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痛!巨星陨落
季羡林曾为其作品作序
国内多位专家学者发文哀悼
中大教授黄天骥回忆蔡鸿生:
“他是真正不追求名利的学者”
黄天骥:今天看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一个多钟头前才看到微信上他去世的消息,我觉得他身体不错的啊,以前见他很精神的啊,他的头发读书的时候就已经白了的,所以感觉也没什么变化啊……很可惜,也很沉重。老蔡的离开是中山大学,乃至国内历史学界的一大损失。
老蔡和我是不同系的同学,他毕业比我晚一年,我们是好朋友,50年代读书的时候中文系和历史系也有很多接触, 我、老蔡、姜伯勤老师常常会在都在一起聊天,谈学习的问题。
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我们都是年轻教师,经常一起在中区篮球场边的一栋小楼关起门来聊天,后来我们在路上见到也会一起聊,聊学问,聊事业……有一次我跟他一起受香港城市大学的邀请,去参加几天的研讨会,那四五天都在一起,当时我最记得,他抽烟太厉害,我当时都劝过他。
当时他在香港的发言很受欢迎,内容很扎实,掌握很清晰,丰富又风趣,香港那边的学者对老蔡很器重,没想到他讲话非常幽默,既能做深刻的学问,讲课又受学生欢迎,这样的教师在大学里是不多见的。老蔡就是其中的一个。
南都:您是是做戏曲研究的,和蔡鸿生教授之间有过哪些学术方面的交流?
黄天骥:“文史不分家”,我做文学戏曲研究也要经常请教历史系的老师,请教老蔡。当年我要做一篇关于《长生殿》的论文,需要参考陈寅恪先生的《钱柳因缘诗释证稿》这本书,但是我没有这本书,就跑到老蔡那里,他说“我有!”然后就借给我看。我后来的论文也是得益于老蔡给我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大启发。
令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当年的学者之间没有多少保留,大家都是希望把工作做好,明知道自己的心得未必正确,也能大胆彼此切磋。
南都:在您的印象里,蔡鸿生教授是一个怎样的人?
黄天骥:他做学问的严谨认真,读书之多是我们同辈学生里应该是做得最好的。老实说,我们走过几十年教育道路,真正能让我佩服的人不多。老蔡是让我打从内心,对他人品和学问都十分佩服的人。
他在中外关系史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很杰出的贡献,虽然他的书出版的并非很多,我认为好的学者出书不用很多,有一两本精品能留下来传世就足够了,老蔡就是这样的学者。尽管我们都是从事历史文学研究,有共通之处,但是我觉得他的学问比我好,他比我认真得多,勤奋得多。
他有一件事我印象非常深刻,我们那个时代大学外语是读俄语的,当年我和老蔡一起上俄语课,但是现在我把俄语忘得一干二净,但是老蔡的俄语还是讲得很好,而且历史系的老师都知道,老蔡不仅懂俄语,还懂古俄语!当年苏联人来访的时候,他出来和人讲俄语,把我们都吓了一大跳。
南都:蔡鸿生教授给中山大学历史系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黄天骥:第一是他的勤奋,他退休以后,常去学校旁边的学而优书店,店员都说常常看到他去那边看书,也许他是中山大学老教师里看书最多的人,一到黄昏就跑去学而优,学习的勤奋在中山大学历史系也是很杰出的。
第二,我觉得他是真正不追求名利的学者。他不会讲空话,也不会扮清高,他很自然地不求名利,一个很真实的人,他也不到处吹嘘,几乎很少接受媒体采访。淡泊名利不是很多人能做到,比如我就做不到,认真求学的人都认可老蔡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因为他低调,只做学问、出书,书也出得不多。
第三,对待学生很好,我记得有一个学生家境很穷,冬天没有棉衣,老蔡就把自己的棉衣送给了他,这个学生一直到今天都很感激,一直把这件棉袄保存得很好。老实说,在50年代物质供应紧张的时候,买棉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年也才几张布票,老蔡关心学生,是一个真正的好老师。
他的离开是我们国内历史学界的一大损失,在岭南更是。我认为他的治学接受了老一辈学者的优秀传统做法(过去我们有“八大教授”,这对老蔡这一辈的学生有很大影响)——把握准确的结论,不会乱说,有些问题写不下去的话,宁愿就不写了,但是他每做一个问题都是认真对待,书并不是很厚,但是所解决的问题非常重要,他的作风也影响了我们中山大学历史系。
《罗马晚期奴隶起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8月。《俄罗斯馆纪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中华书局,2006年11月。《尼姑谭》,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中西书局,2020年9月。《清初岭南佛门事略》,广东高教出版社,1997年7月。《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1998年12月。《仰望陈寅恪》,中华书局,2004年1月。《学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外交流史事考述》,大象出版社,2007年4月。《读史求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蔡鸿生史学文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8月。《蔡鸿生自选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广州海事录》,商务印书馆,2018年2月。主编书刊《历史大观园》,1985年7月第1期至1994年12月第114期。《广州与海洋文明》,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澳门史与中西交通研究》,广东高教出版社,199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