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州人首创!《繁花》带火的排骨年糕,你吃过吗?

▲ 点击蓝字,设为星标,精彩内容不迷路


近日

由王家卫执导的

电视剧《繁花》成为话题中心

居高不下的热度

也带火了剧里的吃穿住行



被《繁花》带火的美食

首推“排骨年糕”

剧中,汪小姐常与宝总约在“香得来”

一起吃排骨年糕

“香得来”原型便是

闻名沪上的百年老字号

有“排骨年糕大王”之称的“鲜得来”

“鲜得来”创始人是台州人何世德

他家的排骨年糕

藏着怎样的美食密码


《繁花》剧中汪小姐名言:“外面东西再好吃,总归跟排骨年糕不好比。”






汪小姐吃的排骨年糕

外卖量暴涨超200%


据悉,《繁花》中出现的热门小吃排骨年糕近期搜索量增长近7倍,产生的外卖订单量环比上周暴涨237%,其中以最负盛名的“鲜得来”排骨年糕涨幅为最。


“鲜得来”排骨年糕餐饮有限公司现坐落在上海市黄浦区云南南路,前身是创始于1921年、位于西藏南路177弄口的“鲜得来”排骨年糕店,素有“排骨年糕大王”之称。


1921年,台州人何世德在原蓝维蔼路志德行里弄口开设了一个专门经营点心的小摊,但无奈当时的西点无法打动上海人的传统味蕾,于是何世德改卖排骨年糕和烘鱿鱼。‍‍‍‍由于讲究质量、价钱便宜,很受欢迎,食客们送给摊主何世德一个“排骨年糕大王”的美称,他的摊位也因此名气逐渐响了起来。


《上海老菜馆》写,“鲜得来”排骨年糕制法独特:坚持选用江苏、浙江等地的圈养猪,排骨纤维短、有糯性,且香、鲜、嫩,吃口好;坚持选用江南优质大米,经过浸透、蒸透、绞透等各道工序,年糕洁白细腻,吃口滑糯,再配以特殊的调味,因而盛名不衰。何老板用吃客赞语“鲜得来”作招牌,又寓意“味鲜美、重道德、生意来”。新中国成立前,“鲜得来”闻名上海。1997年“鲜得来”获“中华名小吃”,2019年5月,它的制作技艺被认定为第六批黄浦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0年获“中国名点”。



谈及热播剧《繁花》带来的流量,“鲜得来”排骨年糕的工作人员说,店里排骨年糕的销量确实有所增长,但即使没有电视剧的影响,他们的排骨年糕也是颇受欢迎。


从创始人何世德开始,他们的技艺不断精进,排骨和年糕在秘制酱料的作用下,给人带来味蕾的享受。“但实际上,这个传统小吃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是老一辈人居多。”






食入肠胃,化作相思


2014年,百万市民选“喜欢上海的理由”,排骨年糕位列99个上海经典符号之一。油氽排骨+两条年糕,黄金搭档百年风雨兼程、不弃不离。


沈嘉禄《上海老味道》揭露过“鲜得来”的秘密:一斤排骨斩九块,大骨斩断,再用刀背稍微拍松,留一点肥肉,否则不好吃。面粉与生粉按比例投放,里面加入鸡蛋、酱油、糖、胡椒粉等,打成浆后,将排骨投入拌匀待用。油锅升至五成热,将排骨投入,断生后捞出沥油,等油温升至八成时将排骨再炸一次。装盆后淋辣酱油。至于年糕表面涂自制的酱料,属于“商家秘密”级别:甜面酱稀释一下,加入果酱(最好是山楂酱)与味精提味。其中,排骨年糕秘密武器——辣酱油,用的是泰康特供的红牌辣酱油,味道更加浓郁。


1980年《解放日报》


作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上海传统小吃,排骨年糕始终拥有大量的市民消费群。它是海派文化的一种传承,以及一种味觉记忆的留存,承载着老上海人的回忆,如江南越腔加沪上本滩,甜蜜蜜、糯叽叽、脆生生,中西合璧。如今,这道海派风情平民美食,是无数江南人的乡愁滋味,有西风东渐的沪上风范,温暖了阖家肠胃,落胃又贴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