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南方都市报工作20年是一种什么体验?

2017-01-08 南都 南方都市报





在一家报社连续工作20年,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和感受?


1997年1月1日,南方都市报正式创办日报。20年来,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生力军与有志之士来到广州大道中289号,亦有“前南友”从这里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如漫天繁星在各个领域闪耀。


而有这么一帮人,从南都创办日报起,就与她一起并肩奋斗,走过了整整20年的阳光风雨。


今天,南都君(微信公众号:nddaily)邀请了数位与南都并肩前行20年的同事, 让他们来说说,在南都工作20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 


刘丽君

要闻编辑部 主任


# 想念当年的小伙伴 #



2000年初采访广东省两会期间,工作间隙共行的储璨璨记者为我拍摄了此图。


1997年,创立之初的南方都市报生机勃勃,记者们像打了鸡血般到处“扑料”,都想憋个大稿放个“卫星”,一夜成名的事似乎随时会发生,何况写得多收入高,谁不卖命?因此记者间竞争压力也特别大。但在这样紧张的氛围里,却也时有轻松、温馨的时刻。


那还是在老釆编大楼的十六层。有一天中午,我与张蜀梅、詹锦媛等几个女记者忙中偷闲躲在办公室打牌,时任采访部主任任天阳的办公室就在斜对面。大家玩得很投入,很快到了下午上班时间,听到走廊里任天阳问:人呢?准备报题了!我们都屏住呼吸,不吭声。过一会儿,感觉领导可能不知道屋里有人,就乘兴又玩了一会儿,瞅着没人注意才溜出房间干活去。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记得大家又得意又紧张的心情,这样难得的一次玩耍也成了很珍贵的回忆。



1997年夏天我(左一)釆访吉祥路一建筑工地的工人,同行的魏东记者拍摄了此图。


没过几年,我生了孩子主动申请调到经济部,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记者岗位开始了编辑生涯。经济部年轻人很多,在大家眼里我已经是“老家伙”了。2002年夏天,部门组织了一次远足,记得是去广东省内一个水库玩。我三岁的儿子、何继亮编辑二岁多的女儿也去了,俩孩子成了大家的玩具,为旅途增添了些童声笑语。


晚餐时我不小心被鱼刺卡住了喉咙,坚持到饭后卡拉OK时才觉得比想象中严重,遂向大家求助。何继亮、张丹萍决定带我去附近找医生,儿子则交给正在唱K的同事们照顾。夜色茫茫,地处偏远,我们几经折腾找到一个镇医院的值班医生,医生不敢动手取刺,而我已感到疼痛难忍,无奈之下凌晨三点左右返回住处。田宇等好几位同事还在卡拉OK厅等我们,高晓宁光着膀子,守护着我那熟睡在沙发上的儿子,儿子身上搭着他的上衣。晓宁夫妻俩都是我们同事,我想他太太一定很心疼他。何继亮顾不上陪女儿,为我奔波到凌晨。


这件事过去了很多年,一同去玩的同事不少已经离开南都。我至今还记得那个狼狈的夜晚与一群热心的同事。那次鱼刺卡喉以我返穗做了食管取刺手术告结,至今想起仍觉后怕。


二十年来,在南都总能遇上才华横溢的传媒工作者,成为我的良师益友。但最让我痛心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永远离开了我们,再也见不到了。有宽厚待人的首任总编辑关健先生,正是通过关总的面试我才得以加盟南都;还有一直与我同事后来成为我上级的副总编缉王钧女士。


做记者的时候我和王钧一个办公室,王钧长我一岁,颇有大姐风范。我们先后怀孕生产,经常交流工作育儿心得。2003年王钧主持广州新闻工作的时候,我是广州新闻夜班编辑。对记者交来的优秀报道,我们总会第一时间交流分享。我对人物报道、文史类报道很感兴趣,在王钧的鼓励下,这段时间我尝试开创了讣闻版、解密版,还参与统筹策划了“1976广州口述史”大型系列报道,对“文革”时期的广州乃至广东的重要人物、事件进行了追溯、再调查。参与这个题材的王海军记者、许黎娜记者、方夷敏记者、王瑾记者都非常优秀,在与他们的编釆交流中我学到很多。


2014年王钧因病去世,年仅43岁。去世前几个月我们还在办公室聊起孩子们即将到来的中考。她的才干与魄力为同行公认,为人的率真友善却未必人人知晓,想起她我总难抑悲伤,此生我们已经永别了。


我自知是个愚钝的人,对很多想念的人感激的话说不出口。南都二十周年生日,同事邀我写点文字。我想起小伙伴们,你们都好吗?好想再见到你们!




