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学给家长寄成绩单,没挣钱的大学生该谈“独立”吗?

维舟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4-19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文|维舟
“大学生都已成年,成绩有必要告诉家长吗?”

有位浙江大学的本科生在网上晒出学校寄给家长的期末成绩单,不期然引发了激烈争议。

据澎湃新闻报道,浙江大学部分学院会给学生家长寄成绩单。该校公共管理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多个学院的学生表示,大一时曾在一个信封上填上家庭地址,寒暑假会收到学校寄来的成绩单。

很快就有人发现,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综合多家媒体报道,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深圳大学等全国不少高校的部分学院都会在期末给家长寄送成绩单。有的不仅将成绩单寄回家,还会附上学生的专业排名,乃至以短信形式通知家长学生成绩,又或在学生挂科时通知家里。

对那些人格独立的大学生来说,这差不多是公然羞辱:他们仍然被当作无法为自己负责的未成年人,需要监护人盯紧成绩单,这哪里像大学生?中小学生才这么被对待。网上有人揶揄,这是“一群没有自我管控,没有承担责任能力的人。出社会,是不是工作表现也要及时跟家长沟通?不让孩子拥有独立人格,什么时候断奶?”

《烟火人家》剧照
然而,在另一些人看来,太多大学生恰恰还没学会为自己负责。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在受访时说:“大家错以为大学生都是成人了、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认为不应该用对待中学生的方式来对待大学生。”但他强调,当下许多大学生自律较差,考试挂科普遍,“大学生中学化”,因而强化家校联系很有必要,至少让家长知道情况,“管管自家孩子吧”。

照此说来,这样的管束不是羞辱,而正是“为你好”,让家长知晓孩子的课业情况,约束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就认为,这可以强化学生对课业的责任心:“寄成绩单也是一种激励机制,让学生意识到在学校不能只是混文凭,要认真对待每个学期的学习,促使有混文凭想法的那部分学生重视自己的学业。”

像这样的想法,当然也不鲜见,多少家长都觉得“不管你长到多大,在爸妈心目中还是个孩子”,不管管能行吗?。4月9日,浙江大学教务处的老师还曾回应媒体表示,部分学院确实会向学生家长邮寄学生在校成绩单。此举是为了保障家长的知情权,“虽然学生已经成年,但学费是家长提供的,家长知情权还是需要的”。同时,有些学院不是对每个学生都寄,只针对成绩差的学生邮寄成绩单到家。

因此在许多报道的评论区里,也有不少人提出了疑问,“让交学费的人知道自己供的孩子把书读成什么样,有问题吗?”

这些留言最耐人寻味的一点是:家长们合理化自己的控制欲时,采用的是经济支配的逻辑。传统的父母经常说的是:“我咋不能管你?我生的你!”即强调管教权来源于“养育之恩”,然而现在,更盛行的说法则将之转化成出资人和执行人的关系:我出钱了,所以我有权知道。

《张卫国的夏天》剧照
虽然也是控制,但这种逻辑至少比传统的那种温和了不少——想想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意味着子女永远亏欠父母的,恩情的债务无法还清,因而哪吒只能“剔骨还父,割肉还母”;但现在,如果你要独立,至少理论上说简单不少:自己实现经济独立,别伸手向家里要钱就是。

也正因此,这种逻辑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家长在合理化自己控制欲的同时,无形中摧毁了亲子之间的情感纽带,疏远了自己的孩子:既然彼此之间只是出资人和执行人的关系,那么感情也就没必要谈了。不仅如此,这种话可想而知非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他们很难不带着羞辱创伤意识到:原来自己之所以不得不忍受父母的干预,只是因为他们出了钱,并且那是“他们的钱”。

更危险的是,这一逻辑还隐含着这样一层意味:你其实是在“为父母而读书”,因为你读书是他们出资的,你的课业实际上是“家长的投资项目”。这样,你与其说是为自己负责,不如说是要向家长负责——你是父母实现他们目标的工具人。

