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痛悼!“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逝世,曾到广东考察和作报告

南方日报
2024-10-03


2024年8月17日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

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享年95岁



周光召出生于湖南

1947年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学习

从清华大学毕业后

考取了北京大学研究生

进行基本粒子物理学研究



1957年,周光召受国家派遣

远赴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

工作学习

经过近4年的努力

周光召在新兴的粒子物理学领域

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周光召(二排右2)


1959年

苏联决定停止协助中国研制核武器

并撤回在中国的苏联专家

得知这个消息,周光召十分气愤

他召集在苏联的中国专家

讨论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搞原子弹的问题

并自告奋勇致信中国核工业部

“作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科学家

我们已经做好一切准备

承担祖国下达的这项光荣任务”



1961年,周光召回到祖国

在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任职

与邓稼先、彭桓武等人一起

全身心投入到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中

从此也开始了他

长达19年隐姓埋名的国防科研生涯

周光召的到来

迅速帮助扫清了原子弹研制道路上的障碍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

原子弹理论设计工作就顺利完成

周光召协助邓稼先

交出了中国首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

随即制造工作展开



经过两年的努力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运抵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场

然而,1964年10月15日深夜

距离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预定时间

已不足24小时

一封紧急电文对原子弹的设计提出了疑虑

上级希望

负责核武器理论物理研究的周光召等人

做一个认真的估算

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概率是多少?



周光召和同事们紧张运算了整整一晚

次日上午将一份联合签名报告

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

经计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的可能性超过99%

除了一些人为不可控制因素

原子弹的引爆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这份报告

可谓原子弹爆炸前的一颗“定心丸”

10月16日下午

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中国正式跨入有核国家行列



原子弹研制成功后

周光召等科学家又在中央的指示下

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氢弹的研究计划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的蘑菇云冉冉升起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

中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


△1967年6月17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周光召与广东渊源匪浅


生于广东汕尾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黄旭华

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

曾与周光召合作

当时,在众人齐心协力下

很快一个全新的模型被构造出来

黄旭华团队决定用大量的复杂计算

来反复验证可行性


黄旭华请来物理学家周光召等人

从浮力和重力的角度进行反复计算

在准确而有力的数据支撑下

1970年12月26日

由黄旭华参与研制的

我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



2005年7月

由广东科协主办、每月一期的

广东科协论坛在广州启动

周光召作了题为《关于创造性与知识管理》的报告


2006年4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

时任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到汕头考察

周光召先后参观了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

广东金刚玻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协包装材料厂、华兴冶金备件厂有限公司



1999年9月18日

由于在核武器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

时年70岁的周光召,与22位科学家一起

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周光召逝世后

目前健在的“两弹一星”元勋

仅有王希季、孙家栋两位


一代国士,赤子之情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

最好的告慰是奋进

送别周老!


点击下方标签,关注南方日报,在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即可解锁更多技能。



回复【南方读+】阅读更多深度原创

回复【找工作】掌握最新求职资讯

回复【+音】有声夜读,和你谈心

回复【天气】查询所在地实时天气情况 

回复【报料】进入小南报料小程序


News

南方精选


奥运,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女子参观兵马俑抱孩子走进俑坑,当地回应


8岁走失女童用ATM机成功自救!网友:学到了


News

视频精选







来源 | 央视新闻、《国家记忆》、南方都市报

编辑 | 洪鑫

校对 | 黄买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方日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