 2 


邹高翔

审读校对室 主任


# 南都20年,我的20+ #


1995年11月,南都报社门口的小鲜肉。


南都庆生20岁,其实报社现在还有几个人的社龄超过20年,这不是脑筋急转弯,而是缘于独特的报史。南都拥有正式刊号创办日报在1997年1月1日,1995年3月30日以内部刊号创办周报,这段经历鲜为人知。很荣幸,我是20+成员之一。


1994年12月,大四上学期临近放寒假,系里通知,南方日报来招人,有兴趣的可去应聘。本班四个同学到了石景山南方周末北京记者站,经玉则龙和李小芸两位领导面试,我在大四下学期幸运地入选。


1995年7月,经过日报入社培训后,我分配到南都。彼时习惯称“都市报”,在广州的集团大院现3号楼15楼半层办公,共30多人,主编关健,和蔼可亲,人称“老关”。


我被安排做记者,跑教科文卫线,其实是有线索就跑。师傅张健媛带了一段时间,我就自立门户。才跑几个月,自己还是新兵蛋子,便带实习生。记者少,都有任务。刚到广州,我听不懂粤语,采访一起少年杀人案,骑上自行车(采访的主要交通方式是公交车、自行车及步行),拉着实习生邱小红从报社到海珠区同福中路,再到沥滘。找到受害者和施害者两户家庭聊,邱小红一句一句地当翻译。


受制于出版周期长,版面少,内部刊号不能大力宣传,周报时期虽然也做出一些佳作,影响也不大。我跑了半年,刚有感觉,被派往清远清新县浸潭镇搞扶贫。这一去就是一年,下到基层,对了解社会和锻炼作风大有帮助。回来时南都已创办日报,每天16个版,人员多了一倍,还在不断扩充。我在采访部跑政法线,仍然是“抓好主业,有料就跑”。


有人问,南都的周报时期和日报时期是什么关系?我是这样看的: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关系。1997年南都正式起步,做了很多有冲击力的报道,如谭智良的新闻连载《变性丽人的情爱悲歌》、戴安娜车祸去世“别人几百字,我们三个版”、从化特大洪灾、香港回归号外,副刊的“城市笔记”火爆,延续至今。采访条件差,新报纸不受待见,收入也不高,但全报社都充满创业的激情,劲头十足,就像当年传唱的艾敬《我的1997》:再大的坎,乐观看待,那都不是事儿。


我在1997年非常繁忙,成了赶路机器和写稿机器,乐此不疲。湛江一起执行难案件、广州花都一所私立学校校园霸凌、陆丰恶霸打死人,是舆论监督的典型;广州“偷一罚十”案、汕头超声所知识产权案、佛山南海精神赔偿创新案、惠东县领导层放纵走私案,是大案要案的代表作,均获得一定社会反响。还有采访两起有关火车的事件,正好在四月的一头一尾,印象深刻。


私立光华学校乱象被曝光后,最终关门。


4月1日,全国火车第一次提速。3月31日晚,我和卢嵘等在报社旁边小东江酒家(对,开了这么久,见证南都史)吃饭,聊起这事,觉得意义重大,南都不能缺席。向采访部负责人任天阳汇报了,他说:“好,就你们去!”我和卢嵘及摄影记者李向新直奔广州站,赶上广州到北京的T16次火车,在车上完成采访,到韶关再回来,已是天亮。我趁热打铁,写完稿再囫囵睡个觉,又去采访。年轻真是有体力。


1997年4月1日,采访全国火车第一次提速,我(左一)和卢嵘(右一)在韶关站与列车长留影。南都记者 李向新 摄


采访火车第一次提速见报报道。


4月29日,湖南岳阳发生火车撞车事故,最终统计死亡338人,伤230人,是新中国以来最大的一次事故。经老关特批,我们一行三名记者连夜乘飞机到长沙,再包一辆的士,深夜到达事发地岳阳县城荣家湾。找间旅馆小睡一会,天亮开始采访。忙活了一天,写完第一篇稿,下午去县邮政局发传真,顺便打长途电话向老关汇报(没有网络和笔记本电脑、也没有手机)。他说:“通知回来吧。”顿时如冷水浇头。报社财力极为困难,还派我们跨省采访,不能就此作罢。我们继续完成采访,以备不时之需。十天后禁令松动,于是有了全国报纸仅有的现场特写《荣家湾是个伤心地》。


