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这件事,80后完爆90后00后
吾日三省吾身:
捐步了吗?浇水了吗?喂鸡了吗?
显然,做公益
已成为当代年轻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捐步这件事情上
他们的毅力与热情更是超乎想象
做公益
更让他们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每一个数字
都是自己努力的成果
偶尔也会出现
因支线任务太多
而忙不过来的情况
↓↓
随着公众参与公益的热情逐年提升,如何让公众参与方式更便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同时更高效、持续地组织公益活动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对此,南方都市报开展“2021年公益参与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受访者捐过步,仅四成受访者认为“线上捐步”是在做公益;便捷度是受访者参加公益的首要考虑因素;已婚80后更易坚持每天捐步,六成受访者认为做公益需有激励机制,提供线上公益参与证书最吸引。
01
Z世代公益观察:捐步
捐步成为Z世代最受欢迎公益方式
谈起公益,25岁的林婷脑子里第一时间闪现的是,支教和捐钱,“我曾经梦想过去山区支教,但在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后,就放弃了这一想法,觉得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当老师也挺好,捐钱只有在单位号召下才会响应去做,毕竟自己的薪资水平也有限,所以现在感觉公益像是年少时的梦想。”
和林婷有相似看法的还有在私企上班的球球,“我觉得正儿八经的公益就是捐钱、捐书、捐衣服、支教这些吧,参与的机会确实比较少,一是工作后比较忙,二是身边没有途径接触。”
但有意思的是,她们都习惯于每天早起“收能量”、晚上“捐步数”,像玩打卡游戏一样参与着互联网公益。
事实上,以捐步为代表的互联网公益已成为当代年轻人参与度最高的公益方式之一。南都调查结果显示,80.76%的受访者捐过步,仅19.24%表示没捐过。
值得注意的是,有八成受访者参与过捐步,但在对于公益行为认知的问题中,调查结果显示,仅43.85%受访者认为“线上捐步”是在做公益;相比之下,受访者更多地认为“捐赠旧衣物书本等”、“传播和分享公益知识”是公益行动,分别占比73.50%和69.81%。这表明部分用户对于捐步是否为做公益仍存疑问。
这一看法的偏差并不影响年轻成为捐步的主力。交互分析发现,在有捐步经历的受访者中,80后、90后占比更为突出,分别是84.36%和85.52%。
此外,南都进一步调研数据显示,在各公益参与方式的选项中,受访者最希望通过捐步来实现公益行动,其次是捐书、衣物等闲置物品、线上参与互联网公益。
已婚已育人士更易坚持每天捐步
从捐步者的城市分布来看,二线、新一线城市受访者分别占85.34%和84.28%;在被问及每月参与捐步的次数时,44.79%的受访者表示每月捐“5-10次”,33.03%表示“几乎每天都捐”。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受访者每月捐步次数比女性受访者高:“几乎每天都捐”中,受访男性占33.15%,受访女性占32.85%;每月捐步“5-10次”中,受访男性占47.36%,受访女性占41.01%;每月捐步“不超过5次”中,受访男性占19.49%,受访女性占26.14%。
进一步交互分析发现,80后更倾向于每天捐步,“几乎每天都捐”中占38.07%;00后更多是“不超过5次”,占比31.37%。
从婚恋状态来看,已婚已育者表示“几乎每天都捐”的占比最大,为41.56%;恋爱中和已婚未育者每月捐“5-10次”较多,占比分别是49.49%和48.65%。
从职业来看,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员工、企业员工更多地表示“几乎每天都捐”,分别占39.77%和38.34%;学生每月捐步次数以“不超过5次”为主,占38.11%。
