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I音乐开始抢饭碗了?246位知名艺人联名写信!

21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8-25

作 者丨肖潇

编 辑丨王俊


音乐圈今年连连“地震”:先是3月初,被称为“音乐版ChatGPT”的Suno免费开放,普通人可以在几秒内生成完整的两分钟歌曲。随后4月2日,两百多名全球知名音乐人在公开信中反对AI滥用,要求科技公司承诺不开发、破坏或取代人类艺术家的AI。


246位欧美知名艺人在这封信下署名,包括最近拿到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的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水果姐”凯蒂·佩里(Katy Perry)、梦龙乐队(Imagine Dragons) ,也有已经去世的音乐巨腕遗产相关方。


这些艺人在公开信中强调他们并非全盘否定AI,“当负责任地使用AI时,我们相信这一技术有巨大的潜力增进人类的创造力。” 但他们认为一些平台和开发者正在利用AI削弱音乐人的地位,必须防止掠夺性使用AI,否则会对创作者们保护隐私、身份、音乐和生计的能力带来巨大威胁,长期还会让整个音乐行业滑坡。


卓建律师事务所文娱体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丁涛告诉记者,“生成音乐的行为往往涉及多个权利主体,比如词曲作者、录音录像制作者、表演者。在AI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取得授权、如何分配收益目前是被忽略的。”不过多位受访者也指出,目前AI音乐对低成本的配乐冲击更大,离有创作出有艺术价值、商业价值的歌曲还很遥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美国音乐强州田纳西州通过《确保声音和图像相似性安全法案》,规定未经许可禁止使用AI模仿艺术家的声音。该法案将于7月1日正式生效。



AI音乐抢饭碗?



在联名信之前,AI音乐已经流行了大半年,最出圈的内容无疑是模仿歌手声线。“AI孙燕姿”、“AI周杰伦”的许多翻唱视频在B站点击量突破百万;有国外用户用Drake和The Weekend 的声音合成AI歌曲,在TikTok传播了一千多万多次。


不过网友们的自娱自乐,通常不足以动到音乐人的蛋糕,公司层面的AI技术带来的行业冲击要大得多。


公开信尤其点名,“一些最大和最有权势的公司,未经许可就使用艺术家的作品来训练AI模型,用大量AI创造的‘声音’取代人类艺术家的工作”。 


今年开年以来,各个公司争相推出AI音乐生成工具。3月22日Suno V3发布后,迅速发酵成为现象级应用。只需要输入简单的文字提示,Suno就可以生成长达两分钟有旋律、有歌词的音乐,还可以自己填词,选择音乐流派,甚至有网友用连花清瘟胶囊的说明书,就生成了一首有前奏、副歌、Rap的完整歌曲。



数据显示,Suno在四月第一周的访问量接近1000万。音乐制作人王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Suno的出现确实让行业吃惊了一把。相比同类产品,Suno有跨越式的进步,它生成的音乐已经能达到大部分人的音乐听感和基本审美需求了。


“其实行业一直有用一些AI实用工具,比如AI技术加持的混音处理器。这几年生成式AI出现,大家或多或少的也开始用AI模型来辅助创作,提高我们的创作效率。” 王勖举例说,今年在一次音乐制作过程中,因为唱作人档期问题,有一句带瑕疵的人声素材无法补录,他就用了AI克隆声音的方式来替换瑕疵。也有同行用AI声音完成整首成品的演唱,甚至一些AI配乐已经投入到了广告、电视节目的商业使用中。


之所以选择用AI而不是专业的音乐人,通常是因为预算。根据王勖的观察,这主要针对的是低成本、低期待的场景,比如对于小成本影视、游戏和自媒体创作者,AI音乐能提供一个低成本的BGM(背景音乐)方案,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但要达到一定艺术效果,仍然需要大量人力和不菲成本。去年歌手陈珊妮合作的AI项目引起了很多关注,她用AI演唱了一首叫作《教我如何做你的爱人》的歌曲,成功瞒过了混音和母带工程师,甚至听众。但这背后是对AI模型长达一年的训练,以及陈珊妮自己调整AI每个字句的演唱方式、咬字、语气、情绪。


