业或是支持性就业,能力弱的可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每一个学员进来,我们都是先做适应性评估,半年后再做服务评估,一年后才开始按照评估计划给予孩子提供支持服务。2015-2017年间,我们只有综合课程,主要是应对孩子们的情绪和自理能力。比如有一个孩子,18岁进来,现在24岁了。这几年,我们对他的最大训练成果是,去卫生间大便,可以不再弄得乱七八糟了。他刚来的时候,我们数过,要把他擦干净,得用85张纸卫生纸,现在20张就行了。还有个女同学,18岁了,跟着单亲爸爸,不会洗澡,不会处理月经。我当时去家访,爸爸说没钱来上课,我说,我也有女儿,你没钱我也必须得教出来,不然你走了,她该怎么办?这个女孩,我们跟踪了6个月,发现她还是有能力可挖掘的,只是她的表达,家长没能理解。我们就慢慢教她洗澡,从认识水龙头开始,细分到50步,拍成图片或视频,不断地训练,伴随洗澡的,通常还有洗衣服、晾晒衣物这些配套流程。2018年开始,我们开始根据孩子们的情况,分成不同的主题小组。比如厨艺组,从出门过斑马线,乘坐交通工具,进超市如何找到物品,如何支付,买回来之后,怎么清洗、怎么切、怎么炒,一点点地教。这样,即使以后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了,他们最起码还能照顾自己。厨艺这个主题,训练时间可能长达3年。配套的还有兴趣爱好课程,比如电音鼓、葫芦丝、声乐,戏剧、茶经朗诵、民间传统文化都涵盖在里面。从头到尾,要花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黄金花》剧照
今年3月,我们还正式启动了就业工坊,和浙江义乌的一个小饰品商家合作,他们在贵阳有代加工厂,做手绳、发夹和衣服饰品这些,一件2毛钱到6毛钱不等,我们的孩子做好交给他们。现在有10个孩子加入了工坊,年龄从18岁到40岁不等,能进入工坊的基本上都在贵阳慧灵接受服务三年以上的。会自己乘坐交通工具回家、会做饭、懂规则、有礼仪,就可以进入就业工坊中。当中有5个人,金钱观念已经很强了,下班了还要回家加班,因为想挣钱买手机。他们现在一个月能挣两三百,我的目标是,给他们建立生产车间,一个月能挣800到1200元。不过,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达到这个程度,家长来的时候,我首先告诉他们,我们不是专业的康复训练师,康复训练只能去找小龄机构,我们主要是做大龄服务支持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一点点改变,需要大量时间,不是说你一年投入5万、10万,就马上看得到效果。有些家长听了,的确就放弃了。我们这里现在有56个日间照料的学员,有部分学员从未接受过专业干预。有一位38岁的学员就是这样,他恶习特别多,看见地上的东西,就往嘴里塞。我们用了5年,才改掉他这个习惯。但他到别人家里,还是喜欢拿东西,这个行为改善得就不理想。《海洋天堂》剧照
但我们家庭辅导员知道,这个孩子其实变了,但这种改变对其他人来说,微小到看不到。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在孤独症孩子身上投入也有道理,同样10万元,投到一个留守儿童身上,他以后可能变成大学生,但投给孤独症孩子,可能他连基本的改变都没有。不过即便如此,我还是希望推动孤独症人士融入社会。现在我们社区家庭的孩子,每天吃完饭,家庭辅导员会带他们到社区去遛弯,健身,向其他居民问好。所以他们在社区融入很好。端午节,邻居会给我们送粽子;换季了,会送新鲜水果。这样状态下的孤独症人士,精神面貌是不一样的,看起来很阳光、很开心。现在有些人对孤独症孩子有误解,以为都是高功能,是天才。尽管有些孤独症的孩子是高功能,能上大学,但真正能独立去上班的极少。我作为家长来说,只要他情绪平静,性格温和,行为问题较少,能力较弱都没关系。我不希望他有高功能,比如会认很多字,会弹钢琴,会唱歌,但是暴力行为很多,自残行为很多。不过即便有政府项目,我们还是亏本。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虽然有政府补助,但我们人多了,员工多了,房子也多了。之前只有两套房子,人多了就增加到7套,毕竟都是大龄学员,甚至有人身高一米八,体重200斤,空间小了真不行。这些孩子里,有的1个老师能带5个,但有些学员行为和情绪问题比较严重,就需要1:1甚至2:1来带。