这就是我在南都20年前及更早以前的些许记忆。翻看当年的稿件,采访有疏漏、文笔显稚嫩,就像孩童的蹒跚学步。我无比感恩南都,给了摔打的平台。其实,南都早期的一些经典报道,以后来的视角看,并不惊艳,但南都能够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领先一步,便是一个世界。风行20年,正是缘于骨子里这份执著和灵动的气质。




 3 


刘  晨

南都首席编辑


# 南都20年小语 #


作为一个从南都试刊到创刊直到现在一直滞留的“老人家”,20年前的场景似乎比两年前的事情更历历在目。


南都二十正青春吗,我的青春小鸟飞到哪里去了?最大的感慨是,熟悉的老面孔越来越少,想把报社年轻人和他们的名字对上号越来越难。


说起来,我的职业被南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南都最早、一度也是唯一的摄影记者,南都第一个社论版的编辑,南都第一篇社论的撰稿人,南都时间最久的封面编辑……从记者到编辑,从图片到评论,从白班到夜班,从要闻到副刊,在不同的业务岗位上兜兜转转,见证并参与了报业的黄金时代。


有幸跟各种各样的优秀同事结识、共事,即使是在长期晨昏颠倒的夜班编辑生涯,也为和谐、专业、友善、担当的氛围而欣慰。


南都在伴随神州巨变全面突围的时候,真有一种特别的气质。疏懒于人事的我,因为南都,因为所学专业,觉得自己可能就是最适合做一名报纸编辑了吧。怀念编辑部经常一起小饮聚餐的日子,怀念杨箕村,还有发廊时代的酸菜鱼。


南都创刊号封面上我拍摄的那个子夜呱呱坠地的婴儿,也是二十岁的大姑娘了。我所编过的几千个南都封面,大多已在记忆中苍白模糊。有一些新闻背后的故事,比版面更叫人心神悸动。


感谢岁月,报纸之外,我们还拥有生活。期待南都明天更好!



踏着1997年1月1日0点0分的准确步伐,在广东省妇女儿童医院的产房里,广州本年度第一名婴儿诞生,她的名字叫潘诗琪。她的大幅照片被登上了这个城市一份刚刚创办日报的报纸头版。这张照片的摄影记者为刘晨,刘晨在多年后成为了南都时间最久的封面编辑。




 4 


曾文琼

健康生活平台 首席记者


# 非典那一年 #



曾文琼


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我刚刚实现我的追光之梦——不远万里、苦苦等待,我终于见到了那迷人而变化莫测的北极光!


这让我想到我所理解的南都精神——责任、坚守、执着,为了一个理想而勇往直前,我在南都的二十年又何尝不是我事业追光之梦的二十年。


1997年的9月,在南都副刊部编辑胡昉的推荐下,我来到了刚刚成为日报不久的南都,正式成为健康周刊和消费周刊的编辑。那时我们人手很紧,办公条件简陋,我经常又当记者又当编辑,办公室通常是几个人用一台电脑,为了抢时间我只好先手写稿件然后跑去电脑室找打字员打字,组版员不够就自己在画版。


那时的我们觉得再苦再累都不是个事,最难的是当时南都在很多人的眼中都不过是一份小报,我们需要冲破重重难关找到最好的新闻,而正是这样执着的新闻理想鼓励着那一代的我们勇往直前、决不放弃。报社上下都像打了鸡血似的,不在乎累也不在乎收入有多少,总觉得有一份责任引领我们向前。


1998年,我负责编辑的《消费周刊》通讯员——深圳消委会的杨剑昌因为帮被骗的商场租户讨说法而被开发商告到法庭索赔千万,这可是历年来消协工作人员索赔金额最高的一桩官司。我的领导和我都嗅到了其中的新闻价值,我被立即派往深圳调查,其中经历就像一个地下工作者,靠暗号与报料人联系,被跟踪被恐吓。当南都头版头条以《广客隆空手套白狼大骗子卷款三千万》的文章见报时,轰动全国,最后这个被全国媒体关注的官司以失败告终!