王勖告诉记者,AI音乐离商业发行级还有巨大的差距。目前AI只能完成一些技法重复、有规律的工作,以人为核心的创作模式没有改变,专业音乐人很难被取代。



版权利益分配迫切



相比抢饭碗,对音乐人、经纪公司来说更迫切的问题是版权。公开信中指责训练AI模型将大幅稀释支付给艺术家的版权税,阻止他们公平获得报酬。


丁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AI音乐背后有两个棘手的侵权争议待解决:第一个是文生文、文生图大模型都存在的训练数据侵权风险。训练大模型需要大量音乐制品作为素材进行提取和加工,而且生成音乐往往涉及多个权利主体,比如词曲作者、录音录像制作者、表演者,但如何取得授权、如何分配版权收益,目前的讨论并不多。


除此之外,AI音乐生成物很难避免与训练素材有一定相似性,但究竟有没有达到侵权的程度,丁涛表示需要根据“接触与实质性相似”原则,一事一议。


Suno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音乐生成物的侵权风险,用户无法拿艺人名字当作提示词。举例来说,记者想要生成一首周杰伦风格的歌曲,输入“周杰伦”或者“周杰伦风格”后,Suno会将其归类于R&B这一风格大类。生成物更接近一首泛泛的R&B歌曲,听不出周杰伦某首歌的影子,更做不到批量生产周杰伦式歌曲。


图:Suno提示“描述你想要的音乐风格,Suno大模型无法识别艺术家的名字,但是能理解流派和风格。”


不过也有网友指出,如果提示词的风格足够小众,加上不断精确调整提示词,Suno还是可以生成一首“拼接感”很重的音乐——意思是很容易听出来AI具体拆解、重拼了哪几首曲子。


丁涛表示,这两种情况要构成侵权都有难度。因为著作权不保护风格、主题这样的“思想”,只保护具体的表达方式。即使能听出个别片段跟原曲一样,在没有影响整首歌曲的情况下,也比较难达到著作权上“实质性相似”的标准。


“出于尊重原创的行业惯例,哪怕只用了几秒钟的歌曲旋律也应该支付版权授权费用。但是这只能算一个自律规范,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侵权的依据。”丁涛说。



行业摩擦加剧



值得注意的是,音乐人、版权方、互联网平台分蛋糕的矛盾由来已久,AI问题是在层层旧账上新添了一笔。


今年1月,环球音乐在公开信中直接谴责 TikTok “让环球音乐接受一份远远低于公平的市场价值的协议。” 矛头直指Tiktok拒绝收入分成,只接受一次性交易版权的方式。


这一做法让环球音乐和tiktok的关系走向决裂,环球音乐下架了 TikTok 中包括泰勒·斯威夫特等全球知名艺人的歌曲,大量使用这些歌曲配乐的短视频遭到“静音”。(详见:全球抖音“静音”环球音乐,版权博弈升级)


本次反对信中也有多位音乐人与环球音乐有着合作关系。作为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版权代理业务管理了近400万首歌曲的公司,环球音乐在一年内多次表示受到AI困扰。比如在针对Tiktok的公开信中,环球音乐指责TikTok允许平台充斥由AI生成的歌曲,并且支持、推广、鼓励进行AI音乐创作,稀释创作者的版权池。


不止Tiktok,各个社交平台、音乐流媒体都在开发自己的AI工具:Spotify最近接连发布了AI DJ、AI自动生成播放列表等功能,国内网易云音乐推出过网易天音等一站式AI音乐创作工具,并与央视新闻特别节目合作了AI配乐……尽管艺人们联名呼吁科技公司不开发、破坏或取代人类艺术家的AI,但显然很难阻挡技术的脚步,未来的摩擦只会更多。


除此之外,公开信还提到了AI音乐破坏行业生态、拉低行业标准的影响,对此的态度有乐观有悲观。


丁涛担忧的是,尽管AI还没法取代人类的创造性艺术,但可以用极低的成本、批量生产较低质量的“口水歌”,并通过社交媒体发酵,可能会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的结局。


王勖的看法不同。“Suno这样的AI音乐大模型现在更像是娱乐产品。对更多人来说,只是图一乐呵,看看热闹。”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王勖认为AI创作有规律、有共性的作品确实比人类效率高,这一过程势必会使制作成本下降,会对审美和技术水平有限的音乐人产生冲击。但同时创造的独特性越强、被AI替代的可能性越小,因此也会逐渐优化行业分工。


“会不会成为音乐行业滑坡的起点,如果制定好规则和利益分配,音乐人可以和AI很好地共存。未来行业里能站稳脚步的人,一定是非常优秀且能很好驾驭AI的人。”王勖说。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黄丽鸿

 21君荐读 

大利好!证监会重磅新规


国务院重磅发布,九大看点!吴清发声


价格突然暴涨10倍!有店主下架相关产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21世纪经济报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