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异物高度可能为“鸭眼球膜”,结论靠谱吗?

南方日报 2023-08-25


7月17日

有学生反映在广州一所职校培训期间

有同学在食堂饭菜中吃出“胶制异物”

校方回应该异物系鸭子的眼球膜

此事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往期报道>>


7月19日

广州市增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

经检测

送检样品排除橡胶制品

和一次性手套可能

高度可能为鸭眼球巩膜结构

(详情>>)

👇👇👇


△网友评论。


为验证“鸭子眼球膜事件”

有网友购买了一个鸭头进行了对比实验

👇👇👇


在不久前“鼠头鸭脖”事件教训下

类似事件的官方调查结论

如何获得公众认同?


相关专家表示

第一时间封存异物

运用多种检测手段

迅速详细回应舆论质疑是基础



“高度可能”的结论是科学严谨的表述


新的通报发布后,绝大部分网友表示“相信官方权威通报”。@中国新闻网 官微上相关报道的一条数千人点赞的评论表示:“动用了红外光谱谱图……还只能说是高度可能,为这种严谨的态度点赞。”


不过,也有网友@夜叙聊斋 提出了疑问:“个人直观觉得应该是眼球膜。只是奇怪,这个通报为什么说‘高度可能为鸭眼球虹膜结构’?既然已经检验过了,为什么不能直接肯定地说呢?”


另一位网友则在回复他的评论称:“因为实验室无法做到穷举排除,所以就无法给出100%判断,假如有人弄出个以鸭类肉质蛋白为原料,仿鸭虹膜结构的制品,这个百分之0.001的可能无法排除的话,就不会有检测机构下100%的判断,这不科学。”对此@夜叙聊斋 回复称“有道理”。



检测机构专家也对南方+记者表示,专家们根据现场看到的实物,采取了通报中的形态学检测、核酸检测、蛋白质检测和红外检测等方法进行逐一排查,“高度可能”的结论是科学严谨的表述,“就像DNA的检测表述是99.9999%,不会是100%,也是类似的道理”


此外,“高度可能”也是一个法律术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8条第1款规定:“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检察院干警孙永上在《检察日报》上撰文指出,从以上规定中“高度可能性”可以看出,我国民事诉讼遵循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高度盖然性是一个逻辑学术语,即是根据事物发展的高度概率进行判断的一种认识方法,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达不到逻辑必然性条件时不得不采用的一种认识手段。



权威通报才是释疑“样板”


有质疑就要有迅速行动。从17日事件发生,到18日多部门联合开展调查,再到19日上午检测结果详尽公布,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食品安全无小事,积极应对,才能避免小事拖大。


△学生反映在学校食堂吃出胶制异物。


有质疑就要有详细解答。阅览通报,既有形态学检验对比结果,也有核酸、蛋白质检测结果,还有红外检测对比结果。科学技术是最有力的工具,让通报更加权威透明,彰显公信力。


有前车之鉴就要避免重蹈覆辙。前段时间的“鼠头鸭脖”事件令人瞠目,个中教训深刻、值得反思。食堂饭菜吃出异物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部门不推责、不懈怠,第一时间封存样品、寻找独立机构进行检测、及时发布情况报告,全链条操作可谓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典型“样板”


学校食堂异物舆情一再爆出,引发公众对学校食品安全状况的焦虑。浙江省嘉善县退休干部、新浪政务新媒体学院专家、知政观察团成员顾富林分析,面对舆论质疑,广州增城官方的成功之处在于,第一时间封存异物,为快速得出结论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运用多种检测手段,综合多方面权威结论,让官方调查结论迅速获得舆论认同。


顾富林还表示,回应舆论热点的官方通报,勇于通过微博平台的官方账号发布,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发布并没有怕质疑而关闭评论,也没有设置精选评论。这一点值得各地学习。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唯有以科学结论反驳不实猜想

以权威调查回应舆论关切

以看得见的硬举措守护

“舌尖上的安全”

公众才能买得舒心、吃得安心、喝得放心

才能实现稳稳的幸福


News

南方精选


广东高考本科投档线出炉!(附详细表格)

紧急提醒!多地出现这种病例,有人误以为是“二阳”

蔡天凤前夫所涉案件押后至9月再审!香港名媛碎尸案最新进展→



来源 | 南方+客户端(贺达源 孙文静 李业珅 静子 实习生 高天遥 剪辑 陈庭辉)编辑 | 毛帅楠校对 | 牟元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