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广式点心界的一代宗师上了《舌尖3》,让无数吃货感动!
最近,《舌尖3》风波不断,
刚被诟病画面滤镜感太重,
丧失了食物本身的成色,
又被扒出所拍食物“张冠李戴”,
从第一集就被质疑的“不够下饭”也从未停歇。
在豆瓣上的评分刷新低
然而,
最近播出的“酥”篇
终于满足了不少吃货
对“美食节目”的流口水要求。
“酥”讲的是中国点心。
节目一播出不少观众就称该集为“颜控”的福音。
酷似徽派建筑上的砖雕
荷花在油锅里盛开
看着像瓜子,实际是点心
看着像水果,实际是点心
把字嵌入点心里
从宫廷点心到广式点心,
从北方的大馒头到南方的特色酥糕,
点心由北往南,愈发精巧雅致。
但不曾改变的却是其中的用心。
正如《舌尖3》最后所言:
它们有名有姓
有身形,有风骨,有魂魄
这是食物,也是信物
这一集里最后出现的
广式点心泰斗陈勋
给全国网友留下极深印象
▼
听到93岁的勋叔
在岭南茶楼里,讲起亲切的粤语
瞬间有些感动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x0558w4a7w7&width=500&height=375&auto=0
“食在广州”名满天下,
最能代表广州美食的
莫过于饮茶文化和点心。
陈勋:
“正所谓食在广州,
一盅两件为代表的点心不仅是美食,
还体现了广州独有的‘饮茶’文化。”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西并举,南北结合」
广东点心大师陈勋先生
用粤语有气势地道出广式点心之精髓
这洋洋洒洒十六字
勋叔用了一生的事业去践行
将粤式点心发扬光大
陈 勋
业内人尊称的“勋叔”
众所周知,谈及粤点,
“西有罗坤,北有陈勋”
几乎已成了饮食圈中的神话。
1939年,陈勋14岁,
为养家糊口而进入酒楼当学徒,
师从当时知名点心师傅崔强;
20多岁,他就当上点心部主管,
连叶剑英也品尝过他制作的点心;
解放后,陈勋先后在
大三元饭店和北园酒家
任点心主管。
当年陈勋执掌鼎鼎有名的六国饭店点心部,
每周都要出品“星期美点”。
“星期美点”周周都要有变化。
当时的点心季节性特别强,
春天喜以笋为点心主题,
夏天盛行用夜香花入点心。
用材大胆,纯手工制作,名字典雅。
▲赤绳欣系足。
赤绳为蛋花,所系之足就是抽取骨头的鸭掌。
▲中间的为“脱衣换锦袍”。
香蕉脱去皮衣,是为脱衣;
内芯去掉填以豆沙,是为换锦袍。
一口一惊喜,要在入口一刻才能体会。
▲ 陈勋在北园酒家
叉烧包、虾饺、烧卖、蛋挞
号称广式点心的“四大天王”
几乎是广州所有茶楼都会出品的点心
其实“四大天王”这种说法
就是勋叔提出来的
勋叔私下常说
“要凭着良心做事”
做人如是,做广式点心更是
▼
自13岁入行
他最开始学的点心就是叉烧包
粤式点心中他最拿手的也是叉烧包
因为好吃,上世纪四十年代
曾经创下一天卖出1000多笼的记录
▲ 陈勋在北园酒家
《舌尖3》中
勋叔和徒弟们展示了古法制叉烧包的过程
从加温、爆口、馅的色泽、是否有褶子等
步步都是学问
勋叔以几十年的经验向徒弟亲授厨艺
最简单的叉烧包
平凡而又不平凡
旧时点心如此出众,
今日粤点是否倒退?
勋叔响亮而坚定地回答,
现在的粤点从味道上比以前更丰富,
可用的酱汁大大增加,
食材也无须受限于季节,
原材料丰富和创意层出
都给粤点注入新鲜血液。
勋叔坦言,
做了这么多年点心,最大的心得: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西并举,南北结合。
既有传统,又有创新
让消费者认可的才是成功的
兢兢业业在点心业八十载
勋叔正是如此应时代变化
创作出新的点心品种,
将旧时味道发扬光大
成为广州美食的见证者
舌尖上的感动,于味
数十载的坚守,于心
这个时代太快了
但在勋叔身上,我们看到的是
对传统手艺坚守
执着,坚定
而我们坚信
有勋叔这样的泰斗匠人
广式点心依旧不断传承与创新
有朝一日
广式点心,终将成为世界的点心
支持的请点
猜您想看:
屠杀中,15岁华裔少年为救同学用身体迎上枪口!美国以荣誉军礼安葬他
《舌尖3》开播!奔着美食去的却被种草一口锅……广东又双叒叕被点名了!
来源 | 浙江在新、广东最生活、广州日报
编辑 | 陈茜 洪鑫
校对 | 杨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