一年后我调到采访部,负责当时的一条大线——卫生线,由此爱上这条线至今不变。其间发生的故事数不胜数,但由于篇幅有限,今天只能写写陈家祠坍塌和非典点滳。


到采访部不久广州著名古迹陈家祠在维修工程中出现坍塌,当时现场全部封锁,跑突发的记者无法釆访进一步消息,只知道全部伤者被送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是设法釆访伤者的任务落在我的身上。 


赶到医院急诊室时我发现到处都是警察,根本无法接触到伤者,我灵机一动,去找熟悉的医生借了一件护士服,利用自己平时搭建好的关系,扮成护士顺利进入急诊手术室,当时有位民工因为手指断了正准备接受手术,我立即钻到手术台下开始釆访,那位民工因为担心隐瞒会影响赔偿,所以非常配合采访,手术做了一个来小时我的釆访也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待从手术台下爬出来,我已两腿发麻直不起腰,但仍然迅速把护士服一脱转身隐入人群赶到报社写稿。第二天一篇关于陈家祠坍塌的独家报道又赫然出现在南都头版头条。


说起非典,南都的报道是非常出彩甚至是震撼的,我也很幸运成为第二轮非典世界首例报道者,也因为自己釆编撰写《抗非英雄》一书而成为南都历史上第一个上了自己报纸头版的记者。


那时为了追逐真相追求独家,我和摄影记者甚至都忘了危险,一次又一次深入一线,直到那天恐怖的一幕出现。


当时广东省中医院的护士长叶欣因感染非典去世,采访部主任杨斌希望我能去体验一下护士的一天并用文字展现给读者,于是我去到叶欣所在科室,穿上了护士服坐上了救护车,跟着急诊医护人员出车120。记得毎次跟车运送发烧病人坐在封闭的车上时,气氛都非常紧张,谁都知道前不久中山二院的一位救护车司机因为运送病人而感染非典不幸身亡,谁也不知道这个噩运会落在谁的身上。


下午出完车回来听说省中医的一位女医生染上非典,她的男友医生也被诊断为疑似非典,正在急诊等候化验室结果,我们觉得有新闻价值便立即进入留观室釆访,那时我和摄影记者梁音除了穿上白大袿、戴上三层口罩,并没有什么防护。


采访正顺利进行,不想那位男医生一声剧烈咳嗽,所有的分泌物直喷在我们的口罩上,正在这时忽然冲进两位戴着防毒面具、身穿白色化学防护服的男士,一面大喊“他已确诊非典,你们两个马上离开去消毒!”,一面用力推我们出去。


待我反应过来回头一看,那个房间已被拉了警戒线,“禁止入内”几个大字十分剌眼,几个穿着防护服的人正在紧急消毒!那种情形至今想起来依然像部瘟疫降临的恐怖大片!


我们俩在完成了严格消毒后回到报社,一天之内我们经历了这些后,那个死去的司机,还有好几个因病人咳嗽被分泌物感染而牺牲的医生,他们心里压力可想而知!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梁音竟然发烧了,一个健壮小伙子打来电话时的声音也变得颤抖,那时我才有了一丝恐惧感,直到被隔离确定我俩平安无事!接着我们又开始投入工作,义无反顾!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事尤如昨天才发生,一晃十几二十年就这样过去了,南都迎来了二十年的生日。


前段时间和钟南山院士聊天,他对南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还清楚地记得非典时期我在他办公室门口守了六个小时,当他得知这一情况便毅然告诉中央电视台的王志,得先接受南都的采访。


他还亲笔给南都二十岁生日题辞:有锐气,有活力,有责任,敢于承担,勇于进取!




我想有无数的人对南都有这样的评价,当负责我追光之旅的加拿大导游得知我来自南都时,眼睛都睁大了!非常羡慕地说:南都是一个伟大的报纸!而我内心在说:南都,你知道我为你有多自豪吗?换一种方式,同样伟大!




