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将至,广州一位88岁的阿叔却放不下这件事……
“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
乞巧节又被称作女儿节,
每当读到这些有关诗句时,
就会想到那些能织善编的“巧女”们。
然而,在广州市番禺区潭山村,却有一位“巧男”!
许冠其,被人亲切地称为“其叔”。七月初七出生的他,痴迷乞巧工艺,在潭山乞巧文化后继无人之时接棒传承。
今年,其叔已经88岁,三十多年来,他不断创新潭山村的乞巧手工艺,为的就是让乞巧手艺更好地传承下去。
“巧女”老去,
他重拾传统技艺
乞巧前夕,在潭山村的许氏大宗祠中已经摆满了五颜六色的乞巧公仔,几位手艺人正在张罗“摆乞巧”,十分忙碌。头发已花白的其叔拄着拐杖,慢慢地边走边看,不时指导着摆法。
其叔出生于1931年七月初七,他从小受到潭山民间工艺品的感染,热爱戏剧等文化工作。20岁时,其叔加入了村里的宣传队,慢慢深入了解了村里的乞巧文化。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随着潭山村从事乞巧公仔制作的“自梳女”纷纷老去,这门手艺日渐式微。
“当时乞巧节我去附近的凌边村看,整条街都是人,办得那么旺,就觉得我们村一定要重新把七夕活动搞起来。”其叔说,于是他跑到凌边村去学习。
“做公仔看起来简单,但一个公仔需要4到5天的时间才能做好,最难的就是头部,”其叔说,头部不仅需要很好地刻画人物的神态,同时也要配合人物的身形和剧情进展。
学会回到村子里后,他号召村里的妇女们一起做公仔,大家也非常拥护这位带头的“巧男”。“有旁人说你一个男的为什么还要去搞这个,我觉得无所谓,就是喜欢。”由村委提供材料费用的支持,在其叔的带领下,潭山村的乞巧节又热火朝天地搞了起来。
以前,这些乞巧公仔都是用蜡来做的,但是天气热,蜡就容易软,于是,其叔就开始用玻璃钢改进。
“摆乞巧”出来给村民们展览之后,其叔还会根据大家的意见,再对公仔进行改进,不断完善服装和生活场景的设计。
敢于创新:
传统工艺也“讲”现代故事
尽管其叔喜欢借鉴别人的经验,但是让他感到最有乐趣的还是乞巧公仔的创新。“别人都喜欢摆乞巧讲历史故事,我就喜欢讲现代的故事。”
汶川地震那年,当时番禺有一些医护人员前往汶川救人,那年乞巧节,其叔就带着村里的妇女摆了医护人员在汶川现场救人的场景,“这时候我们弄七夕活动已经和别人的都不一样了。”
为了让村民们看到祖国国防事业的伟大,其叔做过航空母舰,旁边跟着很多艘护航舰;为了让大家理解“一带一路”,其叔做了火车、帆船、骆驼,让大家知道“一带一路”版图的广阔。
“我本身没文化,不知道‘一带一路’是什么,我就去问别人,知道了古代时候就是卖丝绸去外国,然后把我们需要的从外国带回来。”其叔说。
乞巧公仔还原虎门销烟场景
今年,热播的禁毒大片《破冰行动》也让其叔感受到禁毒宣传的重要性,在镇禁毒单位的指导下,他用公仔摆成了历史上“虎门销烟”的场面,纪念虎门销烟180周年。
在潭山村的祠堂正中,只见桌面上摆着的公仔们盘着鞭子,弯着腰,扛起一个个装着“鸦片”的箩筐,运输到“海滩”边。当年虎门销烟的场景,被其叔和手艺人还原得惟妙惟肖。
往年村中乞巧节景象
苦于传承:
20多位徒弟只有一位全职做
番禺化龙镇潭山村的乞巧习俗始于清代,如今,为了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的其叔已经专职做了三十多年,经其叔手所制作的乞巧公仔有数千个。他不仅技艺赛过女匠,作为番禺区乞巧非遗传承人,他还收徒20多人,推动潭山这个乞巧名村复兴技艺。
“做乞巧公仔大家都是没有工资的,是爱好。”其叔说,目前,徒弟潘少芬每天都会到工作室和其叔一起进行公仔的制作,其他徒弟平日里都有自己的工作,周末也会前来帮忙。
“大家能来帮忙,我们就很高兴。”其叔说。
做公仔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芬姨需要照顾自家的孙子,也要赚钱补贴家用,所以,其叔会把自己的补助也分给她一些。
“我跟其叔做乞巧已经三十多年,他八十多岁能做,我七十多岁肯定也能做。”在芬姨眼中,其叔就是她的榜样。
其叔还会利用空余时间教小朋友们学习制造乞巧公仔,让孩子们从小了解乞巧文化。“这些小孩子以后也是要生活的,而做乞巧没什么钱,就很难有人专门做传承。”这也成为了其叔现在最大的担忧。
如今,其叔88岁了,在儿女的安排下,他会定期到疗养医院进行疗养。“我去医院心还挂念着,想着东西弄得怎么样了,天天都在想。”
传承传统工艺不易,
给其叔点赞!
猜您想看:
会计专业实习安排游乐园扮鬼?三年护理变两年家政?职校乱象调查→
来源 | 南方+客户端(记者 王越莹)
通讯员 | 许树添
拍摄/剪辑 | 王越莹 实习生 蔡宇轩 李恺莉
图片 | 部分图片、视频片段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 卓佩仪 刘芷蕾
校对 | 蓝淑茹
-----------我是送福利的分割线--------
做拍客 赢千元大奖
快扫二维码参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