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漫长的季节》火了,写出一个好故事有多重要?

三联中读 三联生活周刊 2023-05-16

《漫长的季节》火了,靠的不是悬疑剧情,而是剧本中的小人物和代表了某个时代的好故事。大学毕业谈论着弗洛伊德最终归于平庸的中年发福男人、经历了下岗潮又中年丧子丧妻的工厂骨干、在风月场为儿子唱着童谣的模范女工……


《漫长的季节》剧照

这些人物故事不但构成了一个时代,也让每个人从他们身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记忆。有人看了之后说:“这里所有的角色就是我老家的某个亲戚,某个邻居,某个单位里的叔叔阿姨。”


还有人说:“原来普通人的故事这么动人。我也要问问爸妈他们那个年代发生的故事,我想把它们记录下来、转述出来。“


或许你已经发现,我们总是容易被一个个好故事打动,继而成为故事的讲述者、记录者:


母亲的叮咛、父亲的关爱、孩子的牙牙学语。甚至是暗恋的同桌、喜欢插科打诨的二舅、叛逆的小姨……每一个看似平凡的小人物,都从属于一个个值得记录的大时代。是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本将荒芜的人生旅途充满了无数个闪光点。


《天才捕手》剧照


我们喜欢讲故事,也需要记录故事。故事之于我们是如此的重要,就如作家蒂姆·欧布里安说的那样:


因为过去要进入未来,所以有了故事。


因为在深夜里,你会想不起你是怎么从原来走到的现在,所以有了故事。


记忆被抹去,当你除了故事就再无任何可以去记忆、可以被记住的东西的时候,因为要有永恒,所以有了故事。


所以试想,如果我们失去了讲故事的能力,那世间的美好与悲戚将毫无意义;


当那些珍贵的记忆没有被记录下来,而是消失在时间的深处,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


或许你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想要提笔写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却发现困难重重:


想要记录父母、儿女的故事,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面对采访对象,“社恐”患者表示无法有效地沟通、交流?

好不容易等正式开写,却又脑袋空空,不知如何开头?

......


《杰出公民》剧照

人人都有讲故事的天赋,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掌握了写出直击内心故事的方法。


叔本华说:“写作者的使命是使细小的事件变得引人入胜。”


这就意味着在写故事之前,我们需要具备挖掘微小细节的能力。还要能够将动人的细节串联起来,使人物有血有肉、故事丰满起来。

那么这些能力背后是否有章法可循?写人物故事这件事可以教吗?

对此问题,作家汪曾祺曾这样说,“我认为创作不是绝对不能教,问题是谁来教,用什么方法教。

写人是一门“手艺活”,它需要磨练,也有一定的章法可循。
三联中读的《如何写好人物故事——用口述史方法解析写作全流程》,希望借助口述史的方法和技巧,从采访技能、资料整合、写作技巧等角度,为你解构一篇文章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教你写出好看、鲜活的人物故事,记录身边和时代中的人。限时福利限时特惠298元原价498元特惠日期:2023.5.10-2023.5.12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此写作课

为什么要通过口述的形式?
口述是一种重要的记录方式。在国际上,口述史已是一门专门学科,通过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记录人物和历史,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论。口述史表达的是亲身经历,更加生动、真实。
对于非虚构和纪实人物写作而言,真实是文章的基石和灵魂。通过受访者的口述、回忆,可更直接地获得真实、鲜活的一手材料。对普通人来说,也更容易进入和习得。
《大卫·戈尔的一生》剧照


一线媒体人、学者、作家实战经验+多重维度讲述
而这一次,我们也邀请到了权威而专业的主讲团队,他们身份多元。
有《三联生活周刊》王牌栏目“口述”主理人李菁,著名作家余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顾春芳,曾在《新周刊》杂志社负责多年人物报道的周桦以及致力于口述历史和公共历史推广的资深媒体人唐建光

他们将结合各自擅长的领域,亲自传授有关于人物写作的实战经验,从选题采访、前期搜集资料到文章的正式写作,为大家梳理一篇优秀人物文章的前因后果。

采访沟通、资料整合写作构思全方位立体解析
首先,我们从采访开始教起。因为采访的成败,对于一篇好文章来说至关重要。
在这一板块中,开讲的是曾任《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的李菁。
李菁拥有多年的一线采访实战经验,近20年来,她的采访涉及政治、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是国内采访领域跨度最大、采访对象最多元的女记者之一。


2006年,李菁在周刊开设“口述”栏目,这个栏目也成为了杂志广受欢迎的栏目之一。她曾经以女性独有的敏感和犀利,对话诺奖获得者阿摩司·奥兹、艺术家黄永玉、诗词大家叶嘉莹、导演张艺谋、学者傅高义等人。
她将结合多年一线采访实战的经验,告诉大家如何做一个好的发问者,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如何因“人”制宜,打开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海量资料里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在撬开了人物之口后,你还需要找到足够多的支撑材料。
在这一板块中,我们邀请到了作家余戈,他致力于“微观战史”的研究和写作,其中著名的滇西抗战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1944:腾冲之围》《1944:龙陵会战》,推动了一种历史著作“品类”的兴起。


余戈擅长做严密的史料整合和严密比对,虽然他写的主题多为战争、历史,但他将会提炼出一套通用的方法论,教大家寻找资料的具体方式和途径、如何辨别史料的真伪以及如何灵活地整合资料。
为人物搭建一个好的讲述路径
在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就进入正式的动笔环节。
首先,人物传记作者周桦将开启这一板块的讲述。周桦曾负责《新周刊》杂志社人物类栏目多年,长于商业人物传记撰写,曾经为企业家王石、刘永好、褚时健等人写作传记。

在这一部分中,周桦将从人物传记口述史写作阶段的步骤、书稿提纲的撰写等角度,为大家搭建好的人物文章的入门之道。

把人物写得血肉丰满、打动人心
一篇文章是否好看,文笔表达也很关键。
在这一板块中,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作家顾春芳,她在北大从事美学、艺术学、戏剧学的教学和研究,平常她也写作,那本非常受大众欢迎的著名考古专家樊锦诗的传记《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就是她写的,在作品完成后,樊锦诗曾赞叹,“她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我的人。她说出了我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话。”

在这一板块中,顾老师将结合她的戏剧美学研究者和口述人物写作者双重身份背景,为大家讲述如何把人物写得血肉丰满、打动人心。

人物文章的评判标准亲族、社群、品牌口述史的写作延伸
在最后一个板块中,我们会为大家梳理一份好文章的标准。
在这部分,我们邀请到了唐建光,他曾是《中国新闻周刊》主笔,创办了《看历史》杂志;多年来,他致力于口述历史和公共历史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公民写史”行动;他参与发起了“全国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我的历史计划”等项目,鼓励大家从自己的身边记忆开始记录历史。

在这一部分,他将为大家讲述一篇文章品质的评判标准和要素以及如何对文章进行优化。此外,他还会为大家带来如何写好家族史、如何写好社群故事、如何写好品牌故事的延伸内容,呈现多元的内容点拨。
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能够开启、引导普通人的人物写作之路。期待在听完这门课之后,人人都能写出一篇令自己满意的文章。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此写作课

限时福利限时特惠298元原价498元特惠日期:2023.5.10-2023.5.12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此写作课本课程为视频纯享课购买后可用您购买的手机号登录三联中读APP即可观看

作者:小圆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学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