从居住城市来看,新一线、一线城市的受访者更易每天捐步,占比分别是37.81%和35.14%;二、三、四线城市的受访者以“5-10次”为主;小城镇、农村地区的受访者每月捐步次数相对较低。
来自广州的上班族雷杰今年35岁,他每天上下班路程加上跑步可以积累一万多步,睡前将步数兑换成0.5到1元不等的捐款,已成为他的固定习惯,“走路捐一方面对参与公益的人是几乎零门槛的,很容易每天坚持,因此可以大幅提高公益参与度,更重要的是,它的帮扶对象也实现了更加广泛的覆盖。以往我们参加公益主要针对重大灾害和希望工程的特定受助群体进行捐款,现在通过捐步,可以选择的帮扶对象越来越多元,比如针对孤寡老人、失学儿童、农村贫困户、重病患者、残障人士等各类群体的公益项目应有尽有。
02
如何将心动付诸行动
公益活动已深入公众的日常生活
总体来看,本次调查中有超九成受访者参与过公益活动,其中五成受访者表示“经常参加”,近四成表示“偶然参加”。
可以看出公益活动在公众的日常中已经较为普遍,其中“环保节能”是受访者最常参与的公益活动类型,其次则是社区服务、扶贫救灾、教育助学、心理健康、线上公益、宠物救助等。
值得注意的是,南都调研数据显示,5成以上受访者参与过线下志愿服务、捐钱、捐赠书籍衣物等闲置物品,仅有不到3成受访者参加过互联网公益。
持续参加公益活动并非易事
想要持续地参与公益活动却并不容易。在本次调查中,有超九成受访者希望持续地参加公益活动;其中希望“每月至少一次”公益活动的比例最高,占比48.92%,希望每周参与一次公益活的受访者比例也高达32.69%。
想参与公益活动却时间不够
可以看出公众参与公益的热情逐年升高,然而在参与公益的实际过程,却仍存在诸多阻碍。其中,“个人时间不够充裕”、“不知道去哪里报名参加”是受访者反映最为突出的两方面,分别占45.10%和43.75%,此外还有“找不到想参与的公益项目”、“不知道有哪些公益项目”、“不信任捐款物资流向”等。
另一项有趣的发现是,单身者比已婚已育者表示更没时间参与公益活动。在“个人时间不够充裕”一项中,单身受访者占比最高,为50.82%,已婚已育占44.96%。
进一步分析发现,便捷度是受访者参加公益的首要考虑因素,占比60.32%;其次是信息透明度,占比59.01%。其中,女性受访者在参与公益活动时比男性受访者更多地考虑便捷度、主题是否感兴趣,比例分别是64.21%和56.92%。
03
如何提升公益参与度
做公益需有适当的激励机制
尽管大多数人对于参与公益的初心是帮助社会,适当的激励机制对于促进公益参与活跃度仍十分必要。
本次调查发现,66.60%的受访者认为做公益需要激励机制,应该被鼓励,仅33.40%表示不需要,做好自己就好。
在众多激励机制选项中,受访者最看重“线上公益参与证书”,占比72.52%;其次62.85%的受访者希望有“线上平台会员、优惠券等权益”。
交互分析发现,男性受访者更看重有“高铁、机场特约候机室”的待遇,女性受访者则更期待有“线上平台会员、优惠券等权益”。
除了激励机制之外,“从身边小事做起”是促进公益参与度的一大因素。
南都调研数据显示,有超六成受访者希望“参与渠道更便捷从身边小事做起”、“公益形式更丰富”。
尤其是单身、00后更希望从参与公益的渠道更便捷,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原因在于单身者更多地表示个人时间不够充裕,所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做公益显得更加实际。
公益活动信息的主要获取渠道
南都调研数据显示,五成受访者表示熟悉各类公益活动的参加渠道;两成表示不熟悉。受访者越年轻,越熟悉各类公益活动的参加渠道。
受访者主要通过朋友圈子、公益机构两种渠道了解并参加公益活动,比例均超60%;00后更容易在朋友圈子得知;90后、80后主要通过公益机构了解;70后则更多地利用本地社群。
对比发现,超六成受访者更希望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公益活动信息;90后、00后希望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意愿更高,分别占75.18%和71.33%;80后、70后则更希望在本地社群得知信息,分别占56.49%和55.56%。