我给你算一笔账,我们现在老师加上家庭辅导员、家庭助理,员工一共20个,学生是56个,包括2个社区家庭,每个家庭5人,日间照料的学员,22人来自政府项目,34人是自主报名,自主报名的人里,有15人每人每月交500元,还有5人是不缴费的。我的家庭辅导员工资是3200元一人,保险1500元,家庭助理3500元一月,每套房子每月2500元。打包下来,一个月收入4万多元,但支出接近7万元。现在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很多,我也希望进入的机构真正为孤独症群体考虑,不要想着在这个行业挣钱,我们这种家庭有了一个这样的孩子已经是很不幸了。人们都说小龄机构能挣钱。但我做慧灵6年,亏了60万。有人说,你不挣钱,是你管理得不好。我认为不是这样,是我投入成本太高了。我的员工招过来,要先培养3年,第一年入组和学员建立关系;第二年到慧灵总部或者其他地方去学习,第三年才真正达到可以服务孩子。为什么培养这么久?因为孤独症人士的问题是不断涌现的,老师就像消防员,而且是一辈子当消防员,需要应对孩子的各种问题。
现在一些机构,动辄1万一个月,或者200元一小时,考虑过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吗?如果能干预好,5万一个月我也愿意,但你明知,大部分都不可能达到那种效果。这两年,很多贵州各地的困难家庭给我打电话,我说我真收不下,我收了机构亏损更多、关门更快。我只能建议,你确实有困难,我们教你,不要一分钱,你自己当老师训练他。我们这里,平时也很少能得到捐助。因为我们就住在那种安置房里,从3楼到7楼,别人走进来一看,你这个机构好像不正规,过家家一样,就不太关注了。反而是一些爱心人士,捐了五万元给场地装修。今年最大的一笔捐赠来自壹基金.LPL.Cares的10万块,准备做一个贵州省心智障碍者的厨艺技能训练基地。壹基金是通过贵阳爱心家园知道我们的。政府和残联希望我们自主造血,我也很纠结,自主造血和服务社会可以兼容吗?我不知道,可能是我太理想化了。但慧灵也是我女儿的未来,我不能放弃。我女儿从小就在机构干预,现在也在贵阳慧灵接受服务。除了欠缺情感能力和社交能力,现在她喜欢唱歌、喜欢吹葫芦丝,会自己做菜、洗澡、洗衣服、乘坐交通工具。甚至星期天,她会问我,妈妈你要吃什么,我给你煮早餐。所以很多家长都羡慕我。前一段时间,我有个很久没联系的小学同学,不知从哪里拿到我的电话,邀请我去参加他儿子的婚宴,还问我女儿在哪里读书,上什么大学,工作了没有?我听完这个其实也觉得挺尴尬的,但是内心倒是波动不大,因为已经接受了。不过当我心情不好,或者跟老公吵架时,女儿在一旁好像没有一点感觉,该唱歌唱歌,该吹葫芦丝吹葫芦丝,那时候波动会比较大。我和我老公经常开玩笑,养了一个白眼狼。我们还开过玩笑,觉得我们两个不在一起,是不是更好,但后来我们觉得,不要开这种玩笑,还是老老实实地面对。很多孤独症家庭,都因为孩子闹得分崩离析,好在我们家非常团结,从女儿确诊后,大家都积极面对。不管夫妻之间,还是其他亲人,都有种朴实的爱,有困难了,就伸出援手。我和孩子爸爸从来没考虑过生二胎。以前想过,以后女儿能不能由堂兄弟姐妹来照顾。现在不会这样想了,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还是只能走机构这条路。有家长建议我,给孩子成个家,因为周围也有大龄孤独症人士成家的。但我还是想遵从女儿的意见,如果到了一定年龄,她真有谈恋爱的想法和需求,我会支持她,但如果没有,要靠大人来促进,我不会走这条路。我还是会尊重她。我今年快50岁了,前年才在家人的帮助下凑齐了房子的首付款,买的是恒大的房子,刚刚交完首付,恒大就暴雷了。我和孩子她爸都是社会最底层,我们那么努力,一套房子对我们来说,不但是我们的保障,也是我孩子将来的保障。这种很绝望的心情,媒体采访我时,我都不敢讲,毕竟我现在是贵州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的秘书长,又是贵阳慧灵的负责人,我想要带给别人希望。我有时候会想着,在机构的学员里,跟了4年以上的,就有12个,他们跟着我,就是我的责任,我不能放弃。
排版:耿耿 /审核:同同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转载请联系后台。
大家都在看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下单本期新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