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停止了成长吗? | 周末漫谈
我们都说勤奋靠谱,是年轻人必备的品质。但还有一些更隐晦的东西,会成为个人的竞争壁垒,这个就是知识结构。完整、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是一个事半功倍的竞争武器。
文 | 经纬创投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纬创投“(ID:matrixpartnerschina), 36氪经授权发布。
对于初入行的年轻人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你会发现,社会是个完全不同的地方。学校教给你的,也许你都用不上,或者说只是最初的知识。
工作满三年,你的同学、同事可能都会有完全不同的境遇,有的人“青云直上”,已经做着 Leader 的工作;有的人,则泯然于众人矣……
那么十年后呢?十年后的你,会告诉现在的自己些什么?你可曾后悔浪费的时光,羡慕于同龄人的成就?是什么杀死了当年那个心怀抱负的你。
我们都说勤奋靠谱,是年轻人必备的品质。但还有一些更隐晦的东西,会成为个人的竞争壁垒,这个就是知识结构。完整、不断更新的知识结构,是一个事半功倍的竞争武器。
我们都被碎片化的信息所包围,如何将其体系化,形成个人的认知体系呢?知识体系始于纷繁,但其最终所发挥的作用——恰恰在于“少即是多”,并且具有更强大的力量。今天的这篇文章来自于经纬董事总经理熊飞与黄云刚内部分享的一部分,这两位“85 后年轻人”非常实用地给出了一些建议和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以下,Enjoy:
在获取知识的起点上,大家是一样的。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有这么几个:各种社交平台、新闻资讯客户端、博客……但这些渠道所提供的信息和知识往往是“就事论事”,即碎片化。
即便有持续阅读的习惯,要从纷繁的信息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框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着手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时,首先我们要找到一个科学、且靠谱的评判标准,比如建立自己的知识图谱。这个图谱要持续更新,通过不断思考与反省,来修正自我认知。那么建立知识图谱,可以如何做起呢?
最基础的是,要保证这个来源库是行业领先的,并且有极高的可信度。
这些信息应当包括:自我判断、海外相应领域发展资讯、国内领域发展状况、所在行业领先者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深刻见解、同行业横向对比、优质人际学习网络的建立等等。只拿一手信息举例,包括 Twitter、Quora、Techcrunch / Business Insider 等垂直媒体、Saastr / For Entreprenurs 等垂直 Blogs、20VC / Greymatters / A16Z 等 Podcast,还有经纬创投公众号。
当然,所有信息储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学习和日常积累。
很多年轻人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人生的“四分之一危机”——不知所措,不知前路在何方。要摆脱这样的焦虑,首先需要一个正确、客观的自我认知与判断——明白个体的兴趣所在、职业规划、核心竞争力以及局限性等等。
了解最新的海外发展资讯,这些人并不难找到,他们可能活跃在 Twitter、领英、Quora、博客等平台上。找到这些海外行业大牛和新锐们,他们应当是你所关注领域中最领先的那群人。
关注他们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思考可能更领先、更前沿;其二是,国外的分享氛围浓厚,这些人通常擅长于简洁地定义和阐述问题,或者说他们有一些可供借鉴的尝试。
个体的学习资源某种程度上是无限的,但其实又是有限的——性格、兴趣和专业领域这些因素,直接导致自身信息来源不够广泛和发散。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善于向优秀的人学习,补足自己的知识盲区和短板,才会在之后的职业道路中少走弯路。
找到优质的、适合你关注领域的媒体,保持阅读习惯,重在坚持。
关注“非常规”资讯获取渠道,了解一个公司或一个行业的具体情况,其渠道是多元的,比如公司财报。当你持续关注,就会有基本的了解,新资讯的出现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是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抓取。
日常积累往往多而杂,并且很多干货、数据类资讯极其枯燥无味。如果我们不愿意去思考的话,就不会乐意去看那些“无聊”的东西。这时候,首先要与自己作斗争,养成习惯;同时,要从纷繁的信息中去寻找门道,当人摸到一些门道,这种兴奋感会激发个体探索的兴趣。
要解决枯燥问题,有一些小Tips:
慢慢养成习惯
愿意花时间
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
广泛摄取信息
前面说到信息收集,在资讯爆炸的现在,获取信息的同时,需要给每一个碎片加权重。这个权重如何取舍?
答案是这样的:
1. 收集信息、使信息清晰化;然后配权重,删除边缘、无用的干扰性信息。做得多了,自然就知道哪些事情是没意义、哪些方法不对,那么这些信息就可以屏蔽和放弃掉。
2. 先持有一个观点,让它引领你。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的时候,大家往往会有一个困扰,这个时候我们会先有一个观点。先就着这个角度和判断往前走,起到引领方向的作用;接着靠积累调整自己,当否定信息足够多的时候,再去修正。
刚入行的年轻人,一定时刻渴望能和业界大牛面对面交流。但对工作繁忙的大牛来说,为什么他们要在年轻人身上花时间呢?作为年轻人,怎么打动他们呢?这不容易,但仍有章可循:
1. 具备足够的人格魅力
坦白说,这对于很多刚入行的年轻人来说挺难的。每一次交流的机会都要珍惜,逐渐摸索出在极短时间内打动他们的能力——比如了解对方足够多的信息,不要问“愚蠢的问题”而是“聪明的问题”;比如每一次的合作,即使你只是个“小兵”,也要足够靠谱和注意细节……
2. 最重要的是专业能力
最重要的是,让对方觉得与你聊天是很有信息量的。如果你是工科生,就会知道信息论的本质就是信息量。如果你能告诉对方所不知道的东西,才是有信息量的有效对话。对方觉得遇到了“知音”,就会认为你是靠谱、可信赖的。
在摸索和构建逻辑知识体系时,通常还伴随个体的决策行为。人的认知决策过程就是两个思维方式,一个是直觉思考,一个是理性思考,两者都很重要。
直觉是下意识的反应,能很快地让你避免危险。理性思考是什么呢?理性思考是我想一想,再做决策。
有时候你会发现直觉很管用,这正是因为经验的碰撞——你有足够的理解,然后快速做判断。但是如果这种经验的摄取少了,你就发现直觉失效了。要不断地通过理性思考分析去加强直觉,并且要克制直觉对知识获取的障碍。
说到最后,有一些东西,不仅对知识构建有所帮助,对于整个职业生涯也是有意义的。
1. 专注
我们常说,We should know something about everything . 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在深入挖掘的同时,将兴趣落实到所关注的特定领域之上。如此,才能保持敏锐和深刻。
2. 勤奋
不管任何行业,大家会发现所有优秀的人,无一例外都特别勤奋,“提高和充实自己”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本能。
3. 视野
广阔的视野在每一个行业都很重要,你要能看到未来这个行业的水平和潜力。惟其如此,你才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4. 运气
成功人士,挺多时候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看起来很虚无的“运气”。实际上,运气是可以挣来的——那就是持续地去做对的事情。当然如何定义“正确”,每个人的标准可能都会不同。但到最后,你可能会发现,只要你的付出足够,养成正确的行为方法,就会有好运常伴身边。
“如果不终身学习,你们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光靠已有的知识,你们在生活中走不了多远。离开这里以后,你们还得继续学习,这样才能在生活中走得更远。”
——查理·芒格(2007年,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演讲)
共勉。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你所追求的「高效」,其实谋杀了你的「思考」 | 周末漫谈
长按识别图片二维码▲,订阅「开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