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大阿姨病逝前嘱咐丈夫:这事一定要办好,就像公公婆婆一样!

19楼 2022-05-15


“孙儿小宝是我的命根子,你要照顾好

还有件事,我走了以后一定要替我办好”

躺在病床上的郭敏琍

艰难地嘱托丈夫蒋遂

弥留之际,她最牵挂的除了孙子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

12月15日0时49分,63岁的郭敏琍因病不幸离世。12月18日,她的告别会在杭州殡仪馆举行。同时,郭敏琍的遗体捐献也已完成,她的名字不久后将会被刻上浙大医学院的无语良师碑。
更早之前,1995年,郭敏琍的公公蒋礼鸿因患肺癌辞世,将遗体捐给了医学事业;2006年,她的婆婆盛静霞也同样将自己的遗体捐给浙江大学。算上郭敏琍,这已经是这家人第三位捐献遗体的志愿者了。

公公婆婆是浙江第一对

共同捐献遗体的夫妇

后来她和丈夫也签下了捐献志愿书

12月16日,记者第二次来到郭敏琍家。丈夫蒋遂打开了门,比起3月份时的第一次见面,他憔悴了很多,“没了女主人的家……不能称之为家了……”
家中设了灵堂,素雅的鲜花簇拥着郭敏琍的遗像,照片中她挂着浅浅的微笑,戴着上次与记者见面时的玫红色围巾。

浙大紫金港校区医学院无语良师碑(摄于今年三月)

当时,浙江大学医学院的樱花开得正盛,在浙大医学院无语良师碑前,郭敏琍夫妇是来追悼亲人蒋礼鸿夫妇的。郭敏琍站在丈夫的身旁,戴着玫红色的围巾,表情肃穆。
蒋礼鸿、盛静霞原本都是浙大的老师,如今这对学界伉俪的名字一同被刻在了无语良师碑上,名字紧挨在一起他们是浙江第一对共同捐献遗体的夫妇。

蒋礼鸿夫妇与儿女(摄于1962年 杭大道古桥宿舍)

受两位老人影响,郭敏琍与蒋遂也一起签下了捐献志愿书,成为了浙江省为数不多的两代人共同捐献遗体的家庭。

她是“传统而平凡”的女人

却做出了不平凡的决定

郭敏琍的生病来得很是突然,今年6月,63岁的她检查出患上一种神经疾病——格林巴利综合症,在病床上久卧不起。仅仅半年之后,噩耗传来。
谈到妻子郭敏琍,蒋遂给出两个词:“传统”和“平凡”。
郭敏琍出生于杭州,父亲是一位抗战老兵,母亲是一名会计。婚后,郭敏琍的母亲如同传统中国家长一般教诲她:“要孝顺父母,先要孝敬公婆。”郭敏琍也真正做到了这句话。
郭敏琍的儿子告诉记者,妈妈没什么爱好,生前最大的兴趣就是研究烹饪,“出去吃饭,吃到好吃的她都会回家试着做一下,看到我们吃她做的东西她就会很开心。
蒋凝说,爷爷第一次开刀出院后宴请了一些帮忙的学生和朋友,菜都是妈妈做的。对他来说,妈妈做的菜都很好吃,尤其西湖醋鱼是一绝,“可惜以后再也没有妈妈的味道了。”

蒋礼鸿夫妇的订婚照(摄于1944年)
郭敏琍一生最敬重的人就是自己的公公婆婆——蒋礼鸿和盛静霞夫妇,她称呼两人为“老先生”和“老太太”。
郭敏琍28岁那年,蒋礼鸿得了重病,一病就是12年,这期间郭敏琍一直伺候在病床前,端屎把尿,无微不至。
蒋礼鸿病逝后,盛静霞为了不麻烦儿子和媳妇,主动搬去了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之后的每个节假日,烧得一手好菜的郭敏琍都会做好菜肴去敬老院看望婆婆,与她一起过节。
蒋遂表示,在父亲提出要捐献遗体的时候,自己也曾犹豫过,反倒是妻子郭敏琍很理解老爷子的想法。
两年前的某一个晚上,万籁俱寂,入睡前的闲聊时间,郭敏琍提出了要在死后捐献遗体的愿望,蒋遂答应了,“其实我们有着夫妻间的默契,彼此都知道对方的想法。
之后不久,两人一同签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去签志愿书的那天,内心并没有那么大的起伏,就是很平常的一天。
24年间,蒋遂办了三次遗体捐献的手续,“前两次都有敏琍陪着我东奔西走,这次……”

捐献志愿书被夫妻俩小心翼翼保管着

“子女的选择我们不会干涉”


蒋遂告诉记者,志愿遗体捐献成了他们两代人不言说的传承,但是至于后代如何选择他们不愿干涉。

蒋遂从一个行李箱中找出了两份志愿书,这个行李箱里装着他们家两代人最宝贵的文献资料,而这两份志愿书被压在了箱底。志愿书的蓝色封面看来有些褶皱,不知道被翻阅过多少次,内里的捐献选项包含“遗体”“眼组织”“其他可用组织”,统一被勾选。

一家人的合影,右二为郭敏琍(摄于1983年曲院风荷)
蒋凝说,他也萌发过捐献遗体的念头。从小,盛静霞就会跟蒋凝讲人要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在他读小学时,盛静霞就跟孙子坦露了内心的想法,“奶奶说‘我死后,遗体给学生去做实验,让他们研究’。”
在盛静霞过世后,蒋凝一度也想签署遗体捐献,考虑到自己还单身不太合适,就没有签署。

一家人的合影,左一为郭敏琍(摄于1986年 杭大校区)
在蒋凝看来,郭敏琍捐献遗体的重要原因就是对两位老人的孝顺和爱,是以另一种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对他们遗体捐献的支持。蒋凝的朋友圈写道:余生我只能在梦中再见到你,你在天堂陪伴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边,愿你幸福,快乐!
退休前,郭敏琍一直浙江大学网络中心任职,担任多媒体教室行政管理工作。或许很多浙大学子都曾见过她,但却不曾知晓她的姓名。生前为浙大学生服务,身后亦成为浙大医学生的求学路上的“无语良师”。
“每年的冬至清明,我和敏琍都会前往南山公墓与浙大无语良师碑悼念两位老人,今年只剩我独身一人。”蒋遂眼泪又流了下来,遗憾而又宽慰,“等我百年之后,我的名字还会在你的旁边。

网友热评: 

@一只高燕:我百年之后,我的名字还会在你的旁边。


@心情:热泪盈眶,感动,敬佩。


@judy:超脱不是冷漠,是满腔无私的爱啊!


@无形于色:平凡而伟大的一家人,向您致敬!

来源:杭州日报(hangzhoudaily)

点击下方文字直达

杭州下雪上热搜!景区工作人员:“挺大的,像鹅毛一般”,网友却傻眼了……

01

人送到后,钱被赖了!杭州司机怎么也想不通,好好一姑娘怎么干缺德事?

02↓↓↓猛戳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西湖景区内打捞出一具尸体,杭州警方介入调查!

记得点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