04
观察与建议
大量用户忽略捐步背后公益项目内容
南都调研团队分析认为,捐步成为年轻人首选的公益形式并不意外。值得注意的是,5成以上受访者参与过线下志愿服务、捐钱、捐赠书籍衣物等闲置物品,仅有不到3成受访者参加过互联网公益。
互联网公益,在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互联网企业发起线上筹款时暂露头角,到如今已有成千上万个捐助项目在各大互联网公益平台上线,但互联网公益,并不止于捐钱这么简单。
比起捐钱,捐步更受年轻人的欢迎,一方面与其经济能力有关,大量95后、00后还经济来源有限,捐款能力较低,另一方面运动、网络打卡都是这届年轻人的“日常”,因此捐步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寓公益于乐”的小事,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阿里巴巴公益三小时数据同样显示,互联网捐步中,Z世代(95后)是绝对主力,占整体捐步者近30%。其中广东活跃捐步用户占全国14%,省份排名第一,人均公益时长2.4小时。
有意思的是,对于互联网公益的认知,这届年轻人有不同的看法。
在关于公益行为的问题中,只有不到五成受访者觉得“线上捐步”是做公益,相比之下,受访者更认可“捐赠旧衣物书本等”、“传播和分享公益知识”是公益行动,事实上“线上捐步”背后连接的公益项目,远比捐赠旧衣物、书籍更加广泛。
这表明大量用户只是将线上捐步视为“打卡”行为,并没有充分了解到其背后的公益项目内容,在公益内容传播上平台仍需要与用户进行更多的互动。
事实上,捐步这种“打卡”行为,除了记录日常运动、比拼步数的社交属性之外,在互联网平台上已经成为汇聚网友爱心的公益项目。
以阿里人人3小时平台为例,过去两年多,网友通过捐步的方式,已经为全国偏远乡村地区捐出数十条跑道。不久前,人人3小时平台更是与北京冬奥组委合作,网友所捐出的步数,将有机会化作北京冬奥公益跑道,落地河北的乡村小学。
另一个有趣的数据是,已婚已育人士更易坚持每天捐步,这或许与其更为稳定的生活节奏有关,单身人士的娱乐活动较多,要想吸引其每天坚持捐步还需要更多的激励机制。
从九成以上受访者希望持续参与公益可以看到公众参与公益的热情高涨,但线上注意力转瞬即逝,如何将这份热情转化为实际的行为仍需要公益平台持续努力。
如何把“打卡”和做公益联系起来
在形式上,除了最常见的捐款之外,还需要开发出足够便捷,且能融入不同年龄人群生活方式的公益玩法,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进一步降低公益参与门槛;
在激励机制上,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群体推出不同的激励,提高持续参与公益的积极性;
在传播方面,救灾筹款类项目虽能引起更广泛关注,但如环保节能、教育助学、心理健康等更多公益理念需要长期、持续倡导,应不断发掘日常公益中的闪光点,鼓励小而美的公益行为。
此外,公益平台应持续和参与用户沟通反馈项目进展,提升对公益项目的信任度。
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公益已从涓涓细流成长为汪洋之海,它打破了传统公益的种种限制,让无数普通人有了参与公益的机会,但也积攒了不少弊病,或许有人因捐助项目烂尾而感到失望,有人因募集资金流向不明而退缩,有人对披着募捐外衣的各色商业行为感到心灰意冷;但在一次次灾难事件中涌现的自发救援行动,让我们看到公众的热心并没有丢失,要想承接住这份炽热的公益之心,无论是传统的公益机构还是互联网公益平台都需要不断进化,让不同类型的人群都能通过力所能及之事参与公益,将公益纳入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出品:南都商业数据新闻部、南都民调中心
统筹:甄芹 田爱丽
采写:南都记者 马宁宁
数据釆集与分析:南都研究员 麦洁莹
制图: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