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3岁“黑豹”患癌去世!这病发病率上升,吃货一定要警惕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2020-09-20

29日,噩耗传来,漫威电影《黑豹》男主角查德维克·博斯曼因病去世。

强壮、帅气、男人味十足,两年前,查德维克·博斯曼因《黑豹》在全球范围走红,那年,“瓦坎达 forever”成为了全网热梗。然而就在29日,大家才得知,结肠癌夺去了他的生命,突然的消息让很多粉丝难以接受。


很多网友感慨:“他那么年轻而健硕,却没想到他已经和癌症斗争了4年!”

是的,不要以为结肠癌离我们很远,这个在城市中极为高发的富贵病和我们大吃大喝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癌科主任潘志忠和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中心主任邓艳红同时表示,除了遗传背景等其他因素外,大肠癌主要的病因是饮食不当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的不良习惯,定期体检可以有效预防大肠癌。

39岁发现癌症已是中晚期

博斯曼1977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英国戏剧学院。2016年,他在《美国队长3》中首次出演“黑豹”,也在同年里确诊罹患结肠癌,当时他只有39岁。2018年3月,他因《黑豹》在全球范围走红。《黑豹》斩获了1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被认为是黑人电影的里程碑之一,获得7项奥斯卡提名。博斯曼由此成为在年轻人心目中的“黑色超人”。

早在今年四月居家隔离期间,查德维克·博斯曼就曾拍了一段影片,宣传自己的新片《传奇42号》。当时有不少网友就发现,查德维克·博斯曼明显消瘦了不少,络腮胡子让他看起来格外憔悴,跟记忆中健硕的黑豹相差很大。当时所有针对他本人身体健康的询问,查德维克·博斯曼都没有回复。

查德维克·博斯曼在四月为《传奇42号》发布的宣传视频

29日,博斯曼的家人在他的Twitter账号上公布了这一消息:“我们怀着无限悲伤,确认查德维克·博斯曼已经去世。”

8月30日,Twitter官方称,博斯曼的最后一条推特成为史上点赞数最高的推文。

查德维克·博斯曼的最后一条Twitter

据悉,博斯曼已患结肠癌长达四年的时间,期间电影的拍摄都是在手术和化疗间完成。

“如果博斯曼的结肠癌是早期发现治愈的几率是很高的,可惜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是第三期(中晚期),如果是靠近第四期(晚期)的第三期,其复发的风险是70%。”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中心主任邓艳红表示,大肠癌的治疗效果一是看分期,越早发现效果越好,此外要看基因分型,有些人即便是中期发现也会复发,且治疗效果欠佳。

饮食不健康的吃货要注意!
这些方法利于预防大肠癌

与大部分癌症发病率逐年下降相反,世界上大肠癌的发病率正以年均2%的速度上升,而上海的调查显示,我国大肠癌发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达到年均4%。邓艳红表示,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其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发病率在世界排第三,在中国排第四,一般情况下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目前全国大肠癌年新发人数达到37万左右,而在广州已经是排名第二大的肿瘤。调查表明,有家庭病史的人患病率比一般家庭高7-15倍。

得知“黑豹”病逝的消息,众多网友在表达悲痛与惋惜之余,一位网友感叹“饮食不当容易导致结肠癌,瞬间感觉刚刚买的汉堡不香了。”


“其实大肠癌是可以预防的。”潘志忠表示,红肉等食物动物蛋白、高动物脂肪含量高,又缺乏稀释致癌物的纤维素,容易造成代谢后致癌物浓度增高。“膳食纤维摄入过低、喝酒、肥胖、吸烟,爱吃红肉、加工肉以及缺乏运动都是大肠癌的高发因素。” 邓艳红建议,我们每天应该至少摄入5种以上的蔬果,增加我们的膳食纤维,少吃油炸、烧烤、腌制的食物,少吃红肉、少吃宵夜和加工食品、每天吃半斤蔬菜半斤水果、戒烟戒酒、保持好心情。此外,要多运动,多晒太阳,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并非所有的运动都可以达到预防癌症的效果,每天最好有30-60分钟的中度运动(心率超过100)。不要久坐,预防大肠癌的第一步是使自己的体重达到并维持在理想状态。