 5 


李向新

摄影记者


# 我到南都提出的要求就是摩托车 #


记得1996年底,我从南方日报副刊部主动请缨加盟南都当专职摄影记者,调令是1997年1月1日正式报到,但为了做好1997年南都正式出日报的准备,我从1996年10月起就两边兼顾跑开了,利用在南日的资源跑文化娱乐方面的新闻,并随时候命拍摄适合上版的本土化社会新闻图片,每天就是这样处于特级战备状态,哪里有料就往哪里跑。


然而,遇上突发报料时,总是担心自己的行动不够迅速会错失机会,特别渴望有辆摩托车……


当初我的主要交通工通是自己的27寸赛车,因为离开南日副刊部就不能再享用原有的专配摩托车和相机了。


记得当时关健老总问我,你过来了,现在南都什么条件都比南日差,有无后悔啊?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可以提出来,如有条件和办法解决就尽量解决,我第一反应就是要配辆摩托车,我便说,“相机我自己还有套私货可用,还是优先考虑配辆摩托车吧。”


关总当即应允,这让我万分感动,因为当时大家条件都不好,能优先解决交通配备问题,领导关心到实处,我怎能不好好干啊!后来南都采访部30多名记者(当时文记和摄记是同一部门)唯一的一辆摩托车分配给我专用了。


有了摩托车,如虎添翼,每天的采访我几乎随叫随到,白天跑时政、文化,有重大交通事故、火灾等等突发报料或者有临时应急的,都可以马上飙车赶去,晚上还可以抽空赶跑娱乐、戏剧、音乐和歌舞等演出新闻,一年365日天天采访拍照马不停蹄,想起来起码有十多年也没申请过休年假了。就这样,每天都处于奔波忙碌状态之中,累了困了熬熬又过去了,曾创下一天跑14个采访的最高纪录,发稿量也保持在部门前几位。


当时的念头是,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干些,根本没考虑自己的身体,总认为自己身体可以。在关系到自身利益的职称评聘问题上,也没花心思去申报高一级的职称,一心扑在平日的采访工作上……


当时老婆大人还戏称我是“铁脚马眼神仙肚”。在一次见到一位三年无见的前南日通讯员好朋友时他对我说,三年不见,怎觉得你一下子“残”了十年似的?我当即回话,呵,太夸张了吧,因为自己总感觉平时状态良好不会有问题,就应该不会“残”的,完全没想到要爱惜自己的身体。


回想南都创业阶段,采编人员没有现在多,而我们都非常齐心合力去拼搏,我们经常自己寻找机会去参与重大采访,记得在1999年澳门回归前100天倒计时,去澳门参加活动的广东新闻采访团是没有给南都名额的,我通过旅行社的关系,办理了两个去澳门旅游签证(在此再次多谢南湖国旅老总郑年军的无偿支持),让我和谭智良顺利过关到了澳门。我又通过南日的关系,得到了釆访活动的具体安排时间表,最终完成了采访报道任务。


广东新闻采访团和何厚铧一起合影。


李向新(中)和南日段功伟(左)、杨宇红(右)的合影,他俩给予南都鼎力帮助。


看着从初创到成长至今天的南都,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慨,这几乎占据了我工作年限的一半时间,有些一起共事的好拍档,除了还留在南都外,大部分已经离开,他们大部分是晋升或有更好发展的,唯独我是原地踏步,做一名最普通摄影记者。


还坚守一线,这是因为我遵守自己诺言,当初选择了南都,就要坚持跑到退休为止,永不放弃初心。南都已经成长到20岁了,我的努力付出或许是微不足道,但很值得。伴随着我在南都的成长历程中也让自己深深感悟很多道理,拓宽了视野,坚定了信念。我相信,只要务实接地气才是生存之道;只要不断更新才可持续发展;只要智慧创新定能成就南都的未来。




 6 


刘  兵

杂志采编 副主任


# 因为头版大标一夜无眠 #


20年前,正上着长夜班。一天,上完夜班回到家,已经1点多,不经意间回想起当晚所编版面头条的大标题,马上不淡定了,总觉得错了一个字。怎么办?赶紧回办公室一探究竟?但全部人都已下班,无法查询。


一时焦虑紧张难以言表,躺在床上也无法入眠。辗转反侧之间,想到一个办法,第一时间去报摊买报纸以辨正误。


抱着这样的想法,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熬到了六点钟,冲到报摊买回报纸一看,松了一口气,原来标题没错。


记得之后的睡眠特别好,质量超高。谨以此文字向长期战斗在夜班一线的领导、同事们致敬!




