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内,深圳2名幼童坠楼!家长很后悔
请千万看好孩子!
请千万看好孩子!
请千万看好孩子!
短短一周
深圳两个娃意外坠楼
真的太危险了
1
深圳男童从楼上坠下重伤
事发时家中无人
近日,深圳宝安一房东老罗(化名)正在一楼屋子里打扫卫生。突然,院子里传来“砰”的一声闷响,像是什么东西摔地上了。
老罗推开房门一看: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耳朵、鼻子在流血,地上慢慢积了一小摊血。
老罗发现是4楼租客的孩子小楠(化名),来不及细想,他赶紧上前查看,一边扯着嗓子叫人。120到场后,小楠被送到了附近的医院。
这时
孩子已经奄奄一息
CT检查结果显示——
他的全身多处骨折、挫裂伤,尤其是头部。而且,还出现了危险的双侧气胸,
接诊医生赶紧抢救,再以最快的速度将小楠转送到了深圳市儿童医院。
专家会诊后一致认为:这属于重型颅脑损伤,要立即手术!
经过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抢救治疗
孩子总算被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后续将继续恢复治疗
听到消息,小楠一家人抱头痛哭,奶奶更是后悔不迭:
原来,当天孩子爸妈上班去了。奶奶出门买菜,留下3岁的小楠独自在家中玩耍。奶奶以为下楼就一会,很快就能回来。
没想到,就是这么几分钟,出了大事。
2
两岁幼童玩耍时
不小心从5楼坠楼
无独有偶。几天后,2岁多的莹莹(化名)在厨房防盗窗攀爬玩耍时,不小心从5楼坠楼。
经过抢救,孩子的性命保住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噩运结束。
经过康复训练,目前她的双下肢肌力仍未恢复正常。未来,她可能会有肢体活动障碍等后遗症。
资料图。来源:Ic photo
近年来
儿童意外坠亡事件时有发生
每每听到都让人痛心
类似事件更是给我们敲响警钟
▼
深圳两名女童从19楼坠落身亡
2020年3月,深圳市南山桃源村二期某住宅楼发生高坠事件,两名女童从19楼坠落。
有知情人士介绍,两名女童年龄是9岁和5岁,从阳台防盗网位置坠下,事发时家中有人但未能注意到悲剧的发生。
据南都记者从南山警方核实,两女童高坠身亡,初步排除刑案可能。
深圳3岁女童不慎坠楼
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2020年10月,有市民向南都记者报料称,在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万科翡丽郡小区,一名大约3岁的女童从家中窗户坠落。据女童的家属告知,事发时女童单独在家,女童睡醒后寻找妈妈,攀爬厨房窗户时不慎掉落。
随后紧急送医,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是什么原因
造成儿童跌坠频频发生?
孩子还没有自我保护意识
哪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容易坠落伤?
2~6岁!
其中,4~6岁最容易出事
◎ 4~6岁的孩子刚好处于学龄前,比较好动,活动能力比较强,又对安全防范意识比较弱;
◎ 2~3岁的孩子出现坠落伤也较多,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完全没有危险意识;
在这样的情况下
家长们必须多多警惕
家长们又应该如何预防呢?
01
导致儿童跌落意外有三大“杀手”
儿童跌倒和坠落事件看似偶然
但实际上包含着许多必然性
受诸多客观因素影响
儿童自身因素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生长发育和认知程度都有所不同——
1~ 3岁的儿童,运动和平衡能力较弱,更易从楼梯、台阶、学步车、家具或游戏器械上跌倒和坠落。
5~ 9岁儿童刚刚能脱离成人照看而独自活动,认知能力发育尚不完善,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有限,即使知道有危险,自己也很难控制。
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尤其男童,其跌倒和坠落的比例高出女童2倍多。
缺乏监管
缺乏成人的看管是造成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
父母受教育程度低、对儿童看管缺乏意识或重视程度不够,看护者的某些精神和情绪因素,例如忽视、对环境缺乏控制、疲劳、抑郁等会影响儿童看管的效率和质量。
资料图。来源:Ic photo
环境因素
不安全的儿童产品、设施、游戏场所;家中的屋顶、阳台或楼梯缺少保护措施或护栏;儿童跌倒时的高度和地表类型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儿童意外伤害。
02
如何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家长应该看护好年幼的孩子
并从改善环境着手,采取预防性措施
给孩子营造安全的生活空间
避免跌落悲剧的发生
防止孩子从窗户坠落
房间和阳台的窗户应使用安全锁扣,让孩子不能轻易打开,并且窗口附近不要放置家具或易于儿童攀爬的物品。
资料图。来源:Ic photo
加强玩耍区域防护
家长应加强对儿童玩耍时的监管,保证儿童玩耍区域地面有保护性,如木质地板、地毯、沙地等。同时,对茶几、桌、柜等的边角安装防撞条、防撞角等。
防止孩子从床上坠落
孩子从床上坠落的发生率最高,家长应尽量避免孩子在床上嬉戏打闹,对6岁以下儿童,在婴儿床或摇床旁边放上软地毯,以防儿童摔出时受伤。睡床靠墙壁并在床边安装护栏。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家长应经常教导孩子,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比较危险;教育孩子不要在楼梯上推拉玩耍,不要跳级或下冲,防止跌伤。
家长们要做好预防的措施
不要让一时的疏忽酿成大错
▽
南方都市报(nddaily)、深圳大件事(nandusz 编辑:李晶)、N视频报道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
部分内容综合自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应急管理、@吉林森林消防等
请家长一定要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