出现便血不要轻易以为是痔疮

如果出现了长期便秘、腹痛、消瘦、便血、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贫血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大肠癌的检查。“大肠癌的危害比较大,多数病人被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所以做好早期预防和诊断尤为重要”,邓艳红说。

有部分人会认为直肠癌的症状常表现为黑便,大便带较为深色的血等,而痔疮则大便带鲜红色的血,以此来判断痔疮与直肠癌的区别。“最好不要这么简单判断,这不是绝对的,很容易导致误诊!”邓艳红表示,如果肿瘤的位置离肛门比较远,便血可能颜色较深,但有些直肠癌在离肛门较近的地方,出血的颜色一样会是鲜红的颜色,很容易和痔疮混淆。因为痔疮与大肠癌的症状太过相似,有很多大肠癌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而导致耽误治疗甚至误诊。“最安全的办法是建议有痔疮症状的人应该到医院进行确诊,能做肠镜进行大肠癌的排查更好。”邓艳红建议。


体检中发现肠息肉要小心

在结直肠癌早期,病人症状不明显,再玩上一手“拖字诀”,发现时往往发展成了中晚期,手术机会也稍纵即逝。广医二院消化内科主任杨辉教授表示,80%的结直肠癌都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早期发现并切除息肉可显著降低癌变风险。

“现在,由于健康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各种原因接受肠镜检查。相当一部分人在检查后发现自己得了结、直肠息肉,但却不予以重视。” 杨辉教授强调,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目前亦没有药物能够使之消退,如果不及时处理,其可慢慢长大,癌变几率随病变增大而升高。炎性息肉相对安全,但炎性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发展成腺瘤的可能。因此,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内镜下微创切除,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肠息肉切除就万事大吉了?
“NO!” 杨辉主任表示,结肠息肉不能一切了事,切除后并非一劳永逸。因此,结肠息肉切除后定期复查肠镜至关重要。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早做筛查

“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尽早做筛查,第一年肠镜检查没问题后每三到五年做一次检查”,邓艳红提出。常见的结直肠癌筛查中有三个步骤,会先通过问卷调查有无家族史,接下来会做粪便潜血FOBT检查是否呈阳性,这项检查大概能测出80%以上的肠癌,最后是电子结肠镜。“建议大家每年在单位体检时可以增加粪便潜血的检查,这对早筛有重要的意义”,邓艳红说。

 
潘志忠表示早期发现的结肠癌治疗效果很好,1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90%,“现在广州正在免费开展对50-70岁广州户籍居民的肠癌筛查,目前建议广大符合条件的市民积极参与。据了解,目前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四家医院参与广州市政府在市内行政街道组织的免费筛查活动。

这些高危人群需要定期筛查:

  • 45岁以上普通居民

  • 既往结肠腺瘤、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病史人群

  • 结直肠癌或息肉家族史人群(30岁)

  • 遗传性结直肠癌(10%左右)(20岁)-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息肉病及其变异型 (1%)、-Lynch 综合征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大肠癌的知识,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南都健康大讲堂》之“做个有心人,远离大肠癌”的直播回放。



南方都市报(nddaily)报道
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 敖天曈 通讯员 许咏怡 简文杨

* 南方都市报(nddaily)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南都君特选(戳下方标题)

广东一原校长写忏悔录


人社局400多字回复有4个错别字!两人被记过


他知名高校金融系毕业,却做了“任性”裁缝,过着“六不”生活


这7个画家去睡了30多个“鬼城”


8岁那年暑假,我写了3封情书给楼上大学毕业生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