 7 


黄  滢

要闻编辑部 首席编辑


1996年12月,南都试出日报时,还没有自己的打字、组版系统,必须到南方日报车间“蹭边”,在主报打字组版的空隙,“见缝插针”地工作。


1997年正式出日报后,夜班编辑寥寥无几,因为只有封面、广州、广东、中国、国际、体育和娱乐新闻各一个版。




 8 


陈奕培

资产管理部 总务助理


20年了!从最初一天16个版扬帆起航;从最初每间办公室只有一台电脑开始做起;从最初两层楼的办公场地,到现在遍及10个城市的办公场地……


记得2002年南都第一次搬办公室时,那天刚好是9月21日中秋节,搬迁由当天下班开始搬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多钟。当时没有技术部,600多台电脑安装都是我们总务组四人完成后,再由集团技术部协助调IP。


在装修期间,因经常加班,一起吃快餐时,由于身边几个同事都是外省人,吃的菜也自然是辣的,我不习惯,再加上那段时间加班熬夜,人瘦脸黄,体重轻了不少。




 9 


甘  丹

资深美术编辑


1997年1月1日是南都创刊出日报的日子,也是我正式入职南都的日子。那时主编如父、领导如师……


有幸与南都一起走过这二十年!可以毫无遗憾地说南都满足了我对工作、生活的所有期望,也希望这是我的最后一份工作!




 10 


张  红

图片编辑助理


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我已经在南方都市报工作了二十个年头。


这二十年来,南都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由最初的每天16个版扩到每天一百多个版。记得1997年8月31日,当时南都正处于亟待打入市场时期,英国王妃戴安娜在法国发生车祸,南都抓紧时机,当晚扩版,快速、准确地完成了相关报道并加印发行。自此,南都迎来了“黎明”,发行量剧增。


回首这二十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但无论如何,心里对南都充满着一股浓浓的情,这是一个和南都一起成长起来的老员工的深深眷恋之情。




 11 


汤坤全

图片编辑助理

 

锐气、责任、担当,不同的载体,一样的诠释。网开一面,从心开始。祝南都20周年生日快乐,祝南都转型成功,再铸辉煌!




 12 


崔俊超

图片编辑助理

 

风雨的廿年,攀登的廿年,历练的廿年,成长的廿年,值得追忆的廿年。




 13 


杨润贤

校对员


不知不觉,南方都市报已经走过20年,我一直把南都当做我的家,祝愿南方都市报及家人生日快乐!




 14 


黎琼楚

传版员

 

时光如白驹过隙,如溪水静流一去不返,转眼间,我在南都工作已经二十年,《南方都市报》从一份小报发展成为中国报业最具影响力和最有价值的品牌。二十年的时光在人生的历程中可谓一段可书可写的重要时段。二十年来, 我目睹了《南方都市报》的成长、发展和腾飞。


回顾二十年历程,《南方都市报》做了不少读者喜爱的特刊,如《世界杯特刊》《一日看百年》《中国财富白皮书》《深度对话》等都有我们的努力和汗水。在这里有完成任务的开心时光,也有与同事一起熬夜等版的艰辛。


这些年,《南方都市报》经历过非典、“神五”发射、雪灾、地震、奥运、世界杯等令人难忘的大事件报道,以及南都数字报的上线,在工作上,我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南都让我在工作中不断成长。我期望《南方都市报》在新媒体时代有更辉煌的发展。




 15 


章  燕

美术编辑助理


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记忆总是最容易模糊的东西,1997年刚出社会不久就有幸进入了南都,见证了部门电脑室的从无到有,见证了南都从弱到强的过程。从刚入职到如今屈指算来已快20年,基本都在黑夜中摸索,与黑夜结伴同行。一直感恩有爱的同事陪伴与包容。




 16 


章  玲

美术编辑

 

1997年有幸和姐姐(即上面的章燕)一起加入南都,弹指一挥间已成为南都工作二十年的“老员工”,在南都这二十年,南都在我心里就是家,这些年跟着家一起经历、一起成长……


二十年坚守夜班,有失败的沮丧,更有成功的喜悦……这个家一直包容着我,一直成为我坚强的后盾!看着家从一棵小树苗长成一棵苍天大树,我作为她的儿女感到无比自豪……除了感恩,我更庆幸最珍贵的年华是与她一起渡过!




……

……

共有数十位同事

已在南都工作20年

从日报到报网端全媒体

他们的20年

正是南都的20年

接下来20年

愿你们一直都在


故交老友,知己新朋

让我们换一种方式

继续“办中国最好的报”



南方都市报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年底了!教你几招花式微信讨债,欠钱的都别跑!


“空气好的地方没见那么多孩子生病”……重霾下他们选择逃离,一路向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