这正是当下许多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一位关注青少年心理问题多年的心理咨询师告诉我:“那些为取悦父母而学习的好学生,心理危机最严重。”因为他们学习的动力不是来自于自己,而是被鞭策着去满足父母望子成龙的极高期待,而这种期待又是不断变化的:这次你考进班级前十就满意了,下次希望你能考进前三。他们被教导去取悦家长,但家长又是无法取悦的,因为不管你考得多好,他们为了避免你“骄傲自满”,总是很吝啬表扬,而要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剧照
中国父母很难意识到这对孩子是多大的挫败,因为他们觉得这种严厉正是为了孩子好,是控制他们并使之成长为有用人才的不二法门。他们太担心孩子走偏了,总想着要让一切保持可控性,有的孩子哪怕进了大学,都还要天天跟家里“早请示,晚汇报”,确实很像一个向出资人汇报工作进度的项目人员,而这个项目就是孩子自己的学业。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生活了无乐趣:就算考了高分,那也是父母高兴(有时还未必高兴),自己好像没什么感觉。当你是在为了别人而努力,而不是为了自己生活时,这种空心感是在所难免的。当然,家长也一样空心,他们看起来不空心,只是把意义寄托到了孩子身上——太多人必须面对没什么意义的人生,在强行寻找一个寄托时,就更容易把这寄托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堪重负。

说到这里,也许很多家长会困惑: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那究竟该如何是好?但这其实是一个伪问题。父母的管教并不是一个“尺度”拿捏的问题,而是到人生一定阶段就应该扶着孩子逐步独立自主——你不可能看管孩子一辈子,迟早应该让他们学会为自己负责。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主权,就很难热爱自己喜欢的事,甚至感受不到什么乐趣,因为那样一来,是不是在为自己活着,而“意义”和“乐趣”都是对自己而言的,别人看来也许毫无意义,但你自己乐在其中就行了。当下那么多大学生课业优异却陷入抑郁症,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没有自我,找不到意义感,所有的动力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当然也就缺乏内驱力走得更远。其结果,这样的孩子,内心很容易枯竭,甚至堕入虚无而变得抑郁或玩世不恭。

《点燃我温暖你》剧照
我很幸运,父母早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是老三届,只读到初一、初二,所以我刚上高中,母亲就跟我说清楚:“你的书,爸爸妈妈已经看不懂了,以后只能靠你自觉了。不要觉得是在为我们读书,你读得好不好,跟我们没关系,决定的是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你得为自己读书。”

他们说到做到。我高中期间的课业起落,他们都并不焦躁,知道我已经尽力了,他们只是在我周末回家时给我做好吃的,我愿意倾吐什么,就听我讲讲。这样,我用不着像有些同学那样,还要对应对父母的压力,自己掌控节奏,专心把学业做好就是——无论成功失败,反正都是我自己要承受的结果。

我知道,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乍看起来,我父母能及早认输,是因为学历不高,但我清楚,家长的控制欲其实与学历无关。有一次在外吃饭,还听到旁边一桌谆谆教导孩子:“虽然你都读研究生了,我们是初中都没上完,可是经验比你丰富,社会上的事情你不如我们,有啥你要听我们的。”

太多家长都有一双“闲不住的手”,恨不能安排好子女的整个人生,而你的任务就是服从并做好,就像按照出资人的要求把活干好,你没有自我,也不必有。即便你做得很好,但回首走过的人生,你也会觉得一阵空虚,怀疑这到底是不是你自己想要的人生——但父母却觉得那是最好的。

《我的解放日志》剧照
连你的人生都要为你安排好,那大学成绩单就根本不算什么了,然而这种家长制的逻辑没有意识到,像这样的干预已经不知不觉中越界了,子女的人生毕竟是他们自己的。浙大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王穗穗就说:“学校寄送的不仅是成绩单,还隐含着‘父母仍需为读大学的孩子的成绩负责’的观念,但大学生应当拥有掌握自己成绩和人生的能力。”如果家长还不能适应身份转变,那“管一辈子管到底”的结果,就是孩子无法活出自己的人生,到头来两代人都疲惫不堪。

肯定还有家长说,大学生还不够成熟、自立,需要督促,还不能就此放手。那这就需要问另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才是放手的最好时候?如果孩子到这时候还不够格为自己负责,那你打算管到什么时候?真正的问题不是孩子不独立,而是家长一直不放手,但只有你开始放手,他们才能长大成人。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树树 / 审核:然宁


招聘|实习